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中漂浮的屍體會腐敗嗎?會有怎樣的歸宿?是"永恆"嗎?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也是越發的頻繁,當然,對此人類也付出了一些代價,從探索太空至今,有不少於10位太空人只能永久的漂浮在太空當中了,無法再返回地球,那麼在太空當中不斷漂浮的他們屍體會腐敗嗎?會有怎樣的歸宿?是永恆嗎?
其實早在人類開始探索太空的時候,就有人提出了"太空葬禮",將人的屍體發射到太空當中去,嚴格來說,屍體的腐敗必須是細菌在一定溫度下面才能夠進行的一個過程,當然,這些細菌,可以是好氧細菌,也可以是厭氧細菌,在進行這個過程的時候,就會創造出腐敗的條件。
而當人類的屍體出現在太空當中的時候,因為太空是處於一個真空的狀態,所以並不存在任何的細菌,當然,這個時候屍體內部還是存在腐敗細菌的,但是很顯然,基本上沒有可以生存的空間,而且雖然我們地球上面還是比較的溫暖的,但這主要還是大氣層的保溫作用的結果,在太空當中的平均溫度,只比絕對零度高出3度,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基本上不會有細菌幹擾屍體,所以尋常的腐敗,也不會發生。
以上的情況,是說的一種"太空葬禮"的情況,這種情況,太空衣往往是經過了一定的處理的,但是如果太空人因為失事導致的死亡,那麼情況就會大不相同,因為在太空人的太空衣當中,往往還會存有人體呼吸出來空氣,而且這種執行任務的太空衣,往往都能夠保持熱量的持續,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太空人死亡後的處境和地球上會差不多。
因為體內細菌的存在,加上太空衣當中又存在這氧氣,細菌會快速的將這些氧氣消耗完,當然這樣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畢竟是在宇宙當中,而且宇宙當中充滿著輻射,在幾年或者幾十年之後,太空衣就會被輻射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會直接破壞太空屍體。
而對於太空屍體會有怎樣的歸宿呢?有特殊處理的屍體進入宇宙之後,在一定程度上,還真的會有"永恆"出現,一方面,相對於整個宇宙而言,一具人類的屍體,顯得太過渺小了,宇宙當中,各個天體之間的距離,也是格外的遠,所以對於太空屍體來說,直接被其他的天體捕獲的機率還是比較的小的,即使可能被捕獲,恐怕也是先會在太空當中漂浮上億年。
太空屍體進入太空之後,因為力的存在,又因為真空沒有阻力,所以太空屍體會一直持續一個運動狀態,並且持續的保持下去,而且在漂浮的過程當中,最原始的姿勢也不會發生任何的改變,就如同靜止一般。
當然,上面我們也說了,因為宇宙當中是存在輻射的,所以太空衣自然也是不可能進行長久的保護,所以當太空衣破裂之後,太空屍體在一定程度上發生"浮腫"的情況,雖然太空當中,有一定的壓力,但是人體的皮膚嚴格來說,還是比較的堅韌的,往往還是能夠承受住一定的壓力,但是體內的氣體還是會被排出,就如同"浮腫"。
如果太空屍體過於靠近一些恆星,一般來說,不至於直接被捕捉吞併,但是因為靠近恆星的緣故,會使得陽光和屍體的整體接觸面是比較廣的,也就是太空屍體會在太空當中遭到暴曬,而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太空屍體的溫度自然也會提高,而原本屍體內部存留的水分,都會被蒸發掉。
而脫水之後的太空屍體,是比較的脆弱的,雖然還是會維持人形的狀態,但是只要遇到一個外來的力,整個屍體就會直接粉碎,還有一些太空屍體,在長時間漂浮,被一些天體捕捉,最終墜毀在這些天體的大氣層當中,就像流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