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我國罕見降雪,這樣的氣候正常嗎?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2020-12-23 科普探空使者

每到冬天,我國北方都會銀裝素裹漫天飄雪。感覺整個世界都披上了一層皎潔的白紗。然而,就是這個再普通不過的白雪,如果下在了異常炎熱的夏季三伏天,你是否會大驚失色,大喊太不可思議呢?

三伏天漫天飄雪,打開窗一片白雪皚皚

2020年8月15日至8月24日,正值我國夏季的三伏天,也就是說一年中最熱的幾天都應該集中在這個時候了。

然而,今年的青海卻有些不同,一些地區不僅出現了低溫天氣,甚至在夏季的三伏天開始了漫天飄雪。

當地時間8月17日,我國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的澤庫縣漫天飄雪,當人們一早醒來推開窗的時候,突然發現滿地雪白,三伏天真的下雪啦?

沒錯,要相信自己眼睛。眼前那白雪皚皚的景象,一下子將當地的老百姓拽回了冬天。由於降雪等原因,當地氣溫驟降甚至局部區域達到了零攝氏度一下,人們不得不在三伏天裡找出厚厚的棉裝穿上。

古代也曾出現過夏季飄雪的情況,被賦予這種寓意

其實,冬季飄雪並非現在才有,早在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代,都已經有過了。

對於這樣的極端氣候,很多人都會感到驚訝。為什麼驚訝?因為它太反常了,白雪不應該是獨屬於冬天的產物嗎?

甚至在中國古代,還曾有一段民間故事,認為只要在夏天飄雪花,就預示著這個地方有讓人髮指的冤情。當然這只是一個民間故事,並沒有科學依據。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如果某處夏季飄雪花,這說明是一種提示性的徵兆,會有異樣發生。當然,這個也是古人自己的意想,早已被科學家們否定了。

那麼夏季飄雪花,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三伏天降溫飄雪花,這樣的現象正常嗎?

從科學上講,下雪需要具備三個條件,而這三個條件中,並未規定必須是冬天還是夏天,也就是說,夏季飄雪並非違反了科學規律,而是氣溫的原因不常見,所以被人們賦予了「異樣」的特色。

下雪需要具備的三個條件是:足夠低的氣溫、豐富的小水滴和凝結核。凝結核可以使小水滴凝固成顆粒狀的小雪花。

在我國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的澤庫縣漫天飄雪之前,當地曾下過一場大雨,雨水將氣溫拉下,而且越拉越低,最終氣溫竟然達到了零下。

這樣不斷從天而降的雨水逐漸變成了雪花從天空飄落下來。並且,由於該處氣溫已經足夠低,這些飄落的雪花並沒有落地後立刻融化,而是凝固在了地面上,形成了一片夏季裡的雪景。這些尚未融化的雪花,一定程度上繼續拉低了當地的氣溫。

夏季飄雪花,在當地並非首次

其實,縱觀青海這幾年,夏季飄雪的情況不止一次。但這幾次基本都是,先下雨將氣溫拉低到一定程度後,才有了降雪。

對此,曾有人預測,可能地球的「小冰期」要來了,因為上一次出現「小冰期」的時候,也同樣出現過夏季飄雪。

相關焦點

  • 2020年氣候異常,不是罕見降雪就是54.4度高溫,這是氣候臨界點嗎
    不過今年的地球,氣候如此怪異。一面是我國在炎熱的八月罕見的漫天飛雪,另一面則是地球那一半邊的美國,溫度達到了54.4攝氏度,連溫度計都要融化爆炸。不知道人類在這樣異常水深火熱的氣候中能否找到新的轉機,那麼這種異常的氣候,是否真的意味著今年便是氣候臨界點呢?
  • 新疆六月飛雪,局地積雪達40釐米,2020年氣候已經大變了?
    作者:文/虞子期 6月的天氣給我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太熱了,而2020年的6月也出現了不少的氣候現象,高溫,降雪,降雨都在我國不同地區出現,這什麼情況?2020年的氣候還正常不,大變了嗎?
  • 美國山火難以撲滅,一夜之間又迎來降雪,氣候已到達臨界點?
    山火頻繁出現前段時間NASA發布新消息,美國西部地區受到乾旱影響,加快了山火燃燒的速度,大火的燃燒釋放出大量煙霧,影響當地氣候環境,儘管2020年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山火,可是和美國相比,美國似乎更為嚴重,本以為8月底能夠順利進入9月份,然而新的著火點又再次出現,一波接一波的讓美國受到重創,不斷刷新歷史高溫
  • 全球氣候處於異常中?4月罕見,美國芝加哥遭遇30年來最晚大雪
    當地時間4月27日下午,高清衛星雲圖記錄下了掃過美國中部的溫帶氣旋,儘管這個溫帶氣旋和之前美國經歷過的那些冬季風暴相比要弱了不少,但這個溫帶氣旋仍然帶來了非常不同尋常的天氣——在4月末的春季,五大湖畔的芝加哥少見的下起了雪!
  • 2020年冬天是冷冬嗎預測會很冷嗎?拉尼娜對我國影響
    10月4日,吉林長白山氣溫驟降,突然降雪,長白山景區發布通知,10月5日,景區全天關閉。  10月1-8日,我國北方及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已較常年同期明顯偏低。  多地的降雪是否登場過早?降溫來得如此猛烈,正常嗎?
  • 大雪節氣全國幾乎無雪,我國氣候已經異常?超級計算機:中旬重啟
    12月7日上午,從全國雷達圖上看,今天我國全國範圍內雷達回波寥寥無幾,代表著今天出現雨雪的地方不多。僅有陝西和四川有一些回波,範圍還不大。因此從中央氣象臺的預測上看,今天我國的雨雪天氣範圍的確是不算大,降雨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而降雪則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雨雪的強度普遍不強。北京時間2020年12月7日00: 09: 21,我們迎來了大雪節氣。這個節氣顧名思義,就是雪下得更多更大的時候,但今年的大雪節氣似乎有點「不給面子」,大雪節氣這天我國中東部能見到雪的地方都屈指可數,更別說雪下得更大了。
  • 人死前為何會留下眼淚,是逝者看到了什麼嗎?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文/仗劍走天涯人死前為何會留下眼淚,是逝者看到了什麼嗎?看看科學家怎麼說生命誠可貴,生命是所有活動的基礎,如果一個人沒有了生命,那麼就算他生前有多麼的瘋狂,死後的他,也是赤裸裸的來,赤裸裸的去的。假如和一個正常的人說起死後的事情,或者說起死亡本身,那麼大多數的人都可能會是拒絕的,畢竟死亡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
  • 2020年冬季氣候反常,拉尼娜或許會讓印度更寒冷,我國什麼情況?
    那麼到了現在,事實確定了嗎?前半年對於後半年的氣候變化很多都是一些猜測,可是現在2020年再有一個月就要結束了,冬季也來臨了,那麼拉尼娜現象是否確定了呢?其實根據近兩個月來的氣候變化,很多的氣候專家已經改變了看法,大部分的人們都認為:拉尼娜現象的發展已經成為定局,只是強度目前還需要更多的觀察。
  • 2019年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 超強颱風「利奇馬」等入選
    當日,在中國氣象局2020年1月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張祖強宣布了「2019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據悉,「2019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活動由中國氣象局主辦。自2019年10月起,相關專家對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開展遴選工作,遴選主要原則為:天氣氣候事件的極端性、災害的影響程度和範圍、社會公眾對天氣氣候事件的關注程度、同類事件的代表性。
  • 青海8月下起了大雪,居民穿加絨藏袍取暖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夏天雨水多、冬天降雪多,這對於我們來說,似乎是日常生活中再熟悉過不過的常識了,不過,前段時間,在我國的青海省澤庫縣,就發生了一場特別的「夏日暴雪其實夏天下大雪的情況並沒有那麼罕見,在我國歷史上,也曾經發生過多次夏天下大雪的情況,其中最典型的一個例子,發生在16世紀中期,一直到19世紀中期才結束。當時我國正值明清時期,在南方夏天暴雪不停,很多農作物都顆粒無收,百姓也民不聊生。而且在當時,不止是我國,大半個地球都陷入到極端的氣候環境之中。
  • 夢中夢存在嗎?人真的能一直在睡夢中不醒嗎?來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夢中夢,說起這個詞想必看到美國的一部電影的人都應該有了解,《盜夢k間》中的男主角女主角就是這樣,一直深深的陷入在多重夢境之中。多次都認為自己已經從睡夢中醒來,但是卻發現自己還是在另一個夢之中。藝術靈感來源於生活,電影自然也是如此,在生活中也經常會有人經歷過夢中夢這樣的事情。
  • 罕見,日本大雪創紀錄!寒潮影響持續多日,氣候變化可怕?
    近日北半球的寒潮不斷,日本多地出現了罕見的大雪天氣,根據相關統計,差不多3天的降雪量,累計超過了2米。有些地方24小時內的降雪量,累計超過70釐米。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群馬縣,一個小鎮上3天內降雪量超過2米,打破了有統計紀錄以來的最高記錄。
  • 2020年拉尼娜現象發生的概率達70%,會對我國產生什麼影響?
    所以進入2020年,科學家一直都在觀測氣候,看今年是否還會有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根據科學家的年初對氣候的觀測研究認為,2020年有可能是一個「弱厄爾尼諾現象」。雖然只是一個「弱厄爾尼諾現象」,可是對我國仍然會產生非常明顯的自然災害。這一點,相信大家通過近一個多月以來,大範圍的強降雨就可以看出來。
  • 我國今年大概率是個「冷冬」嗎?
    從最新的監測區域之一來看,科學數據明確指出了指數區間持續保持在-0.6度到0-0.8度區間,平均下來基本都是在-0.7度左右,所以在8月後期出現斷崖式波動之後,Nio3.4的溫度區域指數走低,完全是在-0.5度以下了。說明如今拉尼娜是非常穩定的,但是它的現象有75%概率持續到2021年。
  • 我國科學家完整刻畫出全球「氣候心臟」三維熱鹽結構
    新華社青島7月2日電(記者張旭東)熱帶西太平洋暖池是全球海洋最大暖水區域,可謂全球「氣候心臟」。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科研團隊依託「熱帶西太平洋暖池熱鹽結構與變異的關鍵過程和氣候效應」項目,完整刻畫出暖池三維熱鹽結構(溫度和鹽度結構),有利於精準預報厄爾尼諾現象及暖池對我國氣候影響,這一項目2日在2019年度山東省科技創新大會上獲得山東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李元龍介紹,熱帶西太平洋暖池是驅動熱帶大氣環流的主要熱源,也是東亞季風和厄爾尼諾現象策源地。
  • 我國的內海「渤海」的存在,對於我國的氣候有什麼影響?
    我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個沿海國家,我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我國大陸海岸線的總長度約為1.8萬千米,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至南分別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其中位於最北部的「渤海」被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包圍,只通過東南方向相對狹窄的水道和外海相連,渤海是我國的內海。
  • 埃爾尼諾現象對我國氣候的影響
    國家氣象中心氣候監測組在1991年上半年,熱帶海洋和大氣出現了一系列異常信號後,於8月19日在中國氣象報上發布了「一次新的埃爾尼諾已經形成」的消息,下面就埃爾尼諾的變化談談對我國氣候的影響。  埃爾尼諾是西班牙語,意思是聖嬰耶穌,表示每年聖誕節前後秘魯和厄瓜多沿海海水的增溫現象。
  • 今年冬天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最強降雪?
    正在發展中的拉尼娜是幕後推手嗎?拉尼娜的出現和維持會讓今冬異常寒冷嗎?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研究員袁媛就這些問題一一進行了解答。國慶長假期間為何降溫劇烈?國慶假期一股強冷空氣席捲中東部地區,從內蒙古中西部經長江中遊一路貫穿我國南方地區。
  • 2018年南極出現正方形冰山,此前毫無徵兆,科學家:其實很正常
    但是在小編眼裡,最怪異的事情還是發生在2018年10月,南極陡然出現的一座正方形冰山了。當時的照片現在看起來還讓人非常震撼。這是一座出現在南極的冰山,邊緣規整到像是用刀子切下來的蛋糕一樣。這座世界罕見的正方形冰山雖然已經消失在南極的海水中,但它留給我們的震撼和爭論,至今依然存在。很多人認為,自然條件下不可能形成這麼規則的冰山,這顯然是超自然力量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