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喜歡收藏紫砂壺的壺友心裡,最悲傷的莫過於自己收藏的一把紫砂壺品相有缺,本該升值一番的壺現在只能擺著瞧著心碎。前幾天也有提到過一位壺友家傳的一把曼生壺,因為磕碰立馬收藏價值就縮水了一半,嗚呼哀哉,悔不當初!所以很多壺友對於磕壞的紫砂壺不想看著心傷,要麼就鎖進柜子,要麼就扔了,眼不見為淨。但是,今天要和大家說的一把拍出了300多萬的紫砂壺,也是一把殘缺的作品哦~
到底這把殘缺的紫砂壺有何魅力能拍出如此高價?我們接著往下看:
這是一把清道光年間,制壺高手申錫所作的子冶石瓢。很多人都知道,子冶石瓢是瞿子冶所創,但是子冶石瓢做得最精妙者卻是申錫此人。作為晚清八大家之一,《陽羨砂壺圖考》就曾記載過,清代陽羨壺藝能蔚為名家者,當推子貽為後勁,後此則有廣陵絕響之嘆矣。把申錫的手藝稱之廣陵絕響,當是多大的稱讚!
這把子冶石瓢除了作者了不起之外,刻繪師傅也是了不得啊!這把壺的刻繪是由紫砂名家瞿子冶親自刻竹、刻字。瞿子冶有多有才?制壺、書畫、刻繪樣樣精通,這把子冶稱之三絕壺,也是當仁不讓!
作為一把形好,竹好,字好的三絕壺,流傳至今可以說價值不可估量,但是偏偏壺蓋缺失,怎麼辦呢?好好的一把古壺,就此埋沒多可惜,所以就想到了補個蓋子。但是,紫砂界一直流傳著:寧做十壺,不配一蓋的說法,也足以說明配蓋難度有多大。如果放到如今,可以說還沒有幾個紫砂大師敢接這活。
畢竟,老壺的泥料和如今的泥料差別很大,泥性如何都未知,還如何去把蓋子配得跟這把壺嚴絲合縫呢?而且再次入窯,風險也大,萬一蓋子沒配成還搭上了一把老壺,到底值不值呢?
在當時,我們的壺藝泰鬥顧景舟就接下了這活,不負眾望,把蓋子配得很完美,以前的三絕壺,變成了四絕壺,妙啊!能拍出300多萬的高價也就不足為奇了。
一把殘缺的紫砂壺經過巧妙的修復也能成就它的價值。所以說,如果你手裡有磕損的收藏級別紫砂壺完全可以以另一番面貌成就它的自身價值!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下期我們接著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