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浴紅衣」——瑛姑思念老頑童時吟唱的《四張機》是什麼意思

2021-01-09 梧桐樹邊羽

《射鵰英雄傳》中,伴隨老頑童和瑛姑感情悲劇的,有一首《四張機》:

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

金庸的小說中經常會使用一些古人詩詞,小說的流行反過來又推動了大眾對古詩詞文化的了解。

像「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如今已是人盡皆知,不過很多人是從《神鵰俠侶》中李莫愁的口中聽來,卻不知道是出自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

元好問這首作品還算得上耳熟能詳,《四張機》的出處就相對比較生僻了。

因為「四張機」本身不是一個詞牌名,它只是轉踏類詞牌大曲《九張機》中間的一段。類似於曹操的《步出夏門行》中的《觀滄海》,我們雖熟知「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但如果不探究的話,一般人不會知道這組詩是由《豔》、《觀滄海》、《冬十月》、《土不同》、《龜雖壽》五個部分組成。

當然,也有很多朋友知道,我這裡只是打個比方,別槓。

在曹操的《步出夏門行》中,每組詩的最後都用「歌以詠志、幸甚至哉」作為襯句。同樣的,《九張機》的每一段前三字是通過數機數,來表示這一段開始。轉踏類詞牌的敘事性要比組詩強——比如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前後三百一十五首,隨感隨寫,分開也是單獨的作品,雖為組詩,卻可以毫無關聯。

《九張機》的內容是強烈相關並有一定承續性的。雖然只有兩首作品,都是反映女子閨怨,但也有時間的順序流動——每一段的前三字襯句,是使用了數字作為順序的。

也就是從「一張機」一直到「九張機」。

一張機。織梭光景去如飛。蘭房夜永愁無寐。 嘔嘔軋軋,織成春恨,留著待郎歸。兩張機。月明人靜漏聲稀。千絲萬縷相縈系。 織成一段,回紋錦字,將去寄呈伊。三張機。中心有朵耍花兒。嬌紅嫩綠春明媚。 君須早折,一枝濃豔,莫待過芳菲。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 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五張機。芳心密與巧心期。合歡樹上枝連理。雙頭花下,兩同心處,一對化生兒。六張機。雕花鋪錦半離披。蘭房別有留春計。 爐添小篆,日長一線,相對繡工遲。七張機。春蠶吐盡一生絲。莫教容易裁羅綺。 無端翦破,仙鸞彩鳳,分作兩般衣。八張機。纖纖玉手住無時。蜀江濯盡春波媚。 香遺囊麝,花房繡被,歸去意遲遲。九張機。一心長在百花枝。百花共作紅堆被。 都將春色,藏頭裹面,不怕睡多時。........春衣,素絲。染就以堪悲。晨昏汗汙無顏色。應同秋扇,從茲永棄,無復奉君時。輕絲。象床玉手出新奇。千花萬草光凝碧,裁縫衣著,春天歌舞,飛蝶語黃鸝。歌聲飛落畫梁塵,舞罷香風卷繡茵。更欲縷成機上恨,尊前忽有斷腸人。 斂袂而歸,相將好去。

《九張機》出自南宋曾慥所編《樂府雅詞》,總共只有兩首,一首為九段整,是《九張機》正體。另外一首就是上面這首,除了九段小令成曲之外,另外還有幾段口號——就是後面那幾段,其實我們也可以看作是另外的詞作。

《射鵰英雄傳》中的《四張機》就取自這首《九張機》變體的第四段,即以「四張機」開頭的一段詞。

有很多朋友搞不清樂府詩的含義,這裡又出來個《樂府雅詞》,該如何釐清這個概念呢?

其實關於樂府詩,曾經寫過文章詳述它和近體詩、詞牌之間的區別,這裡就只簡單說一下。

首先我們要搞清一點,詩,就是歌詞。詞,也是歌詞。詩歌作品開始出現大的分類,源於平仄格律的產生。

格律產生之後,遵守平仄格律的詩,是近體詩,而不遵守的,就是古體詩。古體詩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古代樂府整理收集上去和貴族創作的作品,因為是樂府整理的,所以稱為「樂府詩」。

隨著格律詩脫穎而出,讓詩正式脫離音樂,成為吟誦體。古樂府的音樂以及民間音樂則一同發生改變,糅合宴樂等,在新樂和格律的共同作用之下產生新的詩歌形式,即詞牌。這種形式最大的特色就是長短句,更加靈活,但是和詩比起來卻顯得雜頭亂尾,所以又有個稱呼為「詩餘」。

在沒有平仄規則之前,大家都是詩。有了格律詩之後,樂府古詩成為古體詩,因為不講平仄,而講平仄的「詩餘」就成為了詞牌。和樂府古詩、新樂府詩最大的不同就是,詞牌要講究平仄格律。

詞牌是講格律的長短句(也有等長句);古體詩、樂府詩是不講格律的長短句(也有等長句);近體詩又講格律,又無比整飭(絕對等長句)。

其實新樂府詩、包括我們今天寫的古體詩,都會暗合平仄——這不是你想不想的問題,而是發音規律問題,因此後期的古體詩,我們又稱之為「律古」。

那麼律古和詞牌的區別又在哪兒呢?

就在於是否有人反覆使用你寫的律古平仄格律來重新創作作品。

就好像韓翃的《章臺柳·寄柳氏》,他以書信的形式寫給柳氏的時候,就是一首律古。結果柳氏很氣憤,又有才華,依照他的格式回了一首作品《章臺柳·楊柳枝》給他,這個時候作品定義就發生了變化,可以看作填詞詞牌。

所以在《全唐詩》中,卷二四五中收錄此作,定為詩,題為「寄柳氏」;卷八九〇又收錄此作,定作詞,題為「章臺柳·寄柳氏」。

《樂府雅詞》大概也是這麼個含混的意思,既有樂府詩的功用(拿來唱),裡面又多是去蕪存菁的詞牌收錄。《九張機》如果只得一首,那大概是要歸入古體詩的,收到樂府詩裡面也無不妥。不過還有兩首,雖然都是無名氏創作,但至少證明在同樣的重複疊唱的小調下,發生了「填詞」這個動作,所以歸入詞牌類也沒有問題。

這裡每一小段都是很明顯的格律體,除了首句三字因為是襯句,不計平仄(反正演唱的時候變調就是了),第二句都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三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尾句也都是「仄仄仄平平」,這都是典型的律句格式。

當然有一些一三五不論,同時因為篇幅過長,格律方面也有不嚴謹,但是一看就知道這必然是產自盛唐之後的民歌作品。這麼大篇作品很有可能是共同創作,集思廣益,只不過依照同一個小調進行填詞,然後再匯總。

《九張機》屬於「轉踏」類詞牌。「轉踏」也作「傳踏」,是北宋歌舞表演的一種形式。演出分為若干節,每節一詩一詞,歌唱時伴以舞蹈。《九張機》被襯詞所限制,只能用來表達婦女採桑織絲的情境,也只適合表達情愛閨怨,這也是為什麼再難有新的《九張機》出現的原因。

「樂府」其實就是指可以用來演唱的詩歌作品,前期為「樂府詩」,後期為「樂府詞」,再到後來就沒有這個機構了。或者是「文工團」,「曲協」?你說現在的作詞家寫出來的歌詞是詩還是詞?雖然我們稱之為歌詞,卻少有可以用來吟誦的,買下音樂版權重新填詞的也有,但是並不流行這種做法——更流行的是抄襲。

這個事情在古時候不存在,使用音樂重寫詞不犯法,因此詞牌在古代才會興盛。相對於樂曲的創作起來,填詞算是件很容易的事。

你有沒有用好聽的樂曲唱過自己瞎編的詞?

——這種創作,在古代就叫作填詞,在現代,叫作侵權(音樂版權)。

《九張機》實際上就是一首聯章詞,「四張機」,就是其中的第四段。

整首詩都是寫婦女在織絲之時的情感流淌,而金庸要選擇「四張機」,那自然是有他的原因——這段詞使用比興手法,而且寫得特別美。

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 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

這就是一首單獨小令,六句,「機」、「飛」、「衣」三平韻。

首句表明這節詞的位置,同時也說明後面唱出來的內容是織繡圖案。

這倒是讓我想起了當年那位牢獄之星的《十不該》:

一不該呀二不該 你不該偷偷摸摸把我來愛 偷偷摸摸愛我也沒有關係 你不該跑到我的家中來三不該呀四不該 我不該異想天開要去發財 想要發財走正路也沒關係呀 我不該跟著別人去學壞

看吧,作為音樂,作為歌詞,其實寫作手法上千年並沒有多大的變化。只不過這種形式更適合民間小調,是難上雅樂層面的。文藝創作講究無序而序,將自己寫東西的順序通過「一二三四」唱出來其實是一種比較低端、比較民間的手段,在戲文中尤其常見。

更有流俗的「十八摸」之類的,那就更不能上檯面了。

想來這也是《九張機》少有人創作的原因之一,一是局限性大,二是字數體量太大,三就是創作手法陳舊。

「四張機」,織出來的什麼呢?

「鴛鴦織就欲雙飛。」織出一對鴛鴦來,活靈活現,好像在相伴飛舞。

鴛鴦向來是雙宿雙棲,寓意好合的鳥兒啊,看到鴛鴦圖案,我是什麼樣一個心態呢?

「可憐未老頭先白。」可憐這鴛鴦啊,還沒老去,頭髮就先白了。

鴛鴦的頭部有一抹白色,這裡很巧妙地用「白頭」來寫鴛鴦的形象,自然就帶出了作者的心事。青春年少卻白頭,自然是心事相催。這種比興手法,相當高明。

「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春天的江水蕩漾,綠草青青,它們在這早晨的微寒深處,梳理羽毛,相對嬉戲。

在前一句隱隱透漏出心事之後,後面又不再提起,轉而描寫鴛鴦雙飛的細緻場景,不過「春波」、「曉寒」無不透出一些歡樂場景之中的悲傷。而「相對浴紅衣」將鴛鴦擬人,更明白地表達了唱詞人希望與愛人相廝守的情意。

這種不明言,不盡言,正是詩詞的高級表意方法,因而顯得意猶未盡,餘音嫋嫋。

當然這也和它本身只是《九張機》中間一段有關係,它實際上只是眾多比興寫法中的一部分,起到的作用是和所有聯章詞一起,共同完成詩意的渲染。

金庸為何在《射鵰英雄傳》的周伯通與瑛姑故事線中使用這首詞呢?

在王重陽和一燈大師閉關研討武學之時,一燈的妃子瑛姑與周伯通私通生下小孩,老頑童沒臉見師兄和一燈,一走了之,留下瑛姑一個人痛苦。

她先是經歷了愛人逃跑,後來又經歷了小孩慘死(被裘千仞所殺,一燈可以施救但是沒有伸出援手)。

至親至愛的消失,讓她在對一燈和裘千仞的仇恨中驟然白髮(可憐未老頭先白)。

但是她對老頑童沒有恨,只記得兩人曾經的浪漫回憶。

這是一個曲折、執拗的愛情悲劇。

在瑛姑對周伯通的思念中,只有美好。《四張機》好像就是在這個時候唱起(時代久遠,不確定,也懶得再去考證了),主要還是用來刻畫兩人的情感和瑛姑對老頑童的思念。瑛姑也是因為這件事少年白頭,正好對應了詞中的「可憐未老頭先白」,在書中瑛姑的形象就是一頭白髮,容顏卻並不出老。

所以很有可能金庸是參考了這首詞中的鴛鴦設計了瑛姑在小說中的形象,反過來也用這首《四張機》來貼切渲染二人愛情悲劇。

在《神鵰俠侶》中二人在一起了,也算是歷盡劫波,終得圓滿。

書和電視都是少年時期看的,一些枝節確實記不大清楚了。但是電視劇中的這首粵語版的《四張機》唱起來,在我腦海中的印象是深刻的。

對了,好像二人的定情信物也是一方刺繡著這首詞的手帕。

這就更說明這首詞對小說人物的豐滿是從一開始著手寫就已經想好了的。

金老先生在他的作品中對古詩詞的運用可以說是得心應手,錦上添花。

相關焦點

  • 鴛鴦織就欲雙飛,金庸描寫瑛姑周伯通為什麼會用這四張機的詞?
    金庸在其武俠小說裡描寫了不盡的男女愛恨情仇,這些故事中金庸也常善於引用詩詞,除了上篇文章裡介紹的李莫愁「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外,最出名的想必就是《射鵰英雄傳》中描寫的一段關於周伯通、瑛姑、一燈大師三人之間的情感糾葛的《四張機》了, 當瑛姑念出的那首縫在肚兜上的詩詞:「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
  • 《神鵰俠侶》中「老頑童」周伯通,為什麼是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孩子
    養玉蜂,央求楊過演示黯然銷魂掌,在華山之巔評定五絕面前時無欲無求。這般遊戲人間的他,上天下地也只怕兩個人,一個是南帝一燈大師,另一個是劉貴妃(瑛姑)。周伯通的確是真正的老頑童,不僅他的行為舉止一如頑童,而且他的心理狀態也永遠是像孩子般那樣,天真無邪。
  • 段皇爺老頑童如何從情敵成鄰居
    劉瑛看著周伯通臨走丟還的那塊鴛鴦錦帕,那是自己送給他定情的信物,上面繡著「四張機,鴦鴛織就欲雙飛……相對浴紅衣」幾行詞句,那個失魂落魄,自不必說。而這塊錦帕,段皇爺見了,更是目瞪口呆。他怎麼都想不明白,自己曾是那樣寵愛她,她為什麼寧願捨棄皇室榮華,都要跟吊兒郎當的周伯通私奔?
  • 同為金庸續書,令狐庸《風流老頑童》不比金庸新《九陰九陽》遜色
    風流老頑童查良居士的《西毒歐陽鋒大傳》和金庸新的《九陰九陽》前面已經說過了,今天青莓想和大家說的,是令狐庸的《風流老頑童》。相信許多朋友都看過這本書,封面很火爆,一位美女臥躺在拿著酒葫蘆坦著大肚子的老頑童腳下,背後還有一夥蒙面殺手正舉刀劍要殺老頑童。封底則是老頑童和少年陽頂天交手,對陽頂天的怪異招式很好奇。
  • 耶律齊人品、武功皆上佳,老頑童周伯通為何不願承認這個徒弟?
    周伯通、郭靖、黃藥師劇照第二次華山論劍時,周伯通在華山偶遇瑛姑和一燈大師,他生平最不願意見的兩人都到了,為了擺脫瑛姑糾纏,周伯通狂奔而去,數十年來音訊全無。筆者認為,周伯通年紀雖大,但他自稱老頑童,脾氣跟孩子一樣,所以他的想法也和孩子一樣,他不承認耶律齊是他的弟子,是因為耶律齊長大後不像他了,一點都不好玩,他怕事情傳出去後,別人笑話他老頑童收了一個少年老成的弟子,所以不準耶律齊自稱是他的親傳弟子。
  • 觀眾眼中的開心果,83射鵰、神鵰中的老頑童,經典不可複製
    所以人送外號「老頑童」。 一個老年人,天真爛漫,行為舉止充斥著童真活力,無疑具有極大看點。 在沒人搭理時,他可以搬著板凳跳來跳去,自娛自樂。他戴上鬼臉,嚇唬郭靖、黃蓉,在戲弄二人的過程中,收穫了很多樂趣。他的面具被黃蓉踩爛,他耍起了小孩子一般的脾氣,對黃蓉不依不饒,弄得人們一臉無奈。 金庸打造了周伯通(老頑童)這個人物,但能否得到人們的認可,主要也依賴演員的表現。
  • 《大秦賦》裡反覆吟唱的「豈曰無衣」出自哪裡?都是什麼意思?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今天和大家聊的主題是:《大秦賦》裡反覆吟唱的「豈曰無衣」出自哪裡?都是什麼意思?看過這部電視劇的朋友對其中 一個場景一定很熟悉,就是每次有重大儀式的時候,所有秦人都會唱「豈曰無衣」,秦國君臣在昭襄王大喪時、嬴政和軍民在嫪毐造反時……他們都唱了「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這樣的場景,實在是太有儀式感了!那他們唱的這首歌出自哪裡呢?
  • 鄭鈞再放大招,即便「沒有意思」的吟唱,也是點睛之筆
    《我是唱作人2》正在熱播,這期節目又被鄭鈞老師圈粉了,不得不說,鄭鈞現在的狀態是越來越好,畢竟大家熟悉了之後,就沒有那麼多的小心翼翼,也可以放心大膽的創作自己喜歡的作品,這期節目中鄭鈞再放大招,中間有段「沒有意思」的吟唱,卻也是整個表演的點睛之筆。
  • 【吟唱教學】詩經·小雅·蓼莪
    古韻新妍後的第一首吟唱教學,送給剛剛吟唱過的古韻新妍經典保留曲目,詩經·小雅·蓼莪。
  • 想念的人心易碎,思念到極致時,心就像被掏空一樣難受
    愛不怕分居兩地,就怕思念之意襲上心頭時的那種疼,那種感覺就像心像被掏空一樣,愛的世界裡,想念的人心易碎,那種無所適的感傷,就像自己被拋棄一樣的孤獨,想念一個人的時候,心裡總是有著一種說不出的苦楚,沒有委屈卻忍不住流淚,想念時的那種感覺好悽苦,或許這就是想念時的一種體會!
  • 現充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相對的詞語是死宅
    現充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相對的詞語是死宅時間:2020-03-27 16:50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現充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相對的詞語是死宅 釋義:1.現實生活過的很精彩、很豐富、很充實的一類人 2.有對象的一類人 來源:二次元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