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國第三,四大城市之一,深圳為何不是國家中心城市?

2021-01-09 轉瞬間落日殘煙

截止目前,我國總計建立了9個國家中心城市。其中,4個城市為直轄市,5個城市為各省的省會城市。如果從行政級別來說,則是4個直轄市、4個副省級城市、1個地級市。那一個地級市,就是河南省會鄭州。深圳市屬於我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四大一線城市之一,經濟總量在全國排名第三。在選拔國家中心城市的時候,為何沒有深圳市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聊聊深圳市的歷史發展。在70年代末期,隨著各方面情況的需要,我國開始了著名的改革開放。在此之前,深圳地區還是一些默默無聞的村莊。但是,深圳地區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在改革開放以後,深圳堪稱了飛速發展。成為了對外開放的前沿,各種新鮮事物進入了深圳。在八九十年代,很多內地的人們,前往深圳打拼、淘金。

深圳的經濟持續發展,成為了我國5個計劃單列城市之一。從行政地位來說,屬於我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是最年輕的副省級城市。隨著深圳的經濟發展,經濟總量開始陸續超越各個城市,例如先後超越了南京、武漢、杭州等城市。最終,超越了本省的老大哥廣州。截止2019年,深圳市的經濟總量達到了2.69萬億,位於全國第三位,僅次於北京市和上海市。在我國各個城市的定位中,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的地位,幾乎無可撼動。因為,無論從各個方面來說,四大一線城市都擁有壓倒性的優勢,例如經濟總量、交通環境、城市人口、教育和醫療資源等等,都擁有明顯的優勢。

在我國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四個一線城市入選了3個,只有深圳市沒有入選。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我們看看什麼是國家中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這個說法出現於2005年,當時的定位是:全國城鎮體系的核心城市,在我國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中心和樞紐作用,在推動國際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門戶作用。

國家中心城市應當具有全國範圍的中心性和一定區域的國際性兩大基本特徵。居於國家戰略要津、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代表國家形象的現代化大都市。簡單地說,國家中心城市,需要擁有很強的經濟實力。同時,在教育、醫療、文化、交通等各個方面都有一定的標準。因為,國家中心城市需要承擔帶動整個地區全面發展的重任。從這個角度來說,一些經濟實力雄厚的地區性城市,就被陸續排除在外了。畢竟,國家中心城市不僅僅是只看經濟總量。還有一個問題至關重要,防止各個國家中心城市之間,出現功能的重疊。

因為,各個國家中心城市各有自己不同的地位。目前,我國總計設立了9個國家中心城市,分別是: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廣州市、武漢市、成都市、鄭州市、西安市。這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有4個直轄市。直轄市各方面的情況很特殊,自然會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剩餘的5個,都是各個省份的省會城市。例如廣州、成都、西安、鄭州、武漢,分別承擔了帶動華南、西南、西北、中部地區發展的責任。如果國家中心城市的數量過多,則會出現職能重疊、重複建設的問題。

從經濟總量來說,深圳市2019年的經濟總量,接近了2.7萬億,遠超大部分國家中心城市,甚至是部分國家中心城市的2倍以上。例如鄭州市和西安市,鄭州市2019年的經濟總量為1.15萬億,西安市2019年的經濟總量為9321億。從經濟來看,這些城市距離深圳的差距很大。我們從地緣和區域地位分析問題,武漢市、成都市、鄭州市和西安市,都屬於全省的第一大城市,在全省擁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實,西安市更是屬於整個西北地區的核心城市。其他幾個城市的地位,也非常類似。深圳市雖然屬於四大一線城市之一,但從地緣來說,深圳並不是重要的交通樞紐。由於地理位置過於偏南,在帶動整體發展的作用上,明顯不如省會廣州市。此外,在廣東各個地級市普遍經濟比較發達的情況下,這一點更重要。那麼,為何沒有把廣州和深圳都建設為國家中心城市呢?例如北京和天津、成都和重慶的距離,其實也不遠。

請注意,上述城市的具體定位並不一樣,雖然距離近,但發展路線存在很大的差異。在這方面,廣州、深圳的情況則完全不同。我們看一下東南地區的情況,上海屬於國家中心城市。上海周圍並不缺乏經濟強市,例如杭州、蘇州、寧波、南京等等。但這些城市,都沒有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因為幾個城市之間的職能,可能會出現相互重疊。如果深圳被設立為國家中心城市,與廣州之間的職能,可能會重複建設。在很多方面來說,深圳並不如廣州。因此,廣州最後成為了國家中心城市。

請注意,我國在國家中心城市的選擇上,標準和定位非常嚴格,寧缺毋濫。2018年,西安市被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以後,再也沒有新的城市被提升為國家中心城市。期間,濟南、南昌、南京、合肥等各地省會城市,都在積極努力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例如濟南,先後向幾個國家中心城市學習,努力把自己建設為國家中心城市。但是,截至目前,仍舊是9個國家中心城市的模式。關於我國經濟發展的故事還有很多,我們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相關焦點

  • 金融競爭力排行榜:深圳位列內地第三 全球第九_城市·商業_地產...
    金融競爭力,是衡量一個地區綜合實力的核心指標之一。一個城市能發展為頂尖城市,離不開金融業的高質量發展和創新驅動。近日,《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揭曉,榜單顯示,在副省級及計劃單列城市金融競爭力榜單中,深圳排名第一,綜合得分遙遙領先;在內地城市金融競爭力榜單中,深圳僅次於北京、上海,居第三位,穩居第一梯隊。
  • 河南這個「小深圳」城市,躋身全國新一線,還是中心城市!
    如今,許多人利用假期出去玩耍,不僅可以放鬆身心,而且可以拓寬視野,了解不同地區的習俗,更重要的是可以減輕壓力,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他們每天都需要為工作和生活擔憂,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旅行已成為許多人的首選,說到河南省,我相信大家都非常了解
  • 廣東經濟發展最快的城市,僅用了三十年成為中國的一線城市
    廣東省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省份,依據優越的地理位置,廣東省是中國經濟總量最大,發展最快的省份,在中國30個最富裕的城市中,東莞市、佛山市、珠海市、中山市分列第一、第四、第六、第七。今天來說的這個城市僅僅用了三十年的時間,就從一個荒涼的小漁村一躍成為與北京上海齊稱的一線城市,很多人應該也猜到了,這個神奇的城市就是深圳。
  • 九大「國家中心城市」分別肩負著什麼責任?
    我國城鎮化進程正在加快,因此我們需要更多的國家中心城市來帶動輻射周邊地區。國家中心城市從京滬到鄭西,最起初的五個增加到現在九個,區域發展戰略正在全國布局。現有的九個國家中心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天津,武漢,鄭州,西安,成都。九個國中分別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 國家中心城市引領我國未來,群雄逐鹿,誰會成為第十個國中城市
    中國的城市水平各不相同,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四大直轄市是正部級,其次是副部級10個省會城市,哈爾濱、長春、瀋陽、濟南、南京、杭州、廣州、武漢、成都、西安,以及接受副部級待遇的五個計劃單列市:深圳、大連、青島、寧波、廈門,第三,享受特殊待遇,但等級仍然是地級市其他省會城市,如鄭州、長沙等,除此之外
  • 河南最「富」的城市,有「小深圳」的美譽,今已是國家中心城市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伴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的國家一步一個腳印的在成長,一步一個腳印地在發展,我們的國家一步一個腳印地在發展,我們的國家一步一個腳印地在發展,我們的國家一步一個腳印地在發展,我們的國家一步一個腳印地在發展,我們發現並開發了很多新的景點,今天我想跟大家談談河南最「富」的城市
  • 河南「最富裕」的城市,被譽為「小深圳」,今已是國家中心城市
    現在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快,大城市更繁榮,小城市也有它的平靜,總之各有各的好處, 有些城市沒有一線城市發展得那麼迅速,但一步一步地慢慢發展,所以今天會告訴大家河南的一個城市。說到河南省的鄭州,雖然不是武漢和長沙那樣的「大」城市,但鄭州也登上了新的一線城市排行榜, 這幾年鄭州發展迅速,只是在一些方面趕不上武漢、長沙,但它依然在當地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
  • 廣東一「王牌」城市,野生動物數量居多,粵港澳中心城市之一
    文/旅行狂魔馬小蜂(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說到廣東大家應該不是很陌生吧?廣東是以嶺南東道廣南東路得名的,簡稱為粵。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他還是中國歷史上商品性農業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也是中國最早出現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省份之一。
  • 國家中心城市爭奪,瀋陽優劣勢淺析
    所以貴為四大一線的深圳、地級市之王蘇州目前都沒有出現在國家中心城市的名單裡,而風頭稍弱的鄭州、西安卻是國家中心城市。瀋陽在中國的位置從歷史角度看,東北也理應有一個中心城市。東北作為建國初期經濟建設的重點發展地區,國家布局了非常多的重化工業與科研院所。從全國14億人共有15個副省級城市,而一億人的東北就佔了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四座城市可見一斑。
  • 性質不同,註定國家中心城市和國家科學創新中心城市也不一樣
    對於國家中心城市和國家科學創新中心城市,近來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而對於不同的人,由於眼界不同,看法也不盡相同,所以得出的結論也會不一樣。這裡本人也發表下自己對國家中心城市和國家科學創新中心城市的看法。中心城市什麼是國家中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是為了滿足國家的建設和發展需要,服務國家的戰略規劃,集科教、文化以及政治為一體的,具有地方帶動性的綜合性城市
  • 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需要什麼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人才高交會的名校校長論壇上,德國國家科學與工程院院士Otthein Herzog,中國海洋大學校長於志剛,大連海事大學副校長趙寶剛和廣東海洋大學海運學院賈寶柱,以及深圳市人才集團董事長幸輝就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人才隊伍建設等內容進行交流探討。什麼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 我國唯一GDP過兩萬億的省會城市,城建在中國城市排名第三
    中國是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可以在很多省市建立富裕的敵國, 在這麼多省會城市中,只有一個城市的GDP能超過2萬億, 當然,可能很多人都知道, 這個城市是廣東省廣州市,廣州是中國最早開放的地區之一,確實很富裕,城市建設在中國城市中排名第三, 你沒事吧?
  • 中國摩天大廈很多的城市,超過北京上海總和,不是廣州也不是深圳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國家也在各方面取得了非常俗的成績,例如,在城市的發展建設中非常顯眼,各種摩天大樓近年來也接連不斷,這座城市的高層建築數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了這座城市經濟發展有多快,畢竟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也建不了這麼多大樓,這些摩天大樓中有很多直接成為了城市的地標,有些建築物甚至只要一提名字就能知道你在說什麼
  • 觀察|未來哪些城市將引領中國經濟?
    1)杭州經濟發展勢頭良好,近期人口增量高居全國第三,僅次於深圳和廣州。2)杭州民營經濟佔GDP比重達到61%,以信息軟體、電子商務、物聯安防等為代表的數字經濟發展全國領先。3)杭州面臨產業門類偏科、土地財政依賴度過高、軌道交通建設落後等問題。4)杭州將提高城市國際化水平,建設高能級灣區平臺,打造國際電子商務中心。
  • 法國學者猜測:世界第三座超級城市不是巴黎!而是來自中國的城市
    現在的世界評定各國的標準早已發生了改變,科技的實力比軍事實力某些意義上來說,更能評定一個國家的實力。現在的科技研究的領域,在全球範圍內來說,算得上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隨著全球科技研究多年經驗的累積,現在世界科技水平也是迸發出不斷的活力,以及飛速的發展,不管是什麼東西都不是一步登天這麼簡單的。
  • 我國這三座城市入選世界十大超級城市,不是深圳,也不是廣州
    在我國發展的很好的城市,各方面都排在我國領先地位,綜合實力強勁,這樣的城市是很多城市想要努力追趕的目標,而這些發展的很好的城市,正在朝著世界級的城市發展著,我國有三座城市入選世界十大超級城市,不是深圳,也不是廣州。世界十大超級城市排名,第三名香港,第四名北京,第六名上海。
  • 同為中部核心城市,為何鄭州入選國家中心城市,長沙差在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定義,國家中心城市是指居於國家戰略要津、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代表國家形象的現代化大都市。 坦白點說就是,國家中心城市在未來的發展將會有明顯的政策優勢。
  • 福建「德高望重」的城市,省內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卻不是廈門?
    而且現在各大省中也出現了很多有發展潛力的城市,今天小編說的是福建發展能力最強的城市,其實近年來福建省的經濟發展很不錯,該省內的城市發展也很出色。而且這個城市是省內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廈門,但近年來這個城市的發展很突出,特別是在旅遊業的發展上,名聲也很大。
  • 廣東「最吸引人才城市」,不是廣州和深圳,是屬於國家新一線的它
    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中國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居全國首位,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一個城市越大,發展的機會也就越多,這也是很多年輕人喜歡留在大城市的原因之一,廣東省是全國知名度最高的省份,人才聚集在廣東的四面八方,這個省也是吸引異鄉人最多的省份,廣東省中經濟最引人注目的兩個城市,一個廣州
  • 深圳如何邁向「區域文化中心城市」
    來源: 深圳新聞網-深圳商報近日,深圳市政協召開六屆七十八次主席會議,就「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主題進行專題協商,會上發布了《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戰略與路徑》系列調研報告,對深圳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基礎、目標、指標、路徑、步驟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深度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