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開始,各類城市榜單陸續出爐,這也是對這一年各地發展的總結。我們明顯感受到了各大機構對於研究方向的些許改變,以前一味求大、一味求量,而如今更為注重發展的水平、發展的質量。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座城市綜合全面的重要性。地區的發展,不僅需要經濟的支持,還需要歷史文化、科教文衛、交通設施、管理體制等領域的協同合作。
上個月,華東理工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研究院正式發布了2020年新時代中國城市社會發展指數暨百強榜。公開資料顯示,該榜單的研究體系包含了7個一級指標以及46個二級指標,通過加權計算最終評級而成。研究人員指出,這份榜單研究的城市共達297個,從多個層面對這些城市的社會發展進行了綜合全面的評價。
報告顯示,中國城市社會發展指數前十名依次是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廣州市、重慶市、杭州市、南京市、天津市、武漢市和成都市。我們連續四年觀察了該榜單的數據,排名的變化基本不大。北上廣深的城市格局依舊,這十座城市也是象徵了我國城市的最強綜合實力。城市的實力,不僅僅是經濟數據,還有社會民生的發展。
華東理工大學團隊對榜單引入了民生保障、社會潛力、生態環境、社會治理、公共教育、科技文化、公共醫療、社會救助等多個領域的研究。重慶位居該榜單第5,杭州位居第6。不少學者認為重慶的排位過高了,但研究人員對於榜單主要採用了城市公共實力的計算,並沒有考量人均的數據。總體來看,重慶各方面的綜合實力是非常全面的,未來的潛力還很大。
當然,重慶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都得益於自身經濟的實力。近年來,重慶工業經濟逐步回暖,特別是汽車業回升態勢明顯。疫情以後,重慶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的精準度,推動了先進位造業、新興產業的有效增長。有當地學者提到,未來重慶的核心在於如何通過技術改造、大數據智能化等提升重慶傳統的產業品質。
最新這份社會發展指數榜單中,武漢第9,成都第10,武漢以微弱優勢領先了成都。對於成都排位第10,不少網友同樣有疑問。作為新一線城市的領頭羊,為何成都在這裡只能區區第10位呢?
查閱該榜單之前幾年的數據,成都已經連續第二年位居第10。而且在早前的榜單,成都還排在了十強之外。去年的榜單,成都也是取代了蘇州的位置,躋身前十。
我們認為,無論任何榜單,都有自己的側重點,所以也會使得最終的排名千差萬別。其次,對於社會發展指數這份榜單,並不能以排名高低來區位實力強弱。業內學者表示,這份十強城市的榜單,北上廣深的實力是一個梯隊,而剩下六個城市的社會發展實力同樣非常接近。那麼大家對於這份榜單的出爐,有什麼自己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