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明星】這5位中囯年輕人,正在驚豔和改變世界!

2021-02-14 廣東省鄒天順名師工作室

【科技明星】

這5位中囯年輕人,

正在驚豔和改變世界

你29歲的時候,正在忙什麼?

每個時代的年輕人

都有屬於自己的偶像。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

5位智商高、有顏值、

走在世界科技最前沿的中國年輕人!

他們的天才之路或許不可複製,

但絕對備受鼓舞!

NO.1

中國5G技術最年輕的

核心研發人員

他,15歲讀大學,

19歲獲得世界級論文大獎,

最令人吃驚的是,

他竟是中國5G技術最年輕的

核心研發人員:

他叫申怡飛


出生於河北邯鄲的申怡飛

從小就是妥妥的學霸,

初中只用兩年讀完,

15歲就參加高考並考入

全國三大「少年班」之一的

東南大學「吳健雄學院」,

學習信息科學與工程。


大三結束,

申怡飛19門課程全在90分以上,

成為該學院始建以來唯一 一名

拿年級第一的少年生。

也在這時,他獲知中國半導體行業

遠遠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

沒有自己的「芯」,

大部分高科技產品都要靠別人

「在這樣受制於人的局面下,

青年人,

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

應該主動站出來,做行業的開拓者,

以製造『中國芯』為己任!

讀研時,懷著科技報國的理想,

17歲的申怡飛師從

「中國4G技術掌門人」尤肖虎教授,

加入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

主攻5G技術中十分重要的極化碼技術。

研究初期工作非常艱辛,

有時運行一個程序都要好幾天,

為了不耽擱研究進度,

申怡飛乾脆吃住在研究室,

每天早晨同事推開實驗室的大門,

準能看見他忙碌的身影……


經歷整整一學期不分晝夜的研究,

他的高效極化碼平臺,

從最開始計算一組數據需要兩秒,

突飛猛進到1秒鐘計算20萬組數據,

達到當時全球最快的課題組速度!

2016年,還不到20歲的申怡飛,

在經過IEEE評審委員會的嚴格評選後,

成功獲得全球最頂級的學術獎項:

IEEEDSP最佳學生論文獎。



2018年4月,

當中興被美全面制裁的消息傳來,

申怡飛觸動極大,

他更加爭分奪秒地努力鑽研!

在2019年年初,

申怡飛團隊開創的極化碼方案,

被寫入5G行業標準。

只有21歲的申怡飛,

成為中國5G最年輕的開創者!

中國5G,領跑世界!


NO.2

操控光子晶片的「魔術師」


投身電子產業的年輕人中,

除了年輕的申怡飛,

還有對「光子晶片」極為執著的沈亦晨

很多人對沈亦晨並不了解,

他是一位超級物理天才。

22歲時,

他就以高分考入麻省理工學院讀博,

研究納米光子學。

2018年,28歲的沈亦晨入選由網易智能、

清華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和

24家評審機構共同評出的

「2018中國AI英雄風雲榜」年度人物,

被稱為「追光的人」!



光無處不在,

卻尚未被人類充分利用,

而沈亦晨的目標是:

用光速加速AI。

這可能是光學計算有史以來最大的機會!

卻也是一個科學界研究了半個多世紀,

都沒有太多成效的難題,

尤其在對光的傳播方向上的控制,

科學家們一籌莫展,

從未有人實現過。

直到2014年,

沈亦晨在《科學》雜誌上,

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

題為《寬波段光學的角度選擇》的論文,

首次實現了,

在材料尺度上對光的傳播方向的控制!

除此之外,

在沈亦晨讀博期間,

還發表了25篇重要論文,

提交了10項專利!

2016年9月,沈亦晨在美國創立公司,

目標是設計出劃時代的產品:

光子晶片

在這一領域,

他是勇往直前的開路先鋒。

有評論稱,

沈亦晨的光子晶片一旦研發成功,

將會使AI晶片的計算能力提升1000倍,

同時能耗降低100倍,

「這將是人類發展史上裡程碑式的進步!


2017年,

沈亦晨憑藉正在研發的光子晶片,

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創業大賽和

哈佛大學創新挑戰賽的第一名。

可在研發的道路上,

沈亦晨和他的團隊

還有很多難題需要攻克,

但他們有一個堅定的目標:

做出世界上第一臺

可以商用的光子計算機


面對7納米製程的光刻機

不能進口到中國的現實,

沈亦晨雄心勃勃,

他瞄準最新的晶片技術方向——

迴避光刻機製程的光學晶片!


目前,沈亦晨在美國創建的

兩家光學高科技公司,

已有一家搬回國內,

相信未來「中國芯」的徵途裡,

一定會有他的名字!


NO.3

比肩埃隆·馬斯克的中國牛人

與沈亦晨有著相似理想的,

是一位勵志研發中國民營火箭的「85後」

舒暢

想必大家都還記得,

去年,埃隆馬斯克用Falcon9火箭,

把一輛特斯拉送向太空。

而這件事之後一個月,

中國也發生了一件大事!

中國零壹空間科技有限公司,

將第一枚民營火箭:

「OS-X,重慶兩江之星」成功發射!

零壹空間的創始人舒暢,

自此也被稱作

「比肩馬斯克的中國牛人」。


舒暢是個典型的「85後」,

自從2004年考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來,

他一直有一個在別人看來

痴人說夢般的夢想:

「要是有一天,

某個在天空中的飛行器不僅是我設計的,

而且造飛行器的公司也是我創立的,

那該多驕傲!

2014年底,

國家開始允許民營企業

進入商業航天領域,

舒暢敏銳感受到這是一個巨大機遇,

他在市場上轉了一圈,

卻沒發現「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他想:「我為什麼不能自己來幹?」

懷著造火箭的夢想,

舒暢四處聯繫同學校友,

組建自己的研發團隊,

雖然不少人認為他是異想天開,

可仍然有100多個「85後」被舒暢

「造中國民營火箭」的夢想點燃!

舒暢決定公司的名字叫:

零壹空間,

從0到1,

他要開創中國民營商業火箭先河!

可迎面襲來的

是排山倒海般的質疑:

「你是異想天開吧,

不要拿國外來對比,國情不同,

中國不可能造出民營火箭。」

聽到這話,舒暢團隊卻被激起了好勝心:

「以前沒覺得這件事多有挑戰,

現在我們非得把火箭送上天不可。

在2015年12月24日,

在世界關注埃隆·馬斯克的

Space X火箭回收實驗的時候,

舒暢才剛剛拿到1000萬元融資,

和埃隆·馬斯克幾億美元的研發費相比,

這點錢簡直是杯水車薪!

即使研製民營火箭希望渺茫,

舒暢也沒想過放棄!

「大家說95%是不可能的,

但是,作為一個創業者,

我要做的是在那5%的

可能性裡面趟出一條路來!

在3年刻苦攻關的歲月裡,

舒暢帶著100多個年輕人,

竟然接連完成了火箭發動機、

一體化綜控機、無線通信、飛控軟體等

核心硬體軟體的自主研製!

3年的不懈努力,

換來的是2018年5月17日,

中國第一枚民營火箭的成功發射!

舒暢和他的「85後」研究團隊,

成為那天最亮的星!

今年,舒暢的目標是,

發射4枚固體運載火箭。

談及未來,他雄心萬丈:

「要做航天領域的華為!

這一句並非造夢空談,

零壹空間目前的訂單已排期到2020年!

面對已經取得的成績,

舒暢更希望能踏踏實實走出一條路:

「我不慌不忙要積累20年,

慢慢把這些技術、

專利都掌握在自己手裡。



NO.4

登上世界級科刊《自然》的

最年輕中國女學者!

在舒暢團隊研發自己的火箭技術時,

一位川渝妹子,

用自己研發的核心技術,

震驚了整個科研屆!

她的名字是劉明偵

劉明偵18歲留學英國,

大一獲得Top5獎學金,

期末考試專業排名,

連續三年都是全系第一。

在22歲的年齡,

她以畢業設計第一名的成績,

獲得英國劍橋大學碩士學位。

也是在劉明偵碩士畢業這年,

新型太陽能材料鈣鈦礦被發現,

眾多知名學者投入到新材料的研究中,

劉明偵敏銳地意識到,

新型太陽能材料,

很可能對祖國十分有用,

於是她轉換自己的研究方向,

進入牛津大學光電光伏研發中心,

攻讀博士學位。

一般新材料的研究期只有3到5年,

為了搶時間,

劉明偵每天都泡在實驗室裡,

有時一鑽就是十幾個小時。

在她23歲這年,

鈣鈦礦太陽電池實驗大獲成功,

世界級科刊《自然》

刊登了以劉明偵為第一作者的論文,

她也成為登上《Nature》的

最年輕中國女學者!

劉明偵的論文開創了

鈣鈦礦太陽電池新方向,

成為該領域內,

三篇引用量最高的論文之一!

之後劉明偵僅用兩年時間,

就拿下了牛津大學博士學位!

博士畢業後,

25歲的劉明偵割捨不下

對祖國的眷戀,

果斷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

到四川電子科技大學任教,

繼續在鈣鈦礦太陽電池上的研究。

歸國後一年,

劉明偵便入選第十二批國家

「千人計劃青年項目」,

她牽頭成立了「應用化學研究中心」,

使電子科技大學的化學與材料、能源、

電子等熱點方向強強聯合,

致力於突破國內現有傳統太陽能電池瓶頸,

實現與新一代薄膜電池疊加的新技術!

在去年,

年僅28歲的劉明偵被任命為,

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副院長,

成為該學院最年輕的副院長!

優秀的履歷和突出的成果,

一下子讓劉明偵成了「網紅」,

連《人民日報》都發表《90後都當博導啦!》

一文介紹劉明偵和她的研究成果。

但是熱衷於科研的她,

自動屏蔽了一切外界幹擾,

一心一意繼續研究項目。

劉明偵說:

「我們青年人這一代,

當我們享受了足夠多的家庭資源、

社會資源和國家資源的時候,

我們不僅是單單的個體了。

我們應該為這個社會和國家多做一些事情,

我們對這個社會和國家

是有使命的,也是有責任的。

NO.5

曹原解決世界百年難題的

中國天才少年

在材料領域,

還有一個年輕人也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2018年3月5日,

一個重磅消息引爆全球,

讓全世界學者都望塵莫及的《自然》,

竟然一天之內連續刊登了兩篇

同一作者關於石墨烯超導的論文!

此時距離發現超導體,

已過去足足107年了,

世界終於迎來了這個領域的重大突破!

而兩篇論文的第一作者,

就是中國青年,曹原。

一個月讀完初一,

三個月讀完初二,

不到半年讀完初三,

2009年9月,

才13歲的他就考上了高中!

別人都是中學三年,高中三年,

而他讀完初中高中,

只用了兩年時間!

2010年,

14歲的他參加高考,

成績公布,考出理科669的高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將他送進了馳名中外的

培養未來科研領域領軍人物的

「嚴濟慈物理英才班」!


之後,

曹原前往美國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

攻讀博士學位。

讀博期間,

他的才華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

曾經,荷蘭物理學家卡末林•昂內斯,

發現一種將損失降到0的材質:超導體,

昂內斯因此榮獲諾貝爾獎。

但令人遺憾的是,

要想實現這種傳輸條件,

必須在冷卻至絕對零度,

(也就是零下273.15攝氏度)

這在現實世界中是不可能實現的。

此後百年間,

無數科學家在黑暗中摸索,

一直希望研製出能夠在常溫條件下,

實現超導體性能的材料,

卻都以失敗告終,

直到中國天才少年曹原的出現。

2017年攻讀博士期間,

他發現了石墨烯中的非規超導電性,

他推測,當疊在一起的兩層石墨烯,

彼此之間發生輕微偏移的時候

材料會發生劇變,

有可能實現超導體性能!

然而當時國際上諸多有名望的物理專家,

對這一猜想嗤之以鼻,

他們無論如何不相信

這個僅僅23歲的中國學生

能夠解決困擾物理屆107年的難題!

面對物理前輩們的質疑,

曹原唯一能做的,

就是用成果證明自己!

然而把理論轉為實驗十分困難,

伴隨他最多的就是各種失敗。

不知經歷多少不眠之夜後,

在一次實驗中曹原將

兩層石墨烯以1.1°的角度疊加時,

奇蹟出現,超導體誕生了!

這期的《自然》用兩個用石墨烯結構偏角重疊的「10」來做封面

在6個月的再次試驗與驗證後,

曹原的研究成果變為

兩篇「重磅」論文在《自然》上發布,

令全世界為之驚嘆!

作為23歲就登上《自然》

並解決困擾世界百年難題的青年,

無數頂級大學和科研機構向曹原

拋出橄欖枝,

可是在轟動世界的論文發表僅3天後,

曹原就回到了中科大,

在中科大少年班成立40周年紀念會上,

曹原說:

「我是一個中國人,

我學成以後要回到中國去!

這五位平均年齡只有29歲的年輕人,

 他們,是一顆顆名副其實的新星,

創造著一個個全新的科學奇蹟。

少年強,則中國強,

少年進步,則中國進步,

少年雄於地球,則中國雄於地球!

百年前的吶喊,依然振聾發聵!

青年興則國興,

青年強則國強。

一個重視青年的國家,未來充滿希望。

一個接續奮鬥的民族,前途無限光明。

今天的中國,

越來越多的以申怡飛、曹原、劉明偵、

沈亦晨、舒暢為代表的傑出青年們,

正在用自己的不懈努力,

創造無愧於時代的人生!

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

我們堅信,

未來的中國必定有更多優秀的年輕人,

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

他們,必將用少年科技的星星之火,

點燃一個屬於中華民族的偉大時代!


(文章來源於網絡)

轉發,正義永遠不會缺席 !

您千萬別私存!一定給你朋友也看看!

探討語文教藝,關注教育問題

傳播知識  普及常識  爭辯事實  增長見識

教育讓我們富有,文學讓我們高貴

歡迎您關注本公眾號,每天搶先欣賞美文】

長按以上圖案,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點擊「關注」

如果您認為是好文章,歡迎點讚和轉發 

相關焦點

  • 為這5位中囯年輕人喝採,他們正在讓世界顫抖!!!
    在中國,有這樣5位年輕人,他們有著世界上最聰明的大腦,他們正在各自的研究領域影響和改變世界!每個時代的年輕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偶像。今天,就為大家介紹5位智商高、有顏值、走在世界科技最前沿的中國年輕人!劉明偵說:「我們青年人這一代,當我們享受了足夠多的家庭資源、社會資源和國家資源的時候,我們不僅是單單的個體了。我們應該為這個社會和國家多做一些事情,我們對這個社會和國家是有使命的,也是有責任的。」
  • 《德道真源的中囯人在引領全世界》
    💎作為生長在中國承載著【改變日月換新兲】的根脈傳承人,在進入「新時空與新時區」自然轉變揚升的責任和使命人,在這個非常的時期,擔當付出的勞動強度非常的重大!💎在太陽系與太陰系合一的大宇宙整體轉換和轉變的揚升過程中,;每個【使命人】能否代表自己的家族,種族,民族向宇宙一體化交出一份及格的答卷,能通過天地(SK)系統的確認,終結程序正在拭目以待!
  • ofo出走的年輕人:想改變世界,但終究還是走散了
    90後北大聯創團隊,曾經想改變世界ofo最初有5位聯合創始人,他們以90後戴威為核心,其餘4位分別為薛鼎、張巳丁、於信、楊品傑,5人均畢業於北大。從左至右分別為:張巳丁、楊品傑、於信、薛鼎、戴威這五個人中,兩個學金融、一個學信息管理、一個學國際關係,還有一個學考古。
  • 年輕人正在改變「美食紀錄片」
    這才是我今天想說的:年輕人正在改變紀錄片。1最近數年,各大視頻網站持續釋放的新動能,讓紀錄片日趨成為年輕人的新寵。譬如去年底,紀錄片《人生一串》第二季落幕,快結尾時出現了只屬於B站的壯美一幕,「多謝款待」四個字鋪滿了屏幕。
  • 這個嘲笑我們疫情的歐洲小囯—夜之間淪陷舉囯告急!
    別人的囯家正在遭受天災,你不但不伸出援手,反而冷言冷語譏笑嘲諷,童話王囯的節操碎了一地。難道這就是你們的言論自由嗎? 疫情之下,誰能獨善其身?麥當勞在創業之初只是小店,當時有一個叫克羅克的年輕人和一個荷蘭人從麥當勞兄弟手下買下了這個小店。克羅克是一個有點愚蠢的人,他只開麥當勞店,加工牛肉,養牛錢都由別人賺,而荷蘭人卻十分聰明,他不讓任何人有賺錢的機會,麥當勞,牛肉加工廠,養牛場全在他一個人旗下。
  • 智能科技改變出行生活 看哈弗F7如何寵AI這屆年輕人
    5月29日,名為「新知FUN局」的直播在知乎平臺舉行,引發輿論熱議,助力哈弗F系智能潮品體驗季迎來新的一輪高潮。活動現場,各位嘉賓就智能出行、潮流趨勢等話題進行討論,其中,哈弗F7先是帶領各位嘉賓前往現場,隨後更是一展「硬核」智能科技,成為整場直播中最璀璨的明星車型。
  • 艾瑞澤5 PLUS:從年輕人中來,到年輕人中去
    日前,奇瑞汽車艾瑞澤5 PLUS正式上市,這是一款非常值得推薦的家用轎車——造型,可鹽可甜,兩款車型任君選擇;內飾,科技與品質並重;配置,同級別車型無出其右;動力總成,成熟、穩定、經濟……再加上不到10萬元的價格,這幾乎是為廣大年輕人量身打造的第一臺車。
  • 那些被樂天陶社留下的年輕人,正在改變景德鎮
    但更多的人轉業了,沒有再做和陶瓷相關的工作。對於年輕人而言,悲觀的局面持續了很久。但就在羅驍離開的這一年,有人來到了這裡,為這群渴望新世界的年輕人點亮了一盞燈。破局為豐富工業陶瓷旅遊的層次,始創於香港的樂天陶社入駐雕塑瓷廠。
  • 國內又一科技公司正在崛起,技術能改變世界
    毫無疑問,華為確實是國內最純粹和最優秀的科技公司,即使這兩年受到了外界條件的不利影響,也仍然在繼續向前進步。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又多了一家科技巨頭,華為不再是唯一!
  • 數百顆「明星」空降深圳大運中心,2018世界無人機錦標賽驚豔開幕
    數百顆「明星」空降深圳大運中心 2018世界無人機錦標賽驚豔開幕
  •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當你覺得生活不順時,就去改變這5點
    他還很樂於分享自己以往經驗,避免現在的年輕人多走彎路,在他結合自己多年的切身經歷,編織了一部《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把自己在管理公司、經營企業的邏輯以及在職場人生所感悟的,全告知大眾。如果你現在剛進社會,可以看看,如果感到迷茫,可以去思考一下。
  • 瑞典:在發達的路上越走越奇葩的囯家
    瑞典的工業化發展可以追溯到較早時期,且瑞典自始至終對於工業的重視從未改變,這一點從瑞典的許多鋼鐵企業發展中也可以窺出一二。如今存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許多瑞典品牌,從家電、通訊、家具、服裝,到汽車等各種專業領域。
  • 美囯十面埋伏,圍剿中囯態勢已成,中囯應以九招反制!
    其實質是新冷戰思維引發在位霸權國家遏制新興大國崛起。這一點從美國鷹派言論中可以體現,他們認為:中國是政治上的權威主義、經濟上的資本主義、貿易上的重商主義、國際關係上的新擴張主義,是對美國領導的西方世界的全面挑戰。
  • 這屆投資人正在重倉年輕人的熱愛
    文 | 錢皓頻道,作者 | 可達怡當80、90後正在加班、熬夜、脫髮之際,作為網際網路中最活躍的一代,年輕的00後們正在成為商業的弄潮兒。當00後懵懂地與新商業規則碰撞時,投資者也同樣關注著00後的財富密碼,開始投資年輕人的消費趨勢。正如高榕資本創始合伙人張震的觀點,投資消費賽道的底層邏輯是找到不可逆的結構性變化,而結構性地決定新需求的是新人群。在此背景下,資本正在破壁一片片神秘江湖,尋找新的創業和投資的新機會。
  • 特琅譜被強行壓制,羙囯只剩下重啟一條路
    除非心中有鬼,否則這絕不是正常的贏家和輸家的表現。自從選舉以來,敗登午夜幽靈曲線反轉選情,特浪譜在法律框架下窮盡手段申訴無門,並且被強行堵住嘴巴。正如敗登在一次公開場合出錯時所講,深層政府早已預謀了一套嚴密而系統的舞弊組織,自己穩操勝券等著被徹底改變的選舉結果。
  • 前囯羽女神復出,顏值不輸謝杏芳,卻在24歲巔峰時退役令球迷心碎
    奧運冠軍張寧和林丹妻子謝杏芳都是囯羽出名的顏值實力兼具的女神。而咱們接下來要說的這位囯羽女神顏值不輸謝杏芳,還獲得過世界冠軍,她就是王琳。從小王琳便和父親一起泡在羽毛球館,也因此王琳對羽毛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最終選擇了走羽毛球這條路。
  • 張江創業者說|影創科技孫立:改變世界,從改變視野開始
    本期,我們將走近影創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孫立,看看這位「比爾·蓋茨」的強大擁躉如何用MR觸碰未來、改變世界。孫立,一位土生土長的張江85後,從學生時代就許下了「科技改變世界,要做下一個比爾·蓋茨」的夢想。2014年,孫立回到從小長大的地方——張江,在這座夢想之城開啟創業之旅,創立了影創科技,開始MR混合現實智能眼鏡的研發。
  • 共享單車出走的年輕人:想改變世界 但終究還是走散了
    一代退場,二代登場,共享單車換車潮正在上演。那些創業初代共享單車的創始人們,如今何在?  ofo:90後北大聯創團隊 「散落在天涯」  ofo最初有5位聯合創始人,他們以90後戴威為核心,其餘4位分別為薛鼎、張巳丁、於信、楊品傑,5人均畢業於北大。
  • 10個「變態」的神科技正在悄悄改變世界
    10個「變態」的神科技正在悄悄改變世界 2019-06-15 1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正在崛起的AI,將怎樣改變世界?
    AI的分支中,機器學習對這些科技公司來說最為重要。計算機無需專門編程,就可以篩選數據、識別模式、做出預測。這項技術如今在科技行業中廣泛應用,包括定向網絡廣告、產品推薦、增強現實和無人駕駛汽車。領導優步AI研究的佐斌·加拉瑪尼(Zoubin Ghahramani)認為,AI將和電腦的崛起一樣改變世界。要了解AI的潛在影響,可以看看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