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殘缺的紫砂壺居然拍出了300多萬高價?磕壞的紫砂壺你還敢扔

2020-12-22 紫砂手藝人劉浩

在很多喜歡收藏紫砂壺的壺友心裡,最悲傷的莫過於自己收藏的一把紫砂壺品相有缺,本該升值一番的壺現在只能擺著瞧著心碎。前幾天也有提到過一位壺友家傳的一把曼生壺,因為磕碰立馬收藏價值就縮水了一半,嗚呼哀哉,悔不當初!所以很多壺友對於磕壞的紫砂壺不想看著心傷,要麼就鎖進柜子,要麼就扔了,眼不見為淨。但是,今天要和大家說的一把拍出了300多萬的紫砂壺,也是一把殘缺的作品哦~

到底這把殘缺的紫砂壺有何魅力能拍出如此高價?我們接著往下看:

這是一把清道光年間,制壺高手申錫所作的子冶石瓢。很多人都知道,子冶石瓢是瞿子冶所創,但是子冶石瓢做得最精妙者卻是申錫此人。作為晚清八大家之一,《陽羨砂壺圖考》就曾記載過,清代陽羨壺藝能蔚為名家者,當推子貽為後勁,後此則有廣陵絕響之嘆矣。把申錫的手藝稱之廣陵絕響,當是多大的稱讚!

這把子冶石瓢除了作者了不起之外,刻繪師傅也是了不得啊!這把壺的刻繪是由紫砂名家瞿子冶親自刻竹、刻字。瞿子冶有多有才?制壺、書畫、刻繪樣樣精通,這把子冶稱之三絕壺,也是當仁不讓!

作為一把形好,竹好,字好的三絕壺,流傳至今可以說價值不可估量,但是偏偏壺蓋缺失,怎麼辦呢?好好的一把古壺,就此埋沒多可惜,所以就想到了補個蓋子。但是,紫砂界一直流傳著:寧做十壺,不配一蓋的說法,也足以說明配蓋難度有多大。如果放到如今,可以說還沒有幾個紫砂大師敢接這活。

畢竟,老壺的泥料和如今的泥料差別很大,泥性如何都未知,還如何去把蓋子配得跟這把壺嚴絲合縫呢?而且再次入窯,風險也大,萬一蓋子沒配成還搭上了一把老壺,到底值不值呢?

在當時,我們的壺藝泰鬥顧景舟就接下了這活,不負眾望,把蓋子配得很完美,以前的三絕壺,變成了四絕壺,妙啊!能拍出300多萬的高價也就不足為奇了。

一把殘缺的紫砂壺經過巧妙的修復也能成就它的價值。所以說,如果你手裡有磕損的收藏級別紫砂壺完全可以以另一番面貌成就它的自身價值!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下期我們接著聊~

相關焦點

  • 新買了一把紫砂壺,開壺的時候居然掉色!剛出門就碰上化工壺?
    對於紫砂壺掉色的問題,已經不止一個、兩個壺友跟我交流過了。每每想起,都不禁在想,如今的紫砂界到底怎麼了?層出不窮的造假,到頭來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了!有很多壺友在見識過一次紫砂壺掉色的現象後,對於紫砂壺充滿了全身心的懷疑,不敢輕易買壺,提起紫砂壺更是滿腔憤怒。
  • 定製一把紫砂壺,為什麼價格那麼貴呢?自觀堂為你揭秘!
    紫砂壺在中國流傳了幾百年,泡茶色香味皆蘊,古樸的外觀,受到不少喝茶之士的喜愛。雖然紫砂壺的樣式種類多到數不清,但有個別的壺友,卻想要定製一把專屬自己的紫砂壺,聽到價格之後嘆為觀止。那麼,定製紫砂壺真的要這麼貴嗎?
  • 玩了這麼久的紫砂壺,你知道紫砂壺最怕什麼嗎?
    ;對於陶瓷類產品來說,一旦摔壞就無法恢復到原來的樣子——即使是用鋦瓷或金繕等方式對摔壞的紫砂壺進行修復,留下的也只有殘缺美了。 所以,平時使用紫砂壺的時候除了輕拿輕放,還需要給紫砂壺找一個「安穩的家」;最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遠離小動物和「熊孩子」。
  • 當我們欣賞一把紫砂壺時,我們在看什麼?
    它如音樂中的旋律一樣,有強弱高低等音階有機組合產生節奏,譜寫出優美動聽的音樂。藝術是相通的,不同的是聽覺和視覺的區別而已,說到底造型要追求視覺美感,工藝要追求精細,各個方面給人產生一種愛不釋手的感覺。紫砂壺有透氣、吸收等特殊性,在長期使用過程中能產生色、潤、亮的變化,使用時間愈長,也就是養護把玩的時間愈長,它愈能顯現出珠光寶氣,更討人喜歡。因此,對紫砂器的造型來說,在考慮造型美感的同時,就要考慮到使用時的舒適性。
  • 五大實戰結論告訴你,衝泡武夷巖茶肉桂,紫砂壺還是蓋碗?
    順帶還翻出了一把西施壺。呔!這妮子,上回和我說這肉桂只有一泡茶樣,茶農也賣完了,原來是私藏了兩泡。過分,過分。作為「報復」,我決定將這款綜合指數賊高的肉桂,用紫砂壺泡了,且為茶友們試一試,紫砂壺泡肉桂,是何風味。列位看官,可不準偷偷到小陳茶事留言哦。不然下回不給你們推薦好茶啦。
  • 紫砂壺常見的選壺養壺開壺誤區
    好的紫砂壺用的是好泥,好泥看起來都會比較舒服,比較潤,水色足,且是由內而外的柔和。若是壺表面亮的太過了,那麼就有可能是注漿壺,或者是拋過光、打過蠟。 2、看手感。用手在壺身摩挲,好的紫砂壺表面有顆粒感。剛出窯的紫砂壺會有一點乾澀,若是摸起來發粘,且用熱水洗後還有白色物質析出,那麼有可能是打蠟了。3、聞氣味。
  • 紫砂壺知識
    中國人對紫砂壺的推崇之情由來以久。紫砂壺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代的範蠡——「陶朱公」,但真正製成壺是在明武崇正德年間以後。
  • 紫砂壺的「明針」是什麼針?
    一些玩壺比較久,段位比較高的壺友談起紫砂壺製作來如數家珍,什麼拍身桶,推牆刮底,清線腳,明針等張口即出。對於新手來說,拍身桶這種還好理解,字面意思嘛,應該是拍壺身之類的工序吧,可這「明針」是什麼東東?做紫砂壺還需要用針麼?
  • 剛買的紫砂壺有這些瑕疵,說明你買對壺了!
    剛買的紫砂壺拿到手,首先就是觀察紫砂壺的品相,看看壺身是否磕損,裝飾有沒有不完美之處,這些都是要注意的。但有些壺友剛入門,開蓋看到一些「瑕疵」,就以為自己買到假壺了,但其實這並不是,這些「瑕疵」可是好東西,恰恰能證明你的壺是純正泥料、全手工製作。
  • 紫砂壺的12個使用誤區,你中招了嗎?
    品一杯茶,茶好、水好、器好,再加上合適的衝泡,絕對不會辜負你的期待。器為茶之父,作為品茗佳器的紫砂壺,其產生於宋代,成熟於明代,興盛於清代,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 紫砂壺黑幕調查:百元"槍手壺"刻大師名章賣幾十萬
    而沒有任何職稱的紫砂藝人,一把紫砂壺的批發價基本上不會超過100元。「如果是一把半手工的槍手壺,本來就幾百塊錢的,被敲上大師的名字章印後,價格可以是好幾萬,甚至好幾十萬。」在張美蘭工作室內,她搖了搖頭,「這個就是暴利。」錢麗媛被查只是宜興紫砂圈內「槍手壺」現象暴露出來的一個個案。她被抓後,「槍手壺」處在風口浪尖,很多人不敢再冒險代工。
  • 茶具紫砂壺分類
    紫泥龍血沙漢堂石瓢前些年市面上有很多幾塊錢到十幾塊錢一把的紫砂壺,這些壺都是灌漿壺泥性非常的重,就是用泥巴水泥加色精調製好材料了用模具灌出來的我們稱之為灌漿壺,而另外一部分則採用機車手拉泥胎成型我們稱之為機車壺
  • 作為一名資深壺友,這幾款紫砂壺我居然叫不出名字?太罕見了!
    很多紫砂圈的資深玩壺人,對於紫砂壺的泥料、壺型都是了解得很透徹。但是,偌大的壺圈,紫砂文化延續百年肯定會有一些冷門知識你無法觸及。前天就有一位老茶友,他在朋友家喝茶,朋友拿出幾款紫砂壺,他愣是不知道名字和出處。
  • 中國「最醜紫砂壺」被載入金氏世界紀錄,怎麼做到的?
    作為紫砂壺的故鄉,怎麼能沒有一座象徵身份的地標性建築呢?還真有!——「無錫紫砂壺」圓滾滾的外形,向內凹起的弧度曲線,中間被掏空,建築的中上部還有一隻「撅」起的「嘴巴」。遠遠看去,就像一把巨大的紫砂壺。施昌 西湖十景●雷峰夕照紫砂壺自誕生以來,數量不勝枚舉。世界最大紫砂壺建築是「無錫紫砂壺」,那你知道世界最大紫砂壺是哪個嗎?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紫砂世界的「壺之最」。
  • 如果你有以下行為,會讓你的紫砂壺感到害怕!
    「 你對紫砂壺如果有以下行為,那你就攤上大事了! 一、紫砂壺怕摔: 紫砂壺有一個特點,就是特別怕摔。一旦摔壞基本上可是說無法複製。
  • 紫砂壺該如何來開壺,以及如何保養?
    壺友們開壺的方式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網絡上甚至還流傳著用豆腐或者甘蔗煮壺的方式來進行開壺。這樣的開壺方式可以說沒有任何的依據,而且很荒唐。在此,小蔣提供我個人的一些方法供大家參考。壺友們拿到新壺以後,首先應該打開壺蓋,檢查是否有燒制紫砂壺存留的白色石英砂。
  • 新年要到了,還不知道送啥禮品,那就送「紫砂壺」吧!
    每年都送一樣的多沒新意,或者你可以選擇送一把紫砂壺,為什麼呢?那就聽自觀堂說說原因吧。送壺送健康隨著年紀變大,大家越累月注重養生,喝茶就是一個選擇。據了解,茶中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與抗氧化營養素,喝茶既能助防老,也有養生保健功能。
  • 佳逸茶具|紫砂壺的開壺、使用與保養
    一、新買的紫砂壺怎麼開壺五花八門的開壺方法,到底哪一種才是正確的呢?剛買的紫砂壺相對而言會比較燥、也會比較有火氣,開壺的目的是為了去除泥料裡面的土味、打磨殘留的沙粒、油脂等,讓壺更加適合泡茶,潤養。(如果你的紫砂壺不止衝泡一味茶,或是要衝泡的茶葉比較貴重,建議用香氣相近的茶葉來煮),等水燒開了之後把壺放進去,煮上15分鐘左右,取出。
  • 紫砂壺如何分辨半手工與全手工。簡單四招你也是老司機
    教你辨別紫砂壺的全手工與半手工。第一點:泥門全手工製作當中必不可少的步驟就是圍身桶和拍身筒,這個過程當中,身桶從直立的圓柱體慢慢收縮口徑變成一個球體,內壁會出現收縮扭曲的紋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泥門。半手工的紫砂壺內壁擠壓成形,無論是否推牆刮底,內壁的都會顯得乾淨整潔,需要注意的是泥門的清晰度與器形以及泥料本身的燒制收縮率有關,一些直升桶的機型比如德鍾圍身桶之後,由於不需要把它拍成圓形,泥門的收縮紋理的就不會很明顯。
  • 紫砂壺的發展歷程
    但是邵大亨的盛名遠不出鄉裡,丁壯便死於戰亂,故當時外省很少有人知道他。據說顧景舟老先生最崇拜的就是他。他的傳世作品有:「一捆竹」、「魚化龍」、「掇球」、「風卷葵」等名色,皆紫砂精品。邵大亨·大德鍾在繼續紫砂傳統工藝的基礎上,走出傳統,屢出新壺,傳世名作:「四方竹段茶壺」、「上梅樁茶具」、「福壽蟠桃壺」、「龍頭玉環壺」、「佛手壺」。第五期二十世紀中業至今,即現當代。戰亂多年以後,紫砂壺出產逐步恢復。四類壺型續有出產,新的品種日漸增多,仿古和立異兼備,在裝飾上泛起金絲銀絲鑲嵌等新工藝,紫砂壺創作保持傳統,推陳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