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零
——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消亡與重生
作者|翼犀(稀)
「一個人要讓自己徹底地獨立,在現實面前站立起來,保持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判斷和選擇,不是一句簡單的話就可以支撐住的。」——著名導演彭小蓮
理想主義錯了嗎?
網上劈天蓋地對於理想主義的批判,不禁迷茫——我該如何走下去?曾經對這個世界充滿著幻想與希望,卻被現實冷冷拍打。懷揣著視為珍寶的理想,他人嗤之以鼻,偷偷摸摸走過人群,逃避實用主義的壓迫,防禦消費主義的攻擊,做著「另類」卻不斷搖尾乞憐——又想要合於人群。
越是迷茫,越是想讀書,閉上眼似乎正在與作者進行交流。翻開《德米安》,聆聽黑塞——雖然他僅僅問了我一個問題:「你想要逃避自己的聲音融入這個社會,還是選擇格格不入卻保持著內心的純真?」我無法回答,只能轉身尋找身邊的德米安,能夠直截了當點破這世間的虛偽,能破除我臉上的「小丑」面具,在他面前我能夠安靜下來,展現出面具下不帶微笑的臉。
九月,是一個轉折,我遇到了同樣處於迷茫期的太宰治,一起喝著酒談著人生,忘記時間。
「你見過一種樹嗎?它的葉子直到脫落還是綠的,可是葉子背面卻一點一點地乾枯,被蟲子啃食。」(故事來源於《葉》)太宰治道。
「或許吧,它將自己最光彩的樣子展現給世人,卻無人清楚它內心已經乾枯。真想親眼見見,也許我懂它。」看著身邊憔悴的太宰,想要安慰卻又無從下手,畢竟我們是一類人。
「其實我在想自己到底是為什麼存在這世上。」
「我也想過,也許就是活著吧。」我輕輕一笑。「活著」一詞多簡單,卻需要忍受現實給我們的幸福、快樂、哀愁與痛苦。「哈,那你就沒有幸福的時候?」
「有吧。」太宰為自己斟酒,卻被我攔下——這貨喝太快了,「嘖,或許有吧,那種幸福像一盞毒藥,讓人上癮。我曾幻想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晚餐,為父親斟酒,聽著母親抱怨,幸福莫過於此吧。」(故事來源於《燈籠》)
「呵,你倒好,幻想著這樣的生活,自己當父親連櫻桃都不捨得給孩子吃。」我趕緊奪下太宰手中的酒壺往自己酒杯裡倒滿滿一杯,心滿意足便開始調侃。
「咳咳,這不是父母比孩子重要嘛。」(故事來源於《櫻桃》)
「你真的這樣認為嗎?這也太狂妄了吧。」
「額,也許吧......欸,給我留一點,你喝這麼快幹嘛!」
「那,為什麼想自殺?」不知為何這個問題便脫口而出,氣氛似乎發生了轉變,但又無法收回,只能默默倒酒喝酒。
......
虛偽傲慢、懶惰懈怠、阿諛奉承、陰險狡詐、陰損缺德、疲勞憤怒、心生殺機、自私自利、脆弱無助、欺瞞騙人、病毒肆虐,一幕幕場景撕扯著他的內心。此時無言勝過有言,兩人交杯已然交心。
「還記得你說過『人生的啟程,總是幸福甘甜。那就先試一試吧。慘澹的局面之後,便是春天。』」(故事源自《花燭》)無法忍受這沉悶的氣氛,所謂苦盡甘來,太宰或許也想要改變吧。
「沒有信仰,沒有夢想,最後也沒有了自己。試不動了,走不動了,也喝不動了。」緩緩放下酒杯,太宰深呼一口氣,「Good Bye!」(故事源自《Good Bye》)
夢醒了,眼睛似乎有些腫脹,嘴角不自覺上揚,「Good Bye!」可惜我還試得動,我也還走得動,自然也喝得動,人生依舊有非常多的事可以做,依舊有很多夢可以追。好像喝酒了,剛剛發生的事有些忘卻,稍稍整理旁邊的酒杯,閉上眼準備睡個回籠覺,這次去見見誰呢?
「你該醒了。」沉穩的聲音,似乎是斯通納,「你領悟的東西可能都是一場空,你是否有過生活?」我是否有過生活?對我來說,什麼又是生活?只要將自己所領悟的化為一片他們撼動不了的虛無,便是生活吧。(故事源自《斯通納》)
「你該醒了。」年邁的聲音,似乎是麗達雅嬤嬤,「這世間多少陳規陋習束縛著我們,卻也需要一批批人往前進,去衝破它,也許自己看不到結局,但我想那片世界是美的。」一把火燒不毀前進的心,終究還是要往理想前進的,那麼理想主義究竟對還是錯?我開始逐漸堅定。(故事源自《證言》)
「你該醒了。」滄桑的聲音,應該是哈羅德,「你該往前走了。」沒有對錯,只要前進,有時候旅程便是目的地,當我踏上那一步的時候或許我已經成功了。(故事源自《一個人的朝聖》)
是該醒了。
宿醉後的回籠覺讓人精神百倍,草草穿好衣服便起身前往屋外,冬日寒風刺骨,但卻有暖陽作伴。走到公園,坐在長椅,拿起手機刷著朋友圈,看著「一幫渾人」,淡淡微笑。
「呼——」一道喘氣聲從我耳邊飄過,這位老人似乎有些眼熟,正當我想要叫住他時,他轉身便在我旁邊坐下。
本有很多問題,但現在主動權似乎不在我手中,只能默默刷著手機,假裝毫不在意。而老人似乎也是隨便坐下休息,並未有進一步打算,兩人都在默默觀察,悄然無息的戰爭正在打響。
「聽說過農夫與蛇的故事嗎?」老人毅然打破沉默發問。
他是將我當小孩子了?還講農夫與蛇的故事,雖然已經清楚這位老人是誰,但是這是不是在小看我。
「你抱世界以善良,而世界卻給你重擊。那麼你該怎麼辦?」老人取下背包旁的水杯,慢慢擰開,我轉頭看向他,「跟他打一架?」
「哈哈,為何不試試繼續善良?」
「因為痛,那一下下重擊會留下傷痕。」
「我一生都在宣傳自己的理念,想要這個世界不再競爭,曾有人說我是幻想家,攻擊我、批評我,但是我相信自己,相信合作才是人類的未來。」老人張開雙手拾住陽光,「我一直在走這條路,也希望你保持這份信念。未來,呵,你要做的是現在。」(故事理論源自《自卑與超越》)說完也不等我反應便離開了。
理想主義沒有錯。
抓住現在,讓每一刻的自己都閃光。焦慮、愁苦、抱怨,每日圍繞我的情緒,是想讓我安於現狀,卻不知我的雙腿正在努力往前,如果每天都沒有進步,這是件多麼痛苦的事。我想要的很簡單,希望每天都能有所得。
那麼理想是什麼?
看書,讀書,想書,聊書,講書,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