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複賽第二階段8輪比賽,山東西王只要贏下4場、或在深圳不能8戰全勝前提下贏下3場,就可以確保以前12名身份進入季後賽首輪。而首戰對手浙江廣廈,顯然不在鞏曉彬計劃贏下的4個或3個對手之列。因為廣廈雖也是全華班,卻是第一階段就陣容和實力而言整體表現最好的球隊,沒有之一。實戰結果證明,西王確實贏不了廣廈,儘管他們曾經打出過一個複賽揭幕以來最好的上半場。
(陶漢林暴扣)
廣廈的全華班為什麼打得好?一是其本土球員結構比較合理、平均年齡正在當打之年,新老交替基本完成;二是疫情前的30輪常規賽,該隊因外援引進不力,大小外援均數次更換,經常靠單外援甚至全華班打球,沒有形成以外援為核心的戰術體系,這使廣廈的戰績波動頗大,但也倒逼出了全華班獨立作戰的能力和經驗。
(胡金秋打球愈發硬朗)
西王正相反。寶刀不老的哈德森到來後,很快成為球隊的絕對核心,不僅當年在遼寧時瘋狂取分的功力不減,組織全隊攻防、掌控比賽節奏的作用比在遼寧時更加突出,西王本土陣容有能量、缺動力的弱點得到最大限度彌補,不被看好情況下一鳴驚人,春節休戰前居然強勢穩居四強。然而常規賽重啟後失去哈德森這個大腦+砍分機器,西王整體水準至少下降了一個級別,保四強的目標,變成了要靠吃老本拼命擠進前12名,搭上季後賽首輪末班車。
(嚴防死守)
於是,同樣是全華班,第一階段8場較量之後,8戰6勝2負的廣廈取代西王躋身四強,而西王掉到了第10名,8戰僅3勝。所以,第二階段兩隊首戰遭遇,嚴格講並不屬於同一層級的較量,廣廈的贏面明顯在西王之上。
(如果王汝恆能夠打到最後……)
考慮到這個大背景,西王輸球的結果毫不意外,反倒是輸球的過程比人們想像中更加曲折。西王的頑強抵抗超過了包括廣廈在內的所有人的預計,假如不是兩大核心王汝恆、陶漢林一個受傷告退一個早早6犯離場,即使最終爆不出拉廣廈下馬的冷門,也會叫李春江和他的弟子們驚出一身冷汗。
(雙方拼搶激烈)
第一節西王把廣廈限制得束手無策,領先6分,第二節也未讓對手實現反超,雙方以42:42戰平易邊。這幾乎是西王複賽至今打出的質量最高的一個上半場。鞏曉彬極具針對性的戰術,通過強硬的防守壓迫廣廈最重要的兩個攻擊點孫銘徽和胡金秋,發揮本隊內線優勢控制前後場籃板,二次進攻得心應手,屢屢打停對方。
(閒庭信步 散步上籃)
遺憾的是,第三節開始後,因王汝恆傷缺,陶漢林又6犯離場,而廣廈逐漸適應西王的攻守節奏後滿血復活,內外線都開始發威。進攻和防守端缺少核心支撐,西王殘陣信心受挫,防守力度驟減,得分勢頭迅速下滑。這一節17:35,廣廈淨贏18分,由此奠定全場勝局。西王第四節盡力反擊,幾度縮小分差,最後還是84:100淨輸16分。
(多在防守端下下功夫)
比賽進程表明,西王第一階段凸顯的長處和短板依然故我,不過長處更長,短處則略有改善。在進攻端無法持續輸出的前提下,立足於防守,仍是西王必須堅持的法寶。不穩定不均衡是西王最大的弱點,他們可以打半場乃至三節、三節半好球,但最後一節、半節總是差一口氣。其中有心理、氣質因素,更關鍵的還是能力差距。比之廣廈的全華班,西王本土球員特別是年輕球員,技術粗糙、細節處理不當,失誤、犯規多,整體上技遜一籌。基本功和進攻端的缺陷很難短期內改變,只能在更容易見效的防守端多下功夫。
(小將日益成熟)
西王最大的損失,還不是輸掉了一場計劃中就準備輸掉的比賽,而是王汝恆的拉傷。西王要完成計劃中贏3-4場球的目標,王汝恆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但願王汝恆傷無大礙,同時期待陳培東保持本場比賽強勁的上升勢頭。如果不是陳培東41分鐘21分6助攻7籃板4搶斷(當然,還有7次失誤)的優異表現,王汝恆、陶漢林兩員主將提前夭折後的西王,這場比賽會被打成何等慘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