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幼小學生防疫教育,刻不容緩——《新冠防疫三字經》正式出版

2020-12-17 環球網

「庚子初,鬧新冠,疫情重,不容緩.....」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組織編著的《新冠防疫三字經》朗朗上口,近日由出版社出版發行,為中小學生、幼兒園和社區疫情防控和學校進入暑期提供了健康教育的知識讀本。據了解,這也是國內第一本針對拼音識字年齡階段孩子們防疫啟蒙的正規出版物。

健康中國,科普先行。隨著我國新冠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全國各地學校陸續進入暑期,防疫工作進入常態化防疫新階段,讓幼兒、小學生學習防疫知識,遵守防疫規定,防止疫情向學校擴散,守護師生健康,同時又防範暑假出遊、秋冬季可能出現的第二波疫情等風險,是學校必須通過的「健康考試」。很多地區的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創作了防疫新冠的各種宣傳畫、兒歌、視頻、動漫、順口溜等,還有一些機構製作了防疫表情包,增加趣味性,提高參與度,提升健康防疫素養。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擁有我國醫藥教育、傳播方面的權威專家學者資源,高度重視「健康教育要從娃娃開始抓起」這一理念,結合幼兒園、小學的學習特點,用28組漫畫、336個漢字加拼音,組織專家編制了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新冠防疫三字經》,每頁都是一個防疫知識要點,每頁都是一段精彩朗讀詞句,每頁都是一個直觀互動表情。青島海軍小學畢校長說,今年學校開學的首要任務是防疫,健康教育是重中之重,急需適合孩子們學習的專門針對新冠疫情的科普正規讀物,「這本《新冠防疫三字經》讓我們學校的防疫工作有了抓手」。家住北京海澱區的柳豔青有兩個閨女,一個上小學3年級,一個即將上幼兒園,「這本書真適合倆閨女,我們家長跟她們講多少遍要洗手、要戴口罩的大道理,不如她們一邊看漫畫一邊比賽朗讀防疫三字經來的快,她們記得更牢靠,出門也知道不擠著湊熱鬧了」。

我國新冠疫情防控是全方位的、全民參與的。講好中國抗疫故事,孩子們的主動學習和生活行為習慣改變,離不開防疫科普和健康教育;孩子們的健康防疫觀念和行為,同時又能影響到家長的健康和防疫行為改變。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強調,學校是健康科普的重要陣地;「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兒童的健康是國民發展的基礎,因此,需要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價值觀,使其擁有健康的能力;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人民醫院副院長陳瑋強調,要通過各種健康教育活動,提升學生公共衛生素養。

「三字經」,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易讀易懂,容易讓學生記住,這種在我國盛行了700多年的古代啟蒙教材,已經深入我國教育文化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這次新冠疫情防控過程中,我國上海、安徽、新疆、浙江、山東、廣東、廣西等絕大部分省市都出現了多種防疫三字經的科普素材,例如社區防疫三字經、復工防疫三字經、治安防疫三字經、小學生防疫三字經,幼兒園防疫三字經、食堂防疫三字經等,大力推動我國防疫和健康的啟蒙教育。(中國醫藥教育協會)

相關焦點

  • 稿費從優:《小溪流》雜誌「新冠防疫」主題徵文啟事
    加油武漢徵文啟事《小溪流》【新冠防疫徵文】當前,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舉國上下正奮力抗擊2、行文需符合中小學生閱讀水平,以提高學生讀者對疫情的防控意識和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為目的。3、須為未公開發表和出版的原創文學作品,體裁為散文、小說、學生作文,字數不限。文內請留作者真實姓名、電話、詳細通信地址和郵箱等信息。4、請勿以創作之名,未經組織安排前往疫區採寫。
  • 聽聽孔夫子的《防疫三字經》!
    作品《防疫三字經》藝術總監:潘魯生指導教師:顧群業、張光帥學生團隊:劉千惠、林斌卿、陳嘉聰、車曉彤、田強等配音:張藝萱出品: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工作室作品簡介:《防疫三字經》表情包,是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工作室顧群業,張光帥擔任指導教師,帶領學生團隊集體創作的一套防疫專題表情包
  • 防疫三字經,常念常堅持
    新一波冷空氣即將來襲 深圳即將進入「溼冷模式」 天氣速凍速熱反覆無常 疫情期間 個人防護更不能大意!
  • 幼小暑假銜接班那個好_金蘋果教育精益求精
    韓女士介紹說,不過對於幼小銜接班的培訓效果,她也直言自己的心裡沒底。當前90後群體為育兒主力軍,這一人群文化素質高,教育意識強,對早期教育尤其重視。現在的年輕家長為了工作和生活,有時候不能夠很好的照顧到孩子,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送他們到各種教育機構,這也帶動了國內教育機構市場的迅速發展。幼小銜接是讓學齡前兒童提前適應小學教育的生活,讓孩子培養合格的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是以幼小銜接班也成為了市場需求量高較高的幼教項目。幼兒園如何順利開設幼小銜接班?
  • 英國大學為防新冠猛罰學生17萬!學生:防疫措施影響交友
    英國的新冠疫情比較嚴重,但防疫計劃在第二波疫情來襲後,出臺的也很及時。疫苗的推進、封城的舉措、工作聚會的限制...這些都能看出英國對待新冠防疫的重視程度。畢竟鮑裡斯那是從新冠重症病房走出來的人,對疫情的防護他是真的懂了。
  • 高校開設《武術新三字經》課程
    【解說】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師範大學就將武術與三字經相結合,創編出一門新的課程《武術新三字經》,學生們通過一邊演練一邊朗誦的方式展示內外兼修、文武兼備。  【現場聲】我崇文,增智慧……  【解說】10月26日,記者探訪過程中,正巧趕上哈爾濱師範大學首屆《武術新三字經》DIY大賽,學生們一邊習武,一邊朗誦三字口訣,口訣與武術動作一一對應。
  • 學生家長看過來,「學習四要:新三字經」,讓孩子會學習
    然後有一天,我發現我六歲的小兒子在背誦《三字經》的時候,背得挺起勁的。我靈機一動。然後,我把基本的學習方法,編成了三字經,讓他背。他很快就背下來了。接著,我逐句地給他解釋,他居然也理解了十之七八。不僅如此,依照著這個「新三字經」,他居然慢慢地改掉了一些壞毛病,比如上課搞小動作、愛講話,做作業拖拉等等。這些是我之前苦口婆心講了好多次他都改不掉的啊!
  • 《三字經》成為幼兒園和小學教材,不合適
    左:供小學一年級下學期使用的廣東版《三字經》(北京版等其他地區版本也已推出);右,2011年出版的「傳統文化教育中小學實驗教材」《三字經》文 | 諶旭彬一種認為低年級學生應把重點放在識字上,先大量認讀常用字,因為「在認識一定數量的漢字之前,是無法整句整段地閱讀的。……不集中識字而過早教兒童讀書,其結果是識字教育和知識、思想教育兩敗俱傷」;至中、高年級再逐漸減少識字任務,將重點轉移至閱讀和寫作上。前一種意見主要流行於民國時期,三四十年代出版的小學國語教科書,多是按這種意見編寫。後一種意見是時下國內教育界的主流。
  • 讓孩子讀《三字經》,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一種認為,教學須同時兼顧識字、閱讀與寫作,學生的識字任務應該隨年級逐漸增加,低年級最輕。一種認為,低年級學生應把重點放在識字上,先大量認讀常用字,因為「在認識一定數量的漢字之前,是無法整句整段地閱讀的。……不集中識字而過早教兒童讀書,其結果是識字教育和知識、思想教育兩敗俱傷」;至中、高年級再逐漸減少識字任務,將重點轉移至閱讀和寫作上。
  • 臺灣防疫小時了了?
    蔡英文和陳時中經常投書海外媒體,自詡臺灣新冠防疫成就,綠媒和「網絡國家隊」更大作文章,吹捧臺灣防疫好棒棒,顯然要助長在海外的聲勢。民進黨當局更借「口罩外交」,大打知名度,因海外政要的感謝詞和對臺灣防疫的讚美,尤其是荷蘭送了3999朵鬱金香稱謝贈送口罩,陳時中笑逐顏開,更加自信自滿,自認是全球防疫模範生。
  • 《三字經》作者是誰,重要嗎?
    我在主持時說,這次研討,應該是《三字經》問世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專題研討,說明: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使得我們的傳統文化得到新一輪增值確認,因而從傳統中尋找現代化的身份標誌、發展資源與前進動力,也顯得更為迫切。雖然,研討是從作者之爭切入,但更為重要的是,如何承傳《三字經》的優秀文化,使之古為今用。這是沒有地域限制的。順德及廣東的一些學者,提出新材料,認為順德人區適子是《三字經》更為重要的作者。
  • 武岡十中黨支部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 用新時代「溫度教育」蘊育學生...
    邵陽市武岡市十中黨支部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努力教育和幫助學生感受到時代的溫度,潛移默化中為每個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今日本版刊發他們的經驗和做法以饗讀者。 自從有了「老人摔倒,誰扶訛誰」的事件後,現在路人一般都不敢扶老人,誰愛當冤大頭誰扶去。
  • 教育專家解讀廣州「新中考」 學生要重視體能訓練
    &nbsp&nbsp&nbsp&nbsp南方日報訊 11日,廣州「新中考」方案發布,錄取計分科目新增歷史科目,體育與健康分值提升至70分。「新中考」下,考試科目涵蓋國家《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七至九年級)規定的全部科目。廣州「新中考」折射出怎樣的教育趨勢?學生要如何應對?
  • 加強「食育」刻不容緩
    原標題:加強「食育」刻不容緩 防疫當前及疫情過後,我們最應該改變的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和飲食文化。因此,多元協同學校、家庭、社會的力量,全面、全力和全方位加強「食育」,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何謂「食育」?顧名思義,就是以食物為載體的教育,關乎每一個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 《三字經》通篇解讀(新)
    《三字經》的作者是南宋王應麟,修訂者是章太炎。三字一句的格式使得其文字通俗,朗朗上口;被認為是傳統的啟蒙教材。但閱讀《三字經》後,可以知道它前半部分是在講解關於教育當中存在的客觀事實以及教育的注意事項;而後半部分則是教育的摘要和目錄,所以也可以認為《三字經》是一本學習目錄和學習的注意事項摘要。
  • 《新三字經》庚子抗瘟魔——龔建中
    《新三字經》庚子抗瘟魔(上)順口溜,三字經,有大事,說一宗。武漢市,英雄城,三鎮矗,九衢通,崔灝贊,李白稱,突罹難,病毒兇。黃鶴愁,龜蛇驚,古琴臺,發悲聲。防疫者,責任重,醫護人,皆成兵。白衣閃,陣前衝,家不顧,舍性命。戰病魔,拯生靈,天使心,銘初衷。庚子抗瘟魔(下)大中華,東方龍,炎黃史,衰又盛,千百年,中國夢,歷百劫,再復興。
  • 藏在《三字經》裡的育兒經: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從《三字經》開篇的人之初,性本善,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方式,以及幼兒的忠孝行為準則,一步步讓幼兒獲得完整、獨立的人格。今天我從下面兩段《三字經》裡的故事,來看看古人教育子女是如何做到言傳身教和以身作則的。《三字經》將孟子成長的故事濃縮成了兩句話,就是「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而這裡面也包含了兩個小故事,孟母三遷和斷杼教子。孟母三遷講的是,由於孟子父親早逝,家道中落,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孟母的帶著孩子搬到了郊外的村子裡居住,這樣可以節省一大筆開支。可是他們新搬的地方附近有一處墳場,經常會有出殯的隊伍來來往往。
  •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新三字經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新三字經2012-06-18 15:41:28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升國旗 要敬禮 唱國歌 要肅立  尊長輩 愛幼小 孝父母 遵教導  會使用 文明語 遇外賓 要知禮  幫殘疾 樂助人 不打架 不罵人
  • 山東禁止全文誦讀三字經和弟子規引爭議
    同時,傳統文化教育不能斷章取義,營造「世外桃源」,而是要積極引導孩子形成獨立判斷是非的能力。《三字經》《弟子規》腐蝕學生心靈?山東省教育廳基教處處長關延平解釋說,傳統文化作品中有精華,也有糟粕,不能隨便拿來就用,比如《弟子規》《三字經》中就有宣揚宿命論、順民思想等封建禮教和迷信思想的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相悖的,必須加以揚棄,不能不加選擇地灌輸給中小學生。但一些學校和老師出於個人愛好,就引導學生背誦一些傳統讀物,這對學生成長不利。關延平也表示,教育部門的禁令只針對學校,家長讓孩子誦讀的行為屬於自願行為。
  • ​海港經濟開發區:疫情防控「三字經」 形式新穎又好記!
    01-06 2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