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個城市排名:重慶第5,杭州第6,武漢領先成都!

2021-01-21 三個人的夜

下半年開始,各類城市榜單陸續出爐,這也是對這一年各地發展的總結。我們明顯感受到了各大機構對於研究方向的些許改變,以前一味求大、一味求量,而如今更為注重發展的水平、發展的質量。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座城市綜合全面的重要性。地區的發展,不僅需要經濟的支持,還需要歷史文化、科教文衛、交通設施、管理體制等領域的協同合作。

上個月,華東理工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研究院正式發布了2020年新時代中國城市社會發展指數暨百強榜。公開資料顯示,該榜單的研究體系包含了7個一級指標以及46個二級指標,通過加權計算最終評級而成。研究人員指出,這份榜單研究的城市共達297個,從多個層面對這些城市的社會發展進行了綜合全面的評價。

報告顯示,中國城市社會發展指數前十名依次是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廣州市、重慶市、杭州市、南京市、天津市、武漢市和成都市。我們連續四年觀察了該榜單的數據,排名的變化基本不大。北上廣深的城市格局依舊,這十座城市也是象徵了我國城市的最強綜合實力。城市的實力,不僅僅是經濟數據,還有社會民生的發展。

華東理工大學團隊對榜單引入了民生保障、社會潛力、生態環境、社會治理、公共教育、科技文化、公共醫療、社會救助等多個領域的研究。重慶位居該榜單第5,杭州位居第6。不少學者認為重慶的排位過高了,但研究人員對於榜單主要採用了城市公共實力的計算,並沒有考量人均的數據。總體來看,重慶各方面的綜合實力是非常全面的,未來的潛力還很大。

當然,重慶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都得益於自身經濟的實力。近年來,重慶工業經濟逐步回暖,特別是汽車業回升態勢明顯。疫情以後,重慶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的精準度,推動了先進位造業、新興產業的有效增長。有當地學者提到,未來重慶的核心在於如何通過技術改造、大數據智能化等提升重慶傳統的產業品質。

最新這份社會發展指數榜單中,武漢第9,成都第10,武漢以微弱優勢領先了成都。對於成都排位第10,不少網友同樣有疑問。作為新一線城市的領頭羊,為何成都在這裡只能區區第10位呢?

查閱該榜單之前幾年的數據,成都已經連續第二年位居第10。而且在早前的榜單,成都還排在了十強之外。去年的榜單,成都也是取代了蘇州的位置,躋身前十。

我們認為,無論任何榜單,都有自己的側重點,所以也會使得最終的排名千差萬別。其次,對於社會發展指數這份榜單,並不能以排名高低來區位實力強弱。業內學者表示,這份十強城市的榜單,北上廣深的實力是一個梯隊,而剩下六個城市的社會發展實力同樣非常接近。那麼大家對於這份榜單的出爐,有什麼自己的想法呢?

相關焦點

  • 中國城市價值排名:深圳第4,成都領先重慶,武漢出局20強!
    其實用客觀的價值數據,體現出各大城市的價值排名,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思路。最新的榜單中,中國城市價值前十強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臺北、蘇州、杭州、高雄和南京。
  • 297城排名:廣州第4,成都第6,武漢排在第11位!
    據悉,該機構對全國29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進行了評價,並最終得出了這份榜單。特別指出的是,研究人員將4個直轄市、22個省會城市、5個自治區首府以及5個計劃單列市,共36座城市作為了重點分析的對象。
  • 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十強:杭州第4,重慶第10,蘇州領先成都!
    據悉,該研究院通過四個維度進行了全面分析,分別是經濟競爭力、資本市場規模、金融機構實力以及資本市場活躍度。公開資料顯示,四大維度又分了29個核心指標,並且基本都是可以量化的數據,所以比較起來讓人更加信服。比如經濟競爭力就包含了GDP、人均GDP、人均收入、三產佔比等等。資本市場規模包含了上市公司的數量以及市值,還有當年的融資規模以及資產證券化率等。
  • 城市榜單公布!杭州第7,成都第9,重慶和蘇州出局十強!
    前幾日,科爾尼最新的全球指數報告出爐,紐約、倫敦、巴黎分別位列全球城市前三位。中國城市中,排名最高的是北京,位居全球城市第5位,與去年相比提升了4位。中國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北京、香港、上海、臺北、廣州、深圳、杭州、南京、成都和武漢。
  • 2019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排名:重慶超越天津、杭州
    「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9」綜合排名前十名的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重慶、杭州、成都、天津、南京和武漢。這10個城市分布在5個城市群,其中長三角城市群3個城市、珠三角城市群2個城市、京津冀城市群2個城市、成渝城市群2個城市、長江中遊城市群1個城市。在綜合排名榜單中,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4個城市的地位穩固,綜合實力超強,連續四年穩居前四。
  • 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 2019大排名:重慶超越天津、杭州 | 財見觀察
    北京連續4年蟬聯綜合排名首位,上海排名第2位,深圳排名第3位。「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9」綜合排名前十名的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重慶、杭州、成都、天津、南京和武漢。重慶市本年度成績斐然,反超天津市與杭州市,從2018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5位,提高了兩個位次。而在2018年度綜合排名第5位的天津,跌到了第8位,其主要原因是其環境大項排名從2018年第21位狂跌至本年度的第40位。杭州、成都、南京和武漢一直保持比較穩定的發展。2.
  • 2020年世界城市排名:上海第5,北京第6,排名前10中國佔據3個
    據《世界城市名冊2020》(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 2020)榜單,上海排名第5,北京排名第6。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中中國佔據3個,除了上海與北京,還有中國香港排名第3,倫敦居首位,紐約排第2,新加坡第4,杜拜第7,巴黎第8,東京第10。香港是我國排名最高的世界大都市。
  • 2020年世界城市排名:上海第5,北京第6,排名前10位中國佔據3個
    據《世界城市名冊2020》(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 2020)榜單,上海排名第5,北京排名第6。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中中國佔據3個,除了上海與北京,還有中國香港排名第3,倫敦居首位,紐約排第2,新加坡第4,杜拜第7,巴黎第8,東京第10。
  • 中國工業城市20強:成都第16位,重慶領先廣州,嘉興緊追青島!
    一般發達國家的第三產業比例都在70%以上,而目前我國僅有一些中心城市以及旅遊城市處於這個比例。當然,大多數發達國家也是從工業大國逐漸轉型到三產服務業為主的模式,這需要一個過程。隨著我國工業基礎的完善,大部分城市也將進入到第三產業為主的階段。除了一些特殊城市以外,一個城市要想立足,必須要有強大的工業支撐。有學者指出,規上工業總產值就能體現出一座城市的工業實力。
  • 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十強:杭州第4重慶第10,第一讓人豎起大拇指
    該研究院從經濟競爭力、資本市場規模、金融機構實力、資本市場活性化四個維度進行了全面分析。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十強:杭州第4重慶第10,第一讓人豎起大拇指!根據公開資料,四大維度又分為29個核心指標,大部分都是可量化的數據,因此比較有說服力。 例如經濟競爭力包括GDP、人均GDP、人均收入、三產佔比等。
  • 中國新一線城市經濟總量排名:杭州墊底,成都僅第四,誰是榜首?
    4年前發表了中國城市排行榜這是近年來國內城市排名最重要的排名,以上是除中國國內四個一線城市外,北上廣深排名前十的城市近幾年來國內城市的發展還趕不上北上廣深,所以人們就提出了一個新詞,叫做新一線城市,這意味著上榜的城市可以成為一線城市那麼,你知道新一線城市的經濟總量排名嗎?令人意外的是,成都僅列第4位6杭州
  • 中國客流量「最大」的機場,第1名是第10名的2.6倍,附帶城市排名
    根據國內各機場旅客吞吐量的數據,第一位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客流量達到了第十位的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的2.6倍, 整理了交通量最大的10個機場,附上了這10個機器所在地所在城市在「中國觀光城市綜合實力排行榜」上的排名。
  • 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 2019大排名
    「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9」綜合排名前十名的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重慶、杭州、成都、天津、南京和武漢。這10個城市分布在5個城市群,其中長三角城市群3個城市、珠三角城市群2個城市、京津冀城市群2個城市、成渝城市群2個城市、長江中遊城市群1個城市。在綜合排名榜單中,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4個城市的地位穩固,綜合實力超強,連續四年穩居前四。
  • 全國20強排名:武漢第六,南京逆襲,這座城市令人唏噓!
    而隨著各大城市相互競爭,良性競爭下也促進了我國經濟實力的發展,城市與城市之間的排名也在人們心中有了天平。全國20強排名:武漢第六,南京逆襲,這座城市令人唏噓!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與尼爾森聯合發布的全國城市前20強排行榜也備受關注。這個排名是根據城市的綜合經濟、交通、城市建設、科教和醫療五個方面綜合評選的,還是相對公正的排名。
  • 293城排名:蘇州第3,寧波第7,成都武漢「輸慘了」第一意料之外
    293城排名:蘇州第3,寧波第7,成都武漢「輸慘了」第一意料之外20世紀90年代,小康一詞開始進入千家萬戶。 當時我國的社會經濟,都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 幾十年過去了,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正式達到小康生活水平。
  • 2020中國百強城市排行出爐:杭州位居第五,成都排名第十
    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是由華頓經濟研究院根據經濟和非經濟(軟經濟)為指標,發布的一個城市排名。近日,最新的2020中國百強城市排名也已出爐:杭州位居第五,成都排名第十。我國一共有337個地級以上城市,這些城市之間的發展還是存在著很大差距。
  • 中國城市十強經濟體:重慶重返四強,成都位居第7,南京強勢入圍
    對於中國城市十強經濟體的討論,這幾年似乎也被大家所淡忘。原因很簡單,因為十強經濟體實在太穩定了。近十年來,幾乎沒有變化,只不過是內部的排名有所變動。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後,我國的發展模式逐漸注重了對中心城市的支持力度,而以工業貿易為主的普通城市逐漸陷入了低谷。
  • 上北深廣之後,杭州、成都超越天津和重慶
    這次被納入統計的城市一共有31個,既包括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也包括南昌、石家莊等弱二線省會城市。那麼這些城市的金融水平孰高孰低?榜單顯示,金融中心指數排在前十位的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杭州、成都、天津、重慶、南京、武漢。
  • 中國十大都市圈:上海第1,南京領先成都,全部來自於五大城市群
    公開資料顯示,這十大都市圈分別是上海大都市圈、北京都市圈、深莞惠都市圈、廣佛肇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成都都市圈、杭州都市圈、重慶都市圈、武漢都市圈以及長株潭都市圈。何為都市圈呢?根據國家正式文件,都市圈位於城市群內部,並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
  • 和南京蘇州杭州成都武漢天津重慶一對照,臺北的城市實力就暴露了
    和南京蘇州杭州成都武漢天津重慶一對照,臺北的城市實力就暴露了!一種觀點認為,臺北從各種信息和數據接觸來看,綜合上不如四大一線和香港,應該和二線的頭幾位差不多,南京、蘇州、杭州、成都、武漢、天津、重慶這些,排名也不分先後,規模上雖不如,人均和某些單項絕對超過,所以綜合下來,應該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