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中國人的宗教意識不濃,是因為他們的哲學意識太濃了

2021-03-01 香港三聯

今天,許多西方人看到:中國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樣重視宗教。例如,德克.布德教授在《構成中國文化的主要思想》一文中寫道:「他們(中國人)並不認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動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有組織形式的宗教),而是倫理(特別是儒家倫理)。……這一切使中國和其他主要文明國家把教會和神職人員看為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

從某種意義來說,這話一點不錯。但是人們會問:這是為什麼?如果追求彼岸世界不是人類內心的最深要求之一,為什麼對世界許多人來說,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動成為生活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呢?如果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動是人類的基本要求之一,何以中國人成為例外呢?有人認為,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不是宗教,而是倫理,這是否意味著中國人不曾意識到,在道德倫理之上,還有更高的價值呢?

比倫理道德更高的價值可以稱之為超倫理道德的價值。愛人是一個道德價值,愛神是一個超越道德的價值,有的人或許喜歡稱之為宗教價值。但是如果有人徵求我的意見,我會說,這個價值不僅限於宗教,除非宗教在這裡的含義和我在上面所說的不同。舉例來說,基督徒看愛神是一個宗教價值;而在斯賓諾莎的哲學思想裡,神的含義就是宇宙。嚴格說來,基督徒所說的愛神,也並不是超越道德倫理的,基督教所信仰的神是具有位格的,因此,基督徒愛神可以比擬為兒子愛父親,而兒子愛父親乃是一個倫理價值。因此,基督教所講的愛神是否超越道德,便成了問題。它只是類似超道德,而斯賓諾莎哲學中的「愛神」才是真正超越道德的價值。

相關焦點

  • 【IUMR】 | 論社群媒體之意識型態 On the Social Media Ideology
    所謂不將自身適用於新常態的「少數族群拼湊體」(patchwork of minorities),則能真正地自決,不再受到某種最高政治架構的壓迫,更不受到任何組織(或是對立狀態)的支配。柏林圍牆倒塌後的十年之內,「國家」與「政黨」這兩股馬克思主義意識型態批判的關鍵向心力便失去主導地位。隨後,意識型態不再是哲學關注的焦點,社會科學也共同認為理念雖然重要,但再也無法支配人們的生活。
  • 東西方人類意識的異同:兼論人類意識進化(上)|陳琪瑩
    「開始」與「結束」只存在於線性的時空中──我們的宇宙並不唯一,宇宙預設了自己的多重、交叉/交會與平行。後亞特蘭提斯亞利安期的人類,被賦予了為自己決定/選擇的自由。人類意識為了達成真正的自由,正由直覺性的智慧走向理智性的自我意識──人類喪失了帶著生命、感情的思想,走入了心靈、存在上的空洞與黑暗。
  • 盧文端:本土意識需國家情懷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 女性意識•婦人之見•雌聲
    而且,由於自身意識也受封建和道德觀念約束,使得她們寫作的選題和審美上,都下意識地順應她們的角色認知。加之由於社會的局限,她們事實上也不可能面對外部世界。在這樣的大前提下,魚玄機公然立牌「詩文候教」,可說是對封建禮教的一種傲視,不屑,甚至於反其道行之。 魚玄機的詩歌,就是非常具有獨特的女性視點和女性意識的。
  • 東西方人類意識的異同:兼論人類意識進化如何結合華德福課程(上)|陳琪瑩
    在人智學中,人種出現的時期依據人類的文化、意識表現與成就來區分及定義,不必然依據著人種(如:膚色、輪廓、身體特徵等)的外在表現來命名;如同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氣味,不同的人種也有不同的味道/體味。每一個亞種都會盡其所能活到最長久的時間,提供人入胎上盡其廣泛的選擇。〕
  • 女性意識•婦人之見•雌聲 翟永明
    即便是最開明的時代唐朝,正統的道學家也會認為:文章雖是公器,卻不能大過男女之防。況且,在強大的父權社會壓抑下,大多數女性毫無自信心,自認為她們的創作是無意義無價值的。而且,由於自身意識也受封建和道德觀念約束,使得她們寫作的選題和審美上,都下意識地順應她們的角色認知。加之由於社會的局限,她們事實上也不可能面對外部世界。
  • 東西方人類意識的異同:兼論人類意識進化如何結合華德福課程(上)|《野獸·薦讀》
    在人智學中,人種出現的時期依據人類的文化、意識表現與成就來區分及定義,不必然依據著人種(如:膚色、輪廓、身體特徵等)的外在表現來命名;如同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氣味,不同的人種也有不同的味道/體味。每一個亞種都會盡其所能活到最長久的時間,提供人入胎上盡其廣泛的選擇。〕
  • 臺灣420萬客家人-「美濃客家菜」
    90%為客家籍,因此美濃是全臺客家文化保存最完整的一個鄉鎮,「美濃客家菜」享譽全臺。美濃客家菜的這三封,都將食材煮得非常入味軟爛。美濃豬腳眾所周知的美濃名菜,由豬腳、蒜頭、米酒悶燒而成,口感極佳,香嫩而不油膩。
  • 張崑將主編《東亞視域中的「中華」意識》出版(附:主編序)
    2013年開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積極地推動有關「東亞視域中的中華/中國意識」國際學術會議,每次均以小型菁英式的規模,進行學術發表與討論,前後迄今辦理了五屆,參加會議的國內外學者超過上百位,發表論文者不下五十篇,本書的集結僅是前面幾屆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新娘妝到底要濃還是淡?
    如果你沒有和明星一樣的氣質五官(這也是絕大部分平民新娘的現狀啦),我勸你,別上雜誌明星的當。妝容上鏡規律 上鏡比真實妝容輕淡兩度,胖兩圈是老規律。所以對於平常人來說,眼妝適當可以用濃點的睫毛眼線,輪廓做深一點,髮型可以做蓬鬆點,嘴巴適當收斂唇形,讓上鏡的你顯瘦顯精神。
  • 方東美教授通論「西方哲學精神」
    如是立論,形上學之最高發展直變成神學,這一點後來予黑格爾以莫大的鼓勵。黑格爾承受亞氏思想的影響,一方面以為絕對精神是宇宙萬有之原,他方面又把它看作一切發展之極詣。他們之間重要的差別是:亞氏的神學傾向於超越的宗教,而黑氏的神學則依傍泛神論的宗教。撇開希臘層疊的宇宙觀,黑格爾的系統哲學是無法了解的。
  • 日語諺語:血は水よりも濃い
    【意味】血は水よりも濃いとは、血の繋がった血縁者の絆は、どんなに深い他人との関係よりも深く強いものであるというたとえ。また、血は爭えないということ。意義:血は水よりも濃い比喻血緣關係的羈絆比其他任何關係都要更深,血緣是不爭的事實。【注釈】血液が水よりも重く濃い液體であることから、血の繋がった身內の絆の濃さを表している。
  • 王俊|從海德格爾的宗教現象學到哲學密釋學——兼論信仰經驗的密釋學性質
    海德格爾認為,基於意識的規範化而對宗教提問,即認為宗教是「超時間法則的一個個案或範例」,所能把握到的是「那種具有意識品行的東西」,但是這樣的提問「對它切己的對象茫然無察」,而宗教現象學則要求以「現象學式的理解」面對宗教,即「去親驗(erfahren)原初的對象本身」。
  • 熱詞「意識高い系」到底是什麼意思?
    「意識高い系」の人々は、語る言葉だけを捉えれば確かに「意識が高い」人物である。只聽「高意識系」的人們談吐,他們確實是思想超前的人。しかし、実際はそうでないからこそ「意識高い系」なのである。不過正因為他們不是真正思想超前的人,所以才稱他們叫「高意識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