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中部核心城市,為何鄭州入選國家中心城市,長沙差在哪?

2020-12-23 騰訊網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定義,國家中心城市是指居於國家戰略要津、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代表國家形象的現代化大都市。

坦白點說就是,國家中心城市在未來的發展將會有明顯的政策優勢。

中部六省大都實行強省會發展戰略,武漢是中部地區的龍頭城市,而第二的位置主要是鄭州和長沙兩個城市在競爭。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兩個城市的對比情況。

經濟方面

2019年鄭州全國第15,長沙第16,可以說是棋逢對手。

鄭州,2019常住人口1035.2萬,市區常住人口620萬,建成區面積651平方公裡,GDP11590億元。

長沙,2019常住人口839.45萬,市區常住人口465萬,建成區面積508平方公裡,GDP11574億元。

從改革開放到現在,40年的時間裡,兩座城市GDP都實現了100倍的增長,經濟上可以說沒有什麼差距。

不過也可以看到,鄭州市區人口比長沙多140萬,已經躋身特大城市之列。

產業方面

長沙給外人的印象可能更多是湖南衛視和茶顏悅色,作為網紅城市,長沙好吃好玩的很多,但是這其實是刻板印象,長沙是一座重工業城市,鄭州民企的發展遠不如長沙。長沙最有名的企業應該是三一重工,市值接近3000億,而千億以上的企業有4家,而鄭州最好的安圖生物才600+億,前三名加起來才1000多億。目前,長沙在A股的上市公司在中部地區排名第一,可以說差距比較明顯。

科教文衛方面

除去國防科大,長沙還有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兩所985院校,而鄭州只有鄭州大學一所211院校,長沙高中的「四大名校」更是聞名全國。醫療方面,兩所湘雅醫院排名都是全國前20的醫院,鄭州第一附屬醫院排名30以後。這方面也是長沙略勝一籌。

長沙與鄭州旗鼓相當,甚至長沙稍有領先,但為什麼國家中心城市落戶鄭州呢?

歸根到底,鄭州的城市作用更為突出,湖南緊挨著珠三角,湘南地區許多人工作的第一選擇是珠三角,並不是長沙,這一點在城區人口就能看出來。而且鄭州地處平原,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非常便利,通過鐵路可以將各個地區的城市串聯起來,而長沙覆蓋人口有限,位置又偏北,長株潭一體化難產,本省尚且不能完全帶動,更不要說發揮國家中心城市的作用了。

相關焦點

  • 中部地區僅有的兩個國家中心城市,一個是武漢,長沙竟意外落選
    我國中部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人口密集、資源聚集的地方,現在該地區許多城市更成為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綜合影響力日益增強,整個中部地區充滿活力, 但是,有發展就有競爭, 近年來,中部各省集中全省力量建設省城, 六個省在最新的城市排行榜中三個成為了新的一線城市, 其餘三個也進入了新的二線城市行列
  • 中部崛起最離不開的三座城市,武漢、鄭州,還有哪座城市?
    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橫貫市境中央,將武漢中心城區一分為三,形成武漢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四分之一,構成濱江濱湖的水域生態環境。武漢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長江中遊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 南京、杭州、長沙、青島、濟南誰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可能性最大?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那些金融業發達、文化底蘊濃厚、處於我國交通核心樞紐上的城市;我國目前經國家批覆的城市群核心城市;所在城市擁有多個外國領事館、籤證中心,多年舉辦國際性會議的城市。具備上述屬性越多的城市越具備原建設部對於國家中心城市的定義。
  • 國家中心城市有幾個?入選標準有哪些?數量或為12個
    當日,鄭州市委書記馬懿在鄭州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上提出,未來5年,鄭州要向國家中心城市邁進;長沙市委書記易煉紅在長沙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上稱,未來5年,長沙將構建國家中心城市新格局;而在瀋陽舉辦的2016中國城市規劃年會的「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與創新發展」高端論壇上,瀋陽市市長潘利國表示,瀋陽以建設立足東北、服務全國、輻射東北亞的國家中心城市為總體目標。
  • 中部4強城市綜合對比,中部城市格局已定?
    中部四強城市6個維度得分 三、再看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4個城市表現如何? 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10個維度,4個省會各佔幾個,排名如何? 國家中心城市指數排名第一的得20分,第二名19分以此類推; 武漢117分、鄭州59分、長沙48分、合肥21分。
  • 我國中部「一哥」城市之爭,武漢、長沙、鄭州,誰將獲得認可?
    眾所周知,迄今為止我國各大城市在積極的建設發展中,城市的綜合實力也顯著提高,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城市整體實力不太好,因此,國家響應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的號召,經過這樣多年的建設發展,中國中西部地區的優秀發展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崛起了很多優秀的城市。
  • 經濟全國第三,四大城市之一,深圳為何不是國家中心城市?
    截止目前,我國總計建立了9個國家中心城市。其中,4個城市為直轄市,5個城市為各省的省會城市。如果從行政級別來說,則是4個直轄市、4個副省級城市、1個地級市。那一個地級市,就是河南省會鄭州。深圳市屬於我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四大一線城市之一,經濟總量在全國排名第三。
  • 長沙被人低估的二線城市!內循環助推長沙崛起!
    上述的明星城市無一不都是「副省級城市」,其中還有3個國家中心城市,他們都是各區域中的中心、次中心;國家對給予他們的定位和政策支持力度很大,政策是決定城市發展「天花板」的關鍵因素,我國許多城市都是靠著「政策崛起」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深圳」
  • 三大省會城市:長沙、合肥、南昌都想拿下國中,誰勝出的機會大?
    除武漢、長沙、合肥、南昌等中心城市外,中部地區還可以選擇其他城市,最關鍵的是它們目前的差距也不大。尤其是合肥和長沙之間,未來誰輸誰贏真的不好說。正因為如此,如今這三個城市差在策劃「十四五」規劃,都想要進入新一輪的國家中心城市行列,所以長沙、南昌、合肥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
  • 會有哪些城市入選國家中心城市?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國家中心城市應該包含以下幾項數據支撐才能稱之為國家中心城市: ,這就是深圳希望小,而西安入選的重要原因)。 目前9城已定,分別是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州、成都、武漢、鄭州、西安,剩餘城市綜合上述理由應該是南京和瀋陽。
  • 中原城市中心-鄭州
    鄭州作為河南省省會城市,競選時擊敗洛陽,開封等古都,它的優勢首先是位置,這是鄭州的最大優勢,作為中部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無論是星羅棋布,四通八達的高速路,還是城際鐵路,米字形高鐵都非常多,還有鄭州機場,航空港也是運轉繁忙。
  • 湖南省的省會長沙,在中部6省,為何成為崛起最快的城市?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2001年的數字。在2001年,長沙的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的第27位,還不如陝西的西安、河南的鄭州(鄭州當時是第24位)。與強勢鄰居武漢相比,長沙的經濟總量只有武漢的一半。但是到了2018年1月,各省的經濟數字出來之後,長沙的經濟總量在中部地區僅次於武漢,在全國排在了第14位。從經濟總量上來說,長沙縮小了和武漢的差距,同時超越了河南鄭州,這是非常真實的數字。
  • 中部三強武鄭長2019年展會數量對比!會展產業對城市作用?
    目光轉向中部,大型展會首選中心城市,而且也只有中心城市有承擔大型展會的場地和財力以及交通樞紐集散能力。中西部中心城市也在大力發展會展板塊,如一些規劃的城市新城往往會以大型會展中心為核心而規劃發展。鄭州國際會展中心比如鄭州,鄭東新區CBD核心之一就是鄭州國際會展中心,中心總佔地面積22.76萬平米,是鄭東新區的標誌性建築,也是鄭東新區的奠基工程。
  • 風華「鄭」茂展宏圖——鄭州高質量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奮鬥記
    在滾滾時代大潮中,位於天地之中、黃河之濱的鄭州搶抓機遇、砥礪奮進,加快建設具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鮮明特徵的國家中心城市,鋪展開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鄭州引入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中科院計算所大數據研究院等研發平臺和科研機構,打造「雨林型」創新生態體系,讓科創產業、科技人才能落地、留得住、發展好。創新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堅持創新驅動,科創「鄭」力量在加速匯聚。
  • 中國九大國家中心城市,深圳、南京、杭州沒有入選
    目前建立了9個國家中心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成都、武漢、西安、鄭州, 這九個國家中心城市位於城市系統的最上層是各地區最核心的城市。到目前為止,深圳、南京、瀋陽是原地區的中心城市,分別覆蓋華南、華東、東北地區, 在這次國家中心城市評選中,這三個城市都落選,有實力的杭州也一樣。現在國家中心城市的最終數量還沒有公布,但最大的可能性是只剩下一個名額, 華東地區已經在上海、華南地區有廣州,所以南京、杭州和深圳入選的可能極少。
  • 河南「最富裕」的城市,被譽為「小深圳」,今已是國家中心城市
    鄭州市,簡稱「鄭」,是河南省省會,地處華北平原南部,河南省中部偏北,黃河下遊, 北臨黃河,西依嵩山,東南為廣闊的黃淮平原,鄭州在3600年前就成為中國商代早期和中期都城,是商文明的發源地,全市各類文物古蹟達10000餘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8處43項,包括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黃帝故裡、商城遺址等歷史名勝。
  • 鄭州體育助力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紀實
    「十三五」期間,鄭州體育人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圍繞全民健身國家戰略,以滿足群眾美好體育生活需求為宗旨,以增強人民體質、提升城市品質為根本任務,把促進全民健康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形成了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協同推進、社會積極融入、群眾廣泛參與的全民健身發展格局。
  • 中部第二城大比拼,長沙、鄭州GDP破萬億,未來誰更勝一籌!
    特別是港口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使更多的城市能夠以自身的優勢迅速突出。此後,隨著時間的不斷變化,主力也開始慢慢移動,大部分偏向內陸,使中部地區能夠更好地發展。那麼,在中部第二大城市角逐的長沙和鄭州GDP超過萬億,以後誰更勝一籌?首先是長沙,現在屬於湖南的省會。目前已經登上了新的一線名單,特別是經濟總量已經突破萬億韓元。
  • 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產城融合示範區如何打造?中原區這樣來答題
    全會提出凝心聚力建設「四個中原」、打造以鄭州中央文化區(CCD)為引領的國家中心城市產城融合示範區,為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實現中原出彩、中部崛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全會指出,下步工作,按照「控、保、穩、進、抬、扛」六字要求,圍繞「中優、西美」功能定位,著力實施組團發展、片區開發、項目帶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積極進取,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高水平建設「四個中原」,打造以鄭州中央文化區(CCD)為引領的國家中心城市產城融合示範區,為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實現中原出彩、中部崛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超10個城市角逐國家中心城市 昆明也在爭但希望有點小
    最近,多個地市披露的「十四五」構思中,均提出了「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雲南也把昆明培育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工作提上了日程。除了昆明外,瀋陽、濟南、青島、杭州、福州、長春等城市最近都提出了培育或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加上此前就有明確意向的深圳、長沙、合肥、烏魯木齊、南昌等城市,全國至少有10個城市在爭取國家中心城市這個稱號。不過綜合各方面情況來看,昆明短期內或無緣國家中心城市。何謂國家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