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小波
編輯:曉菁
伊朗時間11月27日下午,伊朗的首席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在首都德黑蘭遭遇了一場可怕的刺殺,最終不治身亡。事件發生後,全世界目光都看向了美國。可以說,是美國大選"殺死"了法赫裡扎德,而這一事件也給中國敲響了警鐘,我們必須謹慎對待。
一場有預謀的暗殺
暗殺事件是發生在11月27日,隨後伊朗、美國、以色列包括一些非當事國也都紛紛表態。但暗殺發生之前的事才是最值得注意的,這裡就不得不提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了。現在讓我們先把時間線捋一下。
11月20日,蓬佩奧毫無徵兆突然訪問了以色列,很明顯,蓬佩奧肯定不是去閒逛的,而是帶著某種明確的目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帶著摩薩德頭子科恩,秘密會見了到訪的蓬佩奧。摩薩德大家都知道,全世界有名的情報機構,如果此次暗殺是以色列所為,那必然是摩薩德在策劃執行。
11月27日,法赫裡扎德乘坐汽車前往市郊的親戚家,途中被一輛安裝炸藥的皮卡攔截。隨後,至少5名武裝人員從一輛黑色SUV上一躍而下,朝法赫裡扎德及其保鏢所在的車輛開火。可以看出,此次暗殺是一次有組織有預謀的專業行動。
暗殺發生後不久,伊朗總統魯哈尼便出來表示,是以色列策劃了這一暗殺行動,當然,他並沒有證據。同時,魯哈尼還表示,會讓以色列付出代價。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也表示,將對這一事件展開雷霆報復。
而"推特網紅"川普也迅速轉發了一名以色列記者的推文,後者表示"法赫裡扎德的死亡是一次的重大心理和業務層面的打擊。"此時的川普,頗有一種幸災樂禍的感覺。要知道,前不久剛有消息曝出,川普本打算直接對伊朗開戰,只是被蓬佩奧等人勸阻了。
29日,以色列終於有人站出來回應了。內閣部長扎齊·哈內比表示,"不知道是誰幹的,並不是我不說,而是我真的不知道。"但以色列的行動無疑暴露了其真實想法。從28日早晨開始,以色列駐世界各國和地區的使領館提高了警戒級別,加強了安保,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社區同時增加了安全措施。
所謂禍不單行,11月30日,伊朗革命衛隊一名高級指揮官遭到無人機襲擊,當場身亡。十天內,伊朗兩名重要人物接連死亡。種種跡象來看,以色列跟美國肯定是脫不了干係的。這一系列的事件可以推測出,確實是以色列執行了暗殺行動,但美國大選才是真正的"幕後兇手",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沾沾自喜的以色列
"這次刺殺除掉了德黑蘭手中一個不可替代的知識來源。"雖然始終拒絕承認自己與本次罪行有關,但以色列當地電視臺沾沾自喜的態度,已經毫不掩飾地呈現在了整個世界面前。此前以色列電視臺公開聲稱,法赫裡扎德之死是一次"巔峰之作":伊朗"核武器之父"的死,很可能會對伊朗核武器項目造成十分致命的打擊,也為伊朗在聯合國武器禁運令解除後,進一步提升自身國力,從而在中東爭取更多的話語權製造了難以逾越的障礙。
而伊朗在中東最大的對手,就是以色列。一戰以後,龐大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土崩瓦解。在之後長達近一個世紀的歷史中,整個伊斯蘭世界充滿混亂,再沒能找到一個"話事人"。1971年8月,美國開始通過美元石油霸權來控制中東。白宮並不希望看到一個團結的中東,而以色列就是美國在中東地區"合縱連橫"的最大工具,伊朗就是其最大阻礙。
以色列長期以來都因為宗教和民族問題與伊斯蘭世界存在尖銳的衝突,這個國家想要生存,就不能讓整個伊斯蘭世界"合二為一";靠著石油攫取了大量財富的沙特依然是一個中世紀君主制的國家,這個國家自知沒有能力控制中東,但也不希望中東被另一個地區霸主控制。而實現了現代化改革的伊朗和土耳其,將會是這個位置最有利的競爭者。而法赫裡扎德之死,無疑將讓伊朗的軍工產業迎來漫長的嚴冬。
《以色列時報》提到,就在27日刺殺事件發生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推特帳號曾上傳一段視頻,列舉政府過去一周取得的成就。在這段視頻中,他滿臉喜色地聲稱: "這只是部分成就名單,我沒法告訴你們所有事情。"說到這裡,還有誰會覺得以色列是無辜的嗎?那麼已經塵埃落定的美國大選在這其中又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呢?
美國大選"殺死"法赫裡扎德
"顯然,蓬佩奧來一趟以色列並不是專門去喝酒的。"前以色列軍事情報局負責人、現以色列國家安全研究所(INSS)所長阿莫斯·亞德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毫不諱言這次刺殺與白宮之間的關係。
《紐約時報》在評論文章中指出,考慮到拜登在競選過程中多次承諾將重返伊核協議。現在的川普政府,為了保護自己的"政治遺產",同時給拜登上臺製造更多麻煩,正在伊朗相關問題上執行一種"焦土戰略",讓伊朗和美國之間的衝突走向不可調和的局面。可以說,這已經無關國家利益,川普純粹就是為了跟拜登對著幹,讓拜登沒有好日子過。而拜登的爛攤子越多,川普在2024年重新殺回來的機會就越大。美國大選,正在走向一種兩黨為了凸顯自己的與眾不同、拼命給對方使絆子的局面。這所謂的"民主制度",已經越來越像一個笑話。
換種角度來看,即使暗殺行動是以色列自己所為,美國大選也扮演了一種"蝴蝶效應"的角色。由於美國的政權更替,拜登很可能將在上臺之後重返伊核協議,勢必不會讓以色列來破壞他的計劃。對於以色列來說,美國目前這個權力交接的真空期,是其必須抓住的最後機會。如果不在此時處理掉法赫裡扎德,隨著時間的推移,伊朗的勢力必然壯大,對以色列來說將會是巨大的威脅。總結來說,無論美國是否授意,以色列都必定會出手。
此前,就有分析人士指出,在任期的最後幾十天內,川普很可能會陷入"最後的瘋狂", 法赫裡扎德之死很可能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在中國問題上,白宮也很可能因為同樣的邏輯而"兵行險著"。川普是一個以利益為重的商人,這並不可怕,但可怕的是,這樣一個人,現在正掌控著美國這個龐然大物。為了給自己和共和黨保守派在四年後的政治生涯鋪路,這位即將離開白宮的商人,正在企圖以整個世界為籌碼,進行一場"豪賭"。考慮到中國的綜合國力,川普政府並沒有能力像對伊朗發起打擊和制裁一樣讓中國"傷筋動骨",但一個徹底陷入瘋狂的白宮,無論何時,都應該引起我們的警惕。
(本文為時代解讀原創,圖片素材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