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定義,國家中心城市是指居於國家戰略要津、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代表國家形象的現代化大都市。
坦白點說就是,國家中心城市在未來的發展將會有明顯的政策優勢。
中部六省大都實行強省會發展戰略,武漢是中部地區的龍頭城市,而第二的位置主要是鄭州和長沙兩個城市在競爭。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兩個城市的對比情況。
經濟方面
2019年鄭州全國第15,長沙第16,可以說是棋逢對手。
鄭州,2019常住人口1035.2萬,市區常住人口620萬,建成區面積651平方公裡,GDP11590億元。
長沙,2019常住人口839.45萬,市區常住人口465萬,建成區面積508平方公裡,GDP11574億元。
從改革開放到現在,40年的時間裡,兩座城市GDP都實現了100倍的增長,經濟上可以說沒有什麼差距。
不過也可以看到,鄭州市區人口比長沙多140萬,已經躋身特大城市之列。
產業方面
長沙給外人的印象可能更多是湖南衛視和茶顏悅色,作為網紅城市,長沙好吃好玩的很多,但是這其實是刻板印象,長沙是一座重工業城市,鄭州民企的發展遠不如長沙。長沙最有名的企業應該是三一重工,市值接近3000億,而千億以上的企業有4家,而鄭州最好的安圖生物才600+億,前三名加起來才1000多億。目前,長沙在A股的上市公司在中部地區排名第一,可以說差距比較明顯。
科教文衛方面
除去國防科大,長沙還有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兩所985院校,而鄭州只有鄭州大學一所211院校,長沙高中的「四大名校」更是聞名全國。醫療方面,兩所湘雅醫院排名都是全國前20的醫院,鄭州第一附屬醫院排名30以後。這方面也是長沙略勝一籌。
長沙與鄭州旗鼓相當,甚至長沙稍有領先,但為什麼國家中心城市落戶鄭州呢?
歸根到底,鄭州的城市作用更為突出,湖南緊挨著珠三角,湘南地區許多人工作的第一選擇是珠三角,並不是長沙,這一點在城區人口就能看出來。而且鄭州地處平原,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非常便利,通過鐵路可以將各個地區的城市串聯起來,而長沙覆蓋人口有限,位置又偏北,長株潭一體化難產,本省尚且不能完全帶動,更不要說發揮國家中心城市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