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基本工資審議 別加劇勞資對立

2021-02-25 U臺說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預計下周四召開會議,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政府今年要推動月薪與時薪雙漲;資方對此已表達不滿,一度放話要以拒絕出席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來杯葛。然而,即便資方不出席,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仍可通過基本工資上調案;勞動部長許銘春也說,若勞資雙方無法在下周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議對工資調整達成共識,她會「視情況處理」。外界解讀為政府已有定見,今年基本工資一定會上調。

 

今年政府堅持推動基本工資調整,受到境內外的因素影響。在境內方面,今年是選舉年,亦是蔡英文總統上任後第一次全臺性選舉,此次雖是地方縣市長選舉,但外界多將選舉結果視為檢驗蔡總統政績的一次信任投票。蔡總統的重要競選政見是改善臺灣的低薪問題,她曾說心目中的理想最低工資是3萬元,目前臺灣的基本工資2.2萬元,兩者間的差距仍大,蔡總統任期內如何將現實與理想拉近,是她的一大挑戰。

 

從外在情勢來看,鄰近臺灣的南韓與日本,今年不約而同宣布調高基本工資。南韓今年基本工資上調16.4%,是近20年來最大調幅;日本今年調高平均時薪3%,是近16年來的最大調幅。臺灣近十年基本工資平均調幅不到2%,低於美、日、韓等國,且基本工資僅平均工資的四成,也低於其他國家的平均水準,這是近年境內勞工不滿薪資水準的主要原因。

 

在上述背景下,政府定調今年要調漲基本工資,但不論資方與勞方均有異議。資方認為工資調整應尊重市場機制,要用調漲基本工資來解決當前的低薪問題,可能導致企業倒閉,反而造成青年失業;勞方則認為考量物價與經濟成長率,政府應加速調整基本工資,甚至要一次到位。

 

近年臺灣勞資雙方對基本工資調整的預期差距愈來愈大,原本應做為勞資對話平臺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反而成為加劇勞資關係對立的導火線。勞方對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的不滿,來自於勞方期待蔡政府加速兌現提高勞工薪資的承諾,資方不滿則來自於審議委員會都還沒開,政府就已經表達一定要調高基本工資的立場,讓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只能形式上追認薪資調整案,如此又怎能讓出席審議委員會的各方代表服氣?

 

從日本與南韓近年調整基本工資的過程來看,前者重視與企業、勞方的溝通,在已有一定共識下推動調漲工資,受到的阻力與衝擊較小。

 

相較於日本平穩地推動基本工資調整,南韓連續兩年調高基本工資,已對中小型企業造成衝擊,不少餐廳或連鎖業者倒閉;今年南韓新增職位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顯示薪資調升對就業市場的負面影響。目前看來,蔡政府推動的基本工資調漲路徑,恐怕將與南韓類似,即勞資關係緊張加劇,中小型企業將承受更大的經營壓力。

 

我們呼籲政府不能讓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淪為橡皮圖章,而是審議應更明確地納入各種經濟指標,找出資方可承受、勞方可接受的薪資調整方向,且提前告知產業界,政府中長期調整基本工資的實施目標方向,讓資方可以預做準備。另一方面,保障勞工權益不光只有調整基本工資,勞動部可以落實勞動檢查,在現行的勞基法中,以最大力量保障勞方的權益,亦是另一種可立即提升勞工權益的實質作法。

 

要解決臺灣的低薪問題,調整基本工資只是短期與階段性的解決方案,想徹底翻轉低薪問題,仍須仰賴臺灣產業是否能順利轉型。

 

今年臺灣經濟表現平穩,蔡總統不只一次對外表示,目前的經濟情況是近20年來最佳狀況,藉此強化調高基本工資的合理性。但我們必須提醒政府,今年經濟表現較前幾年好,主要是國際經濟回溫,臺灣出口跟著受惠,但境內投資仍低迷不振,加上下半年有美中貿易戰幹擾經濟的隱憂,政府推動基本工資調整時必須謹慎以對。

相關焦點

  • 基本工資漲不漲? | 聯合報臺商版0815曬新聞
    1.基本工資上調 勞資拔河
  • 觀察│訂最低工資法 最佳時機還未到
    其次,5月中行政院長賴清德親自召開「臺灣薪資現況低薪研究及其對策」記者會,宣布將調高基本工資,並制訂「最低工資法」,落實基本工資的制度化,同時調高中央政府機關派遣工、工友月薪至少3萬元。這項政策的目標顯然是為挽回因勞基法修正造成勞工的離心離德,尤其月薪普遍低於3萬元的年輕族群。
  • 明年元旦起基本工資22K | 聯合報臺商版0819曬新聞
    基本工資漲4.7%、月薪22K 明年元旦起適用勞動部昨(18)日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勞資雙方歷經七小時折衝,勞動部長林美珠依多數委員意見,同意基本工資調升至22K、時薪140元,調幅為4.72%,全案報陳行政院核定後,預訂明年1月1日起適用。
  • 賴揆:月薪時薪都應調「時薪要受更多照顧」│聯合報臺商版0802曬新聞
    行政院長賴清德昨天表示,基本工資月薪和時薪都應調升,而時薪要受到更多照顧。 記者邱德祥/攝影基本工資審議將在八月登場。行政院長賴清德昨天針對基本工資調升首度表示,基本工資月薪和時薪都應調升,尤其是為改善低薪,「時薪要受到更多照顧」。賴清德昨天接受本報系經濟日報專訪時指出,經濟果實是勞資雙方努力的結果,要由勞資雙方共享,這是社會期待。目前基本工資月薪為廿二K,時薪為一四○元。外界解讀,賴清德支持今年基本工資時薪、月薪雙漲,而且時薪調幅高於月薪。
  • 「基本工資」 的英文是?提高基本工資是好是壞?帶你讀經濟學人看看專家說法.
    (長期以來,經濟學家認為製訂基本工資是不好的。一項在 1992 年對美國經濟協會(AEA)成員的調查發現, 79% 的受訪者認同:基本工資會增加年輕人和低技術工人的失業率,儘管許多經濟學家認為低薪確實是一個真正的問題,但沒有薪水會更糟。)
  • 85度C拿抱枕給蔡簽名 陸網友揚言抵制│聯合報臺商版0816曬新聞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今天登場,勞資將針對調漲幅度展開攻防。記者杜建重/攝影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上午十時登場,由於今年景氣較往年好、日本與南韓近期調漲工資,加上行政院日前表態調漲,儘管基本工資調漲與否要由委員會決定,但在外界預期心理下,時薪、月薪「雙漲」似已成定局,差別只在漲幅多寡。巧的是,行政院長賴清德昨天接受華視專訪,被問到有勞工團體提出基本工資的月薪可以調到二八八六二元,時薪一八二元,行政院態度如何?
  • 敗選後臺當局再提「去蔣化」,耗資數百億加劇社會對立 |獨家
    這無疑加劇了「民進黨」與「國民黨」、臺灣與大陸之間的政治對立。臺灣選舉才結束,在民眾還祈求於「拚經濟,拒絕操弄政治」的氛圍中時,蔡當局又開始了「去蔣化」⋯⋯
  • 電視政見今交鋒 蔡喊四年願景 賴提壯大臺灣│聯合報臺商版0608曬新聞
    1.基本工資升5%?8月決戰勞動部八月中旬將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勞動部長許銘春已表態「希望朝調升方向走」,外界預期,這次基本工資調幅約百分之五。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貿易戰前景不明,但隨著二○二○年總統大選選情升溫,勞動部八月中旬將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勞動部長許銘春已表態「希望朝調升方向走」,外界預期,這次基本工資調幅約百分之五。此外,為避免基本工資時薪調幅大、月薪調幅小,造成企業將時薪制改為月薪制的道德風險,勞動部對於今年基本工資調整,傾向時薪和月薪採一致調幅。
  • 評論│寧可「商人無祖國」,切勿「祖國無商人」
    臺灣這些年來仇富、反商的氛圍高漲,主要是受貧富差距加劇所致;但不可諱言,政治人物刻意煽惑是更重要因素。這種「仇恨意識」不斷發展的結果,其實也增強了人民之間的彼此不滿與惡意,導致社會不同族群、不同區域、不同職業別間嚴重分化。事實上,在全球化時代,用「商人無祖國」來責問郭臺銘的忠誠或本土認同,是一件淺薄而可笑的事。
  • 臺大醫院成立工會│聯合報臺商版0803曬新聞
    目前醫院成立企業工會並不多,臺大醫院有臺灣醫學中心龍頭之稱,成立工會,別具意義。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理事長黃致翰表示,臺大醫院成立企業工會後,組成不只有醫師、護理師,只要受僱於臺大的員工都可加入,希望臺大企業工會發揮領頭羊的功能,讓臺灣更多醫院跟進。 2. 醫療朝大型化發展 6成醫師是受僱者
  • 觀察│通膨升溫 央行應未雨綢繆
    央行並非沒有看到情勢的變化,早在3月下旬的理監事會議聲明中已有伏筆,即「本行將持續關注實際通膨與通膨預期、產出缺口等臺灣經濟金融情勢變化,並密切注意國際主要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進展、新興市場經濟體貨幣政策走向,以及近期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可能帶來的風險…」,適時採行妥適的貨幣政策。近期以來的臺灣外經濟情勢變化,顯然都已在央行的關切範圍及一一應驗之中。
  • 觀察│生技業申請上市櫃 審查要嚴謹
    今年5月臺灣證券交易所退回一家生技公司的上市案,其審議結論,首先是該公司成立僅三年餘,目前主要營收來自前身公司移轉之產品,自主研發產品的市場價值尚待觀察。其次,目前銷貨高度集中主要股東集團,未來開拓其他客戶或市場的銷貨能力尚待觀察。再者,該公司股票於興櫃市場交易異常,恐影響上市前承銷之競價拍賣結果,有損及投資人權益之虞。
  • 觀察│稅改應避免傷及勞工
    財政部正在積極研擬第二波稅改,預訂10月初將「所得稅法」修正案送到立法院審議。
  • 臺灣高中歷史課綱明審議 去中國化引爭議│聯合報臺商版0810曬新聞
    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草案明起三天由課審大會審議,其中高中歷史有多項重大變革。記者杜建重/攝影教育部課審大會明起三天審議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新課綱,其中高中歷史有多項重大變革,包括教學方式由編年史改為主題式,改變過去中國史、臺灣史、世界史各自獨立的分界;並在某些主題用「東亞」的脈絡解讀,強調區域而非國別,引發「去中國化」的質疑,恐成為爭議焦點。
  • │140
    最後範雎委婉的告訴秦昭襄王,別看您現在貴為秦國國君,但是實際上危如累卵,上面有太后掣肘,下面有權臣專權,您住在深宮之中,又離不開左右近侍的把持,按照這個趨勢,往大裡說,可能導致國家滅亡,往小裡說,您自身一直處於孤立無援、岌岌可危的境地,這才是您真實的處境啊。
  • 觀察│租稅優惠別過頭了
    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本周將向蘇揆報告修法重點及財經部會歧見,在二周內展開產創條例修法審議。由於兩部會各持己見,最後極可能折衷加碼約2~3個百分點,使得減稅更加浮濫,財政部如不據理力爭,實在是愧對廣大的納稅人。 更何況,納稅者權利保護法已要求租稅優惠之擬訂,應舉行公聽會提出稅式支出評估,並明定實施年限以達成合理之政策目的為限,不得過度。
  • 評論│長榮空服員罷工務必注意維護公共福祉
    雖然工會承諾廿日重啟協商前不罷工,但就年初華航罷工經驗,仍可能在罷工實施後勞資邊打邊談才有消弭歧見機會。詭譎的對抗,顯示雙方皆無必勝把握,即便達成共識,但罷工因子仍然存在,可憐的乘客仍任憑魚肉。遺憾的是,二月春節才發生華航機師罷工,七天造成天際線的紊亂;此次長榮空服員擬議罷工,交通部與勞動部是同一批長官在應對,但對華航罷工的教訓記取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