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I財經社 孫浪
編輯 | 鹿鳴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崩盤的旌逸集團迎來最終判決。
近日,上海二中院對旌逸集團、孔祥友非法集資案公開宣判,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判處旌逸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旌逸集團」)2100萬罰金。
而旌逸集團實控人孔祥友,被法院以集資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1000萬罰金。
通報稱,被告單位旌逸集團、被告人孔祥友向2.7萬餘人非法集資130億餘元。至案發,仍有1.9萬餘人本金計44億餘元無法歸還。
不僅如此,據解放日報報導,一手製造旌逸集團百億旁氏騙局的實控人孔祥友,實際上只有小學文化,沒有任何金融從業背景和金融從業資格。
然而更誇張的是,在2009年8月,孔祥友還曾因盜竊電纜,被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4年6個月。刑滿釋放後,孔祥友隨即接手當時陷入困境的上海旌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後來的旌逸集團),相當於「沒有花一分錢就收購了這家公司」。接手後僅三年便製造出了這場高達百餘億的龐氏騙局。
非法集資130億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旌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旌逸資產」)成立於2011年初,2014年7月周海生接手該公司,次月周海生設立上海人宇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人宇公司」)。
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旌逸資管和人宇公司未經批准,承諾保本並許以8%至12.6%的年化收益,向1577人非法吸收資金人民幣2.5億餘元,其中已兌付本金6141萬餘元及利息413萬餘元。
這時,刑滿出獄的孔祥友出獄,並成為了這兩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並且於2015年1月又設立上海萬悅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下稱「萬悅公司」)。同年3月起,旌逸資產公司開始招兵買馬,先後在上海等八個省、直轄市設立分支機構。2016年7月,旌逸資產正式更名為旌逸集團。
直到2018年2月,孔祥友在旌逸集團及其關聯企業人宇公司、萬悅公司未經批准的情況下,通過多家能源、娛樂公司等投資項目名義推出所謂的理財產品,並採用籤訂《委託融資租賃合同》或《債權資產受讓協議》以及相配套的《債權回購協議》《回購承諾書》等方式,承諾保本並以5.4%至26%年化收益為誘餌,向2.7萬餘人非法集資130億餘元。
而孔祥友以旌逸集團等單位名義非法集資的130億餘元,其主要用途除了支付投資人還本付息,維持公司日常運營,對外投資以外,還有孔祥友高達3億元的個人消費。
420萬元買一塊手錶
在成為旌逸集團的實控人之後的孔祥友,其生活可以說是驕奢淫逸。
據悉,孔祥友在被警方逮捕前,在上海的公司附近的五星級酒店包租了一間行政套房,時間以年為計。在房間更衣室裡掛滿各式各樣的名牌衣物、包袋和鞋,不僅如此,屋裡裡還有滿滿一牆壁名貴紅酒。
一位旌逸集團高管曾透露,「喜歡奢侈品」的孔祥友買過一塊市場售價高達420餘萬元的手錶,代步工具還包括一輛限量版的勞斯萊斯幻影加長版豪車,據他自稱「連購置稅差不多1400萬左右」。娛樂時孔祥友會與公司高管一起前往澳門等地賭博,一擲千金。
旌逸集團財務總監曾對媒體表示,孔祥友曾要求公司保險柜裡保持200萬左右的現金,他會隨時派人來支取。每個月大概會領取400萬元左右,直至案發時已領取約7000-8000萬元。
不僅如此,領取這些現金時,孔祥友本人從不籤字,大量的資金並未進入公司帳戶,而是直接進入孔祥友私人帳戶,其在一家銀行的個人帳戶就多達60餘個。
上行下效,除了孔祥友自己奢侈,旌逸集團也不逞多讓。據了解,旌逸集團為維持「投資公司」應有的形象,租下了上海市中山北路3000號長城大廈兩層半的樓面和環球港一層樓面,並廣設分店。
不僅如此,據其公司內部人員透露,事發前的每一年春節前,公司都會舉辦多次規模盛大的客戶答謝會,一次年會至少用掉1000萬以上。僅在2018年春節前,旌逸集團網站上就更新了16場「客戶答謝會」信息,這還只是活動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旌逸集團有一次年會,曾因開了800桌酒席和數十萬元大獎而名噪一時。
投資項目都是假象
曾有一份雜誌這樣描述孔祥友,「13歲撿破爛貼補家用;輟學後當過汽車工廠小工;迷茫裡又重新完成學業;負債籌資建立汽車貿易公司,頂著壓力親自跑市場;進軍上海,以獨到的眼光和魄力搶佔市場,一手建立完整優質的商業生態,經營範圍覆蓋汽車貿易、酒店餐飲、食品製造、金融投資等領域。如今,他擁有的旌逸集團總資產超過百億元。」
但是實際上,所謂的經營公司、投資項目全部都是假象。曾出現在旌逸集團官網的投資產業如旌逸光明食品有限公司、繽紛五洲集團有限公司、馬嶼阿友汽車商貿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和項目。實際經營狀況可謂是困難重重,幾乎不存在盈利能力。
據解放日報報導,旌逸光明食品有限公司的食品車間規模還沒小區菜場裡一個麵包房大。根本不足以形成市場化銷售規模,更別談盈利。不僅如此,一張投資者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直接進入食品加工車間的圖片流傳出來,也可以作證這個『食品公司』極不規範。
此外,還有繽紛五洲集團有限公司,曾宣傳在多地有「在建地產項目」,但實際上,所謂的「在建項目」,絕大多數只是一片荒地;僅有的兩處動工項目,也因欠下供應商資金而早已停工。
據了解,旌逸集團所持有的絕大部分資產都是「不良資產」,想要在一定時間內恢復經營幾無可能。但儘管如此,即使只是一片荒地,旌逸集團也會樹起碩大招牌。
對此,一位旌逸集團高管對警方承認,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包裝出集團「資產雄厚」的假象,以吸納更多資金,「一旦沒了後續的資金投入,公司資金就會斷裂,無法繼續支付投資人的利息及本金,還有員工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