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保定網友@我心永恆 向《燕南趙北》吐槽:今日去銀行取款,莫名其妙被要求出示「輔助證件」,證明「我是我」!
據爆料網友介紹,因家中急著用錢,12月25日上午,她趕去保定市天鵝路西苑小區附近的郵政儲蓄取款。要取出的是自己一筆本息總共約6萬元的定期存款,已經在3天前到期了。然而當她帶了銀行卡和身份證到銀行櫃檯上要求取款時,銀行工作人員以「身份證上照片與電子存檔照片不一致」為由,讓她出示輔助證件,比如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
網友吐槽說,由公安部門頒發的身份證,是證明自己身份的合法有效證件,而她也是本人取出本人名下的存款,卻要因「照片不一致」而被要求進一步證明「我是我」。交涉中,銀行工作人員也承認,能夠通過目視判斷,本人、身份證和電子檔案三者為同一個人。但以「內部有規定」為由,繼續要求她出示「輔助證件」。網友提出要查看一下相關規定,但銀行工作人員拒絕出示,稱只對內部。
網友說,此前她在辦理護照時,被告知身份證的電子檔案照片只有半拉。她按照要求到所屬派出所補錄了照片,順利辦理了護照,身份證也一直在正常使用。包括在其他銀行開戶、存款、取款等,都沒有出現任何問題,也沒有額外被要求證明「我是我」。尤其是,此前在郵政儲蓄辦理取款業務時,已經按照要求對個人信息進行了完善,此次本人持身份取款被要求證明「我是我」令人費解。
網友吐槽說,這不是在郵政儲蓄的第一次不快經歷。此前一次她同樣去取定期存款,同在西苑小區附近這個營業廳,銀行工作人員竟然以「沒零錢」為由,拒絕付給19.33元現金,要求網友存入活期帳戶。當時,網友明確告知銀行工作人員,卡上沒有活期存款,但該工作人員仍將19.33元存入了活期帳戶。不久後網友再到郵政儲蓄辦理業務時,赫然發現19.33元的活期存款,已經被扣除了3元小額帳戶管理費。「3塊錢不多,但有種被人算計的感覺,很不爽。」
隨著各種行動支付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並爭相以優質服務體驗以及優惠活動吸引用戶,已經佔領了越來越多的支付場景,去銀行、用ATM機甚至現金的次數越來越少。上一次去銀行是啥時候?恐怕很多人都記不起來了。但有些情況下,還是必須要到銀行營業廳辦理的。你在銀行營業廳辦理業務時,曾經有過哪些奇葩遭遇?一起來說說吧。(原創作品,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