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曾稱人們不讀《時間簡史》只好奇我如何克服殘疾成科學家

2021-01-10 騰訊網

霍金,1976年在普林斯頓

按:在這個寒意料峭的早春,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在位於劍橋的家中去世,享年76歲。而今天,恰好也是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誕辰紀念日。

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時間簡史》的暢銷程度常常是要與《聖經》相比的,似乎家中沒有這麼一本的話便缺失了點什麼,就連北京街角販賣盜版書的三輪車上,也時常在一堆歷史小說探案傳奇之間,閃出《時間簡史》的一角。之後的全球暢銷書便又拿自己跟《時間簡史》比,仿佛霍金這本並不那麼「簡」的書,已然成為了出版歷史上暢銷程度的一則標尺。霍金對此,當年也是大吃一驚。

《時間簡史》榮登《紐約時報》最暢銷書榜達五十三周之久;在英國直至1993年2月止已列名倫敦的《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最暢銷書榜上達二百零五周之久。一百八十四周後,由於在這個榜上最出盡風頭而被收入金氏世界紀錄。後被翻譯為了數十種語言的版本……1988年12月,霍金在英國《獨立報》上刊文《之簡史》,講述了他的寫作野心和此書大火之後他的冷靜分析。

在寫完《時間簡史》第一章草稿之後,霍金就告訴了他的文化經紀人,「我要使它成為在機場書攤上出售的那一種書,」對方說,可你又不是懸疑小說家,這根本不可能。現在看來,是經紀人錯了。霍金下了很大功夫,才解決了如何向讀者解釋若干複雜概念的問題。霍金讀了歐洲和美國各大媒體對這本書的書評,發現了一些套路——比如談談他的殘疾,他被禁錮在輪椅之上的生活,以及霍金的理論是否會引導我們尋找到「上帝的精神」?《獨立報》認為,像《時間簡史》這樣一部嚴肅的科學著作竟然也成了巫書,霍金幽默地說:「我的妻子嚇壞了,而我卻因為寫了一部人們把它和《禪與摩託車維修工藝》相比較的書而感到甚受恭維。我希望拙作和《禪》一樣使人們覺得,他們不必自處於偉大的智慧及哲學的問題之外。」

霍金已逝,或許是時候從書架裡找到那本蒙塵的《時間簡史》,再次翻開,並在翻看幾頁之後再一次合上了。經出版社授權,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從《霍金講演錄》中節選了《之簡史》一文,與霍金告別。

《時間簡史》

史蒂芬·霍金 著 許明賢 譯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0年 《時間簡史》之簡史

文 | 史蒂芬·霍金 譯 | 杜欣欣 等

為慶祝我的《時間簡史》所舉行的招待會迄今仍然使我大吃一驚。此書已在《紐約時報》最暢銷書榜上列名達三十七周之久,在倫敦的《星期日泰晤士報》上達二十八周之久。(它在英國比在美國出版得晚。)它被翻譯成二十種文字(如果你把美語和英語相區分的話,應算作二十一種文字)。這大大超過我在1982年首次打算寫一本有關宇宙的通俗讀物時所預料的。我的部分動機是為我女兒掙一些學費。(事實上,在本書面世時,她在上學校的最後一年。)但是其主要原因是我要向人們解釋,在理解宇宙方面我們已經走到多麼遠的地步:我們也許已經非常接近於找到描述宇宙其中的萬物的完整理論。

如果我準備花時間和精力寫一本書,就要使它有儘可能多的讀者。我以前的專業性的書都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那是一家出色的出版社,但是我覺得它並沒有真正面向我所要觸及的大眾。因此,我就和一位文化經紀人,阿爾·朱克曼接觸。他是由一位同事的親戚介紹給我的。我給了他第一章的草稿,並對他解釋道,我要使它成為在機場書攤上出售的那一種書。他告訴我說,這根本不可能。它也許很受學術界和學生的歡迎,但是要想侵入傑弗裡·阿歇爾(Jeffrey Archer,美國當代懸念通俗小說家)的領地絕無可能。

1984年我把本書的初稿交給朱克曼。他把它送交幾個出版商,並提議我接受諾頓的條件,諾頓是美國的一家相當出色的書籍公司。但是,我卻接受了拜坦姆書社的條件,這是一家更加面向大家的出版社。雖然拜坦姆並不專精於科學書籍,他們的出版物卻遍布機場書攤。他們接受我的書的緣由可能是出於他們的一位編輯彼得·古查底的興趣。他對自己工作非常盡責,並讓我把這本書重寫,寫成像他那樣的非科學家都能理解的程度。我每回寄給他重寫的章節,他都寄回一長列異議和要我澄清的問題。我好幾回想這個過程將會沒完沒了。但是他是對的:這本書因此變得好得多。

年輕時的霍金

在我接受拜坦姆條件之後不久,即得了肺炎。我不得不接受穿氣管的手術,它使我失去說話能力。在一段時間內,我只能靠揚眉來進行交流,這時另一個人指著一塊板上的字母。多虧人家所贈送給我的電腦程式,才使我可能完成此書。它是有一些緩慢,但是那時候我也思維得慢,所以我們可以配合得好。我依賴它幾乎完全重寫了初稿以回應古查底的要求。我在修改之時得到我的學生布裡安·維特的幫助。

雅各布·布朗諾夫斯基(Jacob Bronowski,英國當代人類學家)的電視系列片《人類進化》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它簡略地介紹了人類在僅僅一萬五千年內從以前的初級野人進化到現代狀態的成就。對於朝著完全理解制約宇宙定律的進展方面,我想給人們傳達一種類似的感覺。我很清楚,幾乎無人不對宇宙如何運行感興趣,但是大部分人不能理解數學方程——我本人對方程也不太在乎。其部分原因是我寫方程很困難,但主要是因為我對方程缺乏直覺。相反地,我依照圖像來思維,我的目標是要把這些頭腦中的圖像用語言在該書中表達出來,並藉助於一些熟悉的比喻和圖解。我希望用這種辦法,可以讓大多數人共享到過去二十年間物理學的顯著進步所引起的激動和成就感。

儘管避免了數學,一些思想仍然是非常陌生的、很難闡釋的。我就面臨著這樣兩難的境地:是否要冒著使人混淆的危險去解釋,還是要滑過這些難點呢?某些陌生的概念,譬如說以不同速度運動的觀察者測量同樣的一對事件時會得到不同的時間間隔,這個事實對於我所要描繪的圖像並不是根本的。所以,我覺得只要提到一下而不必深入討論即可以。但是,其他一些困難的思想對於我所要闡述的東西至關要緊。有兩種概念我覺得尤其需要包括進去。第一就是所謂的對歷史的求和。這就是宇宙不僅具有單獨的歷史的思想。對於宇宙而言,存在一整族所有可能的歷史,而且所有這些歷史都是同等實在的(不管其含義是什麼)。另一種思想便是「虛時間」,它對於賦予歷史求和以數學意義不可或缺。現在回想起來,當初我應多花工夫去解釋這兩個非常困難的概念,尤其是後者。虛時間似乎是人們在閱讀時遭遇到的最大障礙。其實,實在沒有必要準確理解何為虛時間——只要認為它和我們稱為實時間的不同即可以了。

在這本書即將出版之際,一位科學家預先收到一冊,他要為《自然》雜誌替本書寫評論,他大吃一驚地發現,該書錯誤百出,照片和圖解的排列及編號是混亂的。他電告拜坦姆書社,後者同樣大吃一驚並決定即日全部收回已印的書並銷毀。他們花了三周時間緊張地改正並重校全書,趕在四月預定的出版日期在書店推出。那時《時代》周刊刊登了我的一幅剪影。儘管如此,編輯還是為市場的需求量而驚訝。現在美國正在印第七版,而英國是第十版。

為什麼這麼多人購買它呢?我本人的立場很難客觀,所以我想列舉他人所說的。我發現大多數評論雖然是好意的,卻是不清晰的。他們喜歡遵循這樣的公式:史蒂芬·霍金患了盧伽雷病(美國的評論),或者運動神經細胞病(英國的評論)。他被禁錮在輪椅上,不能言語,只能挪動X根手指(這兒的X似乎從一變到三,依據評論者所讀的哪篇有關我的不精確的文章而定)。然而,他寫了這部至關重大的書:我們從何處來並往何處去?霍金提供的答案是宇宙既不能創生也不能毀滅:它只是存在。霍金為了表述這個思想引進了虛時間概念,對此我(評論者)有些難於理解。儘管如此,如果霍金是對的,而且我們的確找到一套完整的統一理論,我們就真正地知道了上帝的精神。(我在看校樣時差點兒刪去該書的最後一句話,即我們會知道上帝的精神。如果我那麼做的話,這部書的銷售量就會減半。)

我覺得倫敦的報紙《獨立報》的一篇文章相當清醒,它說甚至像《時間簡史》這樣嚴肅的科學著作也會變成一部巫書。我的妻子嚇壞了,而我卻因為寫了一部人們把它和《禪與摩託車維修工藝》相比較的書而感到甚受恭維。我希望拙作和《禪》一樣使人們覺得,他們不必自處於偉大的智慧及哲學的問題之外。

霍金在模擬倉裡體驗太空生活

毫無疑義,人們對於我克服殘廢而成為理論物理學家的人性好奇心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那些基於人性好奇而購書的會大失所望,因為書中有關我的身體狀況的只有兩處。這本書試圖成為一部宇宙史,而不是我的自傳。這並沒有阻止人們指責拜坦姆可恥地利用我的疾病,並責備我作為同謀允許把照片印在封面上。事實上,在合同中我對封面毫無發言權。然而,我曾鼓動拜坦姆在英國版中用一張好的照片,把美國版的那張悽慘的過時照片換下來。但是,拜坦姆堅持原封不動,據說美國公眾已經把它和我的書相認同。

有人說,大家購買我的書是因為讀了它的評論或者它上了暢銷書榜,但他們並不讀它;他們只是將其放在書架或咖啡桌上,因此不須費力讀通而僅是擁有它就值得炫耀。我斷定會有這種情形發生,但我不知是否比大多數其他的包括《聖經》和莎士比亞著作在內的嚴肅的書籍更甚。另一方面,我知道至少有一些人讀過它,因為我每天都收到一疊有關此書的信件,許多人提出問題或者給出仔細的評論,這表明他們至少讀過它,即便還不能完全理解。我還不時被街上行人攔住,他們告訴我如何欣賞此書。當然,我是比大多數作者更容易被認出,或者說更有特徵,如果不是更傑出的話。但是,我接受到的公眾祝賀的頻繁度(這使我的九歲的兒子十分難為情)似乎表明,購買此書的人士中至少有一部分的確在閱讀它。

現在人們問我下一步準備做什麼。我覺得自己肯定不會寫《時間簡史》的續集。用什麼書名呢?《時間詳史》?《時間終結之後》?《時間之子》?我的經紀人建議我允許拍一部我的傳記片。但是,如果讓演員來飾演我們,則無論是我還是我的家人的自尊心將喪失殆盡。如果我答應並協助別人來撰寫我的生平,其後果將是類似的,只不過程度減輕一些而已。當然,我不能阻止別人獨立地為我作傳,只要那不是誹謗性的,但是我想用自己正準備寫自傳的藉口來應付他們。也許我真的會寫。但是我不著急。畢竟還有許多首先要做的科學問題。

相關焦點

  • 霍金:如果身體有殘疾,絕不能讓心靈也有殘疾
    如果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BBC之霍金的宇宙」的紀錄片,豆瓣評分將近9分的高分,當你對這個領域了解越深刻的時候,越會發自肺腑的感嘆,這些擁有最聰明大腦的人,他們偉大之處。 貳 兩個月前,我開了一份書單在公號,重點推薦了一本霍金的書給宇宙迷的讀者,書名為《時間簡史》。
  • 史蒂芬霍金,牛頓之後英國偉大的科學家
    讀過《時間簡史》的人對史蒂芬·霍金這個名字必定不會陌生。這位已經走過60年生命之路、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科學家的人,卻是雙手只有3個手指能夠活動,既不能直立行走,又不能說話的高度殘疾人。在牛津大學上學時,霍金經常無故地掉倒,從牛津畢業,考入劍橋大學讀博士後,霍金的病情開始加劇。在醫院裡,醫生除了告訴他得的是一種極其特殊的運動神經細胞病之外,什麼也沒說。霍金從醫生的眼神中得知自己患了一種不治之症,也就不再尋根問底。疾病使霍金更加成熟,在學業上更加勤奮鑽研。
  • 霍金與他的「黑科技」輪椅:時間永留簡史
    同為漸凍人患者,霍金不但堅持多活了50餘年,而且在他的輪椅上完成了《時間簡史》等10多本暢銷書以及多篇有影響力的論文。這一切成就都離不開他的「黑科技」輪椅...如今,《時間簡史》已經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售出1000多萬本,被譽為最難看懂的暢銷書。霍金很高興地說:「與我失去說話功能前相比,我現在可以更如意地傳達信息。」
  • 霍金,成績從未進過前十,曾讓老師絕望…他的經歷會影響許多孩子
    霍金在他的自傳《我的簡史》中稱自己是一個讓老師絕望的學生。「我最早的記憶是站在拜倫幼兒園前,哭得頭都快掉了。在我周圍,孩子們正玩著看起來頗有趣的玩具,我想加入他們,但我只有兩歲半,而且這是我第一次獨自與陌生人待在一起,這讓我很害怕。
  • 想真正讀懂宇宙萬物,《圖解時間簡史》《圖解萬物簡史》2本就夠了
    但霍金的《時間簡史》做到了一般的宇宙學圖書都做不到的一點:無可爭議。霍金幾乎也因此毫無爭議地被譽為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雖說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對宇宙學有了全新的認知,但這部霍金以「淺顯的語言講述了許多深奧的宇宙問題」的《時間簡史》,就算是你有一定的物理學知識儲備,也真的無法完全讀懂。
  • 科學巨人霍金去世,享年76歲: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
    十幾歲的時候,霍金的成績從未居於班裡的前列,作業不整潔,老師對他的書寫感到絕望。但有意思的是,大家給他起的綽號居然是「愛因斯坦」。有個驚人的巧合是,這位偉大科學家逝世的這一天,也正好是愛因斯坦的誕辰。而獻身熱帶病研究的父親帶來的影響,使霍金認為自己作科學研究是非常自然的。「最聰明的孩子學數學和物理,不太聰明的學生物學。」
  • 劍橋大學降半旗致哀霍金:仰望星空,永不放棄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科學家、谷歌、IBM和微軟等企業員工及與人工智慧領域有關的投資者,也聯名發出公開信,表達同樣的憂慮。那麼霍金的科學成就究竟有多大? 這幾個問題你應該知道霍金最重要的科研成果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就必不可免要講一些科學術語了。正如霍金在《時間簡史》裡提到的,每一個公式都會嚇跑一半的讀者。
  • 霍金患有肌萎縮側索硬化症,21歲就確診,能活到76已經算奇蹟了!
    史蒂芬·威廉·霍金他的書「時間簡史」出售了1000萬份他是Lou Gehrig病的最長倖存者之一英國物理學家和黑洞理論家史蒂芬霍金已經去世了,該書把最暢銷的書「時間簡史」帶給了大眾。他76歲。家人的發言人在一封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霍金星期三早晨在英格蘭劍橋的家中平靜地過世。
  • 霍金輪椅簡史
    霍金在微博中稱,加入這一計劃的,還有俄羅斯「土豪」尤裡·米爾納和臉書(Facebook)創始人「小扎」。不僅物理大師組的這個「局」堪稱夢幻組合,而且他的「突破攝星」計劃也讓人充滿遐想:用雷射推進的微型星際飛船,以1/5光速的速度,花20年左右的時間就能到達半人馬座α星並發回照片。
  • 霍金,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科學家!
    一本必然得是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不然不能體現對人之存在的思考;另一本,那就要霍老師的《時間簡史》出場了,不然不能體現對宇宙蒼穹的敬仰。所以霍金教授,也是一位為建設社會主義文明社會貢獻過力量的人。所以說,當霍金開微博之後,烏泱烏泱而來的群眾是這樣的
  • 霍金打賭簡史:成人雜誌、T恤、棒球百科,他輸掉的那些賭約
    以研究黑洞為主業的霍金,竟然和後來的引力波探測功勳、《星際穿越》顧問基普·索恩(Kip Thorne)打賭道,天鵝座X-1並非黑洞。他後來在1988年出版的《時間簡史》中寫道:「打這個賭相當於買保險。我做了很多黑洞相關的研究,如果黑洞根本不存在,這些研究就成了廢紙。不過,我起碼賭贏了,能拿到安慰獎:四年的《Private Eye》雜誌。」
  • 從《辛普森一家》到《平克弗洛伊德》,流行文化中的霍金
    《霍金傳》中,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史蒂芬·霍金得益於兩位當今知名演員戲劇性的演繹,大眾現在了解了不同版本的霍金。但科學家本人對自己的演繹可能會同樣值得人們懷念。霍金本人 2012 年曾到《生活大爆炸》劇組客串(後來只以聲音的形式出現),那一集中,他評論主角謝爾頓關於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的論文時,表示「你在第二頁犯了一個算術錯誤,這可太尷尬了。「2012年,與《生活大爆炸》劇組合影《生活大爆炸》並非這位科學家第一次出現在美國人導演的長篇劇集。
  • 【薦讀】我和宇宙有個約會史蒂芬·霍金《時間簡史》
    不過要想和宇宙最強大腦霍金教授交談上,咱們雖然不能做到像生活大爆炸裡的謝耳朵那樣,寫一篇很牛的論文和大神面對面,但也不能問一些什麼「外星人到底存不存在」的低級問題,起碼得能用一些專業術語提個問題,是不是?
  • 致敬偉大| 南開人眼中的「霍金簡史」
    雖然當時他們都以為霍金活不過兩年(醫生的診斷),還是決定組建家庭:不管命運還能給他們多少時間在一起,都要盡情地體驗和享受生活。那時他們分別是23歲和21歲。他們是如此的年輕純真,以致新婚不久的第一次出國旅行,海關人員以為他們倆是獨自旅行的未成年人(unaccompanied  minors)而額外地問訊。
  • 霍金年輕時的英俊照片 發生在他身上的那些趣事
    史蒂芬.霍金,當代最著名的物理學家之一。他因大爆炸理論而聞名,更是以一本《時間簡史》為大家熟知。他因為患有運動神經元疾病而只能常年坐在輪椅上,但他從未停止過自己的科學研究。霍金在21歲的時候就被診斷出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不能說話。當時醫生認為他活不了多長時間了,沒想到他與家人在一起快樂的又渡過了55年。
  • 霍金去世!一代傳奇留下驚人預言
    霍金一直被世人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霍金的3名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發表聲明稱:「今天我們深愛的父親逝世,我們非常悲傷。他是一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位不同尋常的人,他的工作成就和遺產將永存世間。他的勇氣、他的堅持、他的才智、他的幽默激勵了全球各地的人們。」
  • 葛擁華教授|對話霍金創造論-1認識霍金
    我把這二人的身份做一個說明,一位是不相信上帝的科技工作者,在遠離故土的西方,遇到了一位不相信上帝的頂尖教授,西方科學堡壘之一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負責人--霍金。吳老師就是《時間簡史》的譯者。他的整個翻譯裡面,沒有什麼特別深奧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大家能夠接受的一些信息。但實際上對普通人觸動最大的,就是他把名字翻譯成了「霍金霍大俠」。
  • 霍金去世,巨星隕落!謹以此文緬懷霍金
    霍金在騰訊 WE 大會的演講視頻霍金的研究領域是引力與黑洞,他的主要貢獻有兩個:霍金著作名稱:1973 年:《時空的大尺度結構》(The large scale structure of space-time) 1988 年:《時間簡史
  • 楊振寧是偉大的科學家,為什麼沒有愛因斯坦、霍金那樣有名?
    楊振寧是偉大的科學家,在物理學的多個領域有著重大的發現。1956年和李政道一起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這使他獲得了第二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這項成就並不是楊振寧的最偉大成就,1954年發表的非阿貝爾規範場理論是楊振寧的最偉大成就。
  • 霍金是騙子嗎?他的言論靠譜嗎?為什麼很多人罵霍金?
    其實,這些話,完全是霍金的商業團隊編造的。霍金早就說過,很多話都不是我說的,那些商業團隊就是吸血鬼,他們只對銅板感興趣。「他們會如何放過我」,霍金說。霍金又在2013年和2015年做過演講,他說:「那些吸血鬼..只有我進了棺材,他們(指的是商業團隊)才能最後的放過我」。也不奇怪,在霍金的這杆大旗下,養活了大堆的出版商、商業團隊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