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服裝網】不久前,美國籃球明星Michael Jordan訴中國運動品牌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姓名權糾紛一案,引發公眾熱議,《服裝時報》也曾在此事發生後進行了採訪報導。不過,在Jordan的律師將訴狀遞交到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並得到受理後,此事一直沒有什麼進展。一個月後,有媒體傳出此次姓名權訴訟金額為5000萬元人民幣。但是,該媒體向Michael Jordan以及喬丹體育方面證實該訴訟請求時均未得到正面回應。「對於數字問題,我們不會做出回應。」喬丹體育公關部表示,「對於喬丹公司而言,既然此案已經進入司法程序,那麼我們過多地評論這件事也沒有必要。在適當的時候,我們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媒體通報有關情況。」而在此之前,MichaelJordan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項訴訟的目的不在於經濟訴求,而旨在對我姓名權的保護,是一個原則性問題。我計劃將訴訟有可能得到的任何經濟賠償用於發展中國的籃球事業。」《服裝時報》記者最近向幾家喬丹服裝專賣店了解喬丹體育被訴後,專賣店的銷售額是否受到影響,得到的答覆是「沒有什麼影響」。
這起官司從提起訴訟便是一波三折,爭議諸多,想必這樁訴訟會是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那麼官司到底結局如何,我們只有拭目以待。但透過這場官司,我們可以發現中國本土體育品牌在發展道路上的值得深思之處。
廣告營銷打造知名度
近年來,我國的體育運動產品領域內湧現出了許多耳熟能詳的國產品牌,比如李寧、安踏、特步、喬丹體育、匹克等等,不論是電視廣告還是戶外廣告,都能看到這些體育品牌的身影。逐漸地,這些品牌已成了知名品牌,年銷售額不容小覷。據相關數據表明,截至2011年年底,中國體育產業總產值達2220多億元人民幣,其中體育用品業一家獨大,佔80%以上,而服飾行業又是體育用品業中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由此可見,近些年這些本土品牌在體育服裝領域發展得極為迅猛。
這其中不外兩個原因。其一,合理的價格營銷。這些體育品牌中大部分以二三線城市為主要營銷陣地,這些地區的消費者對於品牌的忠誠度並不高,他們對於產品更看重的是性價比。因此合理的價格、合格的質量以及高覆蓋率的門店,為品牌吸引了眾多消費者。
其二,高頻率的廣告營銷。不難發現,本土體育品牌的營銷方式都驚人地一致——依靠重金贊助體育賽事和邀請明星代言。從安踏第一個大張旗鼓地擎起品牌大旗,由孔令輝說出「我選擇、我喜歡」開始,國內重要的體育賽事和知名的體育明星就成為了體育服裝企業爭相追逐的目標。而央視體育頻道,從新聞節目的冠名、到體育賽事的贊助,幾乎都有體育運動品牌的身影。贊助體育比賽和邀請明星代言成為國內運動品牌擴大影響力最直接的方式。鑑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對於國內市場的強力帶動,眾多體育品牌如今也把希望寄托在今年的倫敦奧運會身上。喬丹體育將為土庫曼斯坦和蒙古國兩個代表隊提供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領獎服。361°已經聯手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打造了361°《倫敦行動》系列推廣節目,這是中央電視臺關於2012年奧運會開播最早、形態最豐富、內容最多樣、周期最長的報導項目。
結合以上原因的推力,本土體育品牌後來居上,甚至湧現了多家上市公司。
投稿/約稿/諮詢熱線:010-61723961
廣告諮詢熱線:010-61723963
熱點推薦:直擊:第七屆深圳國際品牌內衣展
2012第12屆深圳服交會火熱報名中
熱點播報:每日滾動新聞 潮流推薦:時尚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