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
2020年12月29日,新疆的冬天寒冷難耐。
這一天,烏魯木齊的全天最高氣溫只有-16℃。不少本地人穿上了最厚的羽絨服、衝鋒衣。孩子們被大人包裹得嚴嚴實實才被允許出門玩耍。
凌晨1時30分,溫度降至全天最低的-25℃。街頭卻有一行人走著,身影有些孤單。
那是23歲的潤肺(化名)和她的同事。她們都是電商巨頭拼多多正全力發展的「多多買菜」新業務的員工。同年7月剛入職的潤肺可能沒有想到,入職後的不久就被調至新疆,成為一線的買菜員工。
剛熟悉這裡的工作和生活的她,更沒有想到12月29日這天,所有美好的希冀與憧憬都將隨她的生命戛然而止。
輿論爆炸
與家屬的懇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輿論的一片譁然。
消息在1月3日至4日爆出,如病毒般迅速傳播。一時,「拼多多員工加班猝死」成為各大媒體熱搜頭條。
各界人士、網友、千千萬萬的「打工人」直指以拼多多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反人性的加班文化」。一個鮮活生命的逝去,點爆了無數人心中對於不合理的高強度工作的深惡痛絕。一時間,「996」「007」再度成為輿論熱點,對保護員工合法權益的高呼不絕於耳。
這一幕似乎太過令人熟悉,類似的輿論風暴也並非第一次捲起。2019年4月,新華社半月談等權威媒體亦發聲表示支持。半月談甚至三評「996工作制」,直評「996」的「違法」「過勞」「偽奮鬥」,言辭犀利,一針見血。
但是,類似的輿論風波令人反思,媒體與民心所向的一致為何暫未落地為現實的改變?
一路狂奔的背後:助農與商業
2020年9月,上線不到一個月的「多多買菜」已覆蓋全國13個省、31個城市,被媒體評價「兵貴神速」。
瘋狂奔跑的背後是拼多多深入參與農業轉型和拿下「社區團購」業務板塊的決心。
2019年,拼多多農產品成交額達1364億元人民幣,成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去年2月,拼多多與中化現代農業等企業聯合發起「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公益服務聯盟」,對平穩疫情期間的農產品市場起到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經過2020年的疫情,社區團購已然成為各大平臺的新戰場。
成功拿下社區團購這一新興業務板塊,將有效利用拼多多在農產品上行和社區拼購的已有優勢,不僅有助於拼多多抓牢下一個用戶增長點,成為農產品上行平臺上的真正「巨頭」,也有助於繼續深入參與國家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工作,對於全國農產品流通銷售乃至農業農村的長遠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可以說,「多多買菜」是惠澤多方、義利並舉的大好事,也被視作對於拼多多的試金石。
因此,早在2020年10月,就有業內人士評論道:「社區團購一戰對阿里、美團更多意味著流量之戰,對拼多多則可能是拼命之戰,必須拿下。」
一語成讖。
理想與現實
宏偉藍圖的背後是千萬人的默默付出。
在公司的戰略調整下,許多員工被抽調到全國各地為「多多買菜」業務添磚加瓦。在2020年10月的拼多多內部五周年慶祝活動中,董事長黃崢自己也提到:「買菜是個苦業務,別人睡覺的時候你在揀貨,送貨,這樣消費者在要做飯前才能拿到新鮮的菜。」
但他同時提及:「我們願意去做大量的重投入,深度的創新,願意扎紮實實的改造我們的傳統農業,改變流通。我們應該符合消費者生活習慣的轉變,實實在在的解決老百姓每天的生活問題,能讓他們得實惠,提升生活品質。」
潤肺正是數千個奔赴業務一線的員工之一。在其生前的社交帳號上,「肺寶為多多守守邊疆」這樣一句話依舊醒目。
願逝者安息。
(圖片引自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