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合乎理性的猜想

2020-12-23 原創職場短篇小說

生活無聊,這是舉世公認的,因而需要調節劑,那些不著邊際的猜想,以及從腦子裡偶然跳出來的光怪陸離想法,常常令人興奮不已。這些合乎理性的猜想由此構成了小說、故事、電影,豐富了人的精神世界。

就在昨天下午,在長沙紅星市場附近發生了一起車禍。經核實,司機並非車主本人,而是一家汽車修理店的小職員。他私自取下車輛鑰匙,開車帶著老婆上路,然後不幸發生了。事故嚴重,共造成一人死亡三人受傷,當晚新聞便傳遍了長沙市。等到第二天上午,整個辦公室的人都在談論此事。

小職員們從不同渠道獲取到了這則消息,看法卻五花八門。他們均從各自立場去揣摩犯罪者動機,並站在道德制高點,想方設法剖析緣由。

首先開口的是A同事。平日裡在公司他表現的沉默寡言,尤其在正式討論工作時,他安靜的像個職場新人,可一旦碰到這些新聞熱點時便異常興奮。他站起來侃侃而談,認為這次車禍的過錯方並非修理廠職員,而是車主本身。

為什麼呢?他猜想豪車主人在修車時,肯定是一副咄咄逼人的態度,因為現在的有錢人普遍目中無人。當他們出言不遜時,很容易激怒修車廠員工,從而導致心態失衡。於是在車主走後,小職員便悄悄將車開了出去。

這事也算給有錢人一個教訓,讓他們今後小心點,一個人要是不懂得尊重別人,緊跟著自己也會倒黴。即便他再有錢,也得夾著尾巴做人。

A同事在說這話時,洋洋得意,似乎很贊同此種做法。

接著該輪到B同事了。他是個悠閒的人,每天要在網絡裡浸泡五六個小時,瀏覽無數新聞網頁,自以為知識豐富、見多識廣。他的猜想跟A同事相反,認為這完全是小職員虛榮心作怪而引發的悲劇,緣由正是這臺價值百萬的豪車。

這輛車,安安靜靜的停在修車廠裡,你聽過它、見過它、摸過它,但就是不曾擁有它。作為一個底層小職員,除了天降大運外,否則一輩子沒法開上豪車。而你我也都知道,這種豪車一旦開上馬路,會立即吸引無數人的目光。一個小人物,一輩子要是能享受那麼一次,僅僅那麼幾分鐘的快樂時光,也就值了。

很快,欲望之火便將靈魂焚燒的乾乾淨淨。此刻,他手裡就握著這種權利,鑰匙就放在眼前,人很難拒絕這種誘惑。

之後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因此我認為這完全是咎由自取,是小職員虛榮心作祟釀出的悲劇,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怪不到任何人頭上。

B同事如此分析合情合理,但C同事卻持質疑態度。他急忙插進來話,

「你們都漏掉了一個人,那就是副駕駛上他的老婆」

在座者果然都停了下來,好奇的盯向他。

C同事今年32歲,早早結婚,工作上他表現的不思進取,家庭關係也處理的一團亂。他看著眾人,故作神秘的說,我在一些群裡看到疑似知情者的爆料,說是這對夫妻原本想偷偷開車外出辦事,卻不料中途因瑣事吵了起來。最後由於妻子情緒失控,搶奪方向盤進而導致車禍發生,所以這件事的根源還在於家庭矛盾。

因此說,婚姻不幸才是一個男人最頭痛的事情,多少女人的無理取鬧毀了丈夫的一生。要我說,這個社會最大的騙局就是誘惑一個男人結婚,然後讓家庭捆綁其一生。你們不妨仔細回想下,男人在婚姻中究竟能感受到多少快樂。他們辛辛苦苦賺錢,等來的卻是妻子的滿嘴牢騷。最後丈夫還得想方設法賠禮道歉,直到錢財被掏空的一乾二淨。

要是一個男人不結婚、沒有孩子、了無牽掛,那該活得多麼滋潤。他想去哪兒就去哪兒,跟朋友喝到天亮時無須報備,心情低落時就約個牌局通宵奮戰,是何等瀟灑快活。婚姻拖垮了男人所有的激情、鬥志與創造力。

C同事的這番話引起在座者不少騷動,弄得D同事也加入進來。不過他覺得此事背後大有來頭。

說來也巧,他剛好從朋友那打聽到了某些秘密,說那位修理廠的小職員雖然年紀輕輕,卻早有厭世念頭。據修理廠多位同事、老闆證實,這位員工平日裡性格暴躁,做事消極、怠工,甚至動不動就對社會破口大罵,這些都間接表明他的心裡不正常。

這類人通常都是憤青,認為那些有錢人走的不正當關係,賺的都是黑心錢。他們憤慨這個世界的不公平,老早就有自殺的念頭。只不過這次連累了車主,真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也不曉得這種事最後保險該怎麼判賠。不過車主也不用擔心這些,因為他有的是錢。要是沒錢,就正好讓他們嘗嘗破產的滋味。哈哈!

說到最後,這位D同事還不忘調侃有錢人兩句。

見大家聊的起勁,一向默不作聲的E同事也坐不住了。他向來是個佛系的人,對待工作不急不慢,生活也無任何激情與期待。在他看來,這或許就是一個隨機事件。

為何這麼推測呢?修理廠員工把車開出去,可能什麼理由也沒有,他既不虛榮,也不厭世,也沒有吵架,純粹就是一時興起,只是沒想到會發生如此慘烈的事故。人生嘛,常常無法預料。

接著E同事以他那善於觀察和分析的思維理清了整件事的來龍去脈。最後定下結論,這事既不能怪車主,也怪不得行人,也不能把過錯寄到員工身上,一切都是天意。

瞧呀,人的生命是何其脆弱,有些人高高在上風光無限,卻突然被爆出醜聞跌落神壇;有些人一輩子千防萬防、小心謹慎,最後沒想到陰溝裡翻船。而那些明面上什麼都不在乎的人呢,暗地裡卻爭的你死我活,這事誰也說不清。

一個人的命運是隨機的,誰也不知道驚喜和意外哪個先來,酸甜苦辣各有滋味,人不管富貴與否,活在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好啦,差不多了,關於此事的猜想可能還有幾十種可能。每當網絡上爆出熱點新聞時,參與討論的評論往往多達幾千上萬條,針對同一件事,每個人都有不同看法,他們根據自身處境,來猜想當事者的心裡狀態。然後編造故事,自圓其說。

就拿以上新聞來說,在公司裡經常受氣的人,立馬聯想到這是梁山好漢抱打不平的故事。那些沒錢且仇富的人呢,則認為是小人物虛榮心作怪。而家庭生活不和睦的人,一邊感慨男人在婚姻中的無奈,一邊將災難全推給無理取鬧的妻子。另外那些自身不努力且成天抱怨的人,就默認為主角同樣是個厭世者,恨不得抹平這個世界的不公。而最後剩下的那些得過且過之人,索性就不予評價,無非說兩句悲天憫人,感慨命運無常之類的話。

由於我處在社會底層,待在一家小公司裡,身邊全是些辦公室小職員,因此能聽到的猜想大致是以上這些。若是我換個圈子,身邊的人變成教師、中產階級、企業家、或是運動員、科學家等,答案又會是其它的。

那麼到底哪一個才接近事情的真相呢?

有時候,真相未必有前因後果,卻一定是合乎理性的猜想。所有經過媒體報導出來的真相其本質裡都是故事,因為局外人更能理解情節而非邏輯。

當媒體大肆宣揚個體自由之後,人人便升級成了法官。每個人都以自我為中心,推算出那些合乎理性的猜想,然後輔佐以論點傳播出去。到最後,越是遠離普通人生活的猜想,就越是能說服大眾。而這並非事情本來的真相,卻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意志狂歡。

真相就是故事,有人的地方就必定會胡思亂想。當新聞有了話題,人民有了談資,政府有了交代,故事最終才得已圓滿。

我認為,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原本枯燥乏味,但正是由於不著邊際的猜想,於是便產生了千萬種過程。每個人都只看到事件的局部,便大膽臆想出全盤,這不知道是人類天性還是思想上的弱點。而其實不論誰,都沒法徹底說服他人,因為存在每個人腦袋裡的世界都是不一樣的。

在思想層面,只要我能說服對方,那便是事情「假設成立」的真相。此真相不僅適用於日常生活裡的小事,也可套用在職場關係、婚姻生活、人情世俗和國際重大事件上,甚至在科學發明、宇宙探索領域也照樣適用。

這或許正是世界的本來面目。社會是個體思維邏輯下的產物,跟現實無關,只源於想像。而想像無跡可尋,無邊無際,人人都可擁有。

到底何為真實世界,每個人存在腦袋裡的猜想構成了他們所認知的世界。只要猜想合乎理性,那麼便是他們所認可的現實,任何人都沒法扭轉過來。就如同我們常說某人不撞南牆不回頭,這並不是因為他犟,而是意志使然。

人這一輩子所感知到的快樂是相等的,不論他們身份、地位、出生、職業、性格、地域等,因為世界只存在每個人的猜想裡,只要被他們認為合理性的邏輯,那便是永恆之愛。

歷史上為何會有那麼多懸而未決的事件,並非證據不足或者年代久遠沒法考證,只是大眾猜想未能達成一致罷了。此時哪怕編織一個虛構故事,只要合理,能說服大多數人,那麼便是真相。

有時候真相不過是時間縫隙裡的娛樂段子,說服自己或是強塞他人,都毫無意義。就像這次車禍一樣,等再過兩天,不會再有人提及。所有人該幹啥就幹啥,沒人再關注事情的起因以及最終的判罰。

相關焦點

  • 安彥魁 合乎聖經與理性的「循環論證」
    一方面合乎聖經,另一方面也合乎理性。當然,我們不是要為所有的「循環論證」背書,畢竟這個詞所指涉的,有太多自說自話與自負狹隘;但這裡至少說明,「循環論證」也不可一概而論。論到終極權威的上帝,你很難繞過「循環論證」,而且終究要直接的面對上帝和他的話語。聖經權威的題目,會引起很多的討論。但基督徒相信聖經,並非基於理性主義對聖經的驗證。
  • 合乎造句和解釋_合乎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合乎(hé hū)。近義詞有:符合。符合;合於。[合乎事實。合乎規律。合乎要求。]合乎參考例句:1、這部電影由於合乎大眾口味,所以極為賣座。2、生活的目標是使生活合乎於自然規律。3、不要因為合乎傳統,就信以為真。
  • 羅生門引發的人性猜想
    羅生門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取材於《今昔物語》而在1915年創作的短篇小說。羅生門(羅城門)是都城正中的個建築是時值戰爭時期到處都堆滿死屍的地方,一個被主人趕出門的家奴正在等候著雨停,偶然看見以拔死人頭髮為生的一個老嫗,覺得已經走投無路的家奴在激烈內心活動下最後決心棄苦從惡,剝下老嫗的衣服逃離了羅生門。
  • 馮驥才榮獲第五屆林斤瀾短篇小說獎傑出短篇小說作家獎
    中新網天津12月6日電 (記者 張道正)記者6日從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獲悉,該院院長馮驥才獲得第五屆林斤瀾短篇小說獎傑出短篇小說作家獎。以有「短篇聖手」美譽的溫州作家林斤瀾命名的「林斤瀾短篇小說獎」,由《人民文學》雜誌社、溫州市人民政府於2012年6月共同設立,每兩年評選一屆,專以「短篇小說作者」為評選對象,每屆評選兩位「傑出作家」和三位「優秀作家」。王蒙、莫言、蘇童、畢飛宇等20位作家都是往屆的獲獎者。圖為馮驥才發表獲獎感言。
  • 世界短篇小說三大巨匠之一,契訶夫十句語錄,文字睿智,道理深遠
    作為俄國短篇小說之王,他與法國作家莫泊桑、美國作家歐·亨利,被世界文壇公認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三位巨匠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領,其中契訶夫塑造的那些典型性格的小人物更深入人心,讓人口口相傳。《裝在套子裡的人》是我上學的時候,最喜歡的課文。小說的主人公叫別裡科夫,他是一個循規蹈矩、膽小怕事、沉悶壓抑的人,這一人物形象太深刻了,是世界文學寶庫中最為經典的人物形象之一。
  • 如何寫出成功的短篇小說?
    最接近短篇小說的定義應該是,每一個故事中都有某事發生在某人身上。人物在為了一個目標抗爭——這個目標比故事中呈現的更崇高、更重要。或多或少地,人物為此感動。要在頭腦中保持這樣的印象:一篇短篇小說要大過它的每一個組成部分。
  • 楊國榮 | 中國哲學中的理性觀念
    「是什麼」以如其所是地把握事物本身的多樣規定為指向,「意味著什麼」則以事物對人所具有的價值意義為關切之點,在中國哲學中,二者構成了理性活動的相關方面。以中國哲學中的「是非」之辯而言,其中的「是非」既關乎認識論意義上的正確與錯誤,也涉及價值觀意義上的正當與不正當。判斷認識論意義上的正確與錯誤,以是否如其所是地把握對象為準則;確定正當與不正當,則以是否合乎當然之則為依據。
  • 範墩子短篇小說集《虎面》出版
    近日,我省90後青年作家範墩子短篇小說集《虎面》由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著名作家賈平凹,評論家王春林、王鵬程聯袂推薦。《虎面》是範墩子第二本短篇小說集,全書16萬字,收錄了短篇小說《攝影家》《葬禮歌手》《樹杈小孩》《火箭摩託》等篇目,精選了作者近兩年來創作的小說力作。這些或長或短的小說,多以北方小鎮為背景,截取每一個人物身上平凡而又憂傷的故事,從人性的根本出發,在奇崛詭異的敘述中反應時代的變遷。
  • 好看的短篇小說,半天看完,虐哭我了
    好看的短篇小說,半天看完,虐哭我了 我記得高中那會兒,我看小說都是一整晚一整晚的看,沒辦法,看到一本喜歡的我就放不下來,造成我現在黑眼圈好大哦,心好累,怎麼都消不下去。所以,今天我特地給大家整理了五本好看的短篇小說,讓大家再也不熬夜,分別是:《哥布林屠夫》、《輕,短,散》、《軟,化,物》、《瓦爾斯塔英雄傳》、《轉,舍,離》。好看的短篇小說排行榜:《哥布林屠夫》作者:碩鼠就是我,總字數:54.2萬字。
  • 最暢銷的《張愛玲短篇小說集》改名未遂記
    不過《短篇小說集》(下加「之一」、「之二」)應刪去「短篇」二字,因為有中篇。以前也跟皇冠說過,隔得太久,編輯也已易人。宋淇1990年5月17日的信中反對:「信中所提將《短篇小說集》刪去「短篇」兩字,恕我「不敢苟同」(這是大陸學者來港開會常用的客套濫調)。你原來最暢銷的書,名字叫《張愛玲短篇小說集》,如將「短篇」二字取消,叫讀者如何知道這是那本書的新版?
  • 第五屆「林斤瀾短篇小說獎」在溫頒獎 馮驥才、遲子建等獲獎
    今天下午,備受中國文壇矚目的第五屆「林斤瀾短篇小說獎」獲獎名單揭曉。馮驥才、遲子建獲「傑出短篇小說作家獎」, 寧肯、朱山坡、哲貴獲「優秀短篇小說作家獎」。頒獎典禮上,《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溫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胡劍謹致辭。施戰軍在致辭中表示:這個獎坐落在林斤瀾先生的家鄉溫州,已經是第十個年頭。
  • 美劇《開發者》:腦洞大開卻又合乎情理
    目前雖然只播了3集,但從效果和反響來看,給人感覺腦洞大開卻又合乎情理。下面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部劇。腦洞大開卻又合乎情理。在嚴格保密的狀態下,劇中只有少數人了解這個事實,由於男朋友知道此事被幹掉後,女主開始剝洋蔥似的揭開整個秘密……劇集風格該劇由亞歷克斯·加蘭執導。如果大家知道他此前的兩部電影——《機械姬》和《湮滅》,就會明白這部劇的分量了。
  • 蒲松齡的情感小說《鳳陽士人》:看似離奇,合乎情理
    我來談談對這個短篇小說的看法吧。這個短篇小說的大概情節是:鳳陽有個讀書人,背著書箱遠遊,告訴妻子半年以後歸來。但是,讀書人一去十個月未歸,毫無音訊。妻子難免牽掛思念丈夫。一個月夜,妻子在家,一個美女進來,猜中妻子的心思,邀請妻子一起去尋丈夫。
  • 演而優則寫 傑西·艾森伯格短篇小說集推出中文版
    演而優則寫 傑西·艾森伯格短篇小說集推出中文版 時間:2017.02.2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老飛宅 分享到:
  • 走進諾獎作家多麗絲·萊辛的短篇小說世界
    日前,諾貝爾文學獎桂冠作家多麗絲·萊辛兩部短篇小說代表作《到十九號房間去2020年12月19日19點,北京單向空間·大悅城店迎來諾貝爾文學獎桂冠作家多麗絲·萊辛的「短篇小說世界」。作為萊辛優秀的短篇小說寫作同行,嘉賓文珍、鄧安慶同樣深諳短篇小說寫作的幽微。
  • 劉慶邦短篇小說《葉落桃園》獲年度大獎
    駐園作家劉慶邦的短篇小說《葉落桃園》獲此大獎。頒獎典禮現場劉慶邦(中)在領獎本次獲獎作品代表了2019-2020年度中國中、短篇小說創作的精華。既能讓讀者感受到時代的潮汐、生活的質感和審美的愉悅,也能感受到中國作家對人類、對民族、對故鄉深沉而飽滿的情懷。
  • 《厄普代克短篇小說集》:美國近代社會的鏡子
    對我來說,《厄普代克短篇小說集》是我了解近代美國社會的一個絕佳窗口。這部小說集的作者是約翰·厄普代克,他是美國現代的一位小說家,作品以短篇小說見長,一生中著有上百篇短篇小說,曾因《兔子富了》和《兔子歇了》這兩部短篇小說,兩次獲得普利茲小說獎。他的短篇小說,反映了美國社會的時代特徵,對研究美國近代文學的人很有意義。
  • 合乎邏輯的專業,阿金芬瓦有意加入WWE
    從這方面來看,進入職業摔跤大賽似乎是他非常合乎邏輯的選擇。
  • 他是與歐·亨利齊名的短篇小說大師,早年經歷與奧威爾如出一轍
    與歐亨利齊名的英國作家薩基的《薩基短篇小說選》近日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引進出版。《薩基短篇小說選》收集了英國最出色的諷刺短篇小說家薩基的作品。這些作品均從其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說集中選收而成。薩基一生著有短篇小說135篇。其中,又以《黃昏》和《敞開的窗戶》最為著名。
  • [公開課]黃霖:「三言」、「二拍」與明代的短篇小說(上)
    明代的短篇白話小說在宋元話本小說的基礎上有很大的發展,特別是在明代中後期,隨著商業經濟的活躍、思想的不斷開放、印刷業的繁榮,白話短篇小說由編輯到創作,從口頭文學到書面文學的轉化過程中,成績斐然,以「三言」、「二拍」為代表,出現了一大批色彩各異的短篇小說集,呈現一派繁榮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