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99歲了!戰火紛飛的歲月,人人皆兵的年代,英山好兒女在黨的領導下,也曾櫛風沐雨,拋頭顱灑熱血,留下了很多難以磨滅的紅色記憶。
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走進英山的熱門紅色旅遊景點,向英雄們致敬!
紅二十八軍紀念館
紅二十八軍紀念館坐落於鄂皖交界處的桃花衝小旗嶺,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經過科學謀劃和布局,投資2000萬餘元,歷時6年建成。是一座集傳統革命教育、紅色文化研究、紅色旅遊基地於一體的多功能複合型場館。
展陳館共分薪火相傳、紅旗不倒、發展壯大、紅色創舉、根基永在、東進抗日六個展廳;用多媒體、場景、浮雕、雕塑、展板等展現方式回顧了紅二十八軍在鄂豫皖邊區三年遊擊戰的艱苦歲月。
註:桃花衝景區現因連日暴雨暫時關閉,可提前撥打景區電話0713-7013873諮詢。
大別山革命歷史文化陳列館
大別山是紅色資源富集區,是建黨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誕生地,是治黨、治國、治軍傑出人才的搖籃。在革命戰爭年代,大別山英雄兒女前赴後繼,戰鬥不息,有200餘萬人參戰,100萬人英勇犧牲,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大別山。
大別山革命歷史文化陳列館在英山四季花海內,展廳面積1200平方米,分「輝煌大別山」、「英雄大別山」、「紅色英山」三大展區,綜合運用版面說明、實物展示、視頻播放、場景還原等多種形式,集中展現了1927年至1949年大別山和英山發展黨組織、開闢根據地、組織三二暴動、組建紅軍、北上長徵等歷史事件。
陶家河鄉
陶家河鄉由西向東,依次有牛背脊骨紅軍之家、鬱氏宗祠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紅軍井、紅軍廣場、紅二十五軍紀念館等景點,並成一線穿珠格局,在這條紅色旅遊線上,紅二十五軍紀念館無疑是一顆耀眼的明珠。
紀念館內的英烈館分五個部分:一張沿革表、一群領軍人物、一段特殊的日子、一段長徵路、一部英雄史,對紅二十五軍的革命戰鬥故事,進行了全方位的概述和記錄,館內還收藏了紅二十五軍戰士用過的槍、炮、衣服等武器和物品。
英山烈士陵園
英山烈士陵園位於縣城陵園大道,始建於1956年,佔地面積53280平方米,位於溫泉城區中心地帶,是國家AAA級景區。園內建築有七層雙六稜烈士紀念塔、革命烈士紀念館、陳列館、人民英雄紀念碑、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烈士墓群等。
陵園現保存有十分寶貴的革命文物,其中主要收藏有中央領導周恩來、朱德、董必武、徐向前及原省委書記王任重等同志親筆題詞13幅以及親筆信函等鎮園之寶,已被追認並編入英明錄的烈士有2560名。
南河鎮段氏府
段氏宅至今已有122年歷史,系光緒年間湖北省候補知縣段昭灼的府第莊園。始建於光緒二十三年。它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全市單體面積最大的古建築。佔地面積1743平方米,建築面積2605平方米。
經過一對精美的漢白玉抱鼓石,邁過漢白玉門檻,推開厚重的銅環大門,古宅中的光景足以讓人眼前一亮。在革命戰爭年代,從1931年至1947年期間,紅四軍、紅28軍便衣隊、新四軍五師以及劉鄧大軍,都曾經以靈芝村段氏宅為宿營地。
99年的風雨滄桑
譜寫了一曲人間正道的讚歌
99年的披荊斬棘
編織了一部輝煌壯麗的詩篇
熱烈慶祝建黨誕辰99周年!
互動
英山紅色記憶遍布
歡迎留言分享
你去過的紅色旅遊景點~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英山攝影協會、@英山新聞宣傳微信公眾號
推
薦
閱
讀
▌制 作:英山縣文化和旅遊局
▌聯繫電話:0713—7020887
▌電子信箱:ysly7020887@126.com
▌中國好空氣,英山森呼吸
謝謝閱讀,喜歡請點讚,真愛請分享~
長
按
解
鎖
原標題:《建黨99周年!去英山這些紅色旅遊景點,重溫崢嶸歲月!》
閱讀原文錄入編輯:administrator澎湃新聞報料:4009-20-4009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