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國金融中心城市排名:蘇州金融業增加值增速第一

2020-12-22 網易財經

(原標題:最新中國金融中心城市排名:滬京深位列前三,蘇州金融業增加值增速第一)

12月4日,第十二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CFCI)」在深圳舉辦的「2020·中國地方金融發展論壇」上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與英國智庫Z/Yen集團共同編制了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被譽為最權威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標指數。在此基礎上,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編制了中國金融中心指數,首期發布於2009年,其後每年發布一次。

根據本期指數,上海、北京、深圳位列全國金融中心前三,從評分來看,三個城市的得分遙遙領先,使得金融中心城市「分層效應」正在顯現;廣州、杭州、成都、天津、重慶、南京、武漢、鄭州、西安、蘇州躋身區域金融中心十強。

其他區域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大連、長沙、濟南、青島、廈門、福州、寧波、合肥、瀋陽、無錫、南寧、昆明、南昌、哈爾濱、石家莊、烏魯木齊、長春和溫州。

中國金融中心指數排名

(資料來源: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

馬太效應更加強化

納入指數的31個金融中心的金融業增加值累計達到4.44萬億元,佔全國金融業增加值的比重57.7%,較上一年提高了1.6個百分點。

2019年,31個金融中心金融業增加值平均增速為6.9%左右,較上一年回升1.9個百分點。其中,蘇州2019年金融業增加值增速達到了12.8%,高出31個金融中心平均水平5.9個百分點,排名第一。

總體而言,上海、北京和深圳的金融中心地位愈發突顯,其中一個重要的體現是三大城市集聚了最多金融資源。2019年,國內新增持牌金融機構絕大部分落戶在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三者金融機構實力得分之和超過其它28個區域金融中心的總和。

在本期排名中,廣州的金融市場規模排名進步明顯,得益於區域股權交易市場和資本市場利用方面的優異表現,本期排名上升4個名次,首次躋身分項排名前四。由於我國金融市場資源高度集中,過去歷期指數金融市場規模分項排名前五強均為上海、深圳、北京、大連和鄭州這五個擁有全國性交易市場的城市。

2019年,廣州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掛牌展示企業數超過了1.75萬家,數量排名全國第1。

各金融中心2019年的資本市場利用水平普遍實現大幅提升,31個金融中心年內共新增154家A股上市公司,新增A股市場股票融資5423億元。

除京滬深外,28個區域金融中心中杭州和蘇州表現亮眼。2019年,杭州和蘇州的境內上市公司數分別達到了146家和120家,年度均新增14家A股上市公司。

蘇州金融發展樣本

不難看出,從單項指標來看,蘇州不乏亮點。但在金融中心指數的綜合排名中,蘇州僅與西安並列排名第12,比2019年上升了1位,這仍低於它在城市GDP中排名第6的表現。

蘇州市地方金融監管管理局副局長宋繼峰在論壇上表示,蘇州一直在思考如何把金融做好,但受困於法人金融機構和一些總部聚集與其他直轄市或省會城市有比較大的差距,主要靠蘇州地方生態環境來凝聚一些金融資源。

但蘇州金融中心發展的最大特點是,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善於圍繞實體經濟需求開展務實創新,金融產品和政策創新層出不窮,信保貸、關助融、園易融等金融產品和政策創新,為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發揮了重要作用。

其中,蘇州在全國率先打造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構建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大幅提升企業融資對接效率,地方徵信平臺建設得到央行領導肯定,已作為「蘇州模式」在全國複製推廣。

宋繼峰也介紹,蘇州近兩年在金融方面有一些創新,包括全國首個小微企業數字徵信實驗區建設、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以及央行數字貨幣試點等,在接下來的雙12蘇州購物節上,亮點就是推出數字貨幣。

據了解,蘇州也是繼深圳之後,第二個進行數字人民幣紅包測試的試點城市。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評價指出,作為自古以來繁榮富庶之地,蘇州悠久優良的商業文化氛圍很早就孕育了金融基因,歷史上曾有「存款碼頭」之稱。進入新的發展時期,蘇州金融業發展背後擁有堅實的實體經濟、多元的國際平臺和高效的政府服務,自身金融中心發展有望邁上新的臺階。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鍾齊鳴_NF5619

相關焦點

  • 最新中國金融中心城市排名:滬京深位列前三,蘇州金融業增加值增速...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與英國智庫Z/Yen集團共同編制了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被譽為最權威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標指數。在此基礎上,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編制了中國金融中心指數,首期發布於2009年,其後每年發布一次。
  • 第12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蘇州表現亮眼 金融業增加值增速位列...
    中證網訊(記者 黃靈靈)近日,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第十二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CFCI)」。數據顯示,2019年31個金融中心金融業增加值平均增速為6.9%左右,較上一年回升1.9個百分點。其中,蘇州2019年金融業增加值增速達到了12.8%,高出31個金融中心平均水平5.9個百分點,排名第1。
  • 杭州、蘇州、成都三張城市名片 透視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新格局
    杭州2019年5月發布了《杭州國際金融科技中心建設專項規劃》,致力於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金融科技「四地兩區」,力爭到2022年底,打造10家以上國際知名的金融科技領軍企業,實現杭州市在全球金融科技企業市值總額城市排名中進入前三;杭州金融科技產業增加值達到1200億元以上,佔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20%以上。
  • 深圳全國排名第三!最新中國金融中心指數排名出爐
    12 月 4 日,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舉辦 2020 年中國地方金融發展論壇,並發布第十二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CFCI)報告"。報告顯示,上海、北京、深圳為全國金融中心前三甲,深圳全國排名第三。
  • 三張城市名片 透視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新格局
    編者按:後疫情時代,中國內地經濟格局重新洗牌,新生金融力量暗流湧動。在《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中,杭州、蘇州、成都分別摘得省會城市、新銳城市、西部城市金融競爭力評選桂冠。為何是這三座城市?本文通過解析這三座典型城市,透視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新格局。
  • 最新一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報告」發布!全國金融中心深圳排第三
    最新一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報告」發布!上述31個金融中心的金融業增加值累計達4.44萬億元,佔全國金融業增加值的比重達57.7%,較上一年提高了1.6個百分點。
  • 蘇州摘得新銳城市金融榜桂冠,無錫佛山緊隨其後
    除傳統金融中心城市外,一批新銳城市的金融競爭力也值得關注。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定義的新銳城市,即除直轄市、省會、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之外,產業和金融實力在區域經濟中佔據較重要地位的二三線城市。新銳城市的崛起鞏固了區域城市群的競爭力,對帶動區域金融協同進步功不可沒。
  • 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京滬深三足鼎立 第二梯隊城市...
    京滬深已在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提升全球影響力方面取得長足進步。  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城市金融競爭力四大評價維度中,北京在資本市場規模和金融機構實力上排名第一,上海在經濟競爭力和資本活躍度上更具優勢,深圳各維度的評分與京滬相比仍存有一定差距。
  • 群雄逐鹿,金融城市第二梯隊競爭白熱化!長三角珠三角成最大贏家...
    京滬深:三足鼎立,打造國際金融中心  中國內地金融中心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已形成三足鼎立格局,王者地位穩固。由英國智庫Z/Yen集團和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共同編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第28期)顯示,上海排名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第3位,北京和深圳分列第7和第9名。
  • 深圳市副市長艾學峰:前三季度深圳金融業增加值3119億元 _ 證券...
    (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上,深圳市副市長艾學峰在致辭中指出,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和「試驗田」,金融業是深圳的重要支柱產業,深圳金融科技也具有良好發展基礎。今年前三季度,深圳金融業實現增加值3119億元,同比增長10.2%,佔同期GDP的15.8%,穩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三;1-10月實現稅收(不含海關代徵和證券交易印花稅)1102億元,佔全市總稅收的24.2%,居各行業首位。
  • 金融城市第二梯隊競爭白熱化!長三角珠三角成最大贏家 南強北弱...
    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金融城市競爭力四大評價維度中,北京在資本市場規模和金融機構實力上排名第一,上海在經濟競爭力和資本活躍度上更具優勢,深圳各維度的評分與京滬相比仍存有一定差距。目前,杭州共有超600家境內外上市公司,坐擁阿里巴巴、農夫山泉等超級巨無霸,總市值高達8.6萬億元,相當於廣州、南京、蘇州、成都、天津5市上市公司市值之和。作為全國經濟第四、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的廣州,其金融業發展水平與其城市地位並不匹配。自2010年開始,廣州市金融業的增加值增速便明顯低於第二產業和房地產業。
  • 區域金融中心卡位賽:廣州、深圳聯動力保龍頭,蘇州厚積薄發成年度...
    正因如此,各地對於地方金融中心指數的排名高度關注。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在會上打趣道,之前幾屆中國金融中心指數發布後,有不少地方領導打電話來追問他評比得分落後的原因,足以見得各地政府在金融競爭力上可謂是「錙銖必較」。
  • 我國內地金融競爭力哪家強?京滬深三足鼎立,第二梯隊城市競爭白熱化
    京滬深:三足鼎立打造國際金融中心中國內地金融中心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已形成三足鼎立格局,王者地位穩固。由英國智庫Z/Yen集團和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共同編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第28期)顯示,上海排名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第三位,北京和深圳分列第七和第九名。京滬深已在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提升全球影響力方面取得長足進步。
  • 三民活動|青島金融業前三季度增加值627.8億,增速居首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尚青龍 今年以來,青島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凝聚全市金融力量,全力服務實體經濟,加快金融開放創新,優化金融發展環境,紮實推進各項金融工作,推動青島金融業持續向好發展。
  • 深圳金融業總資產逾15萬億元
    (資料圖片)不到1%的從業人口創造了全市超1/7的GDP有關權威部門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深圳金融業實現增加值3667.63億元,同比增長9.1%,金融業增加值佔同期GDP的比重為13.6%。金融業稅收持續增長,全年實現稅收(不含海關代徵關稅和證券交易印花稅)1522.4億元,佔全市總稅收的24.7%,繼續穩居各行業首位。
  • 京滬深三足鼎立 第二梯隊城市競爭白熱化
    京滬深已在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提升全球影響力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城市金融競爭力四大評價維度中,北京在資本市場規模和金融機構實力上排名第一,上海在經濟競爭力和資本活躍度上更具優勢,深圳各維度的評分與京滬相比仍存有一定差距。
  • 17個萬億GDP城市上半年成績單:南京、長沙增速最高,9城實現正增長
    隨著南京正式公布上半年「成績單」,2020年上半年,17個萬億GDP城市均已公布GDP總量和增速,其中,南京、長沙增速排名居前,GDP同比增長均為2.2%。此外,杭州為1.5%,重慶、蘇州、無錫增速均為0.8%。根據各地權威部門發布的數據來看,17個萬億GDP城市中,9城實現正增長。
  • ...長三角珠三角成最大贏家,中部城市掉隊,西部雙雄崛起,南強北弱...
    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金融城市競爭力四大評價維度中,北京在資本市場規模和金融機構實力上排名第一,上海在經濟競爭力和資本活躍度上更具優勢,深圳各維度的評分與京滬相比仍存有一定差距。目前,杭州共有超600家境內外上市公司,坐擁阿里巴巴、農夫山泉等超級巨無霸,總市值高達8.6萬億元,相當於廣州、南京、蘇州、成都、天津5市上市公司市值之和。作為全國經濟第四、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的廣州,其金融業發展水平與其城市地位並不匹配。自2010年開始,廣州市金融業的增加值增速便明顯低於第二產業和房地產業。
  • ...珠三角成最大贏家,中部城市掉隊,西部雙雄崛起,南強北弱格局強化
    從經濟和金融地位來看,內地金融競爭力50強城市GDP佔全國一半以上,市值佔全國上市公司總市值近九成,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規模佔全國六成以上,營業部交易額佔全國營業部交易額的75%。50強城市構成了中國金融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依據榜單,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南京、蘇州、成都、天津、重慶位列中國內地城市金融競爭力前十名。
  • 前9個月廣州實現金融業增加值1716億元,同比增長8.9%
    1-9月,全市實現金融業增加值1716億元,同比增長8.9%,佔GDP比重9.8%,預計全年實現增加值將超過2200億元。1~10月,全市金融業稅收455億元,同比增長7.4%,佔總稅收比重為9.93%。1~11月,全市本外幣存貸款餘額12.21萬億元,其中各項存款餘額6.82萬億元,同比增長15.2%;貸款餘額5.39萬億元,同比增長1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