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商:肺經體表經脈的地部經水,由本穴經內部通道回歸肺臟

2020-12-14 雲辭典

名正言順

少商。

少,即小。

商,指五音之一。

肺音為商。

此穴為肺經井穴,

所出為井,

是說手太陰肺經脈氣,

外發似淺小水流,故名。

象解

少者,梢也。

可療四肢、頭、

肛門等末梢疾病。

堤壩的小口,

治咽喉病,

痔瘡

(人體的滑門,

取類比象。

肛門開合病亦可)

定位

在手大指端內側,

去爪甲角如韭葉。

韭葉者,言少許也,

以別於陽,故名少商。

手太陰之脈所出也,為井。

穴義

肺經體表經脈的地部經水,

由本穴經內部通道回歸肺臟。

大也,也。

,與大相對。

小也,也。

指穴內氣血物質虛少屬陰

陰常不足也。

1. 金秋肅降

肺屬金。

金,在音為商,

於時為秋。

本穴為手太陰之末

交傳手陽明之初

出陰經入陽經

功能通瘀解熱

以其具金氣肅清之力也。

因名之以「」。

本經之氣,

列缺傳入手陽明之經

循經向上進行,

連接十二經脈,

如環無端。

前言手太陰之氣,

即由列缺通過陽明,

循經上行,

餘氣貫入拇指即可。

而說傳入陽經,

以商陽為行氣之初,

恐怕不太可能。

因拇食二指分歧,

不能由指端飛越也。

本經之氣,

由其絡穴通過陽明

大部臂外廉上行,

小部順其貫力之勢,

分抵指之

行,

合併陽明之氣

上行也。

其他各經之陰陽交接,

均同此理。

2. 漏刻

商,古指漏刻,

計時之器,

滴水漏下之計時漏刻也。

少商

1. 借五音聯繫五行命名

少商者,陰中生陽,從少,五音六律,分宮、商、角(jué)、徵(zhǐ)、羽。從商,屬肺,肺經之根,故名少商。

「商」

五音之商音。

這裡的「商」字,

是借用我國古代五個音級。

(宮、商、角jué、徵zhǐ、羽 ,

相當於現在的12356,

即:do、re、mi、sol、la。

五音,與五臟相配。

肺應商,其聲促以清。)

此「商」字,

不能做「商人」解。

者,

系別五音強弱

分陰陽

不作「年輕」解。

《素問 · 六元正紀大論篇》

以「」和「」,

來分別五音

肺經屬太陰,故名少商。

這是一種借用五音

聯繫五行學說的穴名釋義。

商之氣令雖屬肅殺,

但其初令,尚含生意

故為:「少商」。

(天,對包括人在內的萬物,

產生的強制性變化為令,故有時令;

在人事,上對下的強制性要求,

或改變(由口說出)稱為命。)

2. 氣血流注象漏刻滴下

少商,

名意指本穴的氣血流注方式,

為漏滴而下。

本穴物質為,

魚際穴傳來的地部經水。

因經過上部諸穴的分流散失

因而在少商穴的經水更為稀少

流注方式就如漏刻滴下。

少商穴在拇指之端

其滴下的位置,

是從部,

漏落到部。

即由體經脈,

流向體經脈。

異名

鬼信

鬼,與神相對,

指地部或陰類之物。

信,信用。

鬼信名意指,

本穴流注的地部經水,

遵守其規律而運行。

因本穴為部,

部的連通之所

肺經體表經水的運行,

為漏滴般滴向肺經體內經脈,

有如計時之器的漏刻般,

遵守其運行規律,

故名鬼信。

肺經井穴

井,地之孔也。

因本穴的流注,

是從地之天部,

流向地之地部,

並從孔穴通道而流

故為肺經穴。

若是將體表的經脈,

比作是地面部分的河流。

體內經脈,

就像是地下的水流暗道。

井穴則是體表經脈的經水,

回流體內的井口。

它的特點,

就像是我們常見的城市汙水井孔。

因此,所有井穴

皆有溝通表裡經脈氣血的作用。

注意,這裡所說的表裡經脈

只是人體中同一條經脈之中表裡

不是臟腑之間的表裡

處在人體體表井穴

由於它位於人體中高地勢

因此,井穴的氣血運行,

又分為二個方面。

一個是體表的經水,

會循井孔下行於體內經脈;

二是內體經脈中的高熱溼氣,

也會循井孔之口上行於體表。

人體的溫度場分布,

是「內熱外寒」。

人體的熱能,

會遵循現代熱力學原理,

由內向外擴散

而且是藉助水氣上行的方式,

向外發散。

質重陰液之類的東西,

不能逆自然規律而上行的,

只有輕浮的東西才能上行

本穴屬木

屬木,

指本穴物質表現出的五行屬性。

本穴氣血物質的流注方式,

是經水從地之天部,

流向地之地部。

溫熱水溼之氣

則從地之地部向蒸發

此向外蒸發的溫熱水溼之氣,

因其水溼含量較大,

只能上行於下部

只表現出木的生發特性,

不表現火的炎上特性,

故其屬木。

氣血特徵

經水部,

流入部。

經氣則由部,

外出天部。

運行規律

本穴氣血的運行是,

由地之天部流落地之地部。

在由高位流向低位時,

經水大部分化為水溼氣態物,

逸散於天部層次。

功能作用

將肺經體表經水導入體內,

排洩體內肺經之氣。

藏象

膜質包裹密閉的肺臟

有如一個鍋爐

心室提供的熱源

則如爐堂內的

肺臟內的陰液

則如鍋爐內

肺臟內

則如鍋爐內高溫氣體

中府穴,

則如鍋爐的放氣閥

肺經體表經脈

亦如與放氣閥相通輸氣管道

少商穴,

及其與肺臟相通內部經脈

則如鍋爐下部回水管口

同時,

少商穴還是輸氣管道

放水管道交會點

少商穴作為井穴,

能夠主治心下滿。

其作用機理,

有如鍋爐的放水塞放水一般,

是通過肺經的體內經脈的洩水而實現的。

證治

治煩心。

善噦(yuě,嘔吐,氣逆)。

(乾噦:要吐而吐不出東西來)

心下滿。

汗出而寒。

咳逆。

瘧。

振寒。

腹滿膨膨。

唾沫唇乾。

引飲不下。

手攣指痛。

寒慄鼓頷(hàn)。

(鼓頷:因寒慄(慄),

而下頜鼓動、

上下牙齒相撞擊振動。

俗稱下巴頦打顫。)

喉中鳴。

| 治法

以三稜針刺之,

微出血,

洩諸藏熱湊。

唐刺史成君綽,

忽腮頷腫大如升,

喉中閉塞,

水粒不下三日。

甄權針之立愈。

不宜灸。

「此為十井穴,凡初中風,卒暴昏沉,痰涎壅盛,不省人事,牙關緊閉,藥水不下,急以三稜針刺此穴及少衝、中衝、關衝、少澤、商陽,便血氣流行,乃起死回生急救之妙穴。」

| 補註

井穴皆可治"心下滿"。

心下滿所描述的對象是心,

而少商穴能調節心的狀態

是通過肺之母髒來實現的。

"心下滿",

是指心的狀態為滿實之狀。

,分陰之實陽之實

氣,為無形之物,

無滿之狀。

即使是在密閉的容器內

也只有鼓脹和凹陷之別。

心的滿是陰液的滿

心與肺相連,

僅以膜質相隔

心與肺都可看作是,

在胸腔限制空間內的軟質皮囊

心內的陰液,

不可能被肺內的氣體,

壓縮成滿實之狀。

只有內的陰液

才能使內的陰液

擠壓滿實之狀。

而少商穴通過井穴,

與肺經相通的體內經脈,

放洩肺內陰性水液

減少肺內水液,

心內水液空間爭奪

心的膜質皮囊得以舒張

心內陰液的水位得以下降

心之皮囊內的滿之狀,

即得以消除

相關焦點

  • 經穴之可治小兒高熱,咽喉腫痛的少商穴
    少商,在手拇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0.1寸(指寸),手太陰肺經的井穴。對 如效果不明顯者,可以隔幾個小時或者第二天,選取另一側的少商放血,交替使用。放血前,搓揉很重要。有些人不敢刺入,扎的淺,如果不搓揉的話就很難出血。對於感冒發燒引起的扁桃體發炎、化膿,據我個人的經驗,少商放血效果是相當好的。
  • 《經穴探源》19、禾 髎
    【穴義】大腸經的冷降之液由此回流大腸經體內經脈。  【名解】  (1)禾髎、禾髎:,今加之字,指穴在口部,無他意。禾,細長之物,髎,孔隙也。口禾髎穴名意指大腸經體表經脈的地部經水由此回歸大腸經體內經脈。
  • 商陽:大腸經經氣由體內外出體表
    借少商商金之氣,由陰側轉入陽側,故名「商陽」。(天突加兩個扶突穴可治療甲狀腺腫大)穴義大腸經經氣由體內外出體表。商1. 鑿穴而居或穴居於大型溶洞的部族。商陽名意指大腸經經氣,由本穴外出體表。人體經脈由氣血物質的運行,構成內外無端的循環。它分為體表部分和體內部分。
  • 【每日一穴】少商穴:清肺利咽,開竅醒神
    少商為經穴名(Shàoshāng)。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別名鬼信。屬手太陰肺經。少商為手太陰肺經五輸穴的井穴,五行屬木。少即小也,商為金聲,代表肺,此穴為肺經井穴,脈氣初發,故名少商。 【腧穴釋義】 少商。少,與大相對,小也,陰也,指穴內氣血物質虛少且屬陰。商,古指漏刻,計時之器,滴水漏下之計時漏刻也。該穴名意指本穴的氣血流注方式為漏滴而下。
  • 朱燕中 | 皮部、筋經、經水、經別、經脈概念解釋
    足少陰外合於汝水,內屬於腎。足厥陰外合於澠水,內屬於肝。手太陽外合於淮水,內屬於小腸,而水道出焉。手少陽外合於漯水,內屬於三焦。手陽明外合於江水,內屬於大腸。手太陰外合於河水,內屬於肺。手少陰外合於濟水,內屬於心。手心主外合於漳水,內屬於心包。凡此五臟六腑十二經水者,外有源泉,而內有所稟,此皆內外相貫,如環無端,人經亦然。故天為陽,地為陰,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
  • 大腸經——肩髃穴
    肩髃穴(大腸經) jiān yú別名:髃骨,中骨井,扁骨,扁髃,尚骨,中肩,偏肩,肩尖肩髃穴位於人體的臂外側,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當肩峰前下方向凹陷處。1)肩髃。肩,穴所在部位也。髃,骨之禺也。禺乃角落之意,髃所指為骨之邊緣。該穴名意指在骨部的遠端所形成的小範圍水域。
  • 手少陽三焦經穴位名解
    名意指三焦經體內經脈的溫熱水氣由此外衝體表經脈,陰性水液被關卡於內。本穴物質為來自三焦經體內經脈外衝而出的溫熱水氣,而液態物由於壓力不足不能外出體表,如被關卡一般,故名。功能:洩熱、利喉舌、開竅、活血通絡。主治:頭痛、寒熱、頭眩、心痛、心煩、昏厥、目痛、口乾、口苦、舌卷、舌緩不語、喉痺、耳聾鳴、肩背痛、臂痛、肘痛。      液門。液,液體也,經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