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酒莊,其實和葡萄酒莊完全不同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當下白酒酒莊是個熱門話題,大家都在給在這種業態提各種想法。但《黑天鵝》一書的作者、著名金融學者納西姆·塔勒布曾講過一個案例:一名叫喬·西格爾的做「綠色木材」生意的商人,生意做得非常不錯。可直到賺了很多錢,他都一直以為「綠色木材」是一種漆成綠色的木料。可事實上,綠色木材是指剛砍下來、還沒有幹的木料。緊接著這個案例,塔勒布說他在接觸全球最大的瑞士法郎交易商巴索時,發現此人從來沒去過瑞士,也對瑞士完全不了解。

納西姆·塔勒布之所以提到這兩個案例,目的是闡述一個觀點:一個成功商業模式的核心價值,不可能是浮在表面上人人看得見的認知和邏輯。他甚至認為:如果一個交易員能夠用一二三四這樣條目清晰的表述,清楚地告訴你如何在金融交易中掙大錢,那麼他要麼是個菜鳥,要麼是個騙子。因為有效的交易手段,往往是多變量、臨機性的,不可能短時間向客戶講明白。

我們再來看白酒酒莊問題。當所有人都在告訴白酒酒莊:你要開發旅遊產業,你要講好故事,你要搞「酒莊+餐飲」,你要搞「酒莊+博物館」……這樣人人順著邏輯都能想出的一二三四條路數,真的管用嗎?按照塔勒布的理論,大概是不行。因為這類清晰的、集成化的思路,屬於直觀邏輯推導,就像書店行業不景氣,於是大家都會說:要將書店咖啡館化、沙龍化、開發衍生產品……這樣人人都能順著思路做的推導,通常無法觸及一個成功模型的核心問題。

白酒酒莊並不像葡萄酒莊模式

「酒莊」一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法國的葡萄酒莊——Chateau。但從當下白酒酒莊的生產環節來看,它和法國Chateau的相似性並不高。

法國的葡萄酒莊是一種自然經濟的產物。在土地上種葡萄,釀酒,賣錢,幾百年來當地的農業生態就是這樣的。所以法國酒莊包含三要素:葡萄園、酒莊建築(釀造)、酒窖(儲存)。法國人堅信土地決定葡萄酒的風格和品質,所以一個酒莊必須用自己莊園的葡萄來釀酒,這才能叫酒莊酒。這一點是法國(乃至歐洲)酒莊文化的核心要義。

可這一點在烈酒釀造上並不成立。例如蘇格蘭威士忌,大麥原料很多是從德國進口的,只要品質好就行,是不是本土種植根本不影響口感。中國白酒其實也是如此。至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哪家白酒酒廠的產品風格,真的是由原糧產地決定的。

所以白酒酒莊與所在土地之間,並沒有牢不可分的原料種植、供應關係。

也可以說,白酒酒莊不是一種自然經濟形態。它吸納了法國酒莊、傳統中國手工業酒坊的一些元素,但它不是植根土地種植的農業,也不是手工業,它是一種資本投入白酒產業的創新業態。對於這種業態,它與自然環境、產品設計、營銷模式的關係都還沒確定,還需要在不斷試錯中探索、逐步形成。

與白酒酒莊近似的資本形態

探索過程中有沒有可以借鑑的模型呢?

我們回顧一下中國白酒酒莊的發展。2014年3月瀘州老窖「龍洄莊園」建成。同年9月國井1915酒莊入選吉尼斯世界之最——最大白酒酒莊。隨後五年裡,古井酒莊揭牌,江小白公布江記酒莊戰略,郎酒莊園仁和洞正式開洞,洋河酒莊運營。

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瀘州老窖、扳倒井、古井貢、江小白、郎酒、洋河等大型酒企資本踴躍進入白酒酒莊這一新產業形態。這種「大酒廠+酒莊」的模式,其實和威士忌產業有比較大的相似性。白酒酒莊雖然叫「酒莊」,其實它更像單一純麥威士忌酒廠。

全球威士忌市場,存在著兩種涇渭分明的產品類型。一種是調和威士忌,例如我們熟知的芝華士、尊尼獲加、百齡壇、三得利等大品牌。它們一直以大眾產品形象出現,風靡於超市、夜店、KTV。與之相對的是琳琅滿目的單一純麥威士忌,它們象徵著個性與特色,主要出現在主營威士忌的酒吧和愛好者圈子。在一般人眼裡,這兩類產品是競爭關係,彼此爭奪著市場份額和品位制高點。

可真相或許讓人大吃一驚。芝華士和全球眾多經典單一純麥小酒廠,如亞伯樂、朗摩恩、凱普多尼克等,其實是一家的。它們都是保樂力加集團旗下品牌。而尊尼獲加和拉加維林、泰斯卡、卡爾裡拉等著名單一純麥酒廠也是一家的。三得利和山崎、白州、波摩是一家的。膾炙人口的大眾品牌(大資本),原來和經典小眾產品都是一夥的。

這就是資本在威士忌市場的運作模式:用芝華士、尊尼獲加這些大品牌去徵服大眾市場,用各種單一純麥威士忌去迎合小眾市場、精品渠道,最後做到大小通吃。有時他們還會煽動兩種產品的對立、PK,反正最終贏家都是自己。

當下白酒酒莊從資本模式上,和威士忌的「大眾品牌+小眾酒廠」的模式有些相似。在產品特色層面,白酒酒莊可以考慮借鑑單一純麥酒廠的一些策略。例如賦予酒莊產品更個性化的口感和標籤(讓消費者形成刻板印象,認為酒莊白酒就是比酒廠產品更有個性);做貨真價實的年份酒;做真正的原漿酒;將限量版產品作為中端產品,常態發布(便於玩味和收藏)……用產品個性化,讓酒莊區別於酒廠。

不過這個過程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持,最終拼的是各酒莊釀酒工藝創新、開發能力。

白酒酒莊要不要變旅遊小鎮?

如果威士忌模型值得借鑑,那另一種模型就值得警惕。那就是當下呼聲很高的酒莊旅遊、酒莊餐飲模型。

拿法國酒莊對比,旅遊從來不是它們的主要功能。波爾多有10000多家酒莊,其實它們絕大多數就是農戶。酒莊度假的概念,反而是國內葡萄酒企業提得更多。十多年前,國內葡萄酒企業開發了不少「古堡」、會所式的酒莊,但發展至今,這類酒莊的地位都比較尷尬。它們的主要功能漸漸真的成了酒店、度假村,酒企原本是想借文旅來貼補酒莊,結果最終成了借「酒莊」概念發展文旅。現在這些酒莊,基本上與釀酒已沒多大關係。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最近十多年賀蘭山麓出現的一批專心種植、釀酒、賣酒的酒莊,它們與國內古堡酒莊熱幾乎同時起步,如今已漸漸成為中國精品葡萄酒的生力軍。

所以筆者認為,白酒酒莊還是應以釀酒、賣酒為核心,要避免演變成特色小鎮。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如果文旅真的比釀酒還賺錢,那投入進去也無妨。可那時它就該由文旅產業的專業人員,而非我們來深入討論了。

哲學家波普爾說過:任何合理的對策都只能在試錯中形成。白酒酒莊作為一種資本指向的創新產業形態,只有在不斷試錯中,才可能漸漸形成穩定的模型。所以未來我們討論白酒酒莊時,應該多關注它們一線運營的策略、效果,從案例中不斷推翻、總結可行性。同時減少「書店生意不好就咖啡館化」這樣的直觀推論。

相關焦點

  • 寧夏葡萄酒莊|華昊酒莊:小葡萄釀出大夢想
    創建於2006年9月的華昊酒莊,是寧夏賀蘭山東簏首批酒莊之一。年平均釀造高品質葡萄酒約30萬甁。華昊酒莊優質葡萄種植園900畝,其中一級園400畝,二級園500畝。種植品種有:赤霞珠、美樂、馬瑟蘭、蛇龍珠、西拉、小味爾多等。
  • 世界著名葡萄酒莊——柏圖斯、白馬堡、紅容顏酒莊
    柏圖斯的前主人是魯巴夫人,正是她的的獨具慧眼,和超前的營銷思維,讓柏圖斯成功打入上流社會,先後成為英國皇室和美國白宮的常設佳釀。它的成功絕不是簡單的靠社交手段,對酒莊的管理非常嚴格,您可不出酒,也要出好酒,在種植、採摘、釀酒等過程中都一絲不苟,這樣,也更進一步的造就了柏圖斯的品質。
  • 「探班」陳太吉酒莊,感受不一樣的中國酒莊魅力
    中國白酒智慧釀造的核心就在於「讓傳統的更傳統,讓現代的更現代。」要注重技術創新引領產業的效率優化和進步,也要審視智能化與技術創新是否建立在自然釀造的基礎之上。 9、飲酒與品質。要深入研究不同的飲酒場景和禮儀下,如何選擇不同的美酒,不同的酒器,不同的餐配,感受不同的品飲方式,注重健康快樂需求,體現呈現美好生活。
  • 「寧夏葡萄酒莊」禹皇酒莊:徽派建築中的紫色夢想
    今天總臺記者帶您來到的是寧夏青銅峽市的禹皇酒莊,其禹皇正是得名於大禹治水的故事。禹皇酒莊成立於2009年,坐落在寧夏賀蘭山東麓青銅峽市甘城子,佔地70畝,地下恆溫酒窖3114㎡,酒莊擁有8205畝釀酒葡萄種植基地,是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四級酒莊。
  • 十大葡萄酒莊的排名你都知道嗎?
    葡萄酒莊有很多,排名其實每年都會有變化,知名度除了看品牌還會考慮口感、銷量等,越受歡迎越出名,今天來看看十大葡萄酒莊的後段位排名。 羅曼尼·康帝(RomaneeConti) 羅曼尼·康帝被譽為天下第一酒莊,在市場上是找不到的,沒有零售。
  • 【酒莊系列】國井1915酒莊:萬裡黃河成就國井品質
    平原之上,高青縣內,國井1915酒莊即建造在此。作為酒祖儀狄故裡、中國釀酒文化起源地和中國白酒名城的高青縣,從人文地理各方面來講,都具有得天獨厚的釀酒條件。傳聞,宋太祖領兵徵戰中途,人馬睏乏,遇一井,然井深難以汲取,遂振臂將井扳倒,眾將士得以暢飲解乏。後太祖登基,親筆御書「扳倒井」,並封此井為「大宋國井」。國井扳倒井酒巧即來源於此,其酒不僅弘揚了高青國井文化,也傳承了千百年來悠久的白酒文化。
  • 卑詩酒莊推薦:蘇馬克裡奇酒莊
    在建立酒莊之前這裡曾有一個名為「Sumac Ridge」的高爾夫球場,就此酒莊也以「Sumac Ridge」命名。蘇馬克裡奇酒莊(Sumac Ridge)成立於1979年,是B.C.省最古老的酒莊。該酒莊在2000年出售給Vincor International,每年約生產50,000箱酒,同時遊客也非常喜歡到蘇馬克裡奇酒莊參觀。
  • 解讀世界十大葡萄酒莊 你都聽過嗎?
    葡萄酒莊不僅葡萄酒受歡迎,而且它的地理環境優美,吸引眾多的人去參觀,每個葡萄酒莊都有其特色,在那裡能感受到當地獨一無二的風光,世界十大葡萄酒莊,你都聽過嗎?
  • 瑪歌酒莊 CHATEAU MARGAUX——梅多克的凡爾賽宮
    釀酒理念瑪歌酒莊總管是保羅·龐坦勒維(Paul Pontallier)博士。波爾多酒莊的酒莊總管及釀酒總監中有許多博士,卻很少見在名片上將博士掛上。「讓酒來告訴你」 是一種共識,釀出頂級好酒是最好的證明。保羅出生在波爾多,自己家擁有酒莊。保羅在大學獲得葡萄酒釀造博士後,曾在軍隊服務,1983年進入瑪歌酒莊,一路做到酒莊總管。
  • 「花式自救」也難解美國葡萄酒莊重重難困境
    新冠疫情對葡萄酒業的打擊早已不言而喻。美國越來越多的州頒布法令,禁止外出就餐或聚餐,飯店、酒吧、品酒室被迫將營業時間降到最低,大部分甚至直接停業,甚至有大量餐廳飯店瀕臨倒閉。除此之外,美國葡萄酒產區納帕谷地,大量知名酒莊掀起了打折熱潮,如Long Meadow Ranch酒莊,Stony Hill酒莊,Far Niente酒莊和Nickel&Nickel酒莊,只需輸入兌換碼就可以得到極大的優惠。
  • 酒莊|約瑟夫菲爾普斯酒莊(Joseph Phelps),一款徽章鳴天下
    葡萄園約瑟夫菲爾普斯酒莊是納帕谷大型酒莊之一,目前在鹿躍(Stags Leap)和奧克維爾(Oakville)等地都擁有葡萄園,共計約198公頃。1999年開始,酒莊在加州的索諾瑪(Sonoma)產區也建造了葡萄園,專門用來種植黑皮諾(Pinot Noir)和霞多麗(Chardonnay)。從2009年份開始,酒莊所有釀酒葡萄均採自自有葡萄園。
  • 澳洲維多利亞標誌性酒莊:雅拉優伶酒莊Yarra Yering Vineyard
    每一個酒莊都有它背後的人物,原本準備在退休時選擇一澤良田,種些葡萄,釀些小酒的卡羅達斯,卻在牛津求學回來早早的開始了本該退休後要做的事。那是因為碰巧如今的雅拉酒莊那片土地正等著知音的到來,而卡羅達斯博士就是賦予這片地生命的傳奇人物。
  • 卡迪娜薩帕塔酒莊的榮耀
    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一個「新世界」的酒莊敢與法國競爭。尼古拉斯·卡迪娜帶著腦海裡的藍圖回到了門多薩,他改變了阿根廷葡萄酒釀造方式。當時,阿根廷被看作是散裝葡萄酒生產國,許多阿根廷的同行都說他「完全瘋了」。80年代,尼古拉斯致力於在門多薩挑選種植葡萄的最佳地點。
  • 對話南法酒莊主:帶你走進葡萄園,了解最一手的2018年份葡萄採收情報!
    通常在預期酒精度13,5度的時候便採收來用於釀麝香乾白酒款。酒莊的麝香天然甜酒也來自同一片葡萄園,但是我們會等待一段時間當預期成熟度更高的時候才進行採收,預計今年會在9月中旬進行。所以說葡萄品種不是唯一決定採收順序的因素,你所想要釀的酒也決定著你的採收時間。早些年我們也會釀一些非常簡單易飲的起泡酒,那這些酒我們希望達到的酒精度數就是11度左右,所以會在比小粒麝香更早的時候便去採收。
  • 義大利酒莊之最
    在葡萄酒的發展史上,義大利其實和法國一樣同屬於「舊世界」老產區,但因世界著名的列級酒莊多在法國,法國酒的盛名掩蓋了其他許多地區的光芒,義大利就是其中之一,今天藍裕文化酒莊規劃設計院要做的就是帶大家去認識義大利葡萄酒的光輝。 1.
  • 義大利酒莊當屬「四雅」?那是因為你沒聽說過這3個酒莊!
    但我想告訴大家,在義大利其實還有很多優秀的酒莊,這些酒莊絲毫不遜色於被大家所廣泛認同的「四雅」。比如蔻佩(Coppi)、聖馬扎諾(San MarZano)和棕櫚樹(Cantine Due Palme)這3大百年名莊,皆坐落於普利亞地區,擁有自己的酒莊特色,下面為大家一一介紹。
  • 皮耶侯奇,無為而釀的菜刀酒莊
    除了與DRC和勒樺酒莊深厚的淵源外,皮耶侯奇酒莊的Logo圖案也是一大亮點。在創建酒莊之前,亨利曾在尼羅河谷(Nile Valley)生活和工作過一段時間,因此在設計Logo時借用了與釀酒相關的古埃及象形文字。這個標誌圖案的樣式雖簡單卻寓意深遠,傳達出了酒莊天地人合一、自然而樸素的管理理念。
  • 皮耶侯奇酒莊Domaine Prieure Roch菜刀酒莊——亨利-弗雷德裡克·侯奇Henry-Frédéric Roch傳奇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介紹,勃艮第有著1,247個「克裡瑪」(Climat,指的是因其特有的地理、氣候條件和文化而被明確區別和劃分的某塊葡萄園)。      不同風土條件出產的葡萄即使採用相同釀酒方法,釀造出來的葡萄酒風格也會有所差別。
  • 【27折直逼均價】紐西蘭最佳葡萄酒莊馬爾堡長相思
    這延長了葡萄的生長周期、保留了爽脆地酸度,還使得果味複雜。 人和 紐西蘭葡萄酒給人的總體感覺就是純淨,這和紐西蘭是個旅遊國家離不開。旅遊國家基本都極重視清潔,因此紐西蘭酒莊乃至整個國家都像有潔癖似的,最大的愛好就是讓每一個角落一塵不染,包括酒莊內。
  • 奧地利家族酒莊巡禮 | 高瑟酒莊 Groszer Wein
    高瑟酒莊創立的願景,是將奧地利南布爾根蘭地區的鐵堡產區風土和信仰裝入瓶中,創造出攜帶該產區歷史基因的酒,獻給包容開放的葡萄酒愛好者。2011年Matthias Kron 先生收購了原 Vinum Ferre 酒莊,並開始釀造第一批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