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巴菲特,他被稱為「股神」,是世界上最會賺錢的人之一,是這個世界上第三富有的億萬富翁,淨資產在859億美元左右。巴菲特他有一位非常重要的合伙人——查理芒格。
芒格沒有巴菲特那麼富有,但是沒人會否認巴菲特的軍功章得有芒格的一半。查理·芒格和巴菲特56年間,為伯克希爾創造了在人類投資史上前無古人,或許也後無來者的業績——伯克希爾公司股票帳面價值以年均20.3%的複合收益率創造投資神話,每股股票價格從19美元升至84487美元。
巴菲特曾這樣形容芒格帶給自己的助益: 「查理拓展了我的視野,讓我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猩猩進化到人類,沒有查理,我會比現在貧窮得多。」
芒格曾說,關於如何實現財富自由,他一輩子都在遵循3個原則,非常有效。
1.追求做得更少
芒格說,「重大的機會、屬於我的機會,只有少數幾個,關鍵要讓自己做好準備,當少數幾個機會到來的時候,把它們抓住了。」
查理芒果投資的特點就是不要進行非常頻繁的買賣,他認為只要進行幾次決定就能早就成功的投資生涯。在這個原則的指引下,查理如果非常喜歡一個企業,那麼他會下很大的賭注,而且會長時間的持有該公司的股票。
在大多數時候,不需要做任何動作,只要等著就行了,等到有了機會,在全力出擊。
但是在我們身邊,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盲目投資,頻繁買進賣出,到最後,自己趕不上紅利,白白淪為了韭菜。
2.明確自己的能力範圍
巴菲特和芒格都都很清楚自己的能力範圍,他們在做決策的時候,不會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
他們的做法是:寫出自己真正了解的企業的名字,在它周圍畫一個圈,然後衡量這些企業的價值高低、管理優劣、出現經營困難的風險大小等方面,再排除掉那些不合格的企業。」
在做投資的時候,不需要了解那些非常深刻的領域,但是一定要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麼領域,並持續的學習,因為一旦偏離了這個範圍,就會經常犯錯誤。
再看看我們自己,很容易因為看到利益,而走出自己的能力圈。看到別人搞股票賺錢了,自己就盲目衝進股市,結果,沒賺錢,反倒把老本虧完了。這種人不在少數。
其實,知道自己的能力範圍並不難,難得是如何堅守自己的能力圈。能力圈以外的利益,無論別人如何看好也不要投入,因為你不具備相應的能力、知識,和別人的優勢相比,你肯定會輸,所以想要提高成功機率,就在能力圈裡面發揮。
3.終身學習
在《窮查理寶典》中,查理芒格說:如果我們在某個階段停滯不前,滿足於已有的知識,我們的業績會比現在差得多。所以訣竅就在於不斷學習,而且我不認為那些不享受學習過程的人能夠不斷地學習。
如果不終身學習,我們將很難取得很高的成就。光靠已有的知識,你們在生活中走不了多遠。離開學校以後,我們還得繼續學習,這樣才能在生活中走得更遠。
在現在這個社會,放棄學習,那就等於放棄了未來的機會。國企裡的人基本都很安逸,但有個朋友就是閒不下來,別人下班吃飯喝酒,他就去學課程,搞副業。幾年之後,國企工資漲不起來,吃飯喝酒的那些人都發愁怎麼給孩子買奶粉,我那個朋友每個月已經能賺幾千塊錢了,廣告費也有大幾千,根本不愁。
不學習,就可能會被時代淘汰。還記得撤掉收費站之後的中年婦女嗎,她是這麼說的:我現在啥也不會,只會收費。阿里巴巴曾經招聘年薪35萬-40萬元招資深產品體驗師,要求60歲以上,有個大爺的簡歷是這樣的: 「淘寶12年買家經驗」「芝麻信用分785分」「熟練操作photoshop設計軟體」,還用PPT來介紹自己。對於終身學習,有能力的人而言賺這點工資,一點都不難。
寫在最後
關於變富的原則,今天的3條:追求做得更少、明確自己的能力範圍,終身學習,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啟發。
查理芒格所堅持的人生準則,看起來真的不難,但是最難的是執行。
當然,查理·芒格的智慧遠遠不止這些。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認真讀一讀《窮查理寶典》,這本書是巴菲特寫的序言,比爾蓋茨、王傳福等大佬都進行了推薦,這本書裡凝聚了查理芒格的投資、學習與人生心得,讓你工作、生活決策水準全面提升。
世界上有很多賺錢的辦法,賺錢的方法是不可複製的,但是芒格這種思考、學習的方式是可以惠及普通人的,只要你願意學。
雙十一期間,原價168元的正版書,現在只需要88元。
雖然說貴了一些,但是一次下館子的錢,就能學到巴菲特導師的智慧精華,況且和巴菲特共進午餐還得幾千萬美元呢。
關鍵是早日培養一個賺錢的思維,加快財富積累這件事,宜早不宜遲,早一天讀到,早一天讓我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