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八婦女節」,一大早,便收到了節日祝福,同時也發出節日祝福。不過,無論是收到還是發出,幾乎都是「女神節快樂」!
不知多何時開始,越來越多的人用「女神節」這一稱謂來替代「婦女節」。僅從字面上看,很顯然,後者比前者聽起來要舒服得多,也高大上得多。
先來比較一下「婦女」與「女神」兩個詞的不同。
「婦女」,一般是指成年女性的通稱,並不單純指已婚女性,在司法定認上,十四歲以上的女性便稱之為婦女。而《說文》也有記載:「處子曰女,適人曰婦。」也就是說,未婚女子為「女」,而已婚女子為「婦」,因此,「婦女」一詞泛指女性。
「女神」,最早出自西晉竺法護譯《佛說生經》,是中古時期經師們翻譯佛經時創造的詞語。特指神話傳話中的女性至尊至敬者。但隨著時代變遷,慢慢就引申為善良、純潔以及超凡脫俗的美麗女性,尤其在當今社會,女神更多的是用來形容令男子產生好感的心儀對象。
自1911年3月8日第一個國際勞動婦女節,歷時至今,已有百年之久,女性的地位也在逐漸提高,從節日的稱謂上其實便能體現,至於是如何由接地氣的「婦女」演變成高大上的「女神」,不得而知。
身為「女神」的一分子,其實不用知道得那麼清楚,只管開心接受就是,哪怕是八十高齡的老太太,也可以在有生之年做幾回「女神」。
只是,從虛無縹緲的文字圖畫中回到現實,被一片讚美包裹的「女神」又變成了直面柴米油鹽的「婦女」。
遠方好友微信說:「女神節還是要打掃衛生的!」而彼時,我也正在廚房亂成一團。
平時的一日三餐,早餐和晚餐一般都是我安排,早餐既簡單又能弄出各種花樣,晚餐基本上是午餐的延續,最正式也最令我頭疼的午餐自然是交由大熊來辦。
不巧的是,前幾天家中鬧了些小矛盾,大熊宣布「罷工」,還說順便也能讓我體驗一下生活,回憶一下久違的廚藝。
我自然不願服輸,立馬備好一本漂亮的筆記本,翻開第一頁,端端正正寫上「小羊高中階段菜譜大全」,然後,上網查詢、做筆記、安排每天菜譜,十分開心!我就不信我燒不出美味佳餚!
第一天。要上班,沒時間買菜,便給小羊帶了份外賣炒飯,給父親下麵條,大熊是用昨天剩餘的米飯給他炒了蛋炒飯。我就簡單吃了一個饅頭。結果令人十分滿意,小羊很久沒吃外賣,很開心,而我匆忙炒好的蛋炒飯味道竟是出奇的好,實在讓大熊想不通。
第二天。去菜場買菜,買了一大堆,可回家才發現,看上去青翠欲滴的西蘭花,裡面全壞了,菜苔買多了,還不新鮮......總之,有些不爽。不過,還算好,幾個菜大家都評價說味道不錯。加上大熊下班從食堂帶了兩個菜,基本上大家還滿意。
第三天。繼續上班。將頭一天多買的菜理一理,湊合燒了幾個菜。可惜毛芋切得太細,燒得時間一久全部碎掉。小羊要了份蔥爆牛肉蓋澆飯。
第四天。想到又要去菜場,開始頭皮發脹。但面對大熊得意的目光,我打定主意,絕不低頭,一定要堅持到小羊高中畢業。菜買回家了,整個一上午就在廚房裡打轉,心煩之極。本想著學做一道新菜,露上一手,可明明看視頻上好簡單,自己做起來卻根本不是那回事。最終嘗試失敗。
......
大熊站在廚房門口,見我手忙腳亂的樣子,嘻嘻笑著:「要不要我幫忙呀?」我恨恨地瞪他:「不要!我說到做到,至少燒兩年!」他愈發開心:「哈哈,也不用兩年,你再堅持幾天,等滿了一個星期,到時候還是我來吧!你還是做你擅長的事,一切恢復正常。」
聽他這樣一說,我心中的怒火頓時化為無形,抬手搭上了他的肩膀,笑著說:「嗯,你說的對!聽你的,就按你說的做!」
於是,今天即便是「三八女神節」,因為一個星期還未到,「女神」還是要乖乖呆在廚房裡忙碌著,而大熊同志則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刷手機、看新聞、聽音樂,不亦樂乎!
想想還是有些不甘,便推開房門,沉著臉對他:「同志!今天除了是三八節,還是我們結婚紀念日!你就這樣對待你的老婆?」他依然笑容可掬:「我已經第一時間@你了,真情告白了!哈哈!」
算了算了,看在他「告白」的份上,也不再難為他了,且讓我踏踏實實做一回「婦女」,管它是「婦女節」還是「女神節」,只要自己開心就好。何況,到了晚上,阿偉發來一個支付寶紅包祝我節日快樂,加上小羊一大早的口頭祝福,我已經心滿意足了!
又或者,寫一篇文章,在文字裡自己做自己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