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俄羅斯軍隊在重整軍備計劃下,將老舊的蘇聯時代的武器裝備轉變為現代技術力量,並把擁有100萬兵力的俄羅斯軍隊變成一支更精幹、更高效的戰鬥隊。從2011年起開始大規模重整軍備,俄軍獲得了大量的軍事裝備,特別是軍用飛機和直升機。在過去幾年,空軍直升機部隊和新組建的陸戰航空兵旅已經接收數百架全新的直升機,執行作戰勤務,其中有卡-52、米-28和米-35軍用直升機。
現在俄軍擁有三種新型戰鬥直升機,卡-52直升機由卡莫夫設計局研製,而另外兩架直升機米-35和米-28由米裡設計局研發。再加上不同版本的米-24武裝直升機。俄軍武裝直升機的種類繁多,後勤維護問題就變得複雜,俄軍後勤保障部隊每次提到如此眾多的武裝直升機型號,都是眼淚。而美軍擁備的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服役,加上少量的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一共就兩種。俄軍保持複雜眾多的武裝直升機型號,原因何在呢?
米-35直升機是老式米-24武裝直升機的改進型,主要用於摧毀裝甲車和火力支援地面部隊。更現代化的米-35M直升機可掛載針-S空對空飛彈。米-35M武裝直升機的顯著識別特徵,首先是尾槳,由米-24直升機的三葉改為X型四葉,不過在飛行中看不出來。機頭右下方的光電吊艙也是特徵之一。烏拉爾光電設備製造廠生產的光電觀瞄系統,包括白光、夜視、雷射等通道。米-35M直升機的後期型號,機炮有了變化,改用安裝於右機身下方的GSH-23L式雙管23毫米機炮,替換了米-24機頭下方的四管12.7毫米機槍轉塔。
米-35直升機是把原先米-24直升機的機體翻新,延長機體壽命;更換發動機、武器和機載電子設備;特別加強夜戰能力。米-35直升機可掛載16枚9M120反坦克飛彈,9M120採用抗幹擾的無線電指令導引,可以擊穿850毫米厚裝甲的坦克,米-35直升機也可掛載針-B空對空飛彈從而作為低空戰鬥機去打直升機空戰。它備受軍隊的青睞,具備很強的精確打擊能力!
「夜間獵手」米-28和「短吻鱷」卡-52武裝直升機也無須多做介紹了。這兩架直升機已經服役,非常厲害,尤其是米-28直升機投入伊拉克和敘利亞戰鬥中。此外,在實戰經驗基礎上,米-28已經改良為米-28NM直升機,換裝新的雷達和更先進的武器設備。現代米-28武裝直升機裝備各種類型的制導和無制導飛彈,使用NPPU-28炮塔,塔內安裝一門單管30毫米2A42-2機炮,備彈250發,高低射界+13°/-40°,左右射界+/-110°。此外將裝備射程超過40公裡的R-74M空空飛彈,對敵人的戰鬥機來說是真正的威脅。新一代的米-28NM型攻擊直升機已經提前部署在敘利亞,有了大量的實戰經驗。米-28NM米-28NM型武裝直升機是俄羅斯米裡設計局設計的第三代專用重型武裝直升機。是目前俄羅斯最先進的武裝直升機,唯一可以和美國AH-64「阿帕奇」相抗衡的重型武裝直升機。米-28NM具有全天候晝夜攻擊能力,配備了新型發動機進氣過濾器、全新飛彈來襲警告系統,安裝了改進的光電探測器。使用雙通道制導系統的「菊花-M」反坦克飛彈,可以使用射程10公裡的9M123反坦克飛彈,可使用機炮和火箭彈等傳統武器,「夜間獵手」還可以攜帶和投擲500公斤的炸彈。
卡-52屬於小三上位,原本蘇聯空軍在80年代進行的下一代武裝直升機招標中,卡-52的前身卡-50就輸給了米-28。但那時候蘇聯還財大氣粗,米-28最初型號米-28A事故不斷,再加上卡-50的一些理念相當超前,譬如共軸反槳、彈射逃生等,所以不在乎多撥點錢讓卡-50繼續發展,作為技術備份,於是就有了卡-52並列雙座武裝直升機。
卡-52武裝直升機裝有一門口徑為30毫米的2A42型可移動自動機炮,備彈280發。其超音速飛彈在9秒內飛行4公裡,幾乎是美國同類飛彈的兩倍,一次打擊可摧毀多個目標。它能夠攜帶多達2800公斤的戰鬥載荷,其最大起飛質量為10.8噸。「短吻鱷」最高時速為310公裡/小時,比AH-64「阿帕奇」高出45公裡/小時,實際航程也多40公裡。同軸螺旋槳和彈射座椅是卡-52直升機的另一特色。
追溯歷史,傳統上俄羅斯直升機建造有兩個流派:卡莫夫設計局和米裡設計局,二者互相競爭,看法迥異。所以兩家設計局都研製出非常出色的武裝直升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俄羅斯直升機行業的領頭羊是米裡設計局,政府和國防部的訂單都砸向它。為了保住卡莫夫設計局,俄軍也為卡莫夫設計局下了一大筆訂單,所以俄軍隊也在使用卡式直升機。
近些年,俄軍越來越強調適應全球作戰的要求,俄軍的武裝直升機需要在不同地理和氣象條件下作戰,所以需要不同類型的直升機,比如卡-52直升機更有利在高山條件下執行作戰勤務。正是因為俄軍應用的特殊性,才出現了新的陸軍航空兵旅,通常由四個直升機中隊組成,配備不同型號的直升機。這些直升機包括米-35、米-28和卡-52武裝直升機,以及米-8運輸戰鬥直升機,直升機多樣性確保了軍隊航空使用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