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0年代時,美國人蜂擁至郊區,他們把棒球場也一併帶到了郊區。全天候的多功能巨蛋球場(休斯頓太空人主場)已經準備啟用,再也不用因為下雨而取消比賽了,因為我有了這個最新最棒的舞臺。太空人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場地,他們必須與NFL休斯頓油商共用一個球場。
在全美各地,許多奇形怪狀的老珠寶盒球場被先進的多功能球場取代。西雅圖國王巨蛋、辛辛那提河濱球場、費城退伍軍人球場、聖路易斯布希體育場、亞特蘭大喬治亞球場……混凝土甜甜圈形多功能球場,又被稱為混凝土菸灰缸。因為他們是為了適合舉辦兩種運動賽事而設計的,結果兩種運動都辦不好。MLB棒球場和NFL橄欖球場無法完美重疊使用。不久之後,球場的設計變得相當一致。所有的奇特設計與經典特色都消失了。一種熟悉的味道消失了!
一切都在1992年MLB新賽季時改變了! 巴爾的摩紀念體育館是建於1940年代的多功能混凝土甜甜圈形球場,到了80年代球場變得很破舊。金鶯隊(Baltimore Orioles)需要一個新的主場。設計新球場的重責大任落到了珍妮特 瑪麗 史密斯(Janet Marie Smith)和時任金鷹總裁拉裡 盧基諾(Larry Lucchino)的身上。
最初,馬裡蘭州認為這會是一個多功能球場,因為這裡有兩支球隊。但是等到資金到位時,小馬隊(NFL Colts)已經離開了。卡姆登球場變成了一個只舉辦棒球比賽的球場。巴爾的摩市中心區當時正處於復興階段,把新球場蓋在那裡才有意義。設計師希望卡姆登球場成為一個大家都感到熟悉,但同時也可以製造話題的地方。就像是你將祖母的照片放在牆上給大家欣賞一樣。HOK Sport設計公司完全採納了這個想法,就是我們可以改造古典球場,賦予它一個新的生命力。
珍妮特的想法就是將古典球場的奇形怪狀與現代球場的娛樂設施結合在一起,這裡最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就是猶他街上的紅磚倉庫。珍妮特不但沒有拆除和過去的聯繫,反而將倉庫變成了球隊經營團隊的辦公室,這裡也成為吸引力量型擊球員的終極目標。直到今日,只有小肯葛瑞菲(Ken Griffey Jr.)一個人將球掃到紅磚倉庫那裡。向珠寶盒球場致敬的元素無處不在,像是計分板上方的指針式時鐘,上下堆疊的牛棚設計,最重要的是本壘打牆的形狀。多功能球場的本壘打牆是圓弧形的,它們的外型是菸灰缸,還記得嗎?
卡姆登球場成為繼1913年的埃貝茨球場(Ebbets Field)之後第一個採用扇形本壘打牆的球場。奇形怪狀的外場設計又回來了。卡姆登球場以濃厚的復古風,帶來一番新的氣象。它很舊又很新,絕對永不過時。我們在1989年真的沒想到,這將掀起大聯盟一連串的球場改革。就像拉裡盧基諾常說的那樣我們只是希望為巴爾的摩打造一個很棒的球場。復古風球場開始風靡全美。如今沒有一個球場的設計是一樣的。棒球特別的地方在於球員比賽的場地與大多數球迷想的截然不同。每個球場都擁有自己獨有的特色,這使棒球重新散發魅力。
本文根據MLB視頻整理的文字版,創作權屬於M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