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瀾 社會組織增量提質 賦能城中村社區治理

2020-12-22 南方新聞網

9月17日,無疑是龍華區觀瀾街道基層治理進程中一個裡程碑式的日子。

當日,觀瀾街道大富社區基金正式籤約誕生,這是觀瀾成立的第三個社區基金,也是龍華區第八個。

籤約儀式上,以庫坑股份合作公司為代表的4家社區股份合作公司及以順絡電子為代表的6家愛心企業慷慨解囊,為大富社區基金捐款35.8萬元。

大富社區黨委書記胡志表示,社區基金將在減貧扶困、安老扶幼、扶弱助孤、民生公益、培育和扶持社區志願團隊等社區組織、培養社區公益人才和支持社區環境營造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觀瀾街道,地處龍華區東北角,轄區居住形態以城中村為主,居民則以外來務工人員及其家屬為主要組成部分。在外來人員密集的城中村,治理工作無疑是一項艱巨而複雜的系統工程。

近年來,觀瀾街道高度重視,統籌布局,通過加強社區社會組織能力建設,不斷強化社會組織服務社區、參與社區、治理社區的「橋梁」作用,力求破解城中村社區治理的難題。在街道的精心培育下,轄區社會組織已從2016年的66家增至109家,社會組織質量不斷提升,作用更加凸顯。這些社區社會組織發展迅速,逐步成為社區居民與各界力量公共參與的重要載體以及社區治理的中堅力量。

街道精心培育扶持社區自組織深入參與社區事務

不久前謝幕的龍華聚善日活動,陳霞著實忙碌了一番。作為觀瀾街道桂花社區馨靈志願者協會會長,她帶著社區一幫全職寶媽,配合社區居委會忙前忙後,將聚善日的活動料理得井井有條。

馨靈志願者協會是一家由桂花社區全職寶媽們發起成立的社區社會組織。2015年年底成立的時候,協會會員僅僅只有15人,如今已經發展至200餘人。

馨靈的會員數量增長迅速,與協會在桂花社區廣泛的公共參與分不開。如今,馨靈已經是社區黨委(工作站)、黨群服務中心、社區居委會親密的合作夥伴。

「社區裡的很多事情,大家都會主動找我們一起來做,我們的寶媽們也非常熱情給力。」回憶起這幾年協會的發展,陳霞的語氣中充滿自豪感。

在城中村社區治理的舞臺上幹得風生水起的,不僅僅是「霞姐」。經過數年的培育扶持,觀瀾各社區居民自組織發展有序,均形成了自身在社區治理中的「核心競爭力」。

庫坑社區友愛志願者協會也是一家頗有口碑的社區社會組織。

這家協會成立的初衷就是讓有閒餘時間的居民能為社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三年多的發展歷程中,友愛志願者協會一步一個腳印,吸引了近400名庫坑居民加入。「聚善愛心菜園」是協會的特色項目,通過打理一塊100平方米的菜地,吸引社區親子家庭參與其中。基於菜園的產出,協會不定期開展愛心捐菜活動,將蔬菜免費派送給社區環衛工人、高齡老人及殘障人士等。

比較而言,社區自組織——新瀾社區商戶聯盟對於社區事務的參與更為深入。該聯盟覆蓋新瀾社區匯食街、升華一二街、新瀾大街、觀瀾大道新瀾側、食品路、眾安街、桂瀾新村等689家商戶,並確立了定期議事機制。

聯盟建立的初衷,是為了搭建商戶與政府溝通的橋梁,團結商戶開展商圈自管,推動商戶履行社會責任和參與社區公益。每一次議事會議,商戶聯盟都會邀請新瀾社區黨委負責人、商戶代表共同參與。目前,聯盟已收集關於廣告宣傳、公共設施、停車位等問題建議13條,8條已由社區處理,5條上報至街道相關部門跟進。經過聯盟的建言呼籲,觀瀾大道轉新瀾社區升華二街車輛掉頭問題得到圓滿解決,極大地方便了片區群眾出行,聯盟的努力得到一致認可。

緊盯專業能力提升激發社區社會組織活力

社會工作專業人士認為,社區自組織最根本的特點在於其草根性、在地性、區域性,這一特點決定了此類社會組織在社區擁有廣泛的號召力。但在另一個維度上,從社會工作的專業性論,社區自組織的生長發育亟須專業力量、資源的扶持,方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社區社會團體以文化體育類、志願服務類居多,骨幹成員往往以全職寶媽和中老年群體為主,普遍存在活動開展實操性強,但項目撰寫能力弱、在地化特色不強、申報渠道單一等問題。」觀瀾街道社區社會組織促進會(下稱「觀瀾促進會」)會長初繼偉說。

觀瀾促進會是在龍華區民政局、觀瀾街道辦事處指導下成立的街道級樞紐型社會組織,其重要使命就是推動社會組織能力建設,提升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水平。

針對社區自組織的普遍短板,觀瀾街道深入推進社區社會組織建設工作,指導觀瀾促進會以諮詢輔導、專題培訓、參訪交流、主題沙龍等多種形式提升社會組織基礎能力,並在每季度召開社會組織聯席會議,與社區社會組織共商發展方向,釐清發展思路。今年以來已接受社區社會組織諮詢800餘次,開展系列活動30餘場,推動社區社會組織向好向優。

項目策劃是社區社會組織專業能力中最為核心的部分,與社區社會組織生存、發展息息相關。而每年的公益創投、社區民生微實事、活力資金等項目,也為各類社區社會組織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資金來源。

緊盯社區社會組織在項目申報與管理方面的短板,觀瀾街道相關部門研討決定,借鑑培訓機構的輔導思路,採用「高考衝刺班式輔導」模式,對公益創投項目申報要求進行命題式解析與重構,逐一了解各社區社會組織申報意願,為適宜聯合申請項目的協會匹配搭線,建立公益創投項目申報衝刺微信群,量身提出項目撰寫方向建議。在項目書通過初審後,邀請項目專家進行一對一項目優化和路演答辯輔導,通過篩選、徵詢、結對、提議、把關、優化「六步法」打通項目申報難關。

今年上半年,在2020年龍華區社會組織「黨建+公益創投」項目申報中,觀瀾街道指導轄區社區社會組織一舉拿下6個公益創投項目,其中4家為社區社會組織。

除此之外,觀瀾促進會通過逐一走訪10個社區,聯動各社區社會團體、社工、居委會專職人員等開展專題調研會,指導幫扶社區社會組織打造特色品牌項目。目前,已指導桂花社區仁良太極拳協會打造了《同舟共濟,攜手共行》,指導舞之魂廣場舞協會打造了《「捂緊錢袋子」防電信詐騙知識進社區》、群星歌唱協會打造了《「藝」同防疫,攜手「童」行》等10餘個項目,並為綠行戶外運動協會等6家社區社會組織制定項目服務策略包,助力社區社會組織發掘自身潛能。

值得一提的是,觀瀾各社區黨委也不遺餘力支持社區社會組織發展。以大富社區為例,社區黨委依託黨群服務中心,為社區組織提供近30平方米的共享辦公空間以及日常培訓場地。同時,社區還在民生微實事項目申報中,優先支持社區社會組織和社區自組織上報項目,想方設法緩解社區社會組織發展面臨的資金瓶頸。

構建發展支持體系推動社區社會組織可持續發展

儘管觀瀾在社區社會組織的培育發展上先行一步,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但街道職能部門在走訪調研中發現,社區工作者們對社區社會組織的認知不夠清晰,支持保障不夠到位,同時,各社區社會組織自身發展程度和綜合實力參差不齊,與社區內各治理主體的聯動合作程度也千差萬別。

這一現狀,讓職能部門意識到,「社會組織的孵化與培育,不是靠某一股單一力量可以成就,需要聯合多方資源,提供高效、系統、全面的支持,才能更高效快捷地達成目標」。

基於這一認知,結合龍華區城中村治理全面提升工作,觀瀾街道正在醞釀出爐社區社會組織體系建設有關制度文件,以黨建引領、加強業務指導、完善支持措施、加強品牌建設、注重作用發揮為導向,整合各界資源為社區社會組織的發展提供體系化支持,不斷優化社區社會組織發展環境,促進社區社會組織規範、健康、有序發展。

總的來說,觀瀾街道擬以「分類管理」的方式將社區社會團體、自組織等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力量納入城中村治理體系中來。結合具體舉措來講,在社區建立社區社會組織聯絡機制,聯結街道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發揮作用,暢通各類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渠道,使轄區社區社會組織能從社區、居委會獲得轄區項目資源、活動承接、人員對接、場地使用、信息公開等方面支持,為轄區社區社會組織提供便利;社區、居委會也能全面掌握社區社會組織的總體數量、人員構成、發展方向等情況,及時給予監督和指導;同時,通過星級評估,對不同級別的組織實行針對性的扶持激勵政策,對積極參與社區治理的社區社會組織在運營指導、宣傳、經費扶持、資源連結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積極引導社區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服務,推動社區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發揮積極作用。

據了解,相關制度文件正在進一步完善中,近期將正式發布。這樣一份在街道層面針對社區社會組織發展提供系統化支持的文件,預示著觀瀾社區社會組織發展將迎來黃金時期。

南方日報記者 吳永奎

相關焦點

  • 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2021年01月08日 08:29:00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抓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社會組織篇」「四化」模式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提升各街鎮社會組織服務中心運營水平,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實現中心項目化、實體化、專業化運作,強化中心服務社會組織發展、承接政府轉移事項、參與社區多元治理和引導社會組織自治等職能。建成7家社區基金會,拓展資金募集渠道,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社區治理領域,推動社會組織和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堅持精準化服務進一步發揮社會組織功能作用1不斷優化登記管理工作
  • 科技支撐+智慧賦能,重慶社會治理邁上新臺階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曉鋒自2019年12月全國啟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以來,重慶市圍繞提高社會治理的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堅持城鄉一體推進,強化科技支撐、智慧賦能,「智慧治理」成效漸顯,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亮點紛呈,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快形成
  • 放權賦能 社群發力 北侖白峰街道社會治理迸發新活力
    2018年成立至今,「匯潤」從幾個人發展為200多人,服務內容涵蓋社會公益、幫困、居家養老等多方面,他們把對生命全周期的精準幫扶與社會治理相結合,良性循環,越做越大,並吸引越來越多的社群加入,匯聚到寧波北侖白峰街道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的幫扶基地「惠風家」上來。「匯潤」模式引發各界關注,復旦大學博士帶隊專門來調研。  黨建引領,放權賦能。
  • 上海體育社會組織治理新模式 21家組織獲資金獎勵
    一以貫之引導持續發展,推動治理能力提檔升級  在連續四年「一以貫之」的扶持資金「賦能」下,上海各級各類體育社會組織在行業領域內的治理能力有了顯著提升,為上海市民帶來了更高質量的體育服務。  對上海的家長來說,上海市青少年體育冬夏令營已成為每年寒暑假的必選項目。
  • 全國政協委員陳百靈: 以數字科技賦能社區治理
    本報記者 柳 旭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科技支撐社會治理」的要求。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有效發揮科技在社區治理中的支撐作用,提升社區治理的精準度和精細化水平,已成為當前社區治理的重要內容。  「今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凸顯了社區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性。」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調研部部長陳百靈告訴記者,抗擊疫情的經驗和教訓都證明,運用數字科技實現社區數位化和組織在線化,是社區治理的當務之急。  「要推進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數位化。」
  • 薯田埔社區「望聞問切」把脈城中村結合治理
    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31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劉洳鑫 通訊員 餘巍巍 廖家傑)近日,由光明區城管局牽頭實施的馬田街道「薯田埔正龍新村城中村綜合治理工程」,通過區、街道和社區的密切配合如期啟動,藉助中醫「望聞問切」把脈問題癥結,對城中村存在的市容環境較差、市政配套不足、安全隱患突出等問題進行治理,社區城中村舊貌煥新顏
  • 奉賢區金都居民區:黨建賦能服務提檔升級,共建社區治理新格局
    (上海基層黨建網)奉賢區西渡街道金都居民區成立於2004年,居民來自五湖四海,居民呈現出對社區認可度低、活動參與度低、居民需求多元化的特點,2020年金都居民區推動「紅色管家」項目建設,旨在以物業黨建為抓手,全面提升黨建引領能級、社區治理能級、物業服務能級,形成社區發展共謀、優質服務共創、社區力量共融
  • 心理疏導有牌面,連信科技榮獲杭州市數字賦能基層社會治理「十佳...
    8月13日上午,杭州市數字賦能基層社會治理推進會在蕭山召開。會議上,市委副秘書長、政法委常務副書記陳健通報了數字賦能基層社會治理「十佳企業」的名單,並為企業相關負責人授牌。
  • 城市社區如何智慧治理?
    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環節。用現代數位技術賦能城市社會治理已成為基層社會治理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對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意義重大。
  • 南京「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賦能高效治理
    面對疫情大考,我市強化信息化賦能、依靠大數據助力,建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強大腦」。圍繞防疫實戰需求,優化升級「社區治理一體化平臺」等系統,及時上線健康模塊,打通網格員手持終端和公安機關大情報一體化實戰平臺,針對各渠道推送到基層的摸排線索和要求,精準指引網格員開展摸排、走訪、跟蹤、服務等工作,充分讓信息化和大數據服務一線、服務網格、服務實戰。
  • 上海市體育總會探索體育社會組織治理新模式
    近日,2020年上海市體育社會組織專項資金獎勵名單正式公布,共有21家市級體育社會組織榜上有名。從2017年開始,上海已連續四年開展上海體育社會組織專項資金獎勵工作,極大提升了體育社會組織的創新能力和服務能級,為市民帶來更高質量的體育服務。
  • 社區的力量:基層社會治理的守正與創新
    其中,社會網格化管理的情景讓人印象尤為深刻,必要的封閉措施、防疫人員的值守、政府工作人員的派駐、物業服務人員的堅守,為城市社區築牢了「銅牆鐵壁」。而在農村社區,則通過村集體組織動員、村民自治的力量,維繫了村莊的安全。這些措施產生的效果,使社區治理的力量及作用更加凸顯,它給我們帶來諸多反思。
  • 深圳鹽田:開拓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探索
    根據社區內小區、城中村、園區、商圈和樓宇等社區不同治理形態,黨建網格設置,基於現有社區基礎網格,因地制宜將每個社區劃分成若干個規模較大的黨建網格,在黨建網格內優化整合人員、資源、工作事項等,黨建網格內信息互動、事務共商、優勢互補、成果共享,推動更多管理、資源、服務下沉黨建網格,建成「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張網」的基層社會治理機制。
  • 市域社會治理,確保「首試必成」
    2020年5月,中央政法委正式批覆我市成為首批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半年多來,全市上下緊抓試點機遇,樹立爭先領先的目標定位,紮實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全力推動試點城市建設「一年有突破、兩年提質效、三年達目標」。2020年,全市群眾安全感98.96%、政法隊伍滿意率96.61%,法治建設滿意度93.2%,均居全省第二,社會治理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相得益彰。
  • 老舊社區完美蝶變 航城街道後瑞社區上榜全市「十佳城中村」
    自深圳市全面推進城中村綜合治理以來,航城街道後瑞社區緊抓契機,攻堅克難,經過近兩年的努力,由從前髒亂的城中村完美蝶變成花園社區,成為深圳「雙宜小村」建設、文明發展的「樣板間」。近日,後瑞社區又上榜了深圳城中村綜合治理三年行動「十佳城中村」,向全市展現寶安城中村綜合治理在基層取得的成效。
  • 社區解難題,少不了我和你(社會治理在身邊)
    核心閱讀近年來,江蘇常州市為推進社區治理,創辦居民議事廳,街道、社區相關人員分別答疑解惑,並迅速提出解決方案;群眾自發成立「幫幫團」,下設問題收集團、法律援助團等,為社區居民提供各類服務;打造「全科社工」服務品牌,一位社工能為居民辦理多項業務。種種探索,不斷增強群眾幸福感。
  • 街道為社區社會組織成長搭配「營養餐」 ——全國街道服務管理創新...
    編者按:為築牢基層治理基礎,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委、區政府近兩年緊緊抓住全國街道服務管理創新實驗區建設契機,以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管理創新為實驗主題,多措並舉扶持社區社會組織發展,積極鼓勵引導社區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打造出了社區社會組織助力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南關模式」。
  • 【非公黨建】龍井市「社會組織大聯盟」助力城鄉基層社會治理
    龍井市自2019年創新成立「社會組織大聯盟」以來,依託「一團四盟」構架體系,充分發揮黨建聯盟的引領作用和聯動效應,為社會組織助力城鄉基層社會治理開闢了新的路徑。依託益愛聯盟、動力聯盟、幸福聯盟、創智聯盟的「四盟」體系,與各街道、社區建立黨員聯動、活動聯推、組織聯建的「三聯」工作模式,一方面以聯盟的形式擴大社會組織黨組織影響力和覆蓋範圍,同步由社區黨組織引導聯盟黨組織規範開展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黨內生活。另一方面以黨組織為連結紐帶,由聯盟結合社區需求開展志願服務,提升各街道、社區服務群眾能力。
  • 「小平臺」激發社區治理「大能量」
    如何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治理?如何持續以「小平臺」激發社區治理「大能量」?12月7日,在福建省福州市政協「創新社區治理機制」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上,一系列備受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被委員們頻頻提出。近年來,福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持續加強領導、創新機制、強化保障,社區治理效能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