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初,鬧新冠,疫情重,不容緩.....」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組織編著的《新冠防疫三字經》朗朗上口,近日由出版社出版發行,為中小學生、幼兒園和社區疫情防控和學校進入暑期提供了健康教育的知識讀本。據了解,這也是國內第一本針對拼音識字年齡階段孩子們防疫啟蒙的正規出版物。
健康中國,科普先行。隨著我國新冠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全國各地學校陸續進入暑期,防疫工作進入常態化防疫新階段,讓幼兒、小學生學習防疫知識,遵守防疫規定,防止疫情向學校擴散,守護師生健康,同時又防範暑假出遊、秋冬季可能出現的第二波疫情等風險,是學校必須通過的「健康考試」。很多地區的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創作了防疫新冠的各種宣傳畫、兒歌、視頻、動漫、順口溜等,還有一些機構製作了防疫表情包,增加趣味性,提高參與度,提升健康防疫素養。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擁有我國醫藥教育、傳播方面的權威專家學者資源,高度重視「健康教育要從娃娃開始抓起」這一理念,結合幼兒園、小學的學習特點,用28組漫畫、336個漢字加拼音,組織專家編制了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新冠防疫三字經》,每頁都是一個防疫知識要點,每頁都是一段精彩朗讀詞句,每頁都是一個直觀互動表情。青島海軍小學畢校長說,今年學校開學的首要任務是防疫,健康教育是重中之重,急需適合孩子們學習的專門針對新冠疫情的科普正規讀物,「這本《新冠防疫三字經》讓我們學校的防疫工作有了抓手」。家住北京海澱區的柳豔青有兩個閨女,一個上小學3年級,一個即將上幼兒園,「這本書真適合倆閨女,我們家長跟她們講多少遍要洗手、要戴口罩的大道理,不如她們一邊看漫畫一邊比賽朗讀防疫三字經來的快,她們記得更牢靠,出門也知道不擠著湊熱鬧了」。
我國新冠疫情防控是全方位的、全民參與的。講好中國抗疫故事,孩子們的主動學習和生活行為習慣改變,離不開防疫科普和健康教育;孩子們的健康防疫觀念和行為,同時又能影響到家長的健康和防疫行為改變。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強調,學校是健康科普的重要陣地;「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兒童的健康是國民發展的基礎,因此,需要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價值觀,使其擁有健康的能力;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人民醫院副院長陳瑋強調,要通過各種健康教育活動,提升學生公共衛生素養。
「三字經」,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易讀易懂,容易讓學生記住,這種在我國盛行了700多年的古代啟蒙教材,已經深入我國教育文化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這次新冠疫情防控過程中,我國上海、安徽、新疆、浙江、山東、廣東、廣西等絕大部分省市都出現了多種防疫三字經的科普素材,例如社區防疫三字經、復工防疫三字經、治安防疫三字經、小學生防疫三字經,幼兒園防疫三字經、食堂防疫三字經等,大力推動我國防疫和健康的啟蒙教育。(中國醫藥教育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