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城排名:蘇州第3,寧波第7,成都武漢「輸慘了」第一意料之外

2020-12-23 歲月山河夢

293城排名:蘇州第3,寧波第7,成都武漢「輸慘了」第一意料之外

20世紀90年代,小康一詞開始進入千家萬戶。 當時我國的社會經濟,都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 幾十年過去了,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正式達到小康生活水平。 特別是珠江三角洲、江蘇南部、浙江北部等局部地區,已經進入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月初,競爭力智囊團、中國經濟導報社、中國信息化研究院等權威機構在北京發布了《中國城市全面小康社會監測報告2020》,發布了2020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包括副省級城市)。

根據公開資料,這次排名的監測對象是全國所有的地級市(包括副省級城市)和縣級市。 現在中國有293個地級市,387個縣級市。 這次293個地級市的排名備受關注,這也是對我國各地市發展水平的終極監測。 據悉,該監測體系包括客觀數據監測和主觀滿意度監測。

排名從五個核心指數綜合加權統計,這五個核心指數分別是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文化建設、生態環境及城市管理。 無論是小康社會的字面理解還是這五個指標的分析,都體現了平民生活水平和社會基礎設施的發展。

在這293個城市的地級市排名中,深圳以絕對優勢居首位。 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名不是廣州而是杭州。 當然,這個小康指數的城市排名並不是體現的綜合實力,而是表現出更多的發展水平,重點是人均數據。 所以從排名前10名來看,中西部地區的城市什麼都沒有,都來自東部沿海省。

除了東部沿海地區,最高的城市是鄂爾多斯,其次是長沙。 從大家的觀察數據中也可以看出,鄂爾多斯和長沙各種人均指標非常出色,無論是人均GDP還是人均收入,都與沿海發達地區相當。

小康指數本身偏向人民的生民富領域,因此武漢、成都等城市的優勢不大。 這些中心城市的各種總量數據很好,但面對全面均衡發展的壓力,同樣很大。

從小康指數排名來看,成都和武漢已經失去前十,成都排名第三十。 重慶直轄市沒有參加排名,如果是檢查對象,排名應該比成都低。

小康指數10強,均位於四個沿海省,分別是廣東、浙江、江蘇和福建。 從上榜人數來看,廣東、浙江、江蘇各三個,福建一個。 從城市群分布來看,除廈門外,其餘9個都位於長三角城市群和廣東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佔6個。 去年,在中國GDP兆城市的佔有率中,長三角城市群也佔了三分之一以上。

隨著南通、合肥、常州、徐州等城市GDP突破萬億,長三角綜合實力將繼續增強。 在小康指數排名中,更傾向於發展水平。 在這次全國城市排行榜中,蘇州第三、無錫第四、寧波第七、舟山第八,顯示了浙江省各大城市的強大潛力。

碰巧,蘇州、無錫、寧波、舟山已經進入上海都市圈範圍。 那麼,關於這個小康指數的排名,大家有什麼不同的想法和見解嗎?

相關焦點

  • 杭州第7,成都第9,重慶和蘇州出局十強!
    中國城市中,排名最高的是北京,位居全球城市第5位,與去年相比提升了4位。中國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北京、香港、上海、臺北、廣州、深圳、杭州、南京、成都和武漢。從中國十強城市的進步來看,杭州幅度最大,全球排名提升了9位,國內排名也升到了第7位。在往年的科爾尼數據中,香港都是位居中國城市首位。這次北京超越香港,也是意味著國內城市的崛起。
  • 39個城市排名:香港1,蘇州7,哈爾濱高於武漢
    39個城市排名:香港1,蘇州7,哈爾濱高於武漢這篇文章全部資料來源於網絡,不能作為官方發布的真實情況,同時也是本人一點看法,如果有不同意見,請私信或評論,謝謝大家。這篇文章,是小編的原創。全球城市實驗室日前發布全球500強城市排行榜,全國共有39個城市上榜。一般而言,這樣的國際性名單相對比較客觀,比起國內的許多名單來,顯得更加公平。
  • 296城排名:深圳第1,北京第3,杭州、南京入圍前十
    最近,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和21世紀經濟研究院制定的《2020年中國29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營商環境報告》火熱出爐,通過投資吸引力、企業全生命周期、高質量發展等指標,對中國296個城市進行了全面的綜合排名
  • 297城排名:廣州第4,成都第6,武漢排在第11位!
    當然,最終的發展指數,也並不全部看城市級別,蘇州就是一個例外。在該榜單中,中國發展指數十強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天津、成都、杭州、重慶、南京、蘇州。很明顯,在發展報告的定位中,蘇州屬於非中心城市。但蘇州憑藉文化、教育、交通、經濟、生態等指標,也是強勢入圍了前十強。因為蘇州入圍十強,武漢也只能遺憾排在了第11位。
  • 297個城市排名:重慶第5,杭州第6,武漢領先成都!
    公開資料顯示,該榜單的研究體系包含了7個一級指標以及46個二級指標,通過加權計算最終評級而成。研究人員指出,這份榜單研究的城市共達297個,從多個層面對這些城市的社會發展進行了綜合全面的評價。我們連續四年觀察了該榜單的數據,排名的變化基本不大。北上廣深的城市格局依舊,這十座城市也是象徵了我國城市的最強綜合實力。城市的實力,不僅僅是經濟數據,還有社會民生的發展。
  • 中國城市價值排名:深圳第4,成都領先重慶,武漢出局20強!
    其實用客觀的價值數據,體現出各大城市的價值排名,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思路。最新的榜單中,中國城市價值前十強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臺北、蘇州、杭州、高雄和南京。
  • 寧波躋身高收入城市第一梯隊!人均GDP超2萬美元!
    其中,寧波人均GDP達20752美元,全國第14位,在GDP達萬億和準萬億的城市中排名第10位,穩居高收入城市第一梯隊。據我了解:高收入標準之上又可進一步劃分出人均GDP達1.25萬-1.5萬美元,1.5萬-2萬美元和2萬美元以上三個檔次。
  • 寧波衝進中國「理想之城榜」前十 這些維度很亮眼
    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深圳、成都、南京、寧波、瀋陽和西安。寧波的表現,究竟亮眼在哪裡?「高幸福值」推動城市逆襲從「理想之城」的整體榜單看,頭部城市與以往的GDP城市排名榜單有比較高的關聯性。
  • 中國先進位造業城市發展指數出爐,寧波排名第九
    報告結果顯示,在前50強中,上海排名第一,寧波排名第九。記者注意到,在非省會的地級市中,寧波僅次蘇州,排名第二。其中,在綠色集約領域位居第一。據悉,該榜單發布以來,寧波一直位列前十。
  • 寧波躋身全國高收入城市第一梯隊
    在2019年GDP破萬億的城市中,共有10座城市人均GDP在2萬美元以上,深圳以接近3萬美元高居榜首,後面緊跟著的是無錫、蘇州、南京、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武漢、寧波——他們無疑組成了高收入城市的第一梯隊。 第一梯隊中,除武漢外,全部處於東部地區。江蘇有3座城市上榜,廣東、浙江分別有2座城市上榜。
  • QS亞洲大學2020排名榜:清華第2、浙大第5、復旦第6,北大第7
    近日QS發布了2021年版亞洲大學排名,新加坡國立大學排名亞洲大學第一位,中國內地有5 所高校進入排行榜前十,清華大學排名最高,列亞洲大學第2位、浙江大學列第5位、復旦大學第6位、北京大學第7位、上海交通大學第10位。中國香港的香港大學排名第4、香港科技大學排名第8。
  • B組最新積分排名,國安穩居榜首,武漢第3升班馬第4,泰達倒第一
    B組最新積分排名,國安穩居榜首,武漢第3升班馬第4,泰達倒第一中超第五輪已經全部結束,A組當中的形勢比較明朗,前四名和後四名的差距逐漸的拉開了。北京國安4勝1平積13分排名榜首,國安整體狀態一般,並且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傷病問題。下一輪將會直接面對爭奪第一的上海上港。
  • 四川九牛四川FC都輸了!馬曉磊開掛成都興城3:0拉薩城投!
    四川足球報(公眾號)7月6日報導:北京時間2019年7月6日,中乙中甲繼續展開新一輪的較量;中甲新軍四川FC客場0:1不敵呼和浩特遭遇四連敗;兩支四川的中乙球隊一勝一負,成都興城依靠馬曉磊的梅開二度以及隊長甘銳的世界波主場3:0戰勝拉薩城投。
  • 佛山排名第12位,人均GDP1.9萬美元!
    作為中國城市的第一梯隊,萬億、準萬億GDP城市有多少已跨過中等收入階段,邁入高收入門檻?昨日,21世紀經濟報導發布「中國高收入城市排行榜」,截至2019年末,中國已有23座城市的人均GDP超過1.25萬美元,達到高收入標準,可稱為「高收入城市」。其中,佛山排名第12位,為人均GDP1.5-2萬美元的高收入城市。
  • 桔子財經丨2019年人才吸引力全國第8,濟南是怎樣做到的?
    1.強省會時代標籤:南京、濟南、西安人才吸引力排位靠前在《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以下簡稱報告)這份報告中,2019年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前十城市為:上海、深圳、北京、廣州、杭州、南京、成都、濟南、蘇州、天津,其中上海連續3年排名第一。
  • 中國十強醫院:成都華西第2,武漢同濟第7,長沙湘雅沒有入圍!
    提起醫院的排名,業內學者對於復旦這個數據是非常信任的。復旦醫院版本通過聲譽和科研兩方面,對全國各大醫院進行了全面的統計。那麼,我們一起來看下復旦最新版本的十強醫院吧! 長沙的湘雅醫院排在了第13位,而山東的齊魯醫院則位居第23位,其實這兩家醫院依然是頂尖的水平。可以這麼說,復旦版的醫院排名中,排在前50名的都有著極強的醫療實力。
  • 中國十強機場:成都雙流第2,上海浦東第7,杭州蕭山喜進前十!
    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廣州白雲、成都雙流、深圳寶安、重慶江北、昆明長水、北京首都、上海浦東、西安鹹陽、上海虹橋以及杭州蕭山。其中不得不提的是上海,作為長三角唯一的核心城市,擁有兩個機場,上海浦東機場位居第7,上海虹橋機場位居第9,承擔著周邊眾多經濟強市的航運任務。
  • 中國工業城市20強:成都第16位,重慶領先廣州,嘉興緊追青島!
    公開資料顯示,去年規上工業前十強依次是上海、深圳、蘇州、東莞、北京、佛山、重慶、廣州、天津和無錫。觀察發現,工業十強城市中有九座來自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的城市僅入圍了重慶。大家熟知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不僅三產強大,工業領域同樣穩居十強。蘇州作為地級市,工業實力位居我國城市前三強。
  • 桔子財經丨2019年人才吸引力全國第8,看濟南是怎樣做到的!
    在《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以下簡稱報告)這份報告中,2019年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前十城市為:上海、深圳、北京、廣州、杭州、南京、成都、濟南、蘇州、天津,其中上海連續3年排名第一
  • 最新中國金融中心城市排名:蘇州金融業增加值增速第一
    (原標題:最新中國金融中心城市排名:滬京深位列前三,蘇州金融業增加值增速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