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韓戰3年結束,越戰拖了20年?

2020-12-22 史海尋蹤

上世紀五十年代,韓戰結束剛剛兩年,美國又馬不停蹄奔赴中南半島。好容易休兵止戈,本應閉關恢復元氣,美國為何如此「不辭辛勞」?

這要從法屬印支殖民地(含越南、寮國、柬埔寨)說起,二戰中該殖民地被日軍侵佔,戰後法國回歸試圖恢復對該地區的統治,結果在越南抗法戰爭中敗北。

1954年日內瓦會議各國商定,印支停火,以北緯17度線為南北越停火線,法國殖民統治至此終結。

和平當然是好事,可是美國很著急,時值美蘇冷戰期,如果法國退出印支地區,蘇聯將趁機介入,必會在中南半島掀起紅色浪潮。在美國眼中,意識形態的爭奪是件頂頂要緊的事。

因此從1955年起,美國開始扶植南越親美政權,試圖遏制該地區赤化勢頭。哪知一步錯步步錯,從此美國深陷越戰泥潭,從1955年到1975年,一陷就是20年。

由此提出一個問題,美國在朝鮮和越南同樣是不遺餘力深度介入,為何韓戰3年結束,而越戰一打就是20年?

兩場戰爭過程不同

韓戰從一開始就進入高潮,乾淨利落五次戰役打下來,把原本趾高氣揚的美聯軍趕回38度線以南。自知沒有勝算的美聯軍只能接受現實,坐回談判桌前。況且美國的核心利益在歐洲,沒必要把家底都扔到朝鮮戰場。

越南的情況大不相同,明面上的對手只有北越部隊,和當年志願軍的實力相差甚遠,因此美國得以「小火慢燉從容應對」。

越戰隨著事態變化和發展,分為幾個階段:

從1955到1960年,美國主要是支持南越政權,達到遏制打壓赤化擴散的目的。

1961~1964年,美國逐漸加大介入力度,派出軍事顧問及小規模部隊,秘密開展軍事行動。美國也不想把事搞大,以免引來周邊大國關注,誰知怕啥來啥,北越同陣營國家也介入進來,使得局勢一發不可收拾。

事情還是鬧大了,1965~1968年是美軍直接參戰階段,既然已經撕破臉那就不裝了,頂峰時期美國在越南投入了50餘萬軍隊。這也是越戰中最激烈最殘酷的階段,在此期間美軍共出動30餘萬架次戰機轟炸北越目標。

1969~1975年,隨著反戰行動的擴大化以及國際輿論聲討,面臨極大壓力的美國開始通過和談解決越南問題,該階段大體是美軍逐步撤出的過程,1975年越南完成統一。

由上可見,美國對越南的介入是由淺及深再由深及淺,最終脫離的過程,並非押上所有籌碼孤注一擲,從而使越戰進程大為延長。

戰爭形式不同

朝鮮戰場多為大兵團對抗,規模和烈度都相當巨大,對於國力的損耗也是如此,即如美國之強大,也難以承擔。而對手的實力也令美國意識到,儘早結束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越戰從本質上更像一場「維持治安行動」,美國的目的是遏制赤化驅逐越共。對手主要以遊擊隊形式存在,這註定其規模有限但戰鬥頻次極高。

遊擊隊的隱蔽遊動特性,也使美軍難點在於「發現」對手,他們只能派出小分隊鑽進密林,或是通過空中優勢進行打擊,這是一場「螞蟻啃骨頭」式的消耗戰。

北緯17度線

韓戰和越戰是存在因果關係的,在朝鮮美軍自認天下無敵,敢於突破38度線,但後果也是不忍直視的。

在越南,美軍明顯接受了上次的教訓,總體上顯得較為克制,再不敢輕越雷池,北緯17度線將美軍牢牢「焊」在了越南南部。

北越則不同,他們可以進入南方打遊擊,或是在南越發展和建立大批南越抵抗力量。

由此出現以下一幕,北越不用擔心後方安全,可以集中精力對付美軍,而美軍卻在遍地越共遊擊隊的打擊下無所遁形。美軍:這仗打得憋屈啊!

韓戰和越戰都是反侵略戰爭,但過程和形式大相逕庭,由此導致兩者在時間上的巨大差異。

相關焦點

  • 越戰時美軍失敗了,為何韓戰時,中美算是打了一個平手呢?
    越南的戰爭,也就是北越和南越的統一之戰。但是,北越和南嶽背後都有支持者,與其說這一場戰爭是北越和南越之間的戰爭,不如說是他們背後支持者的較量。北越的支持者是蘇聯和中國。南越的支持者就是美國了。但是,最終美軍還是以失敗告終,結束了這個戰爭。為何美國不繼續打了呢?我們說一下美國在這一次戰爭的損失吧。這一場戰爭持續到時間長達12年,美軍死亡5.6萬餘人,30多萬人受傷,耗資4000多億美元。
  • 美國不同意臺灣參加韓戰,為什麼卻讓其參加越戰?
    可是機會來了,韓戰爆發了,然而面對蔣介石的出兵要求,美國拒絕了。而與此同時,越南戰爭爆發後,美國再一次故伎重施,在法國撤退後,美國同樣插手了。雖然這一次不是打著聯合國軍的名義,但美國也一直在拉攏各地的盟友,一同參戰。
  • ...媲美越南戰爭|伊拉克戰爭|美國_歷史|越戰|韓戰|越南共和國
    二、越南戰爭:美國死亡人數為58318人,越南戰爭為越南反抗美國入侵的戰爭,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55年11月至1975年3月間冷戰中,東南亞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對亞洲國際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越南戰爭是美國等資本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南越對抗由中國和蘇聯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北越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一場戰爭。發生於冷戰時期的越南(主戰場)、寮國、柬埔寨。
  • 比戰爭更可怕的是什麼?為何越南戰爭結束後美國數萬越戰老兵選擇...
    越南戰爭結束後,許多美國士兵回國後無法從戰爭的陰影中解脫出來,他們的性格變得暴躁易怒,時常從噩夢中驚醒,用酒精麻痺自己,有抑鬱症傾向,無法正常融入社會。 說的通俗點,就是他們患上了精神病,也就是「戰後心理綜合症(PTSD)」。
  • 韓戰只打了3年,而越南戰爭美國為何敢打10年?
    而狹義的越南戰場,指的正是美國從1965年正式參戰一直到1972年戰爭結束這一階段,這一階段基本上屬於純粹的美國和北越之間的正式作戰階段。美軍正式結束參戰的時間為1973年,各方在巴黎籤署了停戰協議,美軍撤離越南。但是美國仍舊在越南留下大批地面部隊和軍事顧問人員。
  • 韓戰結束後,為何最後一批志願軍5年後才離開,發生了什麼?
    於是在同年10年,我國為了保衛領土安全,再加上應朝鮮的請求,決定派兵同朝鮮一起作戰。就這樣一支名為志願軍的部隊由此誕生。從1950年10月,進入朝鮮作戰開始算起,有將近240萬人先後加入到這支部隊之中。在這場世界矚目的戰鬥中,我國志願軍打出了國威軍威。最終在我國的努力之下,將戰線打到了三八線,1953年7月,戰爭結束。
  • 越南戰爭時,美國前總統小布希是空軍飛行員,為何沒有參加越戰?
    小布希曾任美國空軍飛行員,越南戰爭高潮時,為何沒參加戰爭?美國歷史上父子當總統的,老布希和小布希很有代表性。特別是老布希,不僅參加過二戰,而且在二戰中創造跳傘奇蹟,其他人都死他,唯一他活下來。當過美國最不看好的職務「中情局長」,最後被選上美國總統,可以說也創造了美國總統奇蹟。
  • 美軍可以在廣島長崎使用原子彈,為何不敢在越戰中使用原子彈?
    美軍可以在廣島長崎使用原子彈,為何不敢在越戰中使用原子彈?美軍可以在廣島長崎使用原子彈,為何不敢在越戰中使用原子彈?越南戰爭的結果,是美軍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付出了約5.8萬名士兵的生命以及兩千多億美元的軍費開支之後,仍舊沒能消滅在南越的北越滲透武裝人員。
  • 為什麼韓戰結束5年後,志願軍才撤回中國?3點關鍵原因
    中國從1950年10月出兵朝鮮半島,派出志願軍幫助朝鮮與美韓等多國軍隊作戰。抗美援朝戰爭持續了近3年時間,我國共計出兵200多萬人次,到1958年底才將軍隊全部撤回國內。為什麼戰爭結束5年時間,志願軍才從朝鮮撤完呢?主要有3點原因,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
  • 韓戰才打了3年,規模不大的老山戰役為何打了近10年?
    抗美援朝對於國人來說應該都不陌生,1950年10月,中國志願軍開始奔赴朝鮮戰場作戰,整個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我國共出動了130餘萬兵力,經過近3年的艱苦戰鬥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同時也讓新中國在國際上站穩了腳跟。
  • 20年越戰,美國女孩希望儘快結束,然而卻被士兵無情射殺
    導語:20年越戰,美國女孩希望儘快結束,然而卻被士兵無情射殺了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越南戰爭美軍消耗是非常大的,不管是資金的消耗還是人員的犧牲,20年時間,共計投入4000多億美元,相當於2萬多億人民幣,這是筆不小的數目了,在那個年代。
  • 美國馬裡蘭州長:美國新冠死亡人數比韓戰海灣戰爭越戰加起來都...
    「我們討論的是25萬人的死亡,已經比韓戰、海灣戰爭和越戰加起來死的人還多了,你們還有哪兒不明白?」最後這位州長略帶無奈的說「1918年(大流感)我們可以做到,不知道為什麼現在不行了。」
  • 韓戰始於三八線,為何又止於三八線?是巧合還是必然?
    1950年6月25日,朝鮮在蘇聯的默許下突破三八線進攻韓國,隨後美國進行了武裝幹涉,使本來是內戰的韓戰演變成了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中國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也被迫以志願軍的名義參加了這場戰爭。整個韓戰歷時三年零一個月,1953年7月27日戰事雙方在三八線附近的板門店籤署了朝鮮停戰協定,戰爭結束。那麼,韓戰始於三八線,為何又在三八線附近結束呢?這是巧合嗎?首先,韓戰停止於三八線,是這場雙方實際較量的結果。韓戰爆發後,朝鮮人民軍作戰發展極為順利,迅速將戰線推進至朝鮮半島東南角的洛東江一線。
  • 韓戰,美國空軍投彈70萬噸,越南戰爭投彈竟高達750萬噸
    1947年7月,隨著美國空軍的正式成立,空中力量在戰後美國軍事戰略中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韓戰期間,美國始終在朝鮮維持了強大的空中力量,1950 年 10月,連同海軍艦載機在內,投入朝鮮戰場的美國空中力量共有14個聯(大)隊,有各型作戰飛機1100多架。
  • 1968年美朝「普韋布洛」號危機:差點引爆第二次韓戰
    發生在東南亞的這場戰爭,就影響了東北亞的朝鮮。同樣是南北分治,同樣分屬兩大陣營,朝鮮對於越南戰爭,應該心有戚戚焉。1966年,南北雙方發生了42起衝突,美韓軍隊傷亡人數接近70人,1967年9月,美國一份統計數據顯示,當年已發生300多起衝突事件,美韓軍隊傷亡上升至近300人。從1966年開始,朝鮮也更深地捲入了越南戰爭,它向北越派遣了約50名飛行員和300名軍事顧問,還提供了相當數量的作戰物資。
  • 韓戰結束後,對美國產生了哪些影響?
    1953年7月27日,隨著戰爭雙方在停戰協議上簽字,這場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正式宣告結束。而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同時也是韓戰的主要參戰方,在這場戰爭中卻丟盡了顏面,自身的威望不僅大為下降,而且實力也受到了相當大的影響。
  • 越戰結束後,越軍是如何快速恢復兵力?兩種方法令人不齒
    越南戰爭從1955年開始到1975年結束。無論從持續的時間看,還是從戰爭的規模來看,絕不亞於韓戰,當時直接參戰國除了美國和越南,澳大利亞、韓國、奧地利也都直接派兵進入越南戰場。
  • 1950年韓戰是如何發生的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批入朝部隊跨過鴨綠江正式入朝參戰。(資料圖)  韓戰爆發的最初起因源於朝鮮半島的分裂,這與二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採取的半島政策有很大關係。李承晚、金日成都夢想統一全國,而且都有採用軍事手段達到目的的強烈願望。為此,雙方展開了爭取外援的較量。
  • 英國有支軍隊,專打叢林戰爭,為何不願意借給美國打越戰
    為了遏制「另一陣營」蔓延,美國不僅主導了韓戰,還於上世紀60年代起,投入重兵,發動越南戰爭。試圖幫助親美的南越,消滅北越紅色政權,實現資本主義的擴張戰略。最後,急於結束戰爭的美國人,甚至哀求英國允許廓爾喀士兵加入美國軍隊參戰,同樣被英國拒絕了。面對美國的參戰召喚,連剛打完韓戰的韓國,都不放過這個討好美帝的機會,重兵參戰,為何二戰中的鐵桿盟友英國,面對美國出動廓爾喀僱傭軍的請求,卻堅決不答應呢?
  • 美國為什麼執意發動越戰,打了十幾年最後又狼狽撤退?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美國這個習慣了頤指氣使、高高在上,但又實力雄厚的國家,在越戰中扮演的角色。越南戰爭發生在1955到1975年間,歷時20年,最終以北越軍隊和越共遊擊隊打敗南越軍隊、攻佔整個越南結束。越戰也是美國二戰後參戰人數最多,且影響最大的一場戰爭。當然,雖然美國堅持將這場敗戰稱之為「光榮的撤退」,但輸了就是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