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米糕香 夜深潛夢來—金華半壁江山米糕手工製作記

2021-02-27 手機大攝匯

攝影:彩 K線美學 秋葉  藍天白雲 放飛   邱燕青     紅豆  彎腰拾豆豆  金華的半壁江山是全國第一家金牌有機素食餐廳,聽聞最近推出的新品--南宋古法米糕,不僅純粹無添加,而且口味更是美妙,吃一個就再也放不下的感覺。

7月21日下午,這個「傳聞」有幸變成了現實。
承蒙半壁江山鮑總誠邀,金華市手機協會10多個攝友帶著手機、背著相機走進了半壁江山。他們將在這裡上一堂南宋古法米糕製作課。

跟隨他們的還有一個從小愛吃米糕的「小公主」,也是這一群攝影師們疼愛的「大寶」。

到了製作現場,米糕製作主持師傅軒言開始指導大家動手操作。

「這裡放這樣食材,用手指壓、再壓!」

在一個小小米糕模具裡,軒言師傅耐心仔細地指導著「大寶」放食材,用手輕輕壓。

大寶聽得認真,看得仔細。完全就是一副小大人的樣子。

特別疼愛「大寶」的玲子奶奶,將她摟在懷裡,手把手教她米糕上雕花。

大功告成!幾個神態各異的漂亮米糕,大寶親自製作成了。

「大寶,這些米糕準備自己吃嗎?」她很認真地回答:「不,我家裡還有弟弟和妹妹,我要將親手做的米糕,留給他們吃。」

大家都被她的懂事感動。軒言師傅再次鼓勵著她:「那再讓你製作幾個?準備送給誰呢?」她開心的回答:爸爸媽媽和外太婆。真是一個有孝心的孩子。

你看,又一個製作好了。這隻「小腳丫米糕」特別可愛,弟弟和妹妹們肯定很喜歡呢。

想到自己親手製作的米糕,可以讓自己愛的人吃到,心裡的滿足,情不自禁地流露臉上。

「大寶」在這群爺爺奶奶和叔叔阿姨們面前,特別的幸福和開心。她將製作好的米糕,興奮地展現在大家看。

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米糕呢?與我們平時吃的米糕有啥不同?首先,第一眼看,二個字:漂亮!再聞一聞:炒米香!

再入口:鬆軟鬆軟!再回味:甜而不膩!

一口咬去就吃到了裡面的蓮蓉,口感是糯糯的,入口即化。

那淡淡的甜味和米香味,讓人覺得,吃的不是米糕,而是感動、快樂和幸福。

吃完了,就再也放不下。這不是傳說,而是事實。眼睛瞪著阿姨們剛做好的米糕,她小心問:可以再吃一個嗎?

當然可以啦。只要你願意,吃多少都沒有問題。這個糕點可是參與2018北京餐飲博覽會呢,當時就吸引了不小的轟動!難怪大寶吃了還想吃!

這款糕點由半壁江山的大廚鄭師傅研發。他說,最初的靈感來自於南宋女廚師吳氏,她著有《吳氏中饋錄》,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出版食譜的女廚師。

鄭師傅經常外出參與各類烹飪大賽,也品嘗過各類美食,對於傳統美食,他的理解是,每個時代的美食都有那個時代的印記,不少著名的傳統美食一般都是重油重甜,第一是為了方便保存,第二是那個時代油和糖都是稀缺品。所以,不少名聲響亮的傳統美食都會有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成為了旅遊食品和節日食品,而不是百姓日常愛吃的食物。

南宋古法米糕雖然看似是簡單的米糕,但它結合了古法,和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做法一點也不簡單。

比如,糕點用到的糖漿,要在幾個月前準備,熬製時還要加入柚子皮等材料,熬製好要發酵很久,糖漿是引出大米自身香甜味的關鍵。而米粉,則是用大米炒好磨成粉後,把在水裡浸泡過一夜的綠豆混進去,用布包好過一兩天,吸收米粉裡的煙火氣。

當然,用料也是很講究,大米是五常大米,蓮蓉是武義宣蓮,黑糖是雲南黑糖,玫瑰是新疆的。整個過程不加任何防腐劑、添加劑,從成品開始算起,保質期不超過6天。

南宋古法米糕,現在在上海、杭州等地賣得很火。一盒有六個,分別是六個口味,蓮蓉、玫瑰、豆沙、黑糖、桂圓、鳳梨。

但是就是這種米糕,才是我們老百姓日常喜歡吃的。老少皆宜。如果我們愛長輩,送他們一盒南宋古法米糕,不會錯。如果我們愛孩子,也送他們一盒南宋古法米糕,畢竟健康的食品,是我們的需求。大寶吃完南宋古法米糕,喝點水,真心二個字:滿足!今晚在整理攝友們發過來的照片,回想著昨天下午吃的南宋古法米糕,暗暗咽了一下口水。正在這時,在睡夢中的大寶突然「呵呵、呵呵」笑起來。趕緊附身看她,只見她臉上眯眯笑,又來了一句夢話:「奶奶,我還要吃南宋古法米糕!」原來,昨天的南宋古法米糕香,夜深已潛夢裡來了。輕輕拍拍大寶的後背,告訴她說:安心睡吧,寶貝!明天,奶奶帶你上半壁江山!

相關焦點

  • 米糕蒸不蓬鬆的原因是什麼?製作米糕的材料有哪些
    一、米糕蒸不蓬鬆的原因是什麼1.和面的時候,不要用熱開水來調,最多用溫開水來調,否則會導致蒸出來的米糕不蓬鬆。最重要的是,已經做好的胚在蒸的過程中千萬不能被水浸到,一旦被水浸到,做出來的米糕不僅不蓬鬆粘牙齒而且口感還不好二、製作米糕的材料有哪些米糕的歷史非常悠久,它是中國的特色傳統小吃之一。
  • 上海名片 · 國民記憶 |上海米糕製作技藝
    米糕,又稱為年糕或黏糕,是一種流傳在大米產區的一種傳統小吃食品,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加工製作方便,耐貯藏,使用方法多樣,是中國漢族傳統小吃食品之一。米糕擁有很悠久的歷史,漢朝對米糕就有「稻餅」、「餌」、「餈」等多種稱呼,魏晉南北朝開始流行。糯米和粳米都是做米糕的原料,米糕的做法有「蒸糕」和「打糕」之分。
  • 米糕
    漢朝對米糕就有「稻餅」「餈」「糕」的稱呼,魏晉南北朝時已經流行。 在我國稱米糕為「年糕」或「粘糕」,日本人稱為「餅」,而韓語年糕發音和dog差不多,英語中翻譯為rice cake,蠻貼切的。受漢文化的影響,米糕在韓國也有著重要的地位,首爾就有間米糕博物館,銷售著60多種年糕,韓果和30多種飲料,並展示著各種工具,還可以體驗,可見米糕在韓國歡迎度。
  • 翔安這種古早味的米糕你吃過嗎?
    蔡保珍和新出籠的米糕屋外的豔陽下,曬著一排排的蒸籠。走近一看,蒸籠上還記載著年份。舊時綁蒸籠都是純手工製作,綁蒸籠的師傅大多為莆田人,綁完一個蒸籠,師傅會把當年的年份記載上去。我找了找,最早的一個寫著「一九八五年」。那濃濃的古早味頓時冒了出來。
  • 做米糕,用粘米粉還是糯米粉?做錯這一步,難怪米糕口感不好
    做米糕,用粘米粉還是糯米粉?做錯這一步,難怪米糕口感不好米糕這種美味的甜品有沒有朋友們吃過呢?說起來這還是一道非常經典的傳統小吃,香甜軟糯,吃起來口感特別好。所以說像米糕這種傳統小吃就成了我的最愛。口感很好,而且食材也簡單,沒有任何添加劑,多吃的話對身體也沒有壞處。而且米糕做出來也比較容易儲存,不容易壞,做好之後隨吃隨拿非常方便。我猜很多朋友都在家製作過米糕,朋友們做出來的米糕口感怎麼樣呢?是不是又香又軟的感覺?其實很多人做出來的米糕並不好吃,這是因為什麼呢?
  • 小米製作的小米糕,滑嫩鮮香,只需要7步搞定
    今天小編想要分享給大家一個小米糕的做法,小米糕不僅可以作為一道菜,也可以當飯,酸辣開胃,大夏天的,如果沒有胃口,可以適當來上這麼一碗,真的是非常不錯。下面,咱們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製作步驟:1、首先準備200克小米,倒入碗中,倒入清水,然後清洗乾淨,完後浸泡4個小時以上,用手抓一抓、捏一捏,就跟淘米手法一樣,把小米弄碎就可以了,接著,把水倒掉,瀝乾;2、把控幹水分的小米倒入破壁機,倒入淹沒小米高度的清水,水稍微多一點點,然後把小米打碎成米漿,打好後倒入碗中;
  • 吃一口就會上癮的桂花米糕,百年工藝傳承!竟然能吃出奶奶輩的味道!
    軟糯柔韌×甜而不膩長按識別下方圖片二維碼,來吃桂花米糕他的爸爸和爺爺都是做溫州米糕的老匠人,這門手藝父傳子,子又傳子,整整跨越了上百年。我曾問他為什麼還要堅持手工做糕點?他說「現在年輕人很多不願意做這行了,機械化是不能代替手工的,傳統糕點要是失傳了會是一種遺憾。」前前後後,從精選大米到糕點成型,整整要18道工序。這18道工序是人工操作,不假手於機器。
  • 這家韓國米糕竟然都說好吃?我不信!結果真香了!
    早就被安利過這家店的米糕正宗好吃,小編不信,趁著中午休息去打卡,我的天!這是什麼神仙米糕!店裡乾淨整潔,來購買的人也是絡繹不絕,各式各樣的米糕整整齊齊的陳列在櫃檯上供顧客挑選,真有一種韓劇裡街邊小店的感覺~可可愛愛的一個大團團兒,外面一層薄薄的糯米皮兒還撒了點椰蓉,裡面包著超級大的紅豆餡兒,胖乎乎的招人喜愛~咬上一口香氣瞬間散發出來,慢慢的豆餡也流出來
  • 做米糕時,不要只放酵母,多加一點,蒸好的米糕不發粘,沒有酸味
    米糕在我們那裡叫做「發糕」,做法可分為兩大類,即是傳統大米糕,和創新版米糕。前者的做法相對講究,有一定的難度,以及很耗時間,但味道和口感是最好的。而後者呢,非常容易上手,成功率極高。接下來主要講解下當下主流的做法,以及常見的問題,例如:「蒸好的米糕為啥會發粘」?或者「為什麼米糕發酵得挺好的,可蒸出卻不鬆軟細膩」?以及米糕有股酸味是怎麼回事?之類的。大米糕做法首先原料很關鍵,黏性較低的大米,做出的大米糕口感鬆軟,不會粘牙。
  • 2020年12月15日團品【乾紅食品黑仁脆脆.烏米炒米糕 208g*2袋】
    24小時限購5售後說明:食品類不支持7天無理由退換貨,無理由拒收需扣除相關費用;1、因快遞暴力導致箱子變形但內物未有任何破損,不影響食用,不在售後範圍內,不賠付;2、因口感不喜歡、儲存不當不售後不賠付;3、請及時籤收,如有破損、漏發情況,產品請與面單放一起拍圖,於籤收7天內上傳售後處理;4、炒米糕切塊為手工作業
  • 魔都網紅米糕登陸上下九!阿嫲凌晨就上街去排隊…
    我在上下九沒花錢嘗到了… 超長拉絲  絕對軟糯  無敵Q彈 來晚了就沒啦上海南大門米糕,「排隊排到腳軟」的代名詞。現在,TA終於來廣州啦!憑藉優質的產品和認真的服務態度,南大門米糕在廣州開業僅兩個多月,就拿下上下九麵包甜點服務榜第①、熱門榜第②,令人佩服③連!所有產品嚴選品質上乘的材料,當天製作,絕對新鮮。
  • 海鹽花生醬丨楂心樂丨錐慄餅丨桂圓紅棗枸杞茶丨黑芝麻糖丨黑芝麻米糕
    他家的花生醬是我目前為止吃過最喜歡的一個花生醬,很香,帶點淡淡的鹹味,不油膩,有顆粒感。一般的花生醬,聞著是挺香,入口太油膩,甚至是噎人。但是這個花生醬,我空口都能吃好幾口!需要控制自己可別吃多了的那種!原材料用的肯定是好花生,另外還加入了海鹽,海鹽帶來了淡淡的鹹味,同時也降低了花生醬本身的油膩感,香裡一點點鹹,口感更有層次感。而且還吃得出花生顆粒,更是討喜。
  • 【早餐】米糕,中國特色傳統小吃食品之一
    漢朝對米糕就有「稻餅」、「餌」、「餈」等多種稱呼。漢代的揚雄在《方言》一書中就已有「糕」的稱謂,魏晉南北朝時已流行。古人對米糕的製作也有一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中國稱米糕為年糕或粘糕,日本人稱「餅」,韓語的年糕發音和dog差不多,英語中「年糕」的翻譯是rice cake,意思是米糕,很貼切。
  • 蒸米糕
    掀開籠屜蓋,裡面便是熱氣騰騰的米糕新鮮出鍋的米糕,甜而不膩,色香味俱全米糕中的「糕」與「高」諧音
  • 紅蟳米糕,入夏48小時的驚豔
    三年來,我們終於走出了吳國與越國的範圍。尋味思明現在群眾提問很詭異,有人問鱷魚肉好不好吃,還有一個八十多歲的阿伯表示此生未了心願就是去廣州吃猴子,被沈爺勸阻了。早上大家集體逛八市,廈門的第八菜市場,規模最大最為著名,市場的道路依舊逼仄,人擠著人,人擠著車,車開一半停下來扔下半扇豬,卸貨。
  • 上下九網紅Q彈米糕!就連阿嫲也要凌晨排隊搶…
    上海黃牛炒到150元的網紅米糕阿嫲凌晨就帶蓆子來排隊我在上下九免費嘗到了… 超長拉絲  絕對軟糯  無敵Q彈 來晚了就沒啦/更多福利詳情請查看文末//福利解釋權歸南大門米糕(廣州旗艦店)所有/上海南大門米糕,「排隊排到腳軟」的代名詞。
  • 逛吃在江西——米糕篇
    用黏性的大米或者磨好的米粉搓成團,蒸熟米糕一般都較為清淡可口因為烹飪手法為:蒸且無油所以也較為健康芝麻白米糕很常見的一種米糕,在白米糕上撒了黑芝麻。清新可口的米香中混入了黑芝麻盼香味,讓白米糕的口感不再單調。這種米糕吃起來很淡、不甜不膩,可以當主食。一口氣吃上一斤的MoMo醬表示可以引用光頭強的那句話:小菜一碟。紅豆米糕和黑芝麻白米糕相比,紅豆米糕口感偏甜一點,紅豆的香甜和米糕的結合,簡直一口氣可以吃兩斤啊!
  • 教你蒸大米糕,記住4個小技巧,大米糕鬆軟筋道不發粘不開裂
    教你一招,大米糕香軟好吃不發粘不塌陷大米糕人人都愛吃的美食,香軟筋道,細膩綿軟,是用我們常見的大米做成的,只要家中有大米就能做出香噴噴的大米糕。我從小最愛吃的食物就是大米糕,香香軟軟的大米糕看著就流口水,小時候沒胃口的時候老媽就會給我做大米糕吃,一看到大米糕我的食慾馬上就來了,一頓吃3-5塊不成問題。
  • 大米糕的家常做法,口感甜糯有韌性,簡單易學,太美味了
    米糕q彈軟糯,吃起來香軟卻不粘牙。米糕可以說是擁有悠久歷史的傳統小吃食品之一了。從漢朝開始就有對米糕的記載,而米糕的做法也是特別簡單,將米磨成粉製成糕點,這種方法最早記載在北魏的《齊民要術》中。今天就來分享一下米糕的簡單製法,傳統的古老小吃,卻是代代相傳都喜歡的味道。
  • 平和山格鎮農曆七月十九日慈惠宮「米糕龜」民俗奇觀
    村民製作米糕龜不過,這一個奇特現象止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後,由於社會變遷,原來連接慈惠宮的河溝在平整土地中改成了果園,靈龜的進出路線受到限制,因此,如今的靈龜已經不能直接爬回慈惠宮了。但是摸龜祈福的習俗保留了下來,群眾採用變通的方式,用米糕製作巨型赤米龜,扛至慈惠宮前擺放,到廟會結束時,再把米糕龜切分給一應信眾食用,保佑一家老小幸福平安。「乞龜民俗」作為慈惠宮趕廟會特有的傳統習俗之一,聲名早已遠播海內外,成為閩臺共同信仰的傳統民俗活動。據了解,臺灣雲林縣的寒林寺與泰安宮,是由山格慈惠宮分靈出去的廟宇,他們也都將烏龜奉為信仰神物,都有類似摸龜祈福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