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成功大幅扭虧為盈的天邦股份(002124),進一步加大了對生豬養殖產業的布局。
再投建26個養豬項目
7月8日晚間天邦股份公告稱,公司為抓住行業發展機遇、進一步擴大生豬養殖規模,擬在江蘇、安徽、廣西、河北、山東等省份建設生豬養殖項目及配套項目。
據披露,本次規劃建設的項目包括建造(含改造)西式母豬場12個,公豬站2個,育肥場(培育場)12個,合計26個項目。項目實施地均為公司規劃中的資源優勢區域和重點養殖發展區域,項目總投資23.85億元,其中包含母豬場固定資產投資15.95億元,配套公豬站投資2640萬元、配套育肥場(培育場)投資7.64億元。全部達產後預計可形成12.42萬頭母豬產能,年出欄約310.5萬頭生豬的生產能力。項目擬分期進行,建設資金以自有資金、銀行貸款、扶貧資金或其它市場化融資方式解決。
新建豬場項目的建設周期為0.5-2年,新建豬場項目竣工之後0.5-1年內可達產。截至公告日,上述現代化生豬養殖投資項目所涉及的立項、環評、用地等手續正在申辦中,項目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後,將根據土地使用權購買或租賃、環保批覆取得的時間來安排開工建設。
這不是本輪生豬價格上行周期以來天邦股份的首輪大手筆布局。
公司今年4月曾公告,擬在江蘇、安徽、廣西、河北、山東等省份建設生豬養殖項目及配套項目。項目包括建造(含改造)西式母豬場17個,公豬站1個,培育場(育肥場)9個,合計27個項目,項目總投資32.41億元,擬分期進行,建設資金以自有資金、銀行貸款、扶貧資金或其他市場化融資方式解決。新建豬場項目的建設周期為0.5-2年,新建豬場項目竣工之後0.5-1年內可達產。
對於此番再度大局投入養豬,天邦股份表示,近年來,國內生豬養殖巨頭均持續進行擴產能、降成本、增效率、信息化、強整合。公司需要把握生豬產業發展的黃金周期,及時布局、加大投資、提升生豬養殖效率、快速提高市場份額。本次投資項目涉及多個現代化生豬養殖產業化項目,項目完成後,公司將新增產能約310.5萬頭出欄生豬,從而進一步提高規模效應,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並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結合生豬養殖行業的周期性情況、公司的經營數據等,公司謹慎預測每頭母豬年出欄生豬25頭,出欄生豬平均利潤為300元/頭,本次規劃項目達產後,預計年實現利潤9.32億元。
豬企上半年業績普遍預喜
天邦股份對於養豬的投入,源於公司近年在養殖板塊的可觀盈利。雖然公司擁有水產飼料、生物製品、生豬養殖(漢世偉)、生鮮食品(拾分味道)、工程建設(天邦開物)等業務板塊。不過近日公司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業績預告表示,期內業績大幅增長主要來自於公司生豬養殖業務。
天邦股份2020年上半年實現盈利14.8億元-15.8億元,上年同期虧損3.67億元,業績同比上升502.90%-530.12%。期內公司預計基本每股收益盈利1.2763元/股-1.3625元/股,上年同期虧損為0.3168元/股。公司表示,期內生豬銷售價格處於高位運行區間,公司商品豬出欄價格較去年同期上升336.11%,銷售收入同比上升67.14%。同時公司商品豬銷售構成中仔豬和種豬的佔比較高,相應的毛利率也較高。
除天邦股份外,近日牧原股份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業績預告也顯示,期內公司預計盈利105億元至110億元,預計基本每股收益為2.8016元/股至2.935元/股。此前在2019年上半年,公司虧損1.56億元。公司表示,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國內生豬產能大幅下降,豬肉市場供需矛盾突出,2020 年上半年生豬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上漲,是導致報告期淨利潤扭虧為盈的主要原因。
不過隨著去年末大量產能的投建,近期已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國內生豬產能現逐步回暖態勢,豬價未來走勢或不容樂觀。
卓創資訊馬麗媛認為,二元母豬與仔豬持續上漲,養殖端補欄成本高位,加之非瘟疫情時時威脅,國內特別是南方市場復產速度不快。相對來講,散戶及中小場受豬價影響較大,補欄積極性一般,以直接購買仔豬或二次育肥為主;規模養殖集團擴產積極,採用外購二元母豬、仔豬或「商轉母」多重手段來增加出欄量,出欄佔比迅速增加。
據卓創資訊監測,國內定點規模養殖場生豬出欄量在2020年2月達到谷底,較2019年1月下降58.20%。2020年3月開始出欄量止跌反彈,其中北方供應相對充足,南方存欄多數在8月份左右開始增加,屆時國內產能集中釋放,商品豬出欄增速或加快。也因此,預計2020年下半年國內豬價整體呈現下降態勢,2019年的輝煌難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