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名人] 豐陽鎮南埠莊村司馬牛與邱輿

2021-02-13 平邑人網訂閱號

 平邑縣豐陽鎮南埠莊村西,幾段黃土夯築的小城的古城牆雖經歲月侵蝕仍依稀可見。我們今天早已無緣領略小城昔日的繁榮風光,但小城卻因為一位歷史名人---司馬牛而載入史冊。

    司馬牛,孔子學生,亦稱司馬耕,姓司馬,名耕,字子牛,春秋末年宋國人。生年不詳。約卒於前481年後。據《左 傳?哀公十四年》記載,他是宋國貴族出身。兄弟四人,以他最小。其二哥司馬桓魋勢力最大。孔子周遊列國途經宋國時,司馬桓魋想加害孔子,結果逼得孔子「微服過宋」。司馬牛反對他的幾個哥哥在宋國作亂,為了與他們脫離關係,辭官奔齊。不久,司馬桓魋失敗奔齊。司馬牛於是離齊奔吳,誓與兄不共事君。後來從吳國來到魯國,成為孔子的學生。

 



    孔子教育學生是「有教無類」,因人而宜的。對於同一問題,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孔子會作出不同的回答。如顏淵問仁,子曰: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樊遲問仁,子曰:「愛人。」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再譬如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司馬牛和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子張一樣,話特別多。不同的是,子張的性格隨和,而司馬牛的性格是「多言而躁」。據《論語?顏淵》記載,有一次司馬牛向孔子問仁時,孔子就根據司馬牛的性格回答說:「仁者,其言也訒。」孔子借他提問的機會,叫他有話先存在心裡忍一忍,不要一不順心就火冒三丈。

    司馬牛雖然兄弟們很多,但是由於其兄司馬桓魋作亂於宋,其他兄弟也參與其事,致使家族人等或死於其難,或逃散他方,大有敗落之勢,使司馬牛產生了一種憂懼情緒,出現「司馬牛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的感嘆。子夏安慰他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為改變司馬牛的憂懼情緒,所以當他向孔子問「君子」時,孔子就回答說:「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己乎!」現在「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和「四海之內皆兄弟」已成為使用頻率極高的成語典故,豐富了中國漢語言內容。

    司馬牛是儒家學派的成員,當然具備儒家的基本思想。由於古籍記載很少,至於還有什麼其他特點,不得而知。所以,總起來看,他對後世的影響不大。不過因為他是孔子的學生,他反對叛亂的思想對維護封建統治秩序有好處,所以歷代官府在倡導尊孔祭孔的同時,對他也給以封賜。東漢明帝永平十五年,在祭孔的同時,也開始祭祀孔門弟子---當然司馬牛也包括在內。唐代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被封為「向伯」,宋代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被加封為「楚丘侯」。 可見後代官府對司馬牛也是給予重視的。

    據《左傳?哀公十四年》「司馬牛……卒於魯郭門之外。阬氏葬諸邱輿」的記載,司馬牛最後死在魯國郭門之外,阬氏把他安葬在邱輿。杜預注曰「泰山(郡)南武城(縣)西北有邱輿城。」清《山東通志》邱輿城「在(費)縣西境80裡。」結合《山東省志》、《兗州府志》、《費縣誌》、《平邑縣誌》等志書記載,經文化考古部門現場調查,今平邑縣豐陽鎮南埠莊村西的古城即是春秋時期魯國的城邑邱輿。城址呈長方形,分內城、外城。內城長約400米,南北寬約300米。外城長約500米,南北寬約350米。內外城牆均由黃土夯築而成。現外城西南角殘牆最高處約6米。內城現僅東城牆高出外城2米。城內陶片遍地,有紅陶鼎、白陶鬹、蛋殼陶杯、殘豆柄、板瓦、筒瓦、雲紋瓦當等。出土器物年代,上自原始社會晚期龍山文化,下迄東漢,前後延續兩三千年,說明邱輿歷史上曾有過較長時期的繁榮。邱輿故城遺址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秦漢時期普遍實行郡縣制,西漢初分別在今平邑縣魏莊鄉南武城村置南(武)城縣,在今仲村鎮臨城村東,南、北昌樂莊之間置(南)武陽縣之後,邱輿作為一定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地位開始消弱。西漢末更始年間起源於莒縣的樊崇赤眉起義和東漢末北方戰亂以及齊魯世族南遷對邱輿造成很大影響。唐貞觀元年(627年),今平邑全境併入費縣後,邱輿城逐步衰敗,漸成廢墟。宋代,人們於城東河邊聚居成村,取名為埠莊,後分為南、北兩個村,南村稱為南埠莊。城西三個自然村分別叫城後、大城西和小城西,蓋根據與邱輿城的方位關係而得名。今南埠莊全村336戶,1156人,耕地73.3公頃。

    時代發展到今天,我們除研究司馬牛儒家思想外,還可以從當時居民起名字時把牛和耕連在一起的情況可知,春秋時期魯國已大量生產鐵器並普遍使用牛耕技術,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有了更多的產品剩餘,這是人類社會進入一定文明時代的一個重要標誌。之後,魯國率先實行「初稅畝」,中國奴隸社會開始向封建社會過渡。邱輿位於春秋魯國疆域之中,距離孔子出生地曲阜尼山夫子洞直線距離約20公裡,離孟子出生地鄒城市城北的鳧村約30公裡,離宗聖曾子故裡平邑縣魏莊鄉南武城不足20公裡,處在魯文化圈的中心區域中,當然帶有濃厚的孔孟遺風。


    (作者王慶全系縣史志辦副主任、蒙山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

相關焦點

  • 北泉子二村、厲家泉村……上榜啦!
    公示期限:2020年11月26日- 11月28日電話:0539-8726798通訊地址:臨沂市蘭山區柳青街道市行政中心406室2020年度第二批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公示名單(100個 排名不分先後)蘭山區:義堂鎮華夏村、半程鎮大峪村、白沙埠鎮釣魚臺村、汪溝鎮沙嶺子村、方城鎮前店子村羅莊區:黃山鎮峰大村
  • 臨沂這100個村,被相中了!
    半程鎮大峪村、白沙埠鎮釣魚臺村、汪溝鎮沙嶺子村、方城鎮前店子村羅莊區:黃山鎮峰大村、傅莊街道蔡莊村、傅莊街道東店子村、冊山街道房嶺屯村、高都街道南茶棚村河東區:湯河鎮大坊塢村、湯頭街道塔橋村、梅埠街道醋莊前村、太平街道光沂莊村、八湖鎮河北崖村郯城縣:郯城街道劉小埠村、泉源鄉郭莊村、
  • 泰山區邱家店鎮埠陽莊村用民俗「名片」振興美麗鄉村
    埠陽莊村北依丘陵,東南兩面汶河環繞,濟泰高速、103省道貫穿村莊東西,全村土地面積2400畝,共有336戶人家,1160口人。埠陽莊村風景優美、交通便利、民風淳樸,發展民俗旅遊尤為合適。走進村莊,一塊寫著「中國埠陽」的牌坊大門首先映入眼帘,這四個字也成為了埠陽莊村的金字招牌。村內道路乾淨整潔,村民或在家門口閒話家常,或在中心公園健身散步,一派溫馨景象。
  • 平邑出動300餘人,鏟車、挖掘機、吊車…今天的陣勢超強大!
    平邑縣綜合行政執法局聯合平邑街道、住建局、火車站、北苑社區等5個部門單位,抽調工作人員200餘人,利用兩天時間,依法拆除好樂迪KTV、商店、餐館、臨時棚、大型戶外廣告等各類違法違章建築11000餘平方米,改善了火車站周邊環境,提升了平邑城市整體形象。
  • 河南滑縣|村名來源於名人冢的村落知多少
    滑縣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有很多著名的歷史人物或生於此或葬於此。滑縣有許多古村落的村名就來源於名人冢。史書有記載的主要有:八裡營鎮八裡營村,原稱八裡塋,是因春秋時期衛靈公墳塋在此,且此地距衛國都城楚丘八裡而得名。衛靈公(前540年——前493年),春秋時期衛國第28代國君,姬姓,名元,在位42年。
  • 山東省登州府文登縣村名志
    17.七裡水頭明末,叢姓來自北宮來居,北有兩河交匯,南距城7裡。291戶。18.李家湯後宋朝,朋姓居此。元末,王姓、李姓來居,稱北湯後。清末,李姓眾,遂易今名。200戶。19.河埠莊明末,李姓自河格莊來城西北建河格莊,1981年易今名。213戶。20.柳林元朝,于姓來多柳的送駕河畔立村。335戶。
  • 唐廟鄉-(各村史)-南梁莊
    城人-請點上面「關注」南梁莊【沿革】 據《刁氏族譜》載∶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刁氏始祖偕琳自山西洪洞縣老鵬窩遷此,因系梁氏土地,故取名南梁莊。永樂年間(1403—1424年)改名為梁莊,後因重名,於1982年4月按方位復稱南梁莊。清朝末年隸屬鄆城縣李南裡。1928年劃入鄆城縣五區梁莊鄉,1940年歸鄆南縣五區。1942年歸鄆鄄巨菏辦事處,1943年屬臨澤縣。1944年隸屬郭巨縣五區,1949年屬鄆城縣第五區。1952年屬鄆城縣七區。1958年初為陳裡長公社所轄,同年秋建立梁莊大隊,隸趙樓公社。
  • 土特產—連州市豐陽鎮茶亭香菇
    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種植香菇的技術引進了連州,在連州市豐陽鎮茶亭村大量種植,當地菇農選用純天然野生雜木培植,所產的香菇有著特殊的香味,入口清甜爽滑,菇味濃厚。想吃的朋友可直接聯繫茶亭村冬菇種植大戶吳民建老闆,聯繫電話:13729686112,或者聯繫連州市豐陽鎮農村淘寶服務站,聯繫電話:13808881961,手機號可直接加微信
  • 晏 莊-村史
    隨官屯人點上面(免費訂閱)晏 莊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棉花、大豆,全村有耕地642畝,村佔130畝,坑佔12畝,其它佔25畝。【交通】1978年,該村屬東張樓管轄,交通沒人管理,只是走以前的彎曲小路,1979年規劃圍村路3條,路面寬5米溝深3 米,綠樹成蔭。2001年開通村往南的大道。
  • 平邑仲村發生的一幕......
    4月12日,保太鎮楊家廟村的鄭某將一面寫有「破案神速、執法為民」的錦旗送到仲村派出所民警手中,表達了對民警認真的工作態度、辛勤的勞動付出、高效的辦案效率的感激之情。掌上平邑:關注民生,服務百姓! 投稿/合作小編微信 646552100每一天,為您推送平邑大事小事、身邊事、民生爆料及重要通知!發布吃喝玩樂購等便民信息!
  • 記憶桓臺田莊鎮·西埠村
    趙淑鴻,男,1942年10月出生,曾任淄博礦務局埠村煤礦掘進隊黨支部書記。趙曰燁,男,1954年7月出生,曾任桓臺縣生態農業辦公室主任。趙淑江,男,1955年3月出生,曾任濟南市工商局車管科科長。趙曰貴,男,1956年3月出生,曾任桓臺縣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俊生,男,1957年6月出生,高級教師,曾在田莊鎮任教。
  • 沙坪河上消失了的「谷埠圩」
    谷埠圩最鼎盛的時期,水運除了可到省城(廣州)之外,還可到周邊的南(海)、番(禺)、順(德);船可沿西江上溯到高明、肇慶、封開、廣西梧州;沿西江而下可達江門、中山、鬥門、珠海。出珠江口到澳門、香港。可以說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之前,谷埠,曾經是沙坪鎮甚至是整個鶴山縣最大、最繁忙的水上客、貨運中心碼頭。在當年這周邊一帶人們每提到水運碼頭,掛在嘴邊的是:「南海九江有沙口,鶴山沙坪有谷埠」。
  • 平邑農商銀行站前分理處黨支部以黨建領航爭做金融服務先鋒
    平邑農商銀行站前分理處黨支部根據行黨委和上級有關部門工作安排,以黨建領航,以「服務再提質,效能再提速」為著力點,以提高客戶滿意度為落腳點,努力為客戶提供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站前分理處黨支部與浚東社區黨支部、民居莊黨支部聯合開展金融夜校活動。活動開始前,該分理處支部工作人員通過村廣播向社區居民宣傳本次的活動內容。在活動開始時,工作人員向現場群眾發放抽獎券,待活動結束後進行禮品抽獎,通過抽獎的方式來提高大家的熱情參與度。工作人員向社區居民進行「磁條卡換晶片卡」、 「特色信貸產品介紹」、「抵制非法集資宣傳」等方面的金融知識講解,在活動的最後,邀請現場觀眾上臺進行抽獎。
  • 組圖:萊陽姜疃鎮這個村,保留了一座老輩的「寨門」
    對於那種地處深山、只有一條路進出的村來說,檢查相對容易一些;而對於那些地處公路沿線,村口數量較多的村來說,工作量就相對大一些。此時,容易讓人聯想起老輩的村莊防禦體系。在古代,為了保護村莊的安全,不少地方都建有圩子牆,將村莊圍繞起來,只保留固定的門進出,這些門,比城池的門稍小,稱之為「寨門」比較合適。
  • 寧都縣青塘鎮老埠水庫
    老埠水庫坐落在青塘鎮社崗村與坎田村之間的崇山峻岭之中,是寧都縣僅次於團結水庫的大2型水庫,於1969年10開工,至1972年初基本建成使用。老埠水庫以前距離縣城大約42公裡,2016年修通的昌寧高速路的神龍1-4號高架橋在老埠水庫上方逶迤穿境而過,昌寧高速路寧都西連接線修通之後,老埠水庫距離縣城縮短到30公裡以內了。
  • 襄陽東津新區 大埠片區往事拾零
    翻翻字、詞典,對「埠」的解釋,①停船的碼頭,靠近水的地方(古時亦作「步」):~頭、本~、外~、船~等;②過去指與外國通商的城市:開~、商~。這就是說,埠,應是水邊的碼頭,或者是通商的市鎮。在唐莊村南約400米處,有一個墓群,叫塌塌坑墓群。墓群北距郭家寨約1000米,西至前姚莊約1200米,南到唐莊自然村約400米,位於唐莊自然村北部一片開闊平坦的耕地中,墓地略為高出周圍耕地。墓地略呈正方形分布,邊長約50米。
  • 漢碑【5 】平邑麃孝禹碑
    上端刻鳥紋,下部豎排刻銘兩行,右行刻「河平三年八月丁亥」,左行刻「平邑侯裡麃孝禹」,隸書,略含篆意。是刻筆勢平中寓奇,體勢開張,線條勁挺古樸,可謂西漢隸書之代表作。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宮本昂等訪得於山東費縣半邑集(今平邑縣),並於石側刻跋「同治庚午揚州宮本昂、宮顯,任城劉恩瀛訪得此於平邑,江曙高文保觀。」記之。此刻石同治九年前即有拓本流傳,以馬叔平、王懿榮舊藏為精。據《齊魯晚報》報導, 2011年3月,應觀眾要求,山東省文物局主持舉辦了山東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