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是K12在線教育最早開始也最重要的一個學科領域,近日,南方周末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查與大數據研究中心發布《2020中國K12在線英語發展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
學得早更要學得好
藍皮書顯示,伴隨近年來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中產階級的崛起,中國K12群體的在線教育日趨低齡化。
「如果錯過了學習外語的關鍵期,你家孩子就跟不上了。」此般論調反映了家長群體的普遍焦慮。
所謂「關鍵期」假設,研究的是在擁有非常足夠的語言環境下,比如移民到了英語國家,孩子到底幾歲開始學第二語言,語言能力和口音可以和本族語的人一樣。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專家表示,「關鍵期」假設並不適合外語環境下青少年兒童的語言學習。
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龔亞夫認為,目前在線英語教育存在的問題,與語言學習本身的規律、價值,在線教育的本質、特點,教學內容課程設置等諸多因素有關。
當前中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困境在於課時太少,輸入的數量和接觸的時間嚴重不足,類似「滴水法」教學。「一滴一滴地喝水,實際上是解不了渴的。」通過研究,龔亞夫發現在中國學習英語時的英語接觸量和在英語國家接觸的英語量,相差大概15-30倍,在這種語言環境下,即便學得早,也未必能發音地道。「所以年齡並不是絕對的影響因素,最關鍵的還在於接觸語言的頻度與真正意義上的運用。」
「學習語言更像種花草、莊稼」
在傳統課堂的英語教學中,教程內容呈現線性排列,話題之間相關性並不高,也沒有重構內容體系的複線;且很多情景對話並不真正是生活場景中的應用。此外,一些過於簡單的互動內容,實際上是對學生當前年齡的「降維」,無法從根本上充分激起學生的表達欲。
圍繞這些問題,龔亞夫表示,首先應該明確教學目的,「為什麼要讓孩子學這些,以及學這些對兒童成長有什麼意義。「其次是選什麼樣的教學內容去實現教學目標,最後是採取何種路徑進行教學。
「對於孩子來講興趣是最重要的,而老師的個人魅力是讓學生產生興趣的直接關鍵。」在K12在線英語教育企業51Talk的平臺上,菲律賓外教以高親和力和二語習得洞察力彰顯價值,菲教一對一也成為品牌的業務重心。
51Talk創始人兼CEO黃佳佳
據51Talk平臺數據顯示,學生用戶月均上課約15節,每節課時除了和外教一對一互動的25分鐘外,還包括課前預習、課後複習及測評,累計學習時長至少在15小時以上。對此,51Talk創始人兼CEO黃佳佳分析認為,菲律賓外教的無時差、文化背景相近和教育服務意識強等優勢,恰恰保證了學習的高頻率,也益於提高學生的表達興趣。
線上線下「混合雙打」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龔順博士表示,在線英語教育由於時間上的靈活性、教學內容上的針對性、交流上的高效率等優勢,很多學生家長願意把孩子的英語學習從線下轉到線上,並且最為青睞真人一對一直播的授課方式。
此外,在線英語教育也為消弭英語教育資源區域鴻溝給出了一個「解」。
藍皮書顯示,受訪家長平均每年在在線英語課程上花費的金額是6947元,日均花費不到一頓飯錢,在經濟成本上化解負擔。黃佳佳對此同樣感受深刻,在疫情爆發的兩個月間,與去年同期相比,51Talk用戶數量增長巨大,增量中下沉市場的用戶佔80%以上,而非一線城市的基礎用戶(英語0級別)也大量出現。
疫情降低了企業的獲客成本,但機會和挑戰並存。從企業的長期發展來看,更需解決「英語是如何學會的」根本問題,才能真正吃下紅利。好的在線英語教育,是幫助孩子真正地掌握語言的應用能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