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讀!寒假期間家長一定要陪孩子做的5件事!

2020-12-22 騰訊網

寒假,可以說是孩子們期盼已久的休閒時光,家長們也有了比往日更充裕的時間陪伴孩子。

但是,良好有效的陪伴並不僅僅是待在孩子身邊那麼簡單,那家長們究竟該如何陪伴孩子,才能讓假期生活既愉快、又有意義呢?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這幾種高質量陪伴的方法吧。

01

學會正確和孩子交流

孩子在家的時間一久,父母難免會覺得厭煩。這時,父母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千萬不能因為孩子的一點小錯誤就發脾氣、甚至動用語言暴力。

少說「你要聽話,否則就不給你買新衣服!」「放假也不去看看奶奶,真不孝順!」「整天就知道擺弄那些破東西,真沒志向!」「你少管大人的事,學好習就行了!」等話語。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並不是依附父母而存在的。他們也有自己的思考、選擇與愛好。

家長不能一味地用自己的觀念去打擊他,這些話要麼扼殺孩子的自尊心,要麼磨滅孩子的創造力,要麼讓孩子養成萬事無所謂的態度。

平日裡多給孩子一點讚揚,一點鼓勵,他們或許會有更大的進步。

02

一起制定計劃

一份好的計劃,無論是孩子的,還是整個家庭的,它都是一個美好願望的集合,除了讓生活更有序外,它會讓這個家庭充滿積極正向的力量。

這個計劃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做,充分尊重孩子的意願,讓他擁有參與感,這樣執行任務時孩子才會變得更加積極。

因為統一了方向,爭執少了,共同的努力多了;孩子知道了自己該做什麼,爸爸媽媽的嘮叨少了;做計劃的引導過程中家長清楚正向地表達了孩子要怎麼做,孩子也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寒假計劃也是我們與孩子的合約,讓孩子遵守合約,也是培養孩子做事情負責任、學習理性思考的好機會。

03

和孩子一起在戶外玩耍

現在的社會,生活節奏非常快,父母親為了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品質就必須努力工作,這樣難免會減少陪伴孩子的時間。

寒假就是彌補這一切的好機會,父母可以多抽出一些時間陪孩子們在戶外玩耍,比如:搭帳篷、慢跑、做遊戲等等。

「自然」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我們必須讓孩子親身體驗自然的生命力,去感受陽光的溫暖、風的飄動、雨的溼潤,甚至日夜差異與季節變化。

自然中的活動不僅可以刺激孩子的五感,長期下來,這些記憶也會逐漸累積成為將來學習的養分,為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礎。

而且,戶外運動既可以增進親子間的感情,又能維持孩子較好的體能。

04

陪孩子閱讀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也是孩子一生相互陪伴的良師益友,所以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深遠的影響。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愛好讀書,但是如果父母只知道吃穿、打扮、玩樂,連書都不沾,甚至孩子在閱讀中遇到問題詢問自己時,總是表現得很不耐煩。長此下去,孩子就會喪失讀書的興趣。

因此,我們要改變這種心態。假期裡,父母看到孩子喜歡的書可以買回去或借回去,和孩子一起閱讀。

通過共讀,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一同成長;通過共讀,為父母創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分享讀書的感動和樂趣;通過共讀,可以帶給孩子歡喜、智慧、希望、勇氣、熱情和信心。

慢慢地,孩子就會把看書當作一種快樂,一種習慣。

05

帶著孩子做家務

「你家孩子真聰明!」

「這孩子鋼琴彈得真不錯!」

「你家娃都會背三字經和唐詩了啊!」

父母之間這樣的對話,經常能在生活中聽到。我們總是希望孩子優秀、智商高、情商好,唯獨像家務這樣的小事,被很多父母忽視。

過年在家,一般都是親戚們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大家聚完之後,常常都是一地狼藉。那就趁著這個機會,讓孩子和你一起做家務吧!

孩子剛開始學習做家務,一定有做不好的時候,但是媽媽不需要著急。

在練習過程中,孩子會觀察媽媽的做法,媽媽也可一步一步地進行示範講解,讓孩子通過模仿媽媽的動作來完成家務,這樣能讓孩子思考「怎麼做才能做得好」,進而學習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讓孩子從小練習做家務,其目的不是為父母分憂解勞,而是對孩子未來的期許和培養,是家長對孩子負責的表現。

寒假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希望家長能把握好這個機會,放下手機,全身心地陪伴孩子度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假期。

無論何時,對孩子來說,陪伴都是最好的教育!

----------小學生放學後-------------

相關焦點

  • 班主任提醒:寒假做好這7件事,讓孩子受益下學期!
    計劃要和孩子一起制定,既讓孩子有了參與感,也讓孩子心甘情願的執行,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生活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和孩子一起做制定寒假計劃,是讓孩子學會,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計劃地執行,讓孩子養成有條有理做事的好習慣。
  • 致家長:寒假這樣陪孩子……
    這個假期有點長,你是怎麼陪孩子度過的呢?1、每一個虛度的假期,都是通向平庸人生的滑梯一到寒假,很多孩子就開始放縱自己。為人父母,不逼孩子一把,怎知他以後會不會後悔當初不曾拼盡全力?5、沒有輕而易舉的成功,只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有句話說得好:「每一次發奮發奮的背後,必有加倍的賞賜!」有時候,努力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不被世界改變。
  • 想讓孩子擁有快樂童年,父母一定要陪他做這4件事,你還差幾件?
    為了讓我們的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也為了拉近親子間的關係,父母再忙也要抽空陪他們做這4件事,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噢!一起放風箏小時候最喜歡的事就是跟著門口的大哥哥一起放風箏,拿著自己做的「劣質」風箏,一路狂奔到空曠的田野裡,一人拉著風箏線,一人拉著風箏頭,迎著風狂跑,當看到風箏成功飛起來的那一刻,真的覺得無比的快樂與自由,仿佛是自己在天上飛一樣。
  • 資深小學班主任建議:寒假來了,孩子可不能放養!家長要早做準備
    眼看著「神獸」又要歸籠了!不少家長都評論:家長要哭了、沒想到又被坑了一把……不過,調侃歸調侃,真正的父母是不會被寒假打倒的!只會提前做好準備,幫孩子合理規劃寒假生活。面對可能到來的又一個「超長寒假」,我特意和兒子的小學班主任溝通了一下,班主任建議:寒假來了,孩子可不能放養!家長要做好這5個準備!
  • 新東方在線幫孩子過好寒假,家長必讀
    期末考試陸續地結束了,孩子們的寒假開始了,很多家長都在思考如何陪孩子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既要滿足孩子放鬆的玩心,同時也要藉助這一個月的放假期,彌補學期裡的不足。
  • 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家長要改變你的教育模式,做到8件事 當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 首先,父母要改變你所有的教育模式 早年你可以說快寫作業去,走我們上學去。到這個階段不要這樣了。
  • 老師提醒:寒假期間,避免「假期症候群」這幾點要讓孩子去做!
    我們經常會發些這樣的現象,很多孩子明明寒假那麼長時間,完全可以完成作業,但往往總是喜歡等到開學前幾天去熬夜趕,最後寒假時間也過了,卻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事情,就這樣玩著玩著時間就沒了。所以,在寒假期間,孩子們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學會為自己的寒假定一個假期計劃,比如:這個寒假自己想看幾本書?想學什麼內容?
  • 家長要趁早幫孩子規劃寒假生活
    2020年的寒假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孩子們在家上網課很長時間讓所有的家長記憶猶新,轉眼間2021年的寒假即將來臨,怎樣規劃孩子的寒假生活無疑是孩子非常重要的一個假期,合理地安排假期可以讓孩子的假期生活充實而富有意義。
  • 面臨幼兒園開學,為讓孩子早日適應,家長要提前做三件事
    面臨幼兒園開學,為讓孩子早日適應,家長要提前做三件事因為疫情的原因,今年許多幼兒園延期開學,所以暑假就比往年放的要晚許多,包括今年的幼兒園招生的時間也推遲了,大部分幼兒園都是在六月份的下旬才開始招生。相信現在家長應該已經確定了孩子去哪個幼兒園了。在開學之前家長還有三件事要做,為的是能讓孩子早日熟悉幼兒園的情況,防止孩子入園後產生嚴重的焦慮情緒。
  • 父母做的這6件事,會讓孩子感覺到無助和害怕,父母一定要注意
    在傳統觀念裡,我們是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我們把自己定義為監督、指導和帶領孩子的前行的長輩,覺得孩子就應該聽從我們的,不聽話就是叛逆,就不是乖孩子。但事實這種觀念卻導致我們與孩子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與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我們做父母的正在做無數令孩子感到害怕的事情,正在親手把孩子推離自己。孩子害怕父母做的6件事,很多父母都在做,快來看看你中了幾條。
  • 陪伴是最好的祝福,假期陪孩子一起做的幾件事,父母不要錯過
    金鼠盈門,喜迎新春,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孩子們早已在寒假裡休息了許多天。不久之後,家長們也要開始自己的假期,不知道父母們都有沒有什麼假期計劃,有沒有為孩子準備好新年驚喜,或者打算如何度過這段難得的假期,這裡我整理了一些父母出行計劃,希望可以幫助你們享受親子時光。
  • 經驗談:家長做對3件事,孩子英語飛快進步!
    需要提醒家長朋友的是,機構各有側重,教學水平還是要看實際效果。如果一節課下來,孩子在玩玩鬧鬧中把課上完了,內容量太小,對投入的時間來說不值得,學習效果還不一定好。值得慶幸的是,自己遇到了幾位優秀的寶媽,在一起交流孩子學英語的經驗時,了解了「自然拼讀」、「沉默期」、「閱讀分級」等重要概念,堅定了通過閱讀原版來學英語的正確路子。
  • 關於寒假,班主任給學生的8個建議,很實用!(轉給家長)
    如何讓孩子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寒假,是所有家長和老師都關心的問題。老師在此提出幾點建議:既要享受休息時光,也要安排學習內容。一、關於作業:寒假不規劃,開學差距大首先要強調的,就是讓孩子頭疼的作業。所有孩子都要吸取教訓,不能把作業拖到開學前。所有家長也要牢記,不要縱容孩子不寫作業。
  • 寒假延長!家長做好這幾件事,孩子想不超車都難
    「本來給孩子報了寒假學習班的,現在全停課,小神獸整天在家自己Happy。」……家長們焦慮也是有原因的,畢竟寒假是幫孩子查漏補缺的好機會,尤其這個春節,少了很多走親訪友的熱鬧,而多了一份安靜,如果能夠管理好孩子的學習,彎道超車不是不可能。
  • 學霸家長分享:我從不陪孩子寫作業,只做這件事!
    鄰居家女兒,不只是學習第一,體育中考拿了滿分,跆拳道省級賽區55公斤級第二名,上了省重點高中住校,周末還去做志願服務。這麼優秀的孩子,她爸爸卻說,從來不陪她寫作業。她爸爸說,家長是一項職務,從孩子出生就給你任命了;她爸爸說,家長是一項事業,要盡其所能常更常新。
  • 馬上要放假了,家長如何安排孩子的寒假才合適?
    下面這些方法,家長朋友可以參考下:一、明確寒假的意義:寒假的意義在於在寒冷的冬季,留出一塊兒時間給孩子們緩解學習的壓力和疲勞,讓孩子們的身心得以休息和放鬆,同時慶祝對中國人來說最重大的傳統節日春節。放鬆身心,調節自我,追求身心的健康愉悅是寒假的主要目的,那些想著在寒假期間抓緊時間逼一逼孩子提高下某門文化課的家長請先停下來。
  • 小學階段最重要的5件事,媽媽一定要教會孩子!
    ◆ ◆ ◆ 第一件重要的事:聊天 孩子放學回家後,父母要問問孩子在學校裡發生了什麼,和孩子聊聊天。有的爸爸媽媽下班回到家後,往往是醉心於手機,或是繼續未完的工作,很少和孩子溝通。
  • 想要增強孩子記憶力,家長只需在睡前做3件事,促進大腦發育
    但孩子無論在身體的生長和大腦的發育等方面都是離不開家長的,比如有的孩子老是背不下來課文,在學校也經常因此被老師批評,其實除了本身的理解問題以外,還與父母沒有注意培養孩子的記憶力有很大關係。對此,長期深耕於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領域的李玫瑾教授提議,想要增強孩子記憶力,家長只需在睡前做3件事,不僅可以促進大腦發育、提升孩子的記憶力,還有利於孩子的情商發展。
  • 3-4歲是邏輯思維敏感期,家長做好這5件事,孩子邏輯清晰思維敏捷
    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好壞決定孩子的一生,而3-4歲是孩子邏輯思維敏感期,家長做好這5件事,孩子就會邏輯清晰思維敏捷。3-4歲是邏輯敏感期根據蒙特梭利的兒童主要敏感期理論:當孩子在3-4歲時,就會進入邏輯思維敏感期。
  • 寒假神獸回歸,家長請做好準備!
    一年一度的寒假即將降臨,慌的是父母,幸的是孩子。神獸回歸,父母堪憂。……因為神獸已經做好迎接狂歡的假期,沒了老師的監督,少了家長的囉嗦,可以盡情的開啟「進化」模式,玩手機,看電視,打遊戲。可謂是盡情的玩,放肆的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