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亞冠聯賽東亞區小組賽已經於12月4日全部結束,中超的北京國安與上海上港兩隊順利獲得小組出線權;上海申花因實力差距和傷病,最終未能取得小組出線權;曾兩次奪冠的廣州恆大則被韓日球隊聯手淘汰。東亞區八強中,除中超兩強外,韓國有蔚山現代及水原三星,日本則東京FC、神戶勝利船以及橫濱水手三強全部獲得小組賽出線權,另一席則歸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勝利。這樣的結果既令中國球迷感到遺憾,但某種程度上又是當下東亞地區的真實寫照。對中超球會來說,想要在今年亞冠聯賽中取得突破,難度恐怕遠超以往。
日本球會整體強勢反彈
東亞區小組賽中印象最深刻的,恐怕不是恆大歷史上第二次小組賽被淘汰,而是日本球會的強勢反彈。雖然鹿島鹿角在資格賽中出人意料地被墨爾本勝利淘汰,導致今年徵戰亞冠聯賽的日本球會只有三支,但這三家日本球會卻清一色獲得了小組出線權。這是自2017年亞冠聯賽之後,再次出現三支日本球會晉級淘汰賽的情況。而且,與2017年出線隊伍中有浦和紅鑽、鹿島鹿角、川崎前鋒等這樣的傳統強隊不同,神戶是歷史上第一次徵戰亞冠聯賽;橫濱水手則是第四次參賽以來首次晉級淘汰賽;東京FC也僅僅第三次徵戰亞冠。這與中超聯賽的國安、恆大以及申花等3強均是第9次徵戰亞冠聯賽、上港則是第5次參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實際上,在2016年全北重新為韓國捧回亞冠冠軍獎盃後,最近三屆亞冠聯賽中,代表東亞大區參加總決賽的隊伍全部來自日本:2017年是浦和(最後奪冠);2018年是鹿島(最後奪冠);2019年又是浦和(獲得亞軍)。因而日本球會在今年亞冠聯賽中全部獲得小組出線權似乎理所當然,但問題在於:這三支球隊今年在日本國內聯賽中的成績今年都很一般,截至上周末,東京FC排名最高,僅僅列第6名;橫濱水手排名第9位;神戶隊則只有12名。而這恰恰從一個側面反應出日本職業聯賽整體水平之高。某種程度上,2016亞冠聯賽是日本球會的一個轉折點。這一年,日本的兩支球隊東京FC與浦和分別被上港以及首爾FC在1/8決賽中淘汰,日本球會第一次無緣亞冠八強。再加上2017年底亞足聯根據當時最新的「亞足聯下屬會員協會技術積分排名」情況,日本徵戰亞冠聯賽的席位由過去的「3+1」變成「2+2」,迫使日本職業聯盟以及日本足協採取了一系列積極的舉措。譬如,在聯賽賽程安排主動照顧亞冠參賽隊;再譬如,日本足協推出獎勵政策,如果獲得東亞區冠軍,將重獎8000萬日元(約合465萬元人民幣)等等。而且,早在2018年初,日本職業聯盟和日本足協就發出了「至2021賽季奪回亞冠聯賽『3+1』個席位」的誓言。至2019年11月底,亞足聯重新分配2021至2022年這個周期的亞冠聯賽席位時,日本果然重新拿到了「3+1」個席位。在亞冠暫停前,日本的三支球會表現相當強勢:東京FC當時戰罷兩輪1勝1平積4分排名小組首位;神戶勝利船和橫濱水手都是兩戰全勝,而且倆隊都還大比分橫掃對手,神戶5比1當時還未退賽的柔佛DT,橫濱則在主場4比0大勝雪梨。因此,最終三支球隊全部都闖入16強,恐怕並不是一個令人意外的結果。本來,由於亞冠聯賽東亞區在多哈進行時,日本國內的職業聯賽並未暫停。按照最初設想,日本三家球會計劃「一分為二」,留守部分球員應對國內聯賽。但是,為了日本球會能夠爭取好成績,維護日本職業聯賽的整體形象,日本職業聯盟幫助日本三支球隊提前調整賽程。日本足協也在積極與日本政府進行溝通,最新的情況是:日本政府已經為亞冠聯賽的球隊包括日本國家隊大開「綠燈」,在赴海外參賽的球會回到日本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期間,允許日本俱樂部球隊整隊參加訓練,甚至允許整隊參加比賽。這樣,日本球會可以安心徵戰亞冠聯賽,而無需分心國內聯賽。可以這麼說,日本球會這些年來在亞冠聯賽中的表現突出,並不僅僅只是靠俱樂部「砸錢」,而是在日本足球上下在各種保障方面做足了功夫,最終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韓國正處更新換代之時
相比日本的強勢,韓國球會在今年亞冠聯賽中的表現有些令人失望。儘管蔚山現代表現強勢,以5勝1平積16分的不敗成績獲得小組出線權,但這似乎並不能掩蓋韓國球會整體的低迷。事實上,在2019年底亞足聯根據最新的下屬會員協會技術積分排名而敲定2021至2022年這個周期的最新亞冠聯賽席位分配中,韓國從過去的「3+1」第一次變成「2+2」,其實多少就已說明問題。而在今年的小組賽中,四支出戰的韓國球會僅僅獲得34分、每隊平均獲得8.5分,已經創下2016年以來的第二低得分紀錄。【註:因水原三星所在的小組只有三隊,只有計算每隊的平均得分才更合理與科學】2015賽季,儘管恆大最終獲得了亞冠聯賽的冠軍,但韓國出戰的四支球隊同時從小組出線,平了以往日本、沙特球會所創下的紀錄,而且迄今為止,中超球隊尚未有過四支球隊一個賽季同時從亞冠聯賽小組賽中出線的情況。當年,韓國4支球隊在小組賽中累計獲得最高的41分,每隊平均得分為10.25分。至2016年,全北在崔康熙的指揮下,為韓國最後一次捧回了亞冠聯賽冠軍獎盃,當年韓國4支球隊的累計積分為37分、平均每隊得分9.25分。而至2017賽季,韓國4隊創下得分最低紀錄,在小組賽中總共才獲得32分、每隊平均為8分。至2019年,情況有所好轉,四支球隊累計獲得37分、平均每隊得分為9.25分。而在2019年,四隊更是拿到了41分、平均每隊為10.25分。很顯然,今年的隊平均只有8.5分,相比去年顯然是退步了。儘管和中超聯賽一樣,韓國球會是在完成了國內全部比賽後才出戰亞冠聯賽的,各方面情況明顯好於日本。但是,一方面,作為韓國足壇傳統強隊的首爾FC、水原三星目前正處於低谷時期,即便是奪取今年韓國國內雙冠王的全北現代其實在崔康熙離開後,也處於變革時期。各隊都遭遇到了財政方面的問題,所以,整體的競爭力較以往呈明顯下降之勢。實戰中,除了蔚山情況相比好一些之外,其他三隊並未表現出以往應有的水準。即便是最終獲得出線權的水原,某種程度上也是得益於賽程,加上已經提前出線的神戶無心戀戰,攜手將恆大送出局。某種程度上,韓國國內足壇目前其實也處於「陣痛期」,在韓國國內經濟不甚景氣的大背景下,職業俱樂部的發展也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一個最簡單的事實:像首爾隊今年先後四次換帥,指揮參加亞冠的李元俊在隊伍出徵前兩天才正式上任;而水原今年也是兩度換帥。類似這樣不斷動蕩的球隊,很難有好的成績。即便是奪取雙冠的全北,葡萄牙人莫萊斯也在出戰亞冠前宣布將在年底離任,這多少也影響到了球隊的戰鬥力。相比而言,金度勳自2016年底接手蔚山後,至今已經是第四個賽季,雖然今年在國內賽場形勢大好的情況下最終丟掉了聯賽與杯賽的冠軍,但至少整個隊伍還是相對穩定的。目前,恐怕也只有靠著蔚山來扛起韓國足球的大旗。
中超靠外援恐將到頭了
相比日本三支球隊在小組賽中總共獲得29分、每支球隊平均獲得9.67分,中超四強在小組賽中共獲得37分、平均每隊得分9.25分,在積分上還算過得去。但最終只有國安與上港兩強出線,多少令國內球迷感到遺憾。特別是,過去這些年來一直扛起中超外戰大旗的恆大無緣小組出線,引起廣泛熱議。恆大在小組賽不出線並非第一次,但相比2016年在奪冠後一年的首次小組不出線,當時外界並沒有擔心過恆大的整體實力與水平問題,而且球隊很快重新走入正軌。而這次,恆大的出局所引發的震蕩恐怕在短期之內難以消除,因為恆大被寄予厚望的新生代相比第一代打江山的老球員們,無論是個人能力、技戰術水平抑或其他各方面都相去甚遠。它所折射出的是整個中國足壇目前所遭遇的尷尬——人才青黃不接。當然比較偶然的因素是保利尼奧缺席,讓球隊失去了靈魂。但在保利尼奧缺陣的情況下,恆大依然擁有歸化球員、外援等組成的「七外援」陣容,在這種情況下,球隊依然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無緣小組出線,這或許對中國球迷所產生的震動更大,因為過去幾個賽季以來,中超球會之所以在亞冠聯賽中成績穩步提升,很重要一點就是每支參賽隊都有大牌外援壓陣。如今,在「七外援」壓陣的情況下都無法取得出線權,再加上國內推行的限薪等政策,未來中超球會擁有大牌外援的機率或許將越來越小。恆大的出局,也讓人為未來中超在亞冠聯賽中的前景多少產生了一絲憂慮。相比而言,申花的出局多少在人們意料之中,但又有些意外。意料之中是指申花出徵前普遍不為外界看好,意外的則是球隊前半程表現相當出色。但同樣出局,申花與恆大的情況不同,除了賽程密集(16天內進行6場比賽)之外,人員始終不整一直困擾著申花,這也使得崔康熙最終還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對於申花的出局,外界相比寬容得多。實際上,即便是上港已經提前獲得出線權,但0比4慘敗已經被淘汰的雪梨隊,包括純替補0比2負於同樣以年輕球員出戰的全北,讓外界對上港的表現依然不滿。如果從純足球角度來說,在出線是第一前提下,畢竟是賽會制,上港已經完成任務。至於國安,小組賽5勝1平,取得隊史亞冠小組賽最好成績,這也算是比較讓人滿意的。但對於國安來說,恐怕目標並不僅僅只是小組出線。迄今為止,中超3強在小組賽中與日本三強是3勝3負,都是各勝一場、輸一場,且得失球也是一樣,唯獨國安小組賽中未能遭遇日本球會。淘汰賽面對東京FC,國安最終1比0取勝對手。不過,特殊時期,能克服困難順利完成賽事,其實就已經是成功了,也就沒有必要再去苛求太多。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面對未來,能夠「活著」,就已經是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