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山東省「新高考」迎來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首場8:00-9:30考物理,濟南一考場出現空場。新高考實行「3+3」模式,考試科目包括國家統一考試語文、數學、外語(含筆試和聽力)等3科,以及考生從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科中任選的3科。這樣的方式給了考生充分的自由度,也有利於考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擅長的科目,考出更好的成績。
山東學霸多鍾情於理化生
物理考試出現空場,不僅讓人擔憂,新高考給了考生自由度的同時,會不會讓越來越多的考生放棄難度較大的物理化學等科目。7月26日,山東省的高考成績公布,根據一分一段表,山東的高考成績卻讓人感到非常意外。
從表中可以看出,山東省高分段大部分選考了物理、化學和生物(有關部門對每科前50名進行了評比)。選擇政治和歷史的考生出現在680分以上高分段的人數極少(據媒體報導,山東省前56名均選擇了物理和化學,52人選擇了生物,這意味著這些高分考生中僅有4人選擇了歷史、地理、政治中的一門)。按照傳統的科目劃分,物理、化學、生物屬理科,政治、歷史、地理屬文科。按照山東的高考情況,有網友開玩笑,清華北大在山東錄取的差不多都是理科生了。
中高分段考生選擇物化生的相對更多
隨著位次的不斷降低,選考政史地的考生逐漸增多,相應選擇物化生的考生人數逐漸減少。到2020年山東省普通類特殊類型招生分數線532分,共110794人,選考史地政的考生比例逐漸提升,其中選考政治的考生達到31049人,佔比28%;選考歷史的考生達到32994人,佔比29.8%;選考地理的考生達到50008人,佔比45.1%。相應地,選考物化生的考生比例逐漸下降。其中,選考物理的考生人數為69698,佔比62.9%;化學75907人,佔比68.5%;生物72726人,佔比65.6%。但總體上,中段考生選擇物化生的考生人數仍然佔絕大多數。
賦分制下,語數外成拉分關鍵
新高考實行的賦分制,也就是說政史地和物化生都是一樣賦分,都會有滿分和相同比例的高分段,而總分高分段很少有人選擇了政史地,只能說明選擇文科類科目的考生中,語數英的成績相對不夠突出。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新高考的數學試卷不再分文理科,文科強的考生在數學上相對有些吃虧。
換句話說,選擇理化生的高分考生,語數外也非常突出,或者說學霸大部分選擇了理化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釋,為何濟南物理考場會出現空場的情況,畢竟對於考生來說,沒有十足的把握,選擇難度學習較高,學霸雲集的理化生科目,顯然不是一個十分明智的選擇。
再換一個角度來說,大家也不用擔心,因為學習難度較高,考生放棄選擇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影響未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學科選擇只是考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的方案優化,並不會影響學科總體平衡,畢竟每個人擅長的科目不一樣。
新高考的一些啟示
2020年,是部分省區第一次實行新高考的模式,這給今後考生選擇科目提供了一些啟示:首先是選擇物理有最為廣泛的專業選擇,受約束較少。
其次是語數外的地位得到了強化。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選考科目賦分的背景下,選擇物理的同學考了100分最高,他的賦分是滿分100分,選擇歷史的同學最高分只有90分,但是賦分也是滿分100分,這樣實際是沒有差別的,這樣語數外的成績就決定了二人的差距。
第三是數學變得尤其重要。特別是對於偏文的同學來說,數學高考試卷不再有文理之分,這對部分同學來說實際上是提高了要求,對於學生來說,數學思維並不容易掌握,最重要還是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第四是在沒有明顯優勢科目,也沒有明顯偏科的情況下,建議考生優先考慮有理化的科目組合。畢竟專業選擇更多,對於將來就業等有著深刻的影響。而且從山東今年的考試情況來看,選擇地理和生物的考生相對較多,選擇政治和物理的考生相對較少,但相差也不是特別明顯,想要依靠選考人數少來提升賦分成績的可能性還是較低的。
對於先高考如何選科目,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