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的王德民,如今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0-12-14 南宮欽

信心是人們成功的第一要素,相信自己,無論到了何時你都是最耀眼的。

他是"中國最帥"教授,他所發明的的以"松遼法"、"偏心配水、配產工藝"和"限流法壓裂工藝"為代表的注水和採石油的技術直到現在仍然使我國在這方面的發展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國際編號為210231的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就是鼎鼎大名的王德民教授。

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未被"清華,北大"錄取

在1937年的2月,河北省唐山市一個普通的中瑞混血家庭迎來了小王德民的出生,王德民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父親是當時的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母親是大學教師,所以從小開始,王德民家庭的學習氛圍就十分濃厚。

從小,王德民就對知識特別渴望,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自己待在屋裡看書。還在學習說話的時候的時候,母親就開始用英語跟他交流,所以他很小就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可漢語卻幾乎不認識,在小學的時候為了這個吃了不少苦頭。

但是他從不氣餒,無論別的孩子如何嘲笑他,他都不屑一顧努力地去克服困難,從零開始一點一點的將中文學好,在小學的時候他只知道記住字的形狀,不知道自己寫的字是什麼意思。到了初中當他克服了語言上的困難後成績便變得十分優異。

在當時那個年代,跨國的婚姻是一件稀罕事,混血的王德民有著高高的鼻梁,深邃的眼眶,又因為他過於優秀的原因,經常遭到其他同學們的孤立,所以年少時期的他總是孤獨的。

不過他並沒有因此感到沮喪,孤單的時候他也在為了心中的夢想去默默的努力,最後,他的高考成績被媒體曝出,數學100分,物理98分,化學96分。

要知道當年的高考可是百分制,這樣的成績放在當時去清華北大是一定沒問題的,所以他滿心歡喜的報了這兩所學校,可是那個夏天他並沒有等來這兩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而是被自己的第五志願北京石油學院也就是現在的中國石油大學錄取。

"是金子,不論到哪都會發光"

雖然並沒有進入自己心目中嚮往的大學,但是他一點也沒有氣餒,沒有因為不得志而鬱鬱寡歡自暴自棄,相反,在進入大學後他更加努力學習,在讀書方面,他始終都保持著優異的成績。

在五年的大學生活中,他門門功課都是滿分,在活動方面,他還是學校運動員中的主力選手,經常與其他隊員們代表學校去參加比賽,在全校只有三個名額的模範學生中就有他的身影。

生活總是會在不經意間給你一個打擊,古語有云"造化弄人",當每一次的困難來臨時,你會選擇放棄還是迎難而上?至少王德民做到了把每個生活中的失意都當做是歷練,別人對他的嘲笑都變成了他腳下所走的堅定的步伐,把困難當作漿,把經歷當成舟,砥礪前行。

在大學畢業的時候,王德民放棄了留校的機會,也婉拒了北京的鐵飯碗工作,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去國家發展的最前線支持科研工作。

要知道那個年代的中國,有一個進城工作或者留校的機會是多麼難得,一輩子也許都會安安穩穩不愁吃穿,但是王德民深刻地明白自己的價值遠遠不體現在一份衣食無憂的工作上,他能做的還有更多,他用自己的畢生所學,在採集石油的方向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終於在1963年12月4日,總理宣布了一個好消息:"我國需要的石油,過去絕大部分依靠進口,現在已經可以基本自給了。"

在此刻,相信王德民是幸福的,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努力付出沒有白費,自己選的路也是正確的,初出茅廬的他在科研中就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被評選為了科研標兵,並且被破例直接從技術員升為了工程師

當一個人能夠放棄父母眼中的"鐵飯碗"的道路,放棄了安逸一生而選擇支援偉大祖國的建設,這便是一種大公無私的博愛啊!

此後直到1970年,大慶油田原油產量逐漸下降,含水量上升,原油採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在這個時候,王德民身先士卒,熬了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心血,與同事經歷了上千次的實驗攻關一年多,終於成功研製出了中國自己造的偏心配水器。

在祖國需要的時候,他總是會在第一時間站出來,用自己的行動去告訴自己的國家"您需要,我便在"。

獲得小行星命名這一崇高榮譽的人

從1978年到2017年間,王德民帶領自己的團隊攻克了無數道石油難題,獲得的榮譽更是不計其數,他為中國乃至全世界所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在生活中,他是一個樂觀向上的人,他明白要想為祖國做更多的貢獻,得先有個好身體,所以幾十年來他一直堅持每天做運動,攝入的飲食也均為營養豐富的食品。他還經過準確的計算,每天不多不少的只攝入18克酒精。

如今,他已經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慶油田的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拿著國家專屬津貼,真正的"鐵飯碗",帶領著自己的團隊繼續攻克每一道難關,還獲得了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小行星這一崇高的榮譽。

閒下來的時候,他還會寫書,將自己幾十年來的所學著成書籍作為供給後世們的給養。他的每項研究都能沿用至今,一路走來,他的生活可謂是常人所不能承受,因為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走的路,所以他的內心也異常強大,沒有在逆境的時候被生活所擊潰,也沒有在孤獨的時候沉淪在自卑之中,只是為了自己心中那一份堅定的夢想而努力著。

年輕的時候為國為民,中年時期指導建設,到了年紀大了,他開始傳道授業,讓更多的年輕人學習他的這份精神,去為祖國做建設。

生活中時常有不如意的時候,我們沒法選擇會遇到什麼,但我們可以選擇怎樣面對,像王德民老先生一樣,在生活中樂觀向上,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在學習中奮發圖強,堅定目標,此生,便也已經沒有遺憾了。

相關焦點

  • 1955年,高考成績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的王德民,現狀如何?
    清華北大作為中國最頂級的兩所學府,自然是無數莘莘學子奮鬥的目標,但高考畢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能進入清華北大自然都是人中龍鳳。但今天這個主人公王德民,似乎並不是那麼走運。儘管他在1955年參加高考接近滿分,但卻因為自己「混血兒」的身份,而被清華北大拒收。
  • 那個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的王德民,後來怎樣了?
    提起王德民,相信大家一定能想起與他相關的大慶油田,以及以他之名命名的"王德民星",然後,再在腦海中浮現出他年輕時帥氣的混血兒相貌。 同時,我們也會為他高考接近滿分,卻沒能進入清華、北大學習的事情感到遺憾。
  • 「最帥院士」王德民,高考成績近乎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
    知乎上曾有一個問題:中國有沒有一提起來,就讓人窒息的美少男?有人回答:王德民。王德民不是明星,卻有秒殺一切男明星的顏值,是一個可以靠臉蛋吃飯的人,卻偏偏要靠才華。王德民被稱為"最帥院士",對於自己的外貌,他表示"只有不正經的人才說容貌"。
  • 中國最帥院士王德民:高考近乎滿分,卻因混血身份被北大清華拒收
    有這麼一位號稱「學霸版吳彥祖」的工程院院士王德民,頂著一張混血臉的他因為身份問題被清華北大拒收,毫不氣餒兢兢業業為祖國的石油事業工作了幾十年後,又因為一張證件照在網上翻紅。然而面對這一切他卻不以為然地說:「只有不嚴肅的人才會說外表。」
  • 那個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的王德民,後來去了哪?
    這些人都是在某一方面有所建樹的名人,近現代的這些人大多都是名校畢業,雖然在入學時非常偏科,但當時的北大和清華還是破格錄取了他們。但是有這樣的一個人,他1955年參加了高考,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數學100分、化學96分、物理98分,高考全科幾乎滿分,在現在看來這個成績也是相當不錯的。
  • 他是中國首批外籍院士,高考接近滿分被清北拒收,後一生獻給石油
    就像我國石油專家當代著名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德民院士就是這樣的"愚公",不在乎別人眼中的偏見,更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有著一顆赤誠的心。王德民院士的高考成績非常的好,但是種種原因被清華北大拒收了,王德民沒有氣餒,他仍然成為了"中國最帥的科學家院士"。即使這樣的殊榮是因為他的外貌得來的,王德民也沒有表示什麼。
  • 中國最帥院士:高考近乎滿分,因身份特殊,被清華北大拒收
    但有這樣一位才貌拔尖的男孩,他高考近乎滿分,卻因身份特殊被清華北大拒收。他依舊努力向上,今天被眾人稱為我國最帥院士。他是誰?中瑞混血,因父母相愛今天的主人公是院士王德民,故事卻得從其父王世貴開始說起。1955年王德民參加高考,成績近乎滿分,他的高考志願第一第二分別是清華大學的水利專業和北京大學的物理專業。只看成績理應獲得錄用的王德民最後只收到了第五志願北京石油學院的鑽採系採油專業的錄取通知書。不知現在的清華北大是否會因為失去這樣一位甚至一批優秀的校友而表示遺憾,或許學術界一直倡導的兼容並包也不是大眾想像中的兼容並包。
  • 他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絕,後成中國首批外籍院士
    他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絕,如今他現狀怎麼樣了學霸版吳彥祖大慶油田卓越貢獻人,石油開發專家——王德民院士,原來是個大帥哥。更是在這樣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裡,小王德民在牙牙學語的時候,他的媽媽便教的是英語,以至於小王德民的英語比中文還要好,他的成績也一直十分優異,後來便以高分畢業於北京匯文中學。有媒體報導說,他高考的時候,數學滿分,物理和化學也幾乎滿分,而當時最有名的學府就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王德民本來志在必得。
  • 「最帥院士」王德民:曾被清華北大拒絕,沒給西方「卡脖子」機會
    他高考成績幾乎滿分,被清華北大等名校拒絕,卻沒給西方「卡脖子」機會。 在工業時代,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可以說哪個國家沒有石油相關技術,就很容易被其他擁有石油相關技術的國家「卡脖子」。 中國幸好有他,才更多更好地有了源源不斷的石油。
  • 中國最帥院士王德民,高考成績近乎全滿分,卻未被清華北大錄取!
    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有這樣一個人,他帶領著團隊日以繼夜的在大慶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他就是我國最帥的院士王德民。許多人第一次見到王德民院士,都會被他高挺的鼻梁,深邃的眼睛以及身上高貴神秘的氣質所深深吸引,大家第一反應都會以為這是一個明星,因為他確實長得很帥氣,很符合大眾的審美,但是這張讓眾人羨慕的臉龐,卻在小時候給王德民帶來了深深的困擾。
  • 那個高考成績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的天才少年,後來去了哪?
    1955年的時候,在河北唐山就出來了一位天才考生,他在當年的高考中,數理化分別拿到了100、98、96分,所有高考科目幾乎都拿到了接近滿分的成績,按理說國內的大學肯定是任他挑選了,包括國內的兩所頂尖學府——清華和北大。
  • 中國最帥院士王德民:高考接近滿分,卻被北大清華拒之門外
    1937年2月,王德民出生在河北唐山一個中瑞混血的高級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是北京同仁醫院的副院長,母親是中央外貿學院的教師。在母親的語言薰陶下,很小的時候王德民就能講出一口流利的英語。高考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和北大拒收。後來,王德民就讀於北京石油學院鑽採系採油專業;在大學的課程學習中,他的每門功課都是五分,還是校級運動隊的主力隊員,也是全校3民模範生之一。
  • 中國最帥院士王德民:高考成績幾乎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之門外
    1937年,王德民在唐山出生了,家裡的條件比較優越,是個書香門第。自己是個混血兒,父親是中國的,母親是瑞士的,父親母親之所以能夠在一起,是因為當時王德民父親王世貴在前往美國留學的時候認識了同在美國留學的母親。兩人相談甚歡,互通心意,很快便走到了一起。
  • 「最帥科學家」:高考接近滿分,被清華拒絕,兢兢業業為國奉獻
    01王德民的出生王德民的父親來自中國,母親來自瑞士,王德民是地地道道的中瑞混血。02高考接近滿分,被清華拒絕在1955年的高考中,數學考取了滿分的成績,物理差2分也到達滿分,而化學距離滿分只有4分之遙。
  • 1995年高考成績差點滿分,填報清北卻被拒的王德民,後來境況如何
    然而,無論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還是「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每個傑出的科學家都有著自己的領域,並且在自己的領域有所建樹。在近現代的科學家中,大多數都出自名校,但在進入名校之前,其實很多人都有偏科的現象,可由於某一學科太過優異也會被諸如清華北大等名校破格錄取。
  • 還記得高考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錄的王德民嗎?如今成國家院士
    王德民出生在中國的一個家庭,但是他的母親卻是一個德國人,他的父親是一個醫生,出國交流、研究學習的時候,對他的母親一見鍾情,兩人相愛以後,他的母親隨父親回了中國,王德民也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生了,王德民出生以後,逐漸成長為一個非常俊美、優秀的混血兒,他喜歡讀書,成績也非常優秀,也許因為他是一個混血兒,基因更優良,所以他無論什麼考試中都能夠名列前茅,哪怕是高考也不意外
  • 史上最帥院士:高考接近滿分,為國奉獻50年,因顏值太高意外走紅
    說到這就要提起史上最帥院士王德民,王德民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在1955年的高考當中,王德民以近乎滿分的成績考上了大學。不過因為中荷混血兒的身份,被清華北大拒絕,最後進入了中國石油大學。要知道,石油關乎到了國家發展,而王德民自從加入了石油行業當中之後,盡心盡力不求任何回報,默默為國奉獻了50年。
  • 帥的中國和王德民的院士在高考中接近滿分
    事實上王德民對於王德民來說並不是一個快樂的童年,甚至對於他們的童年王德民也不是一個快樂的童年。18歲的王德民終於迎來了第一次can改變命運測試,他參加高考時學習成績非常優異,他的分數接近滿分,數學考試直接得了100分。
  • 65年前高考成績近乎滿分,想讀清北卻被拒的王德民,後來怎麼樣了
    比如在每一年高考中,總有一些學子因為各種原因沒能被心儀的學校錄取,有人傷心,有人憤怒,有人一蹶不振,有人甚至自暴自棄。01說起高考不得志,不禁讓人想起王德民,65年前參加高考,各科成績近乎滿分,想讀北大清華卻被拒絕錄用。那麼,他後來去了哪裡?現在過得怎麼樣?
  • 最帥院士王德明:他究竟有多牛?無緣清華北大後成中國石油第一人
    他被人們譽為是「最帥院士」,高考時成績近乎滿分,卻沒能上清華或者北大。不過,他沒有因此頹廢下去,而是其他領域發光發熱。2016年4月12日,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誕生了。1937年2月,王德民出生在唐山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