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雲·西湖」國際漢字水墨展上海朵雲軒開幕

2020-12-23 藝美中國

10月24日,由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中國美術學院漢字藝術研究與漢字文化產業發展學術委員會、上海朵雲軒集團、中國-善璉漢字藝術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朵雲·西湖」國際漢字水墨藝術作品展暨「漢字與湖筆文化+智造」國際展在上海朵雲軒四樓正式拉開帷幕。

上海朵雲軒集團書記 顧林凡

參加展覽開幕式的有主辦方代表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許德鋒,上海朵雲軒集團書記顧林凡,全國政協海外委員王鍵,湖州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夏文星,湖州市委副秘書長凌冬,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副院長楊濤,中國國家畫院美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高天民,北大培文漢字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濮列平,廣東省書協副主席周漢標,著名時尚設計師孤帆,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王曉明,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邵巖,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李強,中國當代雕塑藝術研究院創作部主任劉永剛,中國美術學院現代書法研究中心研究員魯大東,善璉漢字藝術研究院駐館院長崔建民,上海抽象畫會會長許德民,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文化藝術學院院長朱紅亮,廣東東莞玉蘭大劇院主任蘇敏燕,水墨心經漢字品牌創始人王心明,湖州趙孟研究會副會長徐勇,斯洛伐克藝術家歐陽麒,上海博敦文化傳媒集團董事長王新力,上海舜德藝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格喜,北大培文漢字藝術研究中心秘書長王勇,上海舜德藝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雷丹等。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副院長楊濤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高天民

上海舜德藝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格喜

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王曉明

開幕式由漢字藝術基金秘書長陳雪蕾主持,會上顧林凡、楊濤、高天民、陳格喜、王曉明依次進行了開幕致辭。各位嘉賓的致辭,對「朵雲-西湖的概念和地域文化的脈絡進行闡述,將中國漢字和湖筆文化的內在關聯與外在表現進行學理的梳理,並強調了湖筆對於藝術創作的重要性,對於藝術家的重要性。同時,此次展覽所主張的智造概念,在多樣化的文創產品研發中,彰顯出時尚與創意。開幕式之後召開的學術研討會由高天民主持,與會嘉賓就「守正創新」及「漢字藝術在自媒體時代下的推廣戰略」進行了熱烈的研討。

自2002年古幹先生和濮列平先生共同提出「漢字藝術」這個概念之後,漢字藝術得到了世界範圍內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與支持。漢字藝術以漢字和中國書法為深厚的背景資源進行創作,閃爍著中華文明獨有的智慧光芒。其中蘊涵的天地人包容、和諧統一的價值觀,彰顯出中國人和平共處共贏的理念,向更為廣闊的社會領域和精神領域延伸,在人類文明前行的道路上,在形而上的層面給人以啟迪,迸發出創新的思想火花。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進程中,漢字藝術也能夠實現其自身所賦予的歷史擔當。

此次「朵雲-西湖」國際漢字水墨展還得到了合作夥伴北大培文漢字藝術研究中心、上海舜德藝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景德鎮昌南漢字陶瓷藝術研究中心的鼎力贊助、以及上海悟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杭州開源絲綢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湖州市湖筆學會、湖州市趙孟研究會以及善璉永和風筆莊、善璉春風湖筆廠等制筆企業與制筆大師的大力支持。

(文/陳雪蕾、攝影/焦瑞麗、林衛東、王柏武、彭嫚嫚)

相關焦點

  • 遊壺借刀,乘物載道紫砂壺藝術展12月18日在南京東路朵雲軒開幕
    12月18日在上海朵雲軒舉辦的《遊壺——遊壺借刀.乘物載道》紫砂壺藝術展,是由紫砂陶藝家陸全明發端,合集了陳履生、葉放、肖谷、陳強、吳林田五位藝術家,他們在陸全明創作的紫砂壺上各自遊走。壺在他們手上各自彰顯,相得益彰。「方非一名,圓不一相,文豈傳形,賦難為狀。」
  • 世紀出版書展風景線:120歲朵雲軒C位登場,線上線下融合
    集團還將首次設立「世紀出版直播間」,首次大規模集結營銷旗下出版、印刷、藝術品經營、實體書店四大產業板塊創新研發的上千種文創產品;第四大看點,是「大美朵雲」系列活動精彩紛呈,創立120周年、享譽海內外的朵雲軒將在世紀出版館C位登場,重磅推出朵雲軒120周年及上海書畫出版社60周年專題展,一展中華老字號「百廿年猶未老,雙甲子正青春」的人文底蘊和藝術風採。
  • 「大展徵稿」詩路花園——首屆國際漢字與水墨藝術展
    詩路花園—首屆國際漢字與水墨藝術展徵稿啟事一、前言漢字是世界上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主要文字之一,其影響力波及全球。作為中國文化的象徵性符號,他所擁有的天、地、人的生命觀和對立統一的動態平衡觀能為世界終極和平提供理論依據。
  • 現場|長安韻·絲路情——西安2019當代藝術國際邀請展
    正值國家絲路戰略的時代大背景下,長安正是連接中西國際交流的古絲路起點,絲路在歷史上是商路,同時與政治、文化、藝術密切相關,是一條歷史深處的中西交流、互通之路。這條路,在當下正以另一種方式持續發揮作用。與此同時,經濟與藝術的關係,在今天更是一個值得聚焦的熱點。而《長安韻·絲路情——西安2019當代藝術國際邀請展》正是這種交融和熱點的一場呈現。
  • 「她水墨——中國當代女藝術家水墨大展」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9月1日下午,「她水墨——中國當代女藝術家水墨大展」在今日美術館開幕,開幕式上策展人楊維民教授首先致開幕辭,今日美術館晏燕副館長致歡迎辭,北京華亞藝術基金會朱文星理事致賀辭,中國女畫家協會主席孔紫女士、國家畫院中國畫院原常務副院長梁佔巖先生、《美術》雜誌原主編王仲先生、中國畫學會理事何韻蘭女士
  • 上海國際空氣新風展、上海國際固·廢氣展盛大開幕
    6月15日上午,由住建部建築文化中心官方支持、上海荷瑞會展有限公司主辦的上海國際空氣新風展、上海國際固·廢氣展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正式開幕。 世界上最大的燃煤電廠除塵設備供應商,國內大氣汙染治理龍頭企業——浙江菲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帶來了其國際領先的袋式除塵技術
  • 朵雲美術館首展!五位知名畫家作品新作精彩展示
    位於古城西小路的紹興市朵雲美術館,來自全國各地的百餘位書畫家及書畫愛好者,匯聚一堂,參加「中國當代中國畫大家美術作品展暨群雲畢至●朵雲美術館首展」開展儀式,觀賞筆墨丹青,交流創作體會。  紹興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馮建榮,紹興市政協原主席顧秋麟等參加開展儀式。
  • 上海邁向國際重要藝術品交易中心又添砝碼,上海國際古書博覽會明年...
    從2012年至今,上海的藝術品交易以每年9%到17%的增長率領跑全國。浦江兩岸成規模的美術館、有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展、全世界藝術家群體的自然集聚、國內外知名拍賣行的穩定客戶、長三角高淨值人群的匯聚……上海已具備國際重要藝術品交易中心的先決條件,形成千億級藝術品產業規模,邁向下一個世界重要藝術品交易中心,指日可待。
  • 思華作品參加 墨學——上海當代水墨畫會年展
    推動文化藝術、文創事業的發展2020年11月28日-2020年11月28—2020年12月20日地點:上海梧桐美術館2020年末展《墨學——上海當代水墨畫會年展》2020年11月28日,由上海當代水墨畫會和上海梧桐美術館共同主辦的《墨學——上海當代水墨畫會年展》順利的面向公眾開放。2020年對整個世界來說都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年份,疫情期間不設開幕式,但還是引起一些藝術家的關注前來觀展,並與參展藝術家進行了學術研討——即本展覽的議題墨學。
  • 「星象•五年——水墨當下與未來研究展」在滬舉行
    洪健《瑞鶴圖》 毛冬華《石庫門之夜》   中新網上海新聞3月
  • 「陽光哲語」——李兆俅水墨哲理漫畫公益展在廣州國際殘障人文化交流中心隆重開幕
    8月3日上午,由廣州市殘疾人聯合會主辦,廣州國際殘障人文化交流中心、海珠區殘疾人聯合會承辦的「陽光哲語」——李兆俅水墨哲理漫畫公益展在廣州國際殘障人文化交流中心隆重舉行。市殘聯副理事長傅蝶、原市文聯巡視員方治齊、海珠區殘聯副理事長葉啟祥、廣東省連環畫研究會會長洪斯文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
  • 「移動」——2020上海(長三角)青年藝術家第六回邀請展在上海開幕
    「移動」——2020上海(長三角)青年藝術家第六回邀請展在上海開幕本次展覽總策劃、策展人、學術主持及特邀專家合影2020年12月19日下午,由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華東師範大學現當代藝術研究中心、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王遠教授工作室主辦,上海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上海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協辦,抱樸美術館、
  • 超長黃金周:在上海感受文化消費的熱度
    這張名單上,既有西方藝術時尚大展也有中國傳統文化展項,中西融合海派風味十足。  4583人次、4578人次——上海博物館與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寶曆風物——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展」,假期開始以來迎來眾多中外觀眾「打卡」。  「『十一』之前,上博因疫情防控的要求,每日觀眾限流在3000人之內。隨著假日來臨,參觀量迅速增長了百分之五十。
  • 林祐民新造像藝術國際百寺巡迴展在上海玉佛禪寺開幕
    「林祐民新造像藝術國際百寺巡迴展」在上海玉佛禪寺開幕(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上海玉佛禪寺)「林祐民新造像藝術國際百寺巡迴展」開幕式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上海玉佛禪寺)林祐民先生做以「禪與生活美學」為主題的講座(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上海玉佛禪寺)2019年4月21日上午,「林祐民新造像藝術國際百寺巡迴展」在上海玉佛禪寺開幕。
  • 相隔40年,朵雲軒再現劉海粟《紅牡丹圖》等木版水印
    將近40年後,12月12日下午,朵雲軒木版水印劉海粟《紅牡丹圖》、《石榴圖》發布會在朵雲軒四樓展廳舉行。朵雲軒與ARTMENG空間合作,重印劉海粟的《紅牡丹圖》、《石榴圖》兩幅畫作,與原先僅將木版水印作為原作複製品不同,此次將由藝術家女兒籤名、鈐印,探索限量版畫藝術新模式。
  • 轉圜2019 | 超寫意案例常熟邀請展即將開幕
    張浩對感覺過程有著異常自覺地總結:結構,形態,色度與使用毛筆的運動,他將中國性特質的語言描述為「用毛筆思維」,將精神靈魂的訴求成為跨文化、跨文明的形式表達,形成了辨識性極強的精神視覺。張浩曾在中國大陸、香港、臺灣、日本、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地多次舉辦個展或群展,他的作品被大英博物館、中國美術館、廣東美術館、私人美術館、畫廊以及個人收藏。
  • 迎花博 展花夢——2020上海(崇明)國際新優花卉展開幕
    5月20日上午,「迎花博·展花夢」2020上海(崇明)國際新優花卉展在崇明區港沿鎮上海崇明智慧生態花卉園開幕,千餘種國內外新優花卉集中亮相
  • 2020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秋季展在上海開幕
    9月23日,2020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秋季展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開幕
  • 水路西東—宋躍林水彩·水墨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2020年12月9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江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九江市人民政府、江西省美術家協會主辦,由九江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九江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局、中共九江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承辦的《水路西東——宋躍林水彩·水墨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同期「宋躍林水彩·水墨作品學術研討會」在中國美術館7樓會議廳舉行。
  • 山河引——王海鯤水墨展隆重開幕
    2020年12月26日,山河引——王海鯤水墨展在李可染畫院隆重開幕。這是王海鯤從藝30餘年首次舉辦個展。展覽命名山河引,是藝術家對祖國河山的歌頌和讚美。這也正是對李可染先生「為祖國河山立傳」的藝術精神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