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安濟橋,坐落于衡水市勝利東路,是河北省內現存較大的古代石拱橋,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場圖片顯示,安濟橋原橋面由厚重的「大石塊」拼接而成,橋面整體坑窪不平,接縫處混雜著泥土和碎石。經過施工後,部分橋面石塊被拆除,鋪設上灰色「水泥磚」。
新京報訊(見習記者 薄其雨)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北衡水安濟橋在修繕過程中將橋面原有石塊拆除,被指「破壞式」翻新。14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從河北省文物局獲悉,核查發現,上述橋面修繕工作未上報審批,現已責令地方停止施工。
施工現場。受訪者供圖
橋面施工未上報審批
13日,河北衡水安濟橋在修繕工作中將橋面原有石塊拆除,被指在「破壞式」翻新。
公開資料顯示,衡水安濟橋,又名衡水老橋,坐落于衡水市勝利東路,是河北省境內現存橫跨滏陽河上規模最大的古代石橋,也是河北省內現存較大的古代石拱橋,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衡水安濟橋橋碑。
現場圖片顯示,安濟橋原橋面由厚重的「大石塊」拼接而成,橋面整體坑窪不平,接縫處混雜著泥土和碎石。經過施工後,部分橋面石塊被拆除,鋪設上灰色「水泥磚」。
14日下午,河北省文物局一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安濟橋橋面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橋頭兩端地面標高降低,清理橋面瀝青後,發現中孔橋面石位置為雜土回填,於是當地決定採取補配「中孔橋面石」的做法,「但是這一做法並沒有經過上報處理,現在已責令地方停止施工。」
上述工作人員稱,後續將按程序由地方重新上報「修繕橋面」的相關工作請求,省文物局重新進行審批,如果審批通過,原被責令停止的修繕工作可繼續進行施工。
施工現場。受訪者供圖
因總體破損嚴重開工修繕
今年4月20日,衡水市委宣傳部曾在其官方公眾號發布《衡水安濟橋修繕工程進展順利 「衡橋夜月」重現在望》。
文章顯示,近年來,由於城市發展、道路改建等原因,安濟橋兩端及周邊環境地勢逐步抬高,總體破損嚴重。經上級部門批覆、資金到位後,衡水安濟橋修繕工程於2019年5月開工建設,預計今年6月底竣工。
此次修繕工程按照國家文物局對《衡水市安濟橋維修加固保護工程設計方案》批覆要求進行施工,拆除已實施的毛石護坡、親水平臺地面等,清理各孔淤積土到河床地面,恢復安濟橋七孔結構等等。
上述文章中提及,「不改變文物原狀」是應嚴格遵守的文物保護維修原則。在國家文物局《關于衡水安濟橋修繕工程立項的批覆》中有如下表述,「該工程屬文物修繕工程,應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最小幹預等文物保護原則,保護文物及其歷史環境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排除險情為目標,嚴格控制工程量和工程強度。」
編輯 左燕燕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