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老師有多重身份」,馬云為何力挺鄉村老師?稱呼就是答案

2021-01-11 教育好故事

「鄉村教師必須得振興」這是馬雲常說的話,而他自己也賣力地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設立了「鄉村教師獎」,還比如,他一直自稱為「馬老師」,而不是「馬老闆」。

眾所周知,馬雲之前大學畢業後當了六年的英語老師,後來才創辦了家喻戶曉的阿里巴巴。

而這時候,他也常說,自己是以一個教育者的思維來管理公司的。

馬雲之所以如此熱心鄉村教育事業,不僅僅是自己之前當過老師,而是他看到了鄉村教育的落後,看到了鄉村孩子的艱難處境,看到了鄉村教師的卑微發展。

他說,在鄉村,老師們既是保安,保姆,醫生,最後才是老師。所以,一定要對老師們好。

對老師好,不是表面的,口頭的好,而是實際層面的好。只有對老師好了,鄉村教育才有可能進步,老師們自然也會對孩子們好。

馬雲退休後還會回去當老師嗎?

能夠確定的是,他的關注點,側重點依然會放在鄉村教育上。結合他的公益事業,鄉村教育會仰賴於此,得到發重視和發展。

這也是鄉村教育,鄉村教師所期盼的未來。

中國是農業大國,在現代化發展的今天,農村問題依然是突出的,起著根基性的作用。

誰能看到鄉村教育的現狀,就能看到鄉村教育的未來吧!

相關焦點

  • 馬雲:鄉村教育要從「有」到「優」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範雪)「未來的鄉村教育,不僅僅要『有』,還要更『好』。」9月3日晚,第二屆馬雲鄉村師範生啟航典禮線上舉行,馬雲分享了他對鄉村教育改革的觀點。典禮上,白巖松、惠若琪、李佳琦、夏華、劉勇武等嘉賓共同探討鄉村教育的成長與改變,2019年「馬雲鄉村師範生計劃」入選的100位師範生也首次集體亮相。
  • 貴州7名老師榮獲馬雲鄉村教師獎!有你認識的嗎?
    1月20日,馬雲基金會公布2020年馬雲鄉村教師計劃獲獎名單,貴州7名老師獲得馬雲鄉村教師獎。1月20日上午,馬雲通過視頻連線形式,與全國100名鄉村教師「雲」見面,在線上講話中馬雲表示,等疫情過去了大家再見面。據悉,過去五年,馬雲基金會均是在三亞舉行「馬雲鄉村教師獎頒獎典禮」,今年受疫情影響,頒獎典禮首次由線下改為線上舉行,在線上頒獎典禮舉行前期,老師們收到了馬雲鄉村教師獎獲獎證書。
  • 阿里巴巴公布馬雲新名片,多重身份曝光,網友:只知道其中的一種
    阿里巴巴公布馬雲新名片,多重身份曝光,網友:只知道其中的一種馬雲最近發生的幾件事情,都讓大眾十分的關注,一個的話就是支付寶的法人代表,直接由馬雲變換成了葉鬱青。讓不少是支付寶用戶感到惶恐,而且隨著說餘額寶的收益下降,支付寶的一些福利減免,這個不由得讓人猜測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 馬雲轉崗當老師,網友:有這樣的英語老師,考試肯定100分
    今天,正值阿里巴巴19周年,馬雲發出全員信。信中寫道,一年後,馬雲將回歸教育,屆時阿里CEO張勇將成為阿里第二任董事局主席。一時間,網友紛紛留言,討論馬雲轉崗當老師的事。重回課堂,馬雲已經準備了近10年。
  • 90後鄉村教師:等你鬍子白了還有人問候你「老師好」就夠了
    一年一度的馬雲鄉村教師獎可謂是萬眾矚目。來自全國各地鄉村的老師齊聚一堂,互相學習,他們為鄉村教育的困境尋求社會幫助,也將「外面的世界」帶給鄉村的孩子。
  • 江蘇睢寧魏集鎮小學教師榮獲2020馬雲鄉村教師獎
    中國江蘇網1月7日徐州訊(記者 張揚 通訊員 李莉萍 陳士洲 夏爭春) 為樹立鄉村教師陽光活力的榜樣典範,弘揚鄉村教師無私奉獻的高尚師德,1月5日下午,受馬雲公益基金會的委託,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魏集鎮中心小學校長曹礪為郭永教師頒發
  • 鄉村教師眼裡的鄉村教育 和我們以為的有啥不一樣?
    左宇坤 攝硬體強:塑膠操場、投影設備成「標配」王菲、張曉琴、孫向兵、袁輝,四位鄉村教師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往屆馬雲鄉村教師獎獲獎教師代表。舞臺上的他們,雖有些緊張,但表現得大氣又從容。脫下西裝放下話筒的四位老師,說起自己最熟悉的鄉村教育和最熱愛的孩子們,則滔滔不絕。老師們告訴記者,雖然目前鄉村整體環境和條件比較艱苦,但是鄉村學校的硬體設施已經越來越好了。
  • 晨光彩虹公益攜手馬雲公益基金會,與鄉村教師再度相約三亞
    上海2020年1月8日 /美通社/ -- 2020年1月6日,2019馬雲鄉村教育發展年會暨馬雲鄉村教師頒獎典禮,在三亞香格裡拉酒店順利舉行。郭彥彤會長代表晨光彩虹公益,受邀出席活動,與企業、公益、教育、體育、娛樂等各界相關人士共話公益,一起助力鄉村教育創新發展。
  • 蘭考縣小學教師馬敏傑榮獲2019年度馬雲鄉村教師獎
    1月6日晚,三亞海棠灣,一年一度的馬雲鄉村教師獎頒獎典禮再度舉行,100位鄉村教師在這裡走上紅毯,成為矚目的明星。2019年是馬雲鄉村教師計劃面向河南的第三年,前兩年,分別有5名教師獲得該獎項。今年,河南有11名鄉村教師走上這場夢的舞臺,每人可獲得10萬元獎勵支持。
  • 慧科公益基金會探訪參與改造的河南首個「馬雲鄉村寄宿制學校」
    星海音樂學院老師帶領學生歌唱《我和我的祖國》課後,領導嘉賓一行與學校老師們舉行了座談會,了解學校改造和運營情況,老師們對馬雲公益基金會、慧科公益基金會及臺前縣政府的各項支持表示感謝。網際網路技術促進了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也讓教育更公平更有質量。他同時寄語老師不斷提升自身能力,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學工作。馬雲公益基金會理事、秘書長孫利軍認為,鄉村教育重要的是從根源上真正改變思想,讓老師能夠同頻於一線城市的教育。他表示,接下來將以網際網路的方式做到更好的普惠教育。慧科集團董事長、慧科公益基金會發起人方業昌結合自身經歷表示,知識改變命運,而童年和家庭的影響非常大。
  • 胡彥斌《燃》致敬馬雲鄉村教師獎頒獎典禮 音樂課分享快樂真諦
    2020年1月6日,內地實力派唱作歌手、優秀教育企業家胡彥斌現身三亞出席「馬雲鄉村教師獎」頒獎典禮。從事音樂教育的他更為此次公益活動傾情創作並獻唱了五周年推廣曲《燃》。在寫這首歌之前,胡彥斌亦做了充足的準備,不僅查詢了相關資料、做了對應的調查,更與馬雲基金會的秘書長積極了解了當下鄉村教師的真實情況,充分展現出了一個音樂人孜孜不倦的專業態度。堅持做「鄉村教師」這份職業,不僅僅是情感上的寄託,更是對「教育」這件事本身的熱愛。
  • 馬雲公益基金會將捐贈一億元 助力雲南少數民族鄉村教育
    雲南網訊(記者 劉暢)9月27日,據馬雲公益基金會透露,馬雲日前在昆明曾提出將通過馬雲公益基金會向雲南捐贈一億元人民幣,以推動雲南少數民族鄉村教育發展、提升少數民族鄉村學校師資能力、推進鄉村學校並校。
  • 馬雲又爆金句!我敬你是「爸爸」你卻想當梗王?
    面對鄉村孩子有趣的「考題」,馬雲給出的回答是:「我認為肯定不會,因為地球是人,外星是生物。」這個打趣中帶有認真的答案博得了在場人的笑聲,更是被主持人評價為「來自外星人的答案。」馬雲回答鄉村孩子的問題。鄉村教師代言人:回歸的「馬老師」馬雲自己說,「退休」後將投身教育和慈善事業,全職做老師。在阿里內部,員工們也都尊稱馬云為馬老師。馬雲自己也很喜歡老師這個身份,他總說自己畢業於師範,只當了6年老師,就出來創業,一直希望能夠有一天重新回到學校當老師。
  • 馬雲公益基金會:10年1億元培養西藏未來鄉村教育家
    7月23日,在拉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馬雲教育基金項目申報啟動儀式上,馬雲公益基金會宣布,將於今年底完成在拉薩師專新校區的馬雲教師培訓中心的建設,並以拉薩師專為支點,助力西藏鄉村教育人才培養與發展,10年1億元為西藏培養未來鄉村教育家。
  • 馬雲的朋友談馬雲:我真的不覺得他有多高調
    比方說,我們讓這些鄉村教師更優雅,我們每一年都給評出來的鄉村老師,讓他去享受可能一輩子都很難自己去置辦的這樣的一身行頭,然後我們有專業的量體師、設計師來給他們設計服裝。有一次在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的一個會後,馬雲就跟我聊起來,他就說當他看著這些老師站在講臺上,他特別希望我們能夠為他們設計獨特的衣服,真正地能讓他們有師者的尊嚴。
  • 讓更多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訪2020年馬雲鄉村教師計劃提名教師...
    讓更多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訪2020年馬雲鄉村教師計劃提名教師趙仲奎趙老師給學生輔導作業  「作為一名鄉村教師,有幸獲得2020年馬雲鄉村教師計劃提名,我很驚喜也非常激動!」
  • 鄉村老師進不去怎麼辦 解決辦法一覽
    當鄉村老師準備內測的時候,我們是非常歡欣的,但是其中的一些數據還是不太穩定的,那麼當我們突然沒有辦法進入界面,那麼這個時候,不如根據下面的幾點來進行一個操作: 首先可能是手機後臺程序和垃圾過多,所以不妨將手機的後臺和垃圾進行一個清理
  •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給我的最好禮物」——訪2020年度馬雲鄉村教師...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給我的最好禮物」——訪2020年度馬雲鄉村教師計劃提名教師趙建琴每日甘肅網1月8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作為一名鄉村教師,白銀市靖遠縣的趙建琴老師從教23年來,不斷給自己重新定位,由大孩子的「知心姐姐」變成了小孩子的「老師媽媽」。
  • 鄧漢民:一位鄉村老師平凡雋永的60年人生
    尊敬的鄧老師,我們懷念您。」鄧漢民老師去世後,有學生在網上發帖悼念他。 3月2日,陽朔縣金寶鄉長樂小學的鄧漢民老師辦完退休手續,結束了長達47年的鄉村執教生涯。 然而沒有料想到的是,因突發肺梗阻,3月13日晚上,鄧漢民遽然而逝,匆匆走完了他60年的人生。
  • 青椒學員張慶平:希望科技讓更多鄉村青年老師被看見
    特崗老師的職業道路充滿不易,張慶平入職前就已經清晰意識到這一點。「崗前培訓中,範老師在PPT中呈現了通往學校的那段山路——中途都是從山上滾落的泥土和石塊,路的另外一邊就是深不見底的懸崖。」即便是生長於農村,張慶平還是被沿途艱難的環境所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