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古萊塢城內四百多種十萬盆菊花怒放,隴上詩人乘興吟詩

2021-02-13 大西北網

金風送爽,隴右菊黃。雙節前夕由甘肅華盛集團主辦的隴西」古萊塢杯」首屆西部金秋菊花展在隴西縣渭水河畔正式開幕。作為特邀嘉賓,甘肅省詩詞學會成文生會長、王傳明、楊重琦副會長,何義忠秘書長等一行十人參加了此次盛會,隴西嚶鳴詩社等眾多團體參加了開幕式。此間,古萊塢城內四百多種十萬盆菊花迎賓開放,芳香飄逸。

開幕式上,隴西文化朗誦團吟誦了省內詩人創作的菊花詩。作品展示了中華傳統詩詞獨特的藝術美,演繹了菊花迎霜怒放的高潔氣質,抒發了隴上詩人熱愛生活的情懷。朗誦團的藝術家們用甜美的音調,把廣大觀眾帶進了陶醉的藝術境界。

據了解,甘肅省詩詞學會將和甘肅華盛集團深度聯合,打造文化企業融合發展新型模式,以文促企、以企彰文,從而提高企業品牌知名度,提升旅遊吸引力。計劃創建甘肅省詩詞學會隴西華盛創作基地,推動當地企業發展,促進旅遊業、繁榮文化事業,推進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宣教普及工作。下面刊載部分詩作,以饗讀者。


■成文生

【隴西秋色詠】

流煙浮玉樹,

虯渭繞雲臺。

欲攬金風急,

忽聞霜葉開。

朝輝溼甘露,

蛺蝶絕塵埃。

一睹芳顏後,

梅花落酒杯。

【酬古萊塢菊花展】

令催嘉卉染秋霓,

月桂清芬散隴西。

高潔元為琳閣種,

豔明當屬鳳凰笄。

杯中故友添新趣,

河上新潮向故堤。

荏苒光陰休辜負,

隔欄相望有靈犀。

■王傳明

【隴西縣首屆西部金秋菊展有作】

隴頭何處最消魂?

故郡秋來菊萬盆。

楚楚金球明倦眼,

娟娟銀葉沐朝暾。

古萊塢裡盈雲岸,

龍鳳山前綻雨村。

莫問陽春蜂與蝶,

芳香飄送到千門。

年年秋日綻黃花,

籬畔街邊是處嘉。

屈子夕餐心有跡,

陶公晨採玉無瑕。

暗香沾袖易安詠,

寒蕊盈枝詩聖誇。

只合幽人長做伴,

更宜對酒話桑麻。


■楊重琦【隴西賞菊】

 9月30日應古萊塢菊花展之邀,一行沿絲路東進,從敦煌抵隴西縣。

陽關大漠黃,

襄武菊花香。

疏勒連來塢,

輕風入翠坊。

萬盆春色備,

一地玉金光。

陶令知何去,

攜藍捕蝶忙。

(襄武:漢代隴西縣名。)

■何義忠

【詠菊】

玉葉含情渙綠妝,

蕊枝秀麗綻紅黃。

生來從不怨青帝,

老去怡然鬥白霜。

君子曾由心底慕,

豪雄不禁筆鋒狂。

錚錚骨隱疏籬下,

歲歲秋雲萬裡香。

【古萊塢菊展】

菊展賓朋覌賞頻,

黃紅綠白豔無垠。

含英點玉爭佳色,

浥露凝霜脫俗塵。

綠葉相扶期雪笑,

蕊枝欲滴任風親。

門前翡翠迎知己,

庭院燈華照晚賓。

■董瑞霞

【霜天曉角·隴西菊花節】

風催霜疊。

莫羨東籬潔。

玉鳳隴西初綻,

香盈處,

身如蝶。

叫絕。

誰可說?

古萊黃花節。

入目金紅交錯,

最冷豔、

胭脂雪。

【鷓鴣天•詠菊】

莫怨秋來夜轉涼,

籬邊雛菊又新妝。

仙家雖有千般色,

怎及凡間一點黃。

心馳騁,意徜徉,

疏枝浮動影兒長。

南山不與東君令,

唯有秋風識汝香。

■劉阜貴

【隴西菊展】

大河漸落蘆花白,

老圃殘容雁陣來。

莫道寒秋凋謝事,

風吹萬菊隴西開。

【詠菊】

寒風蕭瑟百花凋,

叢菊流霞動碧霄。

不必攀高爭秀色,

一花開得一秋驕。

■王小燕

【詠隴西首屆菊花節】

雙節秋雲衣盛裝,

珍奇滿苑競春光。

繽紛七彩流霞璨,

搖曳千絲掬水香。

紫焰吐英邀客旅,

金龍舒袖舞霓裳。

令宜君子人皆慕,

秋日宣妍期眾芳。

生來註定系東籬,

獨立黃昏底為誰?

冷冷芳顏獨自賞,

叢叢瘦影被風欺。

瓣枯不礙明雙目,

春麗何曾秀半絲。

一片冰心霜月鑑,

惟將嬌潔入秋思。


■石松

【定西攜友賞菊,步戴叔倫《江鄉故人偶集客舍》韻】

秋深霜葉滿,

燦爛瓣千重。

昔仰南山藝,

今怡北地逢。

露滋香月朵,

親娶喜寒蛩。

逸友吟堪醉,

相攜恐晚鐘。

萬朵清香溢,

嬌妍貌不重。

園中羞盡綻,

隴上喜相逢。

友聚宜分韻,

霜凝偶憫蛩。

凌寒焉易色,

操守使人鍾。

■陶生榮

【隴西菊展】

令至仲秋古郡名,

盈盈萬皿弄霜英。

金黃鬥豔皇家褂,

翠綠爭輝玉女綾。

看客瞳中收萬景,

文人筆下散千榮。

花叢覓燦杯中醉,

更待明年就菊興。


■何光第

【詠菊】

月到中秋滿,

思鄉菊有朋。

名存延萬壽,

絲細竟千層。

花美迷人醉,

姿嬌不自矜。

清新明目俏,

報與化寒冰。

【鵲橋仙·贊隴西古萊塢首屆菊展】

秋聲滿苑,

菊花萬點,

紅白橙黃耀眼。

金風玉露節相連,

嘯傲處,

霜凌猶健。

絲綢古道,

鞏昌雄鎮,

裝點今朝更燦。

平添盛景渭河邊,

看崛起、

名揚致遠。


■任世傑

【詠白菊】

憑誰繪出玉般顏?

鉛粉勻施芳滿園。

清氣盈盈漫原野,

幽香淡淡溢庭軒。

河山以此煥奇麗,

天地因時矜肅嚴。

節近重陽人未老,

還尋詩酒到君前。

【青玉案 ·贊古萊塢金秋菊展】

東籬喜見霞鋪路,

晨露沁,

香盈步。

霜染金枝朝與暮。

玉顏錚骨,

麗姿清譽,

一任風和雨。

古萊塢裡人相顧,

五彩繽紛滿園圃,

今歲中秋誰共度?

高風忠節,

芳華魂翥,

獨向淵明語。

■楊樹林

【隴西古萊塢首屆中秋菊花展】

盛秋何處覓,

璀璨自濱涯。

紅紫暉三徑,

金黃綻九華。

易安香溼袖,

陶令夢飛霞。

嫋嫋伊人至,

吟詩弄笛笳。

【隴西古萊塢金秋菊展開幕】

絕佳秋色渭濱堤,

十萬盆花綻隴西。

陣陣芬芳縈玉宇,

妍妍金紫映虹霓。

風流雅士東籬醉,

羞怯美人南浦迷。

高節凌霜陶令至,

吟哦聲動與雲齊。


■何強

【秋日賞菊】

尋訪東籬舉酒杯,

邀朋對酌賞花魁。

風來同醉馨香裡,

清骨猶勝一剪梅。

【觀古萊塢名菊展偶感】

夢裡黃花十萬盆,

今宵矜遇渭河濱。

涼煙飄去如斯淡,

暖粉塗來若彼勻。

未許秋風傷傲骨,

聊將心事付清醇。

流光或是知吾意,

換了人間又一春。


■米嘉迎

【盼菊】

金風捎雅訊,

玉露貯相思。

雁影攜秋至,

河聲入夢遲。

綠琴難解意,

紅葉懶題詩。

苦待黃花綻,

清芬可濟時?

【詠菊花仙子】

身閒玉闕慕凡鄉,

屢宴瑤池獨感傷。

寂寞惟聆綠桐曲,

悵惆懶著紫霞裳。

悄思異界頻驚夢,

偷赴人寰巧弄妝。

裙袖化為花十萬,

影搖麗塢滿芬芳。

■楊繼勝

自由曲·重九賞菊

東籬菊,

正芬芳,

那管秋風蕩。

蘊清香,

花愈黃,

傲對昨夜一場霜,

酌酒賞重陽。


■張萬銀

【秋思】

天高一行雁,

雲淡寫秋思。

玉露消殘葉,

金風垂果枝。

朵頤螃蟹肉,

直賦菊花詩。

就簡刪繁後,

無為證有為。

菊花

一路行來山對山,

訪貧直上白雲邊。

菊花更比菊花好,

思緒牽懷悵幾彎。

■李軍強

【詠菊】

風中小菊鎖星光,

夜色朦朧獨見黃。

誰說三春花最好,

含珠蓓蕾吐秋香。

【感菊】

寒霜鋪曲陌,

傲骨罩東籬。

雁去千芳寂,

秋回豔自知。

迎風堪未老,

引墨正當時。

且看多情種,

身枯不別枝。


■楊學震

【秋光菊影】

傲骨千年氣自華,

蘊香飲露影疏斜。

盈懷伴月巖邊侶,

仰面臨霜籬畔花。

多就清氛酬雅士,

亦將麗質綴貧家。

高天紅樹西風裡,

獨向中秋映晚霞。


■汪海峰

【庚子重陽隴西古萊塢賞菊兼憶諸友】

節至重陽憶舊遊,

蒹葭雪漫隴西秋。

方嗟木葉飛襄武,

卻喜黃花滿渭州。

莫怨青松遮望眼,

何妨霜蕊戴蒼頭。

相逢拊掌唯憨笑,

老酒三杯歲月稠。


■陳富裕

【行香子.看古萊塢杯秋菊展】

秋染山莊,

香溢湖塘。

古萊塢,

菊豔芬芳。

華章盛世,

歲歲重陽。

賞紫花嬌,

黃花卷,

萬花祥。

天橋出彩,

渭水流長。

晚霞飛,

垂柳河傍。

吟詩興會,

家國情揚。

看旗兒飄,

燕兒舞,

蝶兒忙。


■李世傑

【隴西首屆華盛古萊塢菊展即事】

如畫古萊呈祉祥,

湖光山色映寒塘。

菊花姿豔迎賓客,

多彩金秋醉故鄉。


■陳運之

【隴西古萊塢首屆西北菊花展(新韻)】

重陽菊展古萊塢,

遍地黃花醉眼眸。

傲冷凌霜迎客舞,

墨香菊韻伴金秋。

姿顏姝麗炫神彩,

淡雅芬芳溢馥幽。

元亮黃巢騷客賦,

遊人商賈畫中留。


■陳耀尊

【古萊塢賞菊】

中秋花放耀金黃,

爽爽風來散淡香。

麗蕊含苞不早綻,

只因崢骨鬥寒霜。


■何濤

【古萊塢菊節詩會】

芳濃人慾醉,

璀璨漫東籬。

誰賦高吟句,

停雲駐晚暉。


■賈德

山菊(新韻)

雖然體弱不覺卑,

雪冷霜寒志未摧。

難與群英同藝圃,

田間荒逕自芳菲。


■史修身

【秋菊(新韻)】

朵朵金菊映彩霞,

傲霜鬥豔數奇葩。

清馨淡雅搖鸞影,

閬苑移來靚萬家。


■薛永和

【詠菊(古萊塢金秋菊展)】

一盆一景泛金光,

傲骨崢崢不畏霜。

陶令忘歸穿越笑,

古萊塢裡賦新章。


■楊小麗

【念奴嬌·贊古萊塢菊展】

湯湯渭水,

助君子舒袖,

指揮神筆。

南浦群樓環抱處,

點染驚瞳奇蹟。

凝碧龍騰,

浴黃鳳展,

慶典迎新冊。

揚眉強國,

紫雲繚繞紅日。

織彩繡錦聲喧,

菊香墨韻,

痴醉千千客。

信步流連渾忘返,

今夕不知何夕。

乘興而來,

縈懷而去,

渾忘青宵翼。

枝棲猶夢,

夢中頻繪佳色。


■王瓊

【為華盛集團古萊塢首屆西部菊花展而作】

東籬雖遠菊年年,

華盛今秋月帔穿。

玉瓣金心迎鳳蝶,

冷香麗色潤新田。

悠悠渭水綿綿意,

點點黃花影影泉。

此刻淵明猶若在,

萬千思緒夜難眠。


■何克林

【行香子·隴西古萊塢首屆菊花展】

古郡悠悠,

渭水淙淙。

今又是,

秋意濃濃。

閒雲起舞,

傲菊歡容。

喜一簾畫,

一簾夢,

一簾風;

香燻客侶,

詩吟桑梓。

賞花人,

意趣融融。

流連忘返,

樂道相逢。

任心花放,

文花綻,

墨花豐。


■康順義

【品菊(中華新韻)】

凌寒俏放漫彌香,

綺麗蘭心傲骨藏。

陶令文中別有味,

黃王筆下自無雙。

紅楓願伴經綿雨,

玉桂欣陪耐冷霜。

靈卉神姿迎客旅,

天仙忘我引詩郎。


■張發財

【賞菊】

金風送喜送珍祥,

國慶中秋慶太康。

賞菊吟詩花吐豔,

山歡水笑桂飄香。


■許仲文

【詠菊】

金風夜送煙花璨,

奼紫嫣紅渭水湲。

彩蕊嬌羞藏嫵媚,

清香馥鬱醉嘉媛。

絲纏縷繞難情斷,

雨浸霜凌莫悔怨。

休道秋來空寂寞,

孤標傲世羨桃源。


■楊永強

【吟故園菊(新韻)】

遺落東籬種,

應時幾點黃。

悽風發冷豔,

寒露虐幽香。

人去花獨放,

蓬生逕自荒。

陶公今已歿,

把酒話秋涼。


■張寶娃

【賞菊懷古(新韻)】

萬物秋凋謝,

孤妍競秀菊。

陶公如健在,

肯定採東籬。

相關焦點

  • 大型古裝情景劇《飛將軍李廣》在古萊塢上演
    4月26日,大型古裝情景劇《飛將軍李廣》在古萊塢馬場上演。 《飛將軍李廣》是隴西華盛集團斥資千萬在古萊塢文化景區打造的甘肅首部大型馬戰實景劇,利用精彩紛呈的馬術特技和超凡震撼的影視元素,再現大漢飛將軍李廣馳騁沙場的英姿。
  • 【溯源甘肅】伏波將軍馬援在隴上
    原標題:【溯源甘肅】  伏波將軍馬援在隴上馬援以為其使命已經完成,遂告別劉秀,帶了賓客在長安上林苑屯田。不久,仍「欲持兩端」的隗囂,在部將王元等的蠱惑下,又據隘自守,幻想裂土稱王。馬援知情後一再致信,勸告隗囂不要自取滅亡。  建武六年(30年),關東平定,光武帝劉秀把注意力轉向西方,採取了先禮後兵的策略,「數騰(傳)書隴、蜀,告示禍福」。三月公孫述派兵進攻南郡(今湖北江陵),劉秀詔隗囂從天水出兵攻蜀。
  • 溯源甘肅丨伏波將軍馬援在隴上
    牙去齒一寸,則四百裡;牙劍鋒,則千裡。目欲滿而澤。腹欲充,膁欲小,季肋欲長,懸薄欲厚而緩。懸薄,股也。腹下欲平滿,汗溝欲深而長,膝本欲起,肘腋欲開,膝欲方,蹄欲厚三寸,堅如石。」他把自己的相馬法運用於實踐之中,發現了許多良馬,再用這些良馬來改進畜牧的馬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馬援認為,相馬之法僅僅靠相馬師口傳身授,難以普及推廣,更難以傳之久遠。
  • 「溯源甘肅」伏波將軍馬援在隴上
    【溯源甘肅】伏波將軍馬援在隴上馬援收伏羌人故事連環畫甘肅日報特約撰稿人 汪受寬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年(44年),在平定交趾(今越南)二徵之亂,與越人申明約束以後馬援以為其使命已經完成,遂告別劉秀,帶了賓客在長安上林苑屯田。不久,仍「欲持兩端」的隗囂,在部將王元等的蠱惑下,又據隘自守,幻想裂土稱王。馬援知情後一再致信,勸告隗囂不要自取滅亡。建武六年(30年),關東平定,光武帝劉秀把注意力轉向西方,採取了先禮後兵的策略,「數騰(傳)書隴、蜀,告示禍福」。三月公孫述派兵進攻南郡(今湖北江陵),劉秀詔隗囂從天水出兵攻蜀。
  • 姬長有 :《全隴詩》——一部必將永載史冊的詩詞巨著
    、中國文學博士第一人、中國元曲專家,文學家、詩人羅錦堂《題全隴詩》曰:隴上處邊陲,由來多才俊。吟詩又填詞,風韻追唐宋。雲窗展書讀,經國成大用。以此念前賢,猶如思孔孟。悠悠萬古情,此情誰與共。筆者告白:謹以十分謙卑的心懷,淺陳我對石錫銘及其所著《全隴詩》兼詩詞理論「君臣佐使」之拙見。
  • 隴西李氏
    子李茜之清通好文學。弟李行之善守門業,多識前言往行。弟李凝之篤好古文,精心典禮。曾孫李義琰是唐高宗時宰相,器宇軒昂,博學多才。義琰有侄孫李稹,有清名,但是卻常常感到自己的官職配不上自己的門第,所以給人寫信、扎子,落款只寫「隴西李稹」而不寫他的官職。李行之子李玄道,唐朝初年秦王十八學士之一。其孫李亶,為修書學士,撰寫《古今內範》一百卷。
  • 隴西李氏文化
    涼昭王之後有「文章李杜在,光焰萬丈長」的偉大詩人「詩仙」李白。 隴西李氏又有偉大詩人李賀,文學史上經典傳奇小說的作者隴西三李李公佐、李朝威、李復言。 古今變化 古隴西今臨洮 甘肅省臨洮縣,自古是人文薈萃之地。 先秦時期,臨洮有古有隴西的稱呼,因為地處隴水之西而得名(註:出《山海經》,隴水即現在發源於渭源的東峪溝河,位於臨洮東)。現稱臨洮,得名因地處洮河之濱。
  • 隴西李氏,根在狄道.
    李崇「建功北狄道討西羌」,「受封南鄭家素昌(狄道)」,在秦時曾任隴西郡守,駐防郡治狄道(今臨洮)。李崇就是為後世所稱頌的李氏隴西房始祖。這樣,從老子西行飛升臨洮,到老子九世孫李崇以後,就開始有了「隴西房」李氏,即「隴西李氏」。  古隴西的得名,就因狄道故城其東有隴坻,隴水而得名。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
  • 李姓:隴西李氏傳奇
    涼昭王之後有「文章李杜在,光焰萬丈長」的偉大詩人「詩仙」李白。 隴西李氏又有偉大詩人李賀,文學史上經典傳奇小說的作者隴西三李李公佐、李朝威、李復言。 古今變化 古隴西今臨洮 甘肅省臨洮縣,自古是人文薈萃之地。 先秦時期,臨洮有古有隴西的稱呼,因為地處隴水之西而得名(註:出《山海經》,隴水即現在發源於渭源的東峪溝河,位於臨洮東)。現稱臨洮,得名因地處洮河之濱。
  • 二千年前的隴上夫妻詩人:秦嘉和徐淑
    公元130年深秋的一天清晨,在漢陽郡平襄縣一個叫秦家坪的普通農家(今甘肅省通渭縣什川鄉大灣村),誕生了一個男嬰,取名嘉兒,這就是後來名譽隴上的才子詩人秦嘉
  • 木門月▷隴西系列
    那時,隴西機務段和車務段還未搬到天水,號稱「蘭局隴段」,鎮上居住的鐵路工人及其家屬有上萬人之多。在這「旱碼頭」,鐵路工人最有錢,他們的消費,最有說服力。早上起來,這老倆口的油茶攤子上,就坐滿了鐵路工人。老倆口一個炸油餅,一個倒油茶,忙得不亦樂乎。一大早,「逍遙巷」裡買早餐、買小吃的多得不計其數,數這兒人最多。那油茶從大壺裡倒出來,冒著熱氣,喝上一口,真是香,具體說,就是鹹香、適口。
  • 咱們隴西人自家的寶貝,好好珍藏
    乙未新春威遠樓楹聯展徵集到以威遠樓為主題16位作者的楹聯作品36幅,入選作品由隴西知名書法家寫成條幅
  • 隴西 李氏文化發源地 千年藥鄉養生地
    隴西,西出長安第一郡;隴西,古絲綢之路上的名城重鎮,璀璨明珠!隴西,天下李氏發祥地,四大郡望居其首!隴西,曾因一度是隴右政治、文化、軍事中心而聲聞四達!
  • 隴西擔擔麵
    就拿多數人喜愛的麵食來說,都是冠之於外地名字,蘭州牛肉麵,臨洮熱涼麵,隴西大肉麵,岷縣羊肉麵片,就連隴中人喜食的漿水飯也冠之以通渭雜糧面。正因如此,我發現定西人的的確確沒有特別「好的一口」,更談不上為鍾情於一食而「要死要活」。同樣是工作的緣故,我漸漸對定西周邊地方的吃食留意了起來,比如一直心嚮往之而魂牽夢繞、念念不忘的隴西擔擔麵。
  • 唐朝大詩人李白一生有三大謎團,你知道幾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土,祖籍隴西成紀,為隴西李氏的代表性人物。《草堂集序》云:「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蟬聯圭組,世為顯著;中葉非罪,謫居條支,易姓與名。人們考證:隋末李白先人流寓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坦北部託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後避玄宗諱改為昌明)青蓮鄉。
  • 【家鄉】絲路線上美食:隴西金錢肉(蝴蝶肉)解密
    絲路重鎮甘肅隴西之美食-金錢肉又名隴西蝴蝶肉,他不但外形好看,而且營養價值很高,名揚國內外。該產品選料考究,做工精細,色澤紅潤,晶瑩透亮,富有膠質彈性、柔嫩、香醇、餘味悠長,故譽為「隴原一絕」。隴西金錢肉,又名隴西蝴蝶肉。
  • 晚清變局中的隴西祁氏家族
    可惜的是,這座遐邇聞名的隴上名苑,「詎料遭時不偶,花門變亂,兵燹之後,木石無存,惜哉!善卿之苦心也!」(楊晴川《祁氏花園記》) 至今,隴西縣城北關一帶,還有「祁家花園」這個地名,好幾十戶人家的門牌上,還赫然印著「祁家花園××號」的字樣。開發商華盛集團建設的「和泰花園」住宅小區,就是當年「祁氏花園」所在地的一部分。
  • 唐詩誦讀|《隴西行 四首·其二》陳陶 | 文楓 誦
    隴西行四首·其二 唐代: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拼音版:隴(lǒnɡ)西(xī)行詩人簡介:     陳陶,字嵩伯,自號三教布衣。《全唐詩》卷七百四十五「陳陶」傳作「嶺南)人」。詩人早年遊學長安,善天文曆象,尤工詩。舉進士不第,遂恣遊名山。
  • 隴西千總武官 李正堂
    隴西雲田天慶觀則建於清代同治年間,位於隴西雲田鎮老街南部二級臺地,由清代雲田武舉貢生五品水晶頂戴花翎千總李正堂獨立捐資在自家宅院前方修建,座南朝北,四隅方正,視野開闊,背山臨水,望隴徵峰,遞進級連,莊嚴威重,隴西清末民初著名詩人、書法家王海帆在其《王海帆文集》中專題撰《李正堂傳》記載了此事。
  • 隴西李氏 紮根狄道
    這種微弱的感情,一直沉澱在我的潛意識裡;隴西成了我夢魂縈繞的精神家園,讓我萌發了尋根的意願;有機會的時候,我一定追訪到先祖的故鄉。 有一天,我讀到馬致遠的《天沙淨·秋思》,那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勾起了我追尋故土的情結。於是,我開始搜集隴西李氏的資料,追尋探討自己家族的祖先和來源,溯流而上完善家族史,繼而編寫家譜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