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最重要的5件事,媽媽一定要教會孩子!

2020-12-12 騰訊網

小學,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承前啟後的關鍵階段。那麼,從6歲到12歲的這段小學時光裡,除了學習,還有哪些重要的事呢?

◆ ◆ ◆

第一件重要的事:聊天

孩子放學回家後,父母要問問孩子在學校裡發生了什麼,和孩子聊聊天。有的爸爸媽媽下班回到家後,往往是醉心於手機,或是繼續未完的工作,很少和孩子溝通。即使溝通,也主要是詢問一些學習情況,關注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卻很少關注孩子的精神狀態和內心世界。

有句話說得好:你問孩子什麼問題,其實反映出了你自己的生活狀態;你傳達給孩子什麼信息,孩子將來就成為什麼樣的人!

有些話,無形之中傳遞的都是滿滿的負能量,儘量不要說,比如:「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老師兇不兇?」之類的話。這樣的話題看似是關心孩子,其實會在無意中會給孩子很強的暗示:上學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一旦接受了這樣的設定,孩子難免就會對學校心生畏懼和厭倦,感到不快樂。

父母要多說這些正向引導的話:「今天學校裡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嗎」「你覺得自己今天哪件事做得特別好」「你今天交了新朋友了嗎」……

這樣的正向引導,會讓孩子感覺上學是一件美好快樂的事情,自然也就喜歡上學。同時,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思考問題的方向、評價他人的角度也都會是積極正面的。

◆ ◆ ◆

第二件重要的事:安全教育

每一位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在真善美的環境中長大,但是,現實社會的安全隱患有很多。12歲以前的孩子,還缺少對危險的辨識能力,所以,父母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必不可缺。

人的行為70%以上都是習慣行為。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比如不許玩火、水、電,遠離尖銳物品,遵守交通規則,不要吃陌生人的零食等。對於這些觀念,家長要不厭其煩地向孩子灌輸,讓他們意識到養成良好安全習慣的重要性。

此外,12歲前的孩子對外界事物的認知,主要是通過模仿來完成的。家長一定要注意,你們的安全意識和謹小慎微的安全習慣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家長還要幫助孩子遠離不健康不安全的模仿,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為其挑選一下合適的動畫片、影視劇觀看,遠離暴力、血腥的片段。

◆ ◆

第三件重要的事:閱讀

讀書並不一定能保證孩子有出息,但是有出息的孩子肯定都是愛讀書的。

小學階段的閱讀水平決定了孩子高年級以後的學習能力。

99%在高年級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強,邏輯思維、表達能力突出的學生,在小學都有廣泛的閱讀時間。相反,那些只熟習課本和教輔、沒有閱讀習慣的學生,往往會感到學習困難,視野窄,思路不夠開展。

而且,要想學好數理化,閱讀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法,特別是讀一些歷史、地理、自然科學類的書。多讀書的孩子思維活躍清晰,視野也開闊,到了初中會更有優勢。

讀書是世界上回報率最高的事情。孩子在今天所讀過的書,都會藏在他的臉上,他的心裡,以及未來的生活裡。毫無刻意,就能輕而易舉地在他的生命裡發出光芒。

◆ ◆

第四件重要的事:興趣

培養孩子的興趣非常重要,而且越早開始越好。無論做什麼事情,學習也好,閱讀也好,都是有了興趣之後也會有繼續的動力,沒有興趣就完了。

這個興趣,既包括學習興趣,也包括學習之外的興趣。

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多觀察孩子的興趣,並給予正確的引導和鼓勵,不要隨意批評孩子的興趣。在培養孩子興趣時,要給孩子發言權,尊重他們的想法,傾聽他們的聲音,讓他們自己做出選擇,而不是代替他們做決定。

如果孩子對某個愛好感到厭倦了,不要責罵他,也不要強迫他繼續下去。父母有責任讓孩子接觸到不同的東西,讓他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

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能夠增加家長和孩子共同度過美好的時光的機會,這是非常值得付出的。而且孩子的興趣越廣泛,就越不容易陷入不良的活動。

◆ ◆ ◆

第五件重要的事:品格培養

如果沒有道德支撐,一個孩子成績再好,也不會走很遠。品格不僅影響著孩子的現在,更決定著孩子的未來。它比所謂的財富、知識、以及其他都重要。

品格不好的話,天資再高,知識再多,又有誰敢用呢?又有誰願意真心實意地和他在一起呢?

小學階段,孩子的所看所為是其培養優秀品格的基石。從小,我們就要培養孩子誠實守信、艱苦奮鬥、感恩謙虛、善良寬容的品格,讓孩子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堅定地走好每一步。

人人都喜歡與品格美好的人交往,持有美好品格的人如同持有一張通行證,可以暢通無阻地行走於社會。

小編堅信,無論我們的孩子將來做什麼,只要具備優秀的品格,孩子們的生活就一定會平安,快樂,幸福。

相關焦點

  • 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孩子處於這個階段時,家長要特別關注這個問題。 家長要改變你的教育模式,做到8件事 當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 首先,父母要改變你所有的教育模式 早年你可以說快寫作業去,走我們上學去。
  • 3個兒子全部考入斯坦福,媽媽坦言:要想孩子成材,狠抓小學教育
    3個兒子全部考入斯坦福,媽媽坦言:要想孩子成材,狠抓小學教育許多 媽媽抱怨,自打小孩上小學,生活的幸福感猛然降低。另一方面,小學階段也是小孩心理快速發展的階段,小孩這一階段產生的人格品性、性格特點都是會影響到將來的發展,如果不認真對待,等到青春期叛逆起來,家長將束手無策。斯坦福教育學博士陳美齡不斷提到:小孩的學習習慣、學習欲望和性格品行全是在十二歲以前產生的,爸爸媽媽一定要高度重視小學階段的家庭教育。
  • 從倒數第一,到考入清華:教育男孩,媽媽要做這5件事
    趙啟琛火了以後,很多人向他的媽媽討教育兒方法,對此,趙啟琛的媽媽表示,教育男孩,媽媽要做這5件事。但通常這樣長期失去娛樂時間的孩子不止學習效率沒有提高,反而對學習更加容易厭惡。除此之外,如果孩子長期沒有一定的娛樂時間,就會造成大腦長時間處於緊張、疲勞狀態。不止會影響到學習效果,還會因為大腦疲勞而對腦部損傷。
  • 如何讓孩子學會提防壞人?人民日報建議:這7件事要儘早教會孩子
    人民日報在「如何讓孩子學會提防壞人?」這件事上多次向家長們提出建議和方法,以下這7件事家長們一定要教會孩子,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保護孩子的安全。01:不向陌生人透露信息孩子的心思單純,在與陌生人交談時很容易洩漏自己的信息。
  • 在教育中,這幾件事一定要爸爸來做!
    最近,在網絡上有一則新聞成為了熱搜,在這則新聞中,講述的是一所小學開家長會的內容。在這場家長會中,出席的全部都是孩子的爸爸,被稱為是只有爸爸的家長會。在家長會上,一位資深的老師這樣說到:各位爸爸們,可能平時你們與孩子接觸的較少,多數都是孩子的媽媽在教育,但是,我想說,在教育中,有這麼幾件事一定要爸爸來做。那麼,究竟是哪幾件事呢?
  • 小學階段,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真的太重要了
    「媽媽,我們班xx還做起了小生意,把書帶到學校,誰想借他的書看,就收1塊錢,有的書收5毛,我家有這麼多書,我借給同學看,也能賺點錢的,我明天帶十本書到學校去。」孩子天生就對錢感興趣,而小學和初中階段是孩子價值觀形成和發展階段,孩子只有形成了正確的金錢觀,他們才有能力扛起自己的人生,也才能有本事為自己的未來買單。而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是我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如何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 清華學霸媽媽總結:帶娃走過小學六年,這6件事兒最重要
    家有如此資源,我們當然要上門求教啦!相信很多孩子即將步入小學的爸爸媽媽,或者已經在經歷小學生涯的父母,都很想知道在為日後學業生涯打基礎、鋪通路的小學階段,如何幫他們建立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習興趣,並且順利快樂地度過這6年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在清華學霸媽媽的經驗中,小學階段6條重要經驗是什麼呢?
  • 日本孩子6歲前,家長要教會他的9件事,值得中國家長借鑑
    教育孩子是一個很重要的任務,他將來是否能成才全部都取決於父母給的家庭教育,而且孩子每個年齡段都要必須學會的事情!畢竟,孩子的習慣是從小開始養成的,如果父母沒有及時的給孩子灌輸正確的三觀,那麼他將來是不可能有出息的,所以,想要讓孩子變得優秀,我們不妨學學日本人的教育方法,日本孩子6歲前,家長要教會他的10件事,值得中國家長借鑑。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別讓自己追悔莫及)
    孩子處於這個階段時,家長要特別關注這個問題。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要改變你的教育模式,做到8件事早年你可以說快寫作業去,走我們上學去。到這個階段不要這樣了。告訴孩子,你現在長大了,有一些事要自己做,需要幫助時你就說話,你如果不說的話,我不管,你要自己管自己。而家長則要暗中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只是表面上開始放手。
  • 別再讓孩子當「聖母」,吃虧不一定是福,父母該教會孩子「自私」
    例如家長從小就會教育孩子,要尊老愛幼,「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已經被父母們教爛了。但是家長們想過沒有,孩子在學習這些知識,禮儀和思想時,是否真的能夠領悟到呢?會分享的孩子不一定懂得謙讓的美德多麼偉大,他們只是不想讓父母失望,不敢拒絕,不敢自私罷了。
  • 孩子入學總擔憂?聰明媽媽這樣做,讓孩子輕鬆應對小學生活
    「入學」一直是媽媽圈中最熱門的話題,從上哪所小學,進哪個班,再到希望哪個老師來當班主任都是媽媽們需要考慮的問題。我其實很理解媽媽的這種心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受到最好的教育,但其實學習的意義在於自覺。
  • 孩子上一年級,家長一定要做好這些準備!著名小學校長的忠告
    這是一份最中肯的入學指南了,值得每個入學孩子的爸爸媽媽閱讀、收藏。孩子升入小學一年級,就意味著要開始長達十幾二十年的全天的、規範的學習生涯了。在這段生涯裡,我們的孩子將從兒童到少年,從少年到青年。一年級小學生的父母,一定要提前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時間節奏做出新的安排,力求「準時接送」。千萬不能覺得,孩子晚到幾分鐘沒啥要緊,晚接一會兒也不影響啥。我為什麼要強調這兩個「準時」非常重要呢?
  • 史家小學終身名譽校長:小學一年級,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愛上學校
    1、利用好有魔法的100分小學階段,分數重要嗎?整體來看,基礎教育階段,分數不是那麼重要,如果家長過於計較分數,非常容易消磨孩子的學習興趣。曾經在網上看到一條新聞,一位媽媽答應孩子,如果期末考100分就帶他去旅行。
  • 兒子上初中後,我才明白小學階段做好六件事,孩子成績不會差
    在小學階段孩子可塑性強的時候,讓孩子在慢節奏中把一些學習習慣有意識地進行訓練和培養是非常必要的。這個過程雖然比較艱苦,但是對孩子後續的學習生涯會帶來舉足輕重的影響。那麼,哪些習慣可以在小學階段慢慢培養起來了呢?多讓孩子看課外書,培養閱讀習慣。看書,看書,看書。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說,並且說三遍。
  • 「他讓我幫忙的」,孩子總是一副「老好人」,教會孩子拒絕很重要
    讓孩子只記住我應該尊重,卻忽略了自己的真實感受,甚至是將自己的利益置於最後,就拿幫忙這件事來說,很多孩子總是一副老好人的模樣,當家長了解的時候,孩子卻說"是他讓我幫忙的",所以說教會孩子拒絕真的很重要。
  • 關鍵的小學6年,這5件事比成績重要得多,大多家長都本末倒置了
    中國的孩子,12年的寒窗苦讀,小學階段就佔了一半的時間。很多家長認為,初中要面臨中考,高中要應對高考,對孩子來說是人生大事。 但不少教育專家提出,小學6年,才是學習生涯的重中之重。這6年的基礎沒有打好,初中和高中的優秀就無從談起。
  • 陪伴,我們在一起|未來社會,比起成功,你更要教會孩子這件事
    其實,家長要思考,對一個人來說,一生最重要的是什麼?亞里斯多德曾經說過: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父母也應該明白幸福比成功更重要的道理,並把這種理念貫穿於家庭教育中。一個人在努力工作的同時,要更多去挖掘自己的內心世界,進行精神對話,去過豐富的精神生活。他真正坐下來過精神生活的時候,一定是幸福的,學會過精神生活也會減少對外部世界的依賴。所以教給孩子幸福的方法,幫助他構建自己的精神生活,這也是父母最應該教給孩子的技能。
  • 教會孩子正確交友!
    圖片來自網絡友誼的小船翻了在活動中,一位媽媽講了一個事情,這件事讓在場的很多家長感觸頗多這位媽媽有一個上小學5年級的兒子,她的兒子叫做小瀚。小瀚有一個好朋友,從小學1年級起,他們兩個人就是好朋友了,可是,就在準備小升初的時候,小瀚的這位好朋友,笑話他沒有好好準備英語,說了幾句很難聽的話,當時,小瀚就對著這個朋友說:「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請你離我遠一點。」
  • 小學階段什麼最重要?絕對不是成績,你真錯了
    在眾多影響家長情緒的因素中,成績是最無法忽視的,雖然分分分是孩子的命根,但是相比一時耀眼的成績來說,在小學階段以下4個方面的素質才是最重要的教育,會為孩子日後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分數對未來的他們來說,簡直不值得一提。
  • 教會孩子保護自己,是父母的重要責任,這三個方面對孩子很重要
    對於孩子的教育,是每個家庭和父母最重視的事情,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基礎,對孩子的未來及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給孩子充足的愛,引導孩子不斷成長,同時也要教會孩子明辨是非,對孩子也非常重要。沒有人能夠永遠的順風順水,生活中難免會遇到難題,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善惡,孩子將來總要獨自行走社會,沒人能永遠陪伴和幫助他,教會孩子懂得如何去保護自己,是父母的重要責任,這3個方面,一定要教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