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賢區金都居民區:黨建賦能服務提檔升級,共建社區治理新格局

2021-01-09 瀟湘晨報

(上海基層黨建網)奉賢區西渡街道金都居民區成立於2004年,居民來自五湖四海,居民呈現出對社區認可度低、活動參與度低、居民需求多元化的特點,2020年金都居民區推動「紅色管家」項目建設,旨在以物業黨建為抓手,全面提升黨建引領能級、社區治理能級、物業服務能級,形成社區發展共謀、優質服務共創、社區力量共融、美好家園共建的社區治理新格局,創新一塔、一橋、一廊、一路、一廳工作思路,培育「紅領管家」五種建築形態,以社區黨建引領,提升物業服務質量,改善居民生活品質。

聚力塔,黨建搭臺推動資源整合

金都居民區黨支部構建「3+X」聯席會議架構,「3」指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三方,「X」指每月邀請與議事內容相關的部門(城建、公安、司法、城管、社保等)開展聯席會議,突出會議的指向性和聚焦度,圍繞小區的各類民生問題、突出矛盾共同研究解決方案,共同推進問題解決,構建微家掌門人、樓組長、黨員、志願者發現問題,聯席會議協商問題,物業公司解決問題,居民區黨支部監督落實的360度服務閉環。聯席會議使得原來分散的事權重新整合,使各方力量由社會治理的「客體」變為「主體」,形成組織共建、資源共享、難事共商、實事共辦的工作格局,有效提升了小區物業管理水平。

連心橋,居民參與打造和諧社區

為了進一步提升服務能級、打響服務品牌、形成零距離、差異化、精準度、公益性為工作導向。居民區黨支部攜手轄區物業公司大至物業開展「紅五心」志願服務——即暖心、愛心、細心、熱心、貼心,每個心級項目都細化服務清單,為居民提供多樣化便民服務。比如暖心,為辦理婚嫁喜事的家庭準備紅地毯;愛心,每季度為空巢老人檢查水電煤;細心,上門維修做到六個一服務:一句問候、一塊抹布、一雙鞋套、一塊墊布、一個垃圾袋、一句告別語;熱心,為居民提供打氣筒、輪椅、醫藥箱等;貼心,短期提供寵物寄養服務等。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物業職工做好防疫宣傳、人員排查隔離、體溫檢測等工作,做到守住門、看住人、盡好責。

自治廊,網格治理提升管理能級

為了強化黨組織在物業服務中的引領作用,調動居民參與社區物業管理的積極性,有效推進物業管理與居民自治相融合,搭建「黨組織+物業+網格長」於一體的「紅網平臺」,按照人員到網格、資源到網格、工作到網格的思路,居委幹部擔任網格黨建指導員,形成樓組事樓組議、網格事網格議、小區事小區議的分層管理機制,依託資源、人員的「進網入格」對一些小微需求、小微矛盾形成自主討論、自主辦理、充分自治的工作局面,真正做到「小事居民治、大事物業辦、難事三方商」。同時,小區通過民主協商召開居民會議,監督業委會工作情況等方式,進一步引導居民參與到社區治理工作中來,促進社區氛圍變得更加團結和諧。

聯建路,協調聯動促進跨級發展

進一步引入區域化黨建優質資源,在街面商鋪開展「紅領商鋪」聯盟建設,依託商鋪資源、服務,開展各類便民項目,把沿街商鋪打造成社區治理的前沿陣地;同時通過和「兩新」黨組織開展結對共建,進一步擴大黨建聯建朋友圈,彌補自身資源短板。比如和水星家紡黨總支、西屋開關黨支部開展項目結對、扶貧幫困等結對活動,「兩新」黨組織在資金、物資、項目上為金都居民區黨支部給予各種幫助,為社區困難人員送來了溫暖和關懷。

服務廳,陣地建設改進物業服務

為了進一步提升物業服務的質量,促進物業服務規範,提升社區居民滿意度,居民區黨支部在大至物業服務大廳,建立「紅色管家」服務陣地,一方面進一步規範和提升了大至物業的黨群陣地建設,另一方面引導物業公司在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員工激勵、工作規範、物業服務、公益志願等方面更加規範,推動物業管理全面提升、物業服務全面提質、隊伍建設全面提速。

【來源:奉賢區委組織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青島市北區實施「紅色合伙人」機制構建 共建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半島網12月18日訊  今年以來,青島市市北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廣泛凝聚基層治理力量,在黨組織的領導下,積極吸納引導市場主體、社會組織及個人,採取資金、人力、場所、產品、信息數據、專業服務等形式參與基層治理、精準服務群眾,構建起共建共享共治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 徐匯區江南新村居民區:「三小三大」打造黨建引領親鄰社區
    近年來,徐匯區斜土街道江南新村居民區以黨建引領為動力、「黨員三先」為路徑、群眾滿意為標準,通過「三小三大」以小見大,為黨員群眾提供精準化、高質量社區服務,著力打造現代化親鄰宜居社區。
  • 扎蘭屯市網格黨建賦能基層治理推動民生服務「重心下移」
    扎蘭屯市堅持加強黨的建設與創新社會治理相結合,將黨的建設聯成網,將服務群眾、化解矛盾、抗擊疫情落到格,構建起各領域黨組織「同頻共振、融合共進」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扎蘭屯市興華街道黨工委按照「一張網格繪到底、一支隊伍管到底、一套機制用到底」的思路,強化黨建引領基層網格化治理,把黨的建設、意識形態、綜合治理、應急管理、民族宗教、社會保障等工作融入一張網,做實網格化促進治理精細化,推動社區網格化治理落地生根。
  • 激活基層治理「紅色引擎」——城廂區紮實推進「黨建+」鄰裡中心建設
    □湄洲日報記者 黃凌燕 通訊員 林雲景 易振環 文/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城廂區推進各具特色的「黨建+」鄰裡中心建設,用「紅色引擎」驅動基層治理活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以實際行動落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增進人民群眾福祉。
  • 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共建共享聚合力 黨建引領譜新篇
    為積極應對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戰,官渡區結合實際,開啟「一核多維、共建共享」社會治理模式探索之路,突出黨建核心作用,以黨建帶群建促社建,構築起各方聯動、齊抓共管、優勢互補的城市大黨建格局,不斷夯實黨在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等工作中的執政基礎,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向現代化邁進。
  • 田鎮街道:黨建引領社區治理 凝心聚力為民服務
    □淄博日報/淄博新聞網/掌中淄博通訊員 史雪 呂良浩 今年以來,高青縣田鎮街道以創建全市基層黨建示範鎮(街道)為契機,不斷探索城市社區基層社會治理的新模式。投資500餘萬元對6個社區進行改造提升,傾力打造「小社區 大服務 敞開式 親情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強化陣地服務功能;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網格治理、紅色物業作用,豐富服務層次,提高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大黨建,微治理。
  • 泉州泉港錦祥社區:構建「五紅」黨建 引領社區治理
    為解決物業服務企業管理不到位、資源不足、小區自治難等問題,錦祥社區黨總支構建「五紅」黨建,優化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機制銜接、功能優化的系統建設和整體建設,形成黨建引領的治理新方式,為居民群眾提供更專業、更全面、更精細化的服務。
  • 南通板橋社區:推進網格化黨建,提升引領社區治理新路徑
    中國江蘇網訊 今年以來,南通市崇川區城東街道板橋社區緊緊圍繞「黨建+基層治理」主題主線,通過加強支部與網格融合,築牢區域黨建共建體系,搭建「四梁八柱」基層治理新模式,全面提升社區服務力。網格員入戶宣傳「民法典」突出規範化,明確建設路徑。
  • 杭州富陽區:升級打造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智治2.0
    近年來,富陽區委組織部注重發揮黨建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引領作用,主動引入數位化手段打通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特別是今年以來,該區組織部以黨建為抓手,在社區大黨委制的基礎上,通過整合政府、市場、社會組織三方資源,構建由16家區級機關、5個鎮街、50個社區、70餘家物業服務企業組成的分級聯動治理架構體系,升級為以社區為單位的「富春智聯」數位化治理平臺2.0,實現了積「小安」為「大安」的治理效果。
  • 讓每一個社區都成為共同體——紹興推進基層黨建和社區治理深度...
    浙江在線11月30日訊(記者 沈晶晶 陸樂 苗麗娜)如同細胞之於人體,社區治理的優劣決定社會運行的質量。  著眼於構建一個個社區治理共同體,紹興市探索以「契約化」共建,推進基層黨建與社區治理深度融合。
  • 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抓好城市治理,根本上要靠黨的領導。近年來,陝西榆林堅持黨建引領,大膽放權賦能,依託黨組織、黨員幹部「雙報到」,建立起街道社區與報到單位年度考核互聽意見、幹部考察互作鑑定、志願服務互作評價的「雙考雙評」機制,開創黨員幹部服務城市基層治理的新局面。  推動重心下移,建好黨建資源「共享庫」。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
  • 阿拉善右旗:「大聯盟」聚合力 融合黨建強治理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阿拉善右旗牢固樹立城市大黨建理念,實施「大聯盟」行動,融合各領域黨建力量,用足「1+1>2」倍增效率,持續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抓規範促融合。
  • 社區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研究
    所有這些都從宏觀和制度層面表明了社區黨建對社區治理引領的必要性,描述了社區黨建對社區治理引領的應然狀態。那麼,從微觀和操作層面來說,社區黨建對社區治理的引領有可能實現嗎?以及如何實現這種引領呢?我們基於在毗鄰杭州火車東站的江幹區筧橋街道天新社區的調查,試圖通過這一個案的實然呈現,對社區黨建引領社區治理何以可能這一問題做一回答。
  • 山西太原市打通基層治理「最後一公裡」 黨建一根針 編織社區夢
    面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太原市創新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搭建互聯互動平臺,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充分調動行業系統部門單位黨組織和社會各類組織廣泛參與城市基層治理,構建起城市基層黨建和城市基層治理緊密結合的格局。
  • 深圳鹽田:開拓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探索
    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固化疫情防控中的好經驗好做法,通過明方向、建陣地、立制度、借科技、強隊伍、聚合力,在形成黨委領導、多方參與的黨建引領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格局上作出了不少有益創新探索,在推動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走在了全國前列。
  • 洪山區有個黨員服務隊 社企共建黨建翼聯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訊(通訊員張蕾 陳琳)武漢市洪山區卓刀泉街紅星社區是一個由部隊家屬區組成的混合型社區,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黨委對口下沉紅星社區以來,組建52人黨員服務隊,有6名突擊隊員,下沉服務期間,嚴格落實省、市委工作部署,積極踐行央企責任擔當,開展黨建翼聯、文明城市創建宣傳、電信志願服務、環境整治等一系列活動
  • 肥西縣上派鎮衛星社區—— 黨建統領「微」服務 社區治理「大」作為
    今年以來,上派鎮衛星社區聚焦黨建統領,將社區治理從「大而散」轉變為「小而精」,形成了一個快速解決問題的通道,尤其在今年,社區又以「上派鎮首屆微治理創投項目大賽活動」為契機,將基層治理服務升級,相繼開展了「幸福衛星 文明你我」社區黨群共享共治微治理項目、友愛「鄰」距離微服務項目,該項目以解決治理難題為目標,以居民參與為主體,以共建共治共享為核心,不斷提高社區基層治理水平。
  • 高校學生走進社區當講師、居民區書記助理
    大學生黨員走進社區講「四史」,還將擔任居民區黨組織書記助理……鎮校攜手打造的特色黨建聯建項目,為曹路鎮的區域化黨建又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吳沛東告訴小布,為了組建這個講師團,校方從研究生黨員中精心挑選人員,並進行專門的培訓,讓他們走進社區後,能以老百姓更能接受的方式把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講給更多人聽。
  • 南京「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賦能高效治理
    面對疫情大考,我市強化信息化賦能、依靠大數據助力,建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強大腦」。圍繞防疫實戰需求,優化升級「社區治理一體化平臺」等系統,及時上線健康模塊,打通網格員手持終端和公安機關大情報一體化實戰平臺,針對各渠道推送到基層的摸排線索和要求,精準指引網格員開展摸排、走訪、跟蹤、服務等工作,充分讓信息化和大數據服務一線、服務網格、服務實戰。
  • 直擊治理痛點,激活治理基礎單元……縣域城市基層黨建的「鶴山經驗...
    近年來,鶴山市以創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示範縣為契機,逐步構築起了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鶴山立足縣級城市發展階段性特徵,架起組織架構支點,直擊城市治理痛點,強化街道社區軸心主線,激活城市治理基礎單元,為建設灣區現代化創業之城提供堅強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