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魚新帖|《三字經》和念書巷

2021-01-19 騰訊網

□周東旭

看越劇《一縷麻》,那個傻頭傻腦的周家少爺,讀起書來疑問特別多,譬如為什麼「桃子生梨」(趙錢孫李),為什麼會「繩子搓」(人之初),不知道是搓麻繩還是搓草繩?令人拊掌大笑。朱自清先生在《中國歌謠》中說童謠中經常把蒙學教育的經典歌謠化,譬如「人之初,鼻涕拖;流得長,吃得多」,這種做法近乎現在的惡搞,但惡搞似乎不一定一點知識性和趣味性全無,看了這些不禁會讓人會心一笑。

讓人想起《三字經》來。《三字經》於舊時的蒙學教育,地位不下於四書五經於儒家,《老子》《莊子》於道家。《三字經》從人性開始闡述,然後到教育到學習,舉了許許多多的例子,把幼兒識字、歷史知識和倫理道德教育融為一爐,而且句法靈活、語言通俗,句句押韻、朗朗上口。那感覺就像小孩子吃糖。18世紀被譯為俄文,邁出國界,然後是英國、美國,20世紀80年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性的啟蒙教材。所以說提起《三字經》應該可以說:「地球人都知道!」

記得錢鍾書先生這樣說過,如果你覺得這隻雞蛋好吃,又何必打聽這隻母雞的情況呢?這話很謙虛,對於作者應該如此,但作為我們讀者似乎不應該忘記那些有功於社會的人,那位編寫《三字經》的正是南宋寧波人王應麟。雖然《三字經》的作者也存在爭議,但是多數學者認同王應麟所作。大概王應麟當時覺得這是課子教孫的小兒科,並沒有把署名權當作一回事,就像古代許多小說也沒有具體署名一樣。

王應麟,字伯厚,號深寧居士,自小聰明,當過許多官,據說文天祥就是王應麟任複試官的時候發現的,王應麟讀到文天祥的考卷後,立馬向皇帝推薦說「忠肝如鐵石」。王應麟後因太剛正不阿了,受到權相賈似道的排擠,他卻說:「忤相之患小,負君之罪大」。賈似道,寧波人也沒饒過他,明代鄞人周朝俊寫了本《紅梅記》傳奇,其中賈似道的奸臣形象,讓人髮指唾罵,戲曲演義的傳播力往往比正史來得廣,所以幾乎老百姓都知道賈似道這個禍國殃民的奸臣。

宋亡後,王應麟隱居故裡,安心著述,著述非常多,以《困學紀聞》《玉海》最為有影響。《困學紀聞》是王應麟的代表作,與沈括的《夢溪筆談》、洪邁的《容齋隨筆》,並稱宋代三大筆記。《困學紀聞》採用了筆記形式,分類編排,對文獻典籍、學術淵源、文化現象,進行疏理、考證、鑑定與評價。凡說經八卷,天文、地理、諸子二卷,考史六卷,評詩文三卷,雜識一卷,共二十卷。

這麼赫赫有名的人物在老家有什麼遺存嗎?在寧波市第一醫院南面有一條小巷,叫念書巷,因為這條小巷所在地就是王應麟的祖居地,王應麟官至禮部尚書,所以寧波人稱他的宅第為王尚書第,大門前一條街稱為王尚書第巷或王府前。王應麟有藏書樓,名汲古堂。書樓被毀後被改建為白鶴廟,廟前一條小巷稱為白鶴巷,就是宋時的王尚書第巷。1927年,以馮孟顓先生為首的「街巷整理委員會」成立,將王尚書第右首小巷命名為念書巷,以此紀念王應麟。念書巷南聯雲石街,北通縣學街,東首是陶家巷,西邊是鄮山街,短短不過百米。20世紀90年代舊城改造時,白鶴巷成了永久的回憶,只剩下一條念書巷了,2005年8月,念書巷立了一塊「宋碩儒王應麟故裡」碑。揭碑時,組織了一些小朋友用稚嫩的童聲念:「人之初」。

周東旭 ,寧波市文化藝術研究院青年學者。著有《蒼水詩注》《鼓樓鐘聲 寧波老城的生命印記》等。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關於食蚊魚,以及食蚊魚和青鱂的區別
    在香港,有跡象表明,引進的食蚊魚和幾種胎鱂已經減少了當地魚的種群數量。它們捕食小魚,幹擾或啃咬較大的魚的鰭。一些鯉科小型魚,如通過競爭或捕食,導致特有種林氏細鯽(Aphyocyprislini)的絕滅;而曾經在當地普遍分布的青鱂medaka(Oryzias latipes),現只發現於胎鱂還為侵佔的少數生境中。
  • 養觀賞魚就離不開魚食,如何正確存放你的魚食?別因小失大
    我感覺這個魚食的存放問題就沒有受到廣大魚友的足夠重視,而魚食的存放不當影響是很大的,嚴重時候還會害水害魚!希望這篇文章能引發魚友們對魚食存放的思考和重視!古語說:民以食為天!我說:魚賴魚食而活。所以,我們就不能忽略對魚食的保存,需要科學合理地存放魚食,使魚食保質、保鮮。魚食的存放你不能隨隨便便。我們常見的魚食有很多種,總的來說,我把分為乾魚食和溼魚食。
  • 《野魚記》-身邊的魚系列 之 青鱂和食蚊魚的戰爭
    用網撈起來放進觀察盒辨認,只見它體似柳葉;嘴向上翹,這嘴型是生活於上層水魚類的典型標誌;肚子膨大,尾柄前生有一塊黑斑,看上去就像沒有顏色的孔雀魚。原來這是一條懷孕的雌性食蚊魚,一種原產於美國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小型卵胎生魚類。顧名思義,食蚊魚就是吃蚊子的魚的意思,以前的人們認為這種魚嗜食孑孓,是抑制蚊子繁殖的生物,可以預防瘧疾等疾病,因此被大量引入世界各地的水體。
  • 食魚新津安西
    食無魚。」意思是:長劍呀,咱們回去吧,我在這裡吃飯連魚都沒有。在古代,「食有魚」就那麼稀罕麼?其實還真不簡單,地境少江河,食魚只得挖塘飼養,塘要佔地,不成規模,產量就小,食有魚不是一樁易事。再說塘魚,滋味自然不及產自江河的活水魚。但在新津縣,「食有魚」實在是尋常得很。
  • 觀賞魚的魚飼料質量不好怎麼辦,如何給觀賞魚換食?
    如果我們在購買冰凍魚食時,遭遇到上述的這種現象,乾脆直接換食吧,或者是使用大量水流衝洗,即使浪費一些也是沒有辦法的,再不,就投餵給一些比較皮實的魚。只要是發現水質突然間出了問題,首先考慮投餵量是否過多,因為再髒的魚食,投餵一丁點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當然還要看,我們飼養密度和水體的大小以及過濾效果如何了。
  • 經典章草三帖——豹奴帖、孤不度德量力帖、秋涼平善帖
    至東晉,作為今文字新體的行書、楷書、草書全面成熟,隸書及其俗體章草逐被取代。 "章草"這種字體最初只稱為"草書",後"今草"出現後,為示區別,改稱得"章"名。它的命名歷來說法不一。章草的得名,舊說或曰為章帝所愛、或曰用於當時奏章、或曰元帝時史遊用於書寫急就章。均不確切。從"章"字的本義來分析,它的準確含義是篇章、章法、章則,含有法度的意思。
  • 高校開設《武術新三字經》課程
    【解說】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師範大學就將武術與三字經相結合,創編出一門新的課程《武術新三字經》,學生們通過一邊演練一邊朗誦的方式展示內外兼修、文武兼備。  【同期】哈爾濱師範大學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教研室主任 李文勝  《武術新三字經》的作者是原文化部副部長高佔祥先生寫的,原來是規定套路,是八極拳和新三字經結合的,到了哈爾濱師範大學之後,我們就形成了多角度多維度的這種DIY創意的,把中國武術段位拳,包括自選長拳、自選套路有機結合,形成我們自己的特色了。
  • 《新三字經》庚子抗瘟魔——龔建中
    《新三字經》庚子抗瘟魔(上)順口溜,三字經,有大事,說一宗。武漢市,英雄城,三鎮矗,九衢通,崔灝贊,李白稱,突罹難,病毒兇。黃鶴愁,龜蛇驚,古琴臺,發悲聲。愛好文學及詩詞,作品有《新三字經-中國夢》、《憶1977年高考》、《世博園詩賦》、《憶陳忠實》等。新三字經是喜愛的一種形式。
  • 易中天:不要給孩子讀「三字經」,我卻發現三字經對孩子好處更多
    家長們苦不堪言,一個勁埋怨,為啥要背《三字經》?過去的經驗放在現在還合適嗎?孩子又不懂,背了好像沒什麼意義?孩子負擔倒是很重。聽到朋友訴苦,忽然想到易中天在一次講座中發表的觀點。有一個媽媽說,我家小孩不想學三字經和弟子規,他才三歲,我跟老師說學不學?
  • 戀上魚的貓:開啟烤魚撈飯新食代!
    「小份菜」「大份量改小份」成為餐飲新風尚!  戀上魚的貓烤魚撈飯抓住風口,打破傳統,以大眾消費為基調,傳遞」輕健康、輕油膩、速出餐」的烤魚撈飯新型經營模式。開啟烤魚撈飯新食代!  戀上魚的貓烤魚撈飯自亮相市場以來,儼然成為了行業中的佼佼者,市場反響火爆,全面擊敗其他烤魚撈飯品牌。
  • 【三字經】三字經讀後感
    【三字經】三字經讀後感2012-07-02 10:47:5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三字經》讀後感  這學期老師要求我們背誦《三字經》。通過閱讀和默記,我深深地體會到《三字經》中所講的仁、義、智、信在我們小學生成長中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令我折服。
  • 《三字經》通篇解讀(新)
    《三字經》的作者是南宋王應麟,修訂者是章太炎。三字一句的格式使得其文字通俗,朗朗上口;被認為是傳統的啟蒙教材。但閱讀《三字經》後,可以知道它前半部分是在講解關於教育當中存在的客觀事實以及教育的注意事項;而後半部分則是教育的摘要和目錄,所以也可以認為《三字經》是一本學習目錄和學習的注意事項摘要。
  • 宋人寫《三字經》流芳百世,此清人寫《續三字經》,卻攤上了大事
    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有人對《三字經》加以補充,比如《增補三字經》、《節增三字經》、《廣三字經》等等。祝平章從祝浹書桌上翻出的《續三字經》就屬於這類續書,只是不知作者為誰。祝平章信書打開,見首篇赫然注道:「拙齋侍祖參訂。」
  • 【經典傳唱】王力宏演唱《三字經》
    《三字經》,
  • 食魚新帖|張蒼水與懸岙猿
    象山花岙島。最後伴隨他的只有參軍羅子木、門生王居敬、侍者楊冠玉,幾個將卒和一個駕船的人。 在島上,他養了兩隻猿,訓練它們放哨。在十裡之外,只要海上有啥動靜,猿就在樹梢上大叫。萬一來者不善,他們就可以有所準備。
  • @珠海家長 新「三字經」來了!趕緊讓孩子背下來!
    @珠海家長 新「三字經」來了!趕緊讓孩子背下來!《禁毒三字經》歌曲將禁毒知識編寫成通俗易懂的三字經通過MV的形式傳播「禁絕毒品,人人有責」的正能量
  • 重視幼小學生防疫教育,刻不容緩——《新冠防疫三字經》正式出版
    「庚子初,鬧新冠,疫情重,不容緩.....」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組織編著的《新冠防疫三字經》朗朗上口,近日由出版社出版發行,為中小學生、幼兒園和社區疫情防控和學校進入暑期提供了健康教育的知識讀本。據了解,這也是國內第一本針對拼音識字年齡階段孩子們防疫啟蒙的正規出版物。
  • 老年三字經 作者:謝剛(甘肅武威)
    老年三字經歲月新,光陰失。人雖老,彆氣餒。當靜坐,常回思。閒談時,勿論非。瞧不慣,莫鬥氣。應早起,別晚居。廣場舞,松筋骨。多運動,適可止。老歌曲,要溫習。新舞姿,樂受之。琴棋書,時醞釀。不求高,但求恆。追古籍,趕新潮。棋與琴,書和畫。翻書籍,寫心得。交新朋,念老友。嘮閒嗑,不寂寞。
  • 讀《三字經》之「有蟲魚,有鳥獸。此動物,能飛走。」有感
    原文第55、56句「有蟲魚,有鳥獸。此動物,能飛走。」—出自《三字經》、王應麟原本解釋蟲、魚、鳥、獸屬於動物,這些動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飛,有的能在陸地上走,有的能在水裡遊。作者見解有植物之後自然有蟲魚,有走獸。自然的生物鏈一環套著一環。不僅從植物上學習品質。從蟲魚鳥獸也可以學習到一些東西。潛水艇(鱷魚),飛機(鳥),雷達(蝙蝠),其實都是我們從動物身上學習的,然後通過科技手段表現出來。
  • 【三字經】讀三字經有感
    【三字經】讀三字經有感2012-07-02 10:47:5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三字經》這本書說它難又不難,說它簡單又不簡單,在幼兒園時我就開始讀它。它能用簡簡 單單的幾個字表示出許多道理。比如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