皮膚是五臟六腑健康的外在表現,也是身體上最大的器官,同時也是身體上第1道防禦機制,能保護皮下組織,而且抵禦外來物質刺激。當身體內臟有腫瘤細胞時,皮膚會有明顯表現,因此要多留意皮膚上的異常變化。
皮膚哪些,要提高警惕?
1、剝脫性皮炎
剝脫性皮炎在民間又被稱為紅皮病,皮損面積超過90%,這是嚴重的全身性皮膚疾病。剝脫性皮炎不僅僅展現在皮膚和黏膜上,而且也會伴有肝脾以及淋巴結腫大、內分泌發生改變等。
2、皮膚角化
沒有任何疼痛的皮膚角化,有可能是皮膚腫瘤早期症狀。仔細觀察,若皮膚表面有異常的皮疹,呈現圓形或局部隆起,表面有黑色或棕褐色的痂皮,這種情況下需引起警惕。
3、紫癜
皮膚上有大面積的紫色點,這被稱為紫癜,是皮膚和黏膜出血後的一種顏色變化,其主要症狀是有出血點、淤斑或紫癜,並不高出於皮膚表面,剛開始呈現紫紅色,用手按壓時不會褪色,然後慢慢的顏色變淺,大約2~3個星期左右,顏色逐漸變黃且消退。當皮膚上有紫癜時,最安全的做法是去醫院做診斷,排除過敏性紫癜或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若出現紫癜,且伴有腰底部疼痛、尿液中帶血和不明原因出血需警惕腫瘤。
4、黑棘皮病
黑棘皮病是指患者皮膚顏色加深,皮損部位出現類似於天鵝絨樣增生。通常有嚴重胰島素抵抗的人合併黑棘皮病,也有可能提示內臟有腫瘤。
5、皮膚瘙癢
皮膚瘙癢可大可小,胰腺腫瘤會引起皮膚瘙癢,因為胰腺腫瘤所引起的黃疸會刺激皮膚纖維末梢,影響感覺皮層,導致皮膚瘙癢。另外患有淋巴腫瘤、鱗狀細胞腫瘤以及大腸腫瘤等也會引起皮膚瘙癢,會出現突發性且劇烈瘙癢,皮膚表面沒有皮疹,即使用止癢藥也沒有任何效果。
6、帶狀皰疹性皮損
帶狀皰疹是受到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皮膚病,有很強的傳染性,常常發生在免疫力低下的兒童或老年人身上。一般徹底治癒後能獲得終身的免疫力,通常不會二次感染復發。若帶狀皰疹反覆發作,出現壞死性或出血性,慢慢向四周擴散,需立馬去醫院做檢查,排除淋巴腫瘤或白血病的可能性。
7、體表黑痣和疣
大部分人身體上長有黑痣,通常是良性的。若發現身體上的疣和黑痣顏色突然加深或變淺,伴有出血潰爛、有壓痛感和瘙癢,需警惕惡性黑色素瘤,尤其是直徑超過6毫米時需及時就醫。
8、體表出現異常腫塊
腋窩下、頸部以及乳腺等淺表部位有腫塊,腫塊逐漸擴大,幾乎沒有疼痛感,表面凹凸不平,質地堅硬,跟周圍組織沒有明顯的界限,需警惕腫瘤。
溫馨提示
平時多觀察皮膚,若出現以上問題需去醫院做全面檢查,排除腫瘤的可能性。皮膚病的種類有很多,當有異常時,不能自行去藥店購買藥物塗抹,以免掩蓋病情,錯失最佳的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