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非常之時,非常之策。昨天,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出臺關於進一步激勵關愛疫情防控一線黨員幹部和醫務工作者擔當作為的16條舉措,通過政治激勵、組織激勵、工作激勵、精神激勵等多種形式,為防控一線「戰士」打造最強保障,鼓勵他們敢於擔當、衝鋒在前,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這16大舉措充分體現「幹部為事業擔當、組織為幹部擔當」的良性互動,條條暖人心。在政治激勵方面,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線發展黨員,對在疫情防控一線表現突出、符合條件的,可及時吸收其為預備黨員。
在組織激勵方面,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湧現出的特別突出、特別典型的人員,特別是一線醫務工作者,縣級以上黨委政府可開展及時性表彰;對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事跡突出的黨組織和黨員幹部進行及時表揚。對在疫情防控一線表現突出的機關事業單位和相關工作人員,給予嘉獎記功獎勵,獎勵比例可不受限制。對受到及時獎勵的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給予一次性獎金,年度考核直接定為優秀,公務員全員績效考核直接定為一檔。堅持在疫情防控鬥爭一線考察識別評價幹部,幹部職級職數使用向一線傾斜,市縣兩級組織部門統籌200名左右的公務員職級職數,專門用於本次疫情防控中表現突出幹部的優先晉升。加大公開遴選(選調)交流政策傾斜力度,拿出一定比例職位專門面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優秀鄉鎮(街道)幹部、醫務工作者;開展工作人員交流時,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基層幹部、醫務工作者優先列為人選。大膽使用疫情防控中表現突出的村(社區)幹部,把疫情防控表現納入村(社區)組織換屆幹部人選資格條件;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線培養、識別、發現優秀村(社區)幹部和青年人才,優先納入村(社區)組織換屆的推薦人選;對受到及時表彰的村黨組織書記,在到齡參考享受機關事業退休人員待遇上,可對連續擔任村黨組織書記職務年限要求核減一年;對參與疫情防控一線的社工、網格人員,可擇優選聘一批專職社區工作者,享受「三崗十八級」待遇。對表現突出並受表彰獎勵醫衛專業技術人員,符合條件的,可提前一年破格申報相應高級職稱;疫情防控中受表彰獎勵的專業技術人員在專業技術崗位等級晉升時給予傾斜照顧,可縮短一年申報年限或適當放寬其他資格條件,受記功及以上獎勵的可越級聘用;對在疫情防控中受表彰的高層次人才,優先推薦入選「溫州名醫」等市縣重大人才工程,優先安排人才子女入學、健康療養。
在工作激勵方面,對各級劃撥的黨費和紅色基金,不少於70%用於慰問疫情防控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和基層黨員、幹部、網格人員。對直接援助重點疫區、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定點診治醫院參加一線防控救治的醫務工作者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對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參加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員辦理疫情防控保險,對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可認定為工傷。對一線工作人員年度體檢時間範圍、套餐項目等進行相應調整。對在防控工作中受縣級以上黨委政府表彰的幹部職工,年內可安排一次省內免費療休養活動,其中醫務工作者可納入各地高層次專家人才集中療休養。對參與疫情防控、醫療救治工作人員,可給予不超過100元/天的夥食補助;對鄉鎮(街道)、村(社區)等參加一線防控疫情工作人員情況,給予適當補助。對承擔重要職能、作出突出貢獻的醫療和公共衛生事業單位當年績效工資總量進行核增。對從事一線醫護與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員,符合條件的,原則上按實際參加一線防控人員總數的30%核增年度考核優秀等次指標。
在精神激勵方面,選樹「甌江紅·戰『疫』先鋒」群英譜,大力選樹、深入宣傳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特別是奮戰在防控最前沿的優秀基層黨員幹部和醫務工作者的典型事跡,推動形成學習先進、爭當先鋒的濃厚氛圍。要加大容錯糾錯、澄清保護力度,堅持依法依規辦事,分清主客觀原因及其造成的後果,慎用問責手段,防止問責簡單化泛化;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最大限度減少不必要的會議文電、表格填寫、材料報送,切實減輕基層精神壓力和工作負擔。
十六大舉措:
●組織動員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下沉一線。凡身體健康在家輪休的黨員、幹部、職工要主動到村(社區)報到,參與一線疫情防控。
●開展疫情防控及時表彰和表揚。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湧現出的特別突出、特別典型的人員,特別是一線醫務工作者,縣級以上黨委政府可開展及時性表彰,此次及時性表彰不佔各地本年度表彰計劃數量。及時表揚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事跡突出的黨組織和黨員幹部。
●實行疫情防控及時獎勵。對在疫情防控一線表現突出的機關事業單位和相關工作人員,可及時分批次按有關規定給予獎勵,獎勵比例可不受限制。對受到及時獎勵的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按照規定給予一次性獎金,並且年度考核直接定為優秀,公務員全員績效考核直接定為一檔。
●用好黨費、紅色基金開展黨內關愛。各級劃撥的黨費和紅色基金,不少於70%用於慰問疫情防控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和基層黨員、幹部、網格人員。
●大力發現使用表現優秀幹部。堅持在疫情防控鬥爭一線考察識別評價幹部,職級職數使用向一線傾斜,對表現突出、符合條件的予以提拔重用,優先晉升職級。
●加大公開遴選(選調)交流政策傾斜力度。市縣機關、事業單位在公開遴選(選調)時,應拿出一定比例職位專門面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優秀鄉鎮(街道)幹部、醫務工作者;開展工作人員交流時,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基層幹部、醫務工作者,可優先列為人選。
●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線發展黨員。對黨組織已確定的入黨積極分子或發展對象,本人表現好、符合黨員條件,但培養考察期未滿一年,在疫情防控一線表現突出的,可及時吸收其為預備黨員;對在疫情防控一線遞交入黨申請書或向黨組織提出入黨申請,本人一貫表現好、符合黨員條件,在疫情防控一線表現特別突出的,可及時吸收其為預備黨員。
●關心保障一線工作人員安全健康。要優先保障疫情防控工作一線需要,加強口罩、防護服、測溫儀、消毒用品等物資籌措和調配,紮實做好就餐、禦寒、值夜、交通等聯防聯控後勤保障。各地各單位要為直接援助重點疫區、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定點診治醫院參加一線防控救治的醫務工作者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可認定為工傷,並按照有關規定,依法可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在治療和休養期間,按醫療期有關待遇執行,不計入病假時間,年度考核按正常處理。為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參加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員辦理疫情防控保險。加強幹部健康體檢保障工作,可根據各地實際統籌調整一線工作人員年度體檢時間範圍、套餐項目等,及時發現、治療受疫情影響人員。開通心理疏導專線,對疫情防控一線人員提供心理健康諮詢和心理疏導服務。
●統籌安排一線工作人員輪休調休補休療休。各地各單位要統籌安排工作力量,採取輪休、調休等方式,保證一線人員及時得到必要休整。對較長時間超負荷工作的人員,要強制休息。對因參加疫情防控未能休假的人員,要及時安排補休。對參加一線防控工作的工作人員,疫情結束後由所在單位優先安排休養活動;對在防控工作中受縣級以上黨委政府表彰的幹部職工,年內可安排一次省內免費療休養活動,其中醫務工作者可納入各地高層次專家人才集中療休養。
●落實一線工作人員臨時性補助政策。對參與疫情防控、醫療救治工作人員,確實發生誤餐的,可給予不超過100元/天的夥食補助。統籌考慮鄉鎮(街道)、村(社區)等參加一線防控疫情工作人員情況給予適當補助,補助標準由各縣(市、區)統籌平衡、合理確定。
●核增醫療和公共衛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總量。對在疫情防控中承擔重要職能、作出突出貢獻的醫療和公共衛生事業單位等,各地可根據實際、綜合研究,一次性核增當年績效工資總量,增幅標準可適當高於全省其它地方。
●大膽使用疫情防控中表現突出的村(社區)幹部。把疫情防控表現納入村(社區)組織換屆幹部人選資格條件,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線培養、識別、發現優秀村(社區)幹部和青年人才,優先納入村(社區)組織換屆的推薦人選。對疫情防控工作表現優秀的村(社區)幹部,在鄉鎮(街道)幹部選拔、公務員考錄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人員招聘中,同等條件下優先錄(聘)用。對受到及時表彰的村黨組織書記,在到齡後參考享受機關事業退休人員待遇政策上,可在連續擔任村黨組織書記職務年限要求上核減一年。可在參與疫情防控一線的社工、網格人員中擇優選聘一批專職社區工作者,享受「三崗十八級」待遇。
●強化年度考核、評先評優傾斜力度。對全市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從事一線醫護的工作人員,縣(市、區)、鄉鎮(街道)從事一線疫情防控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以及市級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抽調到基層一線從事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員,原則上按實際參加一線防控人員總數的30%核增年度考核優秀等次指標。對表現突出的黨組織、黨員等,優先作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和興村治社名師等推薦對象。
●激勵關愛疫情防控一線人才。對參加一線防控工作表現突出並受表彰獎勵的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專業技術人員,符合條件的,可提前一年破格申報相應高級職稱。所在單位和主管部門要對在疫情防控中受表彰獎勵的專業技術人員在專業技術崗位等級晉升時給予傾斜照顧,可縮短一年申報年限或適當放寬其他資格條件,受記功及以上獎勵的可越級聘用。對在疫情防控中受表彰的高層次人才,優先推薦入選「溫州名醫」等市縣重大人才工程,優先安排人才子女入學、健康療養,已具有正高職稱的可破格申請溫州高層次人才聯誼會會員和人才一卡通聯名信用卡。
●選樹「甌江紅·戰『疫』先鋒」群英譜。大力選樹、深入宣傳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特別是奮戰在防控最前沿的優秀基層黨員幹部和醫務工作者的典型事跡,推動形成學習先進、爭當先鋒的濃厚氛圍。
●切實減輕基層負擔。各級黨組織要為敢抓敢管、敢於擔當的一線工作人員撐腰鼓勁,加大容錯糾錯、澄清保護力度,堅持依法依規辦事,分清主客觀原因及其造成的後果,慎用問責手段,防止問責簡單化泛化。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最大限度減少不必要的會議文電、表格填寫、材料報送,不得隨意多頭向基層單位發通知、要數據、要材料,不得層層加碼、搞繁瑣哲學,不得幹擾影響疫情防控,切實為基層減輕精神壓力和工作負擔。
來源:溫州日報
記者:葉凝碧 通訊員 林開雍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