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上集提到將足球作為國家戰略發展計劃,前些年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若干意見》,具體在足球層面的話,落實稅收政策,水電優惠,完善規劃與土地政策,加強群眾健身場地的配套與改造,落實體育設施使用政策。並將足球發展規劃與場地建設列入「重點任務」制定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取消商業賽事審批手續,以及球員退役再就業培訓等一系列助力政策。
很多人還沒看到文章首先就把標題黨的帽子扣給你,也有人說你跪舔足協,為什麼說足協並不是中國足球水平低下的根源,其實並不是替足協辯護,而是職能與職責,權力與地位的懸殊讓足協無法獨立完成這一歷史使命,去真正扭轉關於中國足球落後局面的狀況。
國內很多家長或者足球從業人員可能接觸過國外先進的足球理念,例如出國比賽,把外教請進國內執教,邀請國外職業俱樂部梯隊來中國參加比賽等等,這些都是接觸點對點,很難有深入交流,隨著這些年不斷與西班牙當地各個俱樂部的基層教練,青訓總監,俱樂部主席,加泰足協等工作人員以及一些朋友的深入交流,發現足球的青訓遠遠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並不是國內一些青超賽事,各個職業梯隊,社會青訓俱樂部組成的中國足球青訓結構那麼簡單。
首先在西班牙的俱樂部中有多種形式的存在,例如公共會員制度的俱樂部,巴塞隆納可以作為代表,但是出於青訓考慮,我以自己接觸到的一些基礎青訓俱樂部為主,俱樂部可以是會員制,會員首先達到一定年數的情況下可以有投票權,主席每幾年改選一次,通過宣講自己的經營理念來說服會員投票,俱樂部不是盈利性質,所以在投入上不會計較盈餘。另外一種為私營俱樂部,俱樂部屬於個人或體育經紀公司所有,為職業足球經理人或者持有者管理,私營俱樂部會在注重成績的同時將盈利最大化。還有就是公共市政俱樂部,屬於市政府,由俱樂部長期工作人員駐紮管理,但並不是全職人員。
通過介紹我們知道在西班牙的俱樂部有多種性質,但是無論怎樣,所有的俱樂部都需要有自己的球場,或者共用球場,球場在西班牙來說很多屬於公共設施,由政府劃撥土地並出資建造,這就像一個城市不可或缺的學校,醫院,菜場等公共設施一樣,體育俱樂部也是屬於這類情況,很少會有私人購買土地興建球場,即使是私營俱樂部,很多也是租賃公共球場來訓練和比賽,俱樂部的水電都是政府補貼,如果政府審批通過,那場地的租賃也並不昂貴,並且時常有兩個俱樂部共用一塊場地。
由於很多俱樂部屬於非盈利性質,那麼關於球員的傷病保險在政府的指導意見下,很多保險公司以極低的價格承接了球員的傷病保險。除此之外對應的醫療結構也是聯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青少年球員通常需要兩年體檢一次,賽季前去往有資質的體檢機構進行檢查,之後體檢報告直接上傳到足協,以獲取辦理參賽證資格,聯賽中的球員傷病是司空見慣,通過聯賽保險,傷病球員會很快得到及時的診治與恢復,傷病球員恢復之後再次投入到聯賽只需醫生上傳康復報告即可。
聯賽的生態之中信息網絡是重中之重,根據角色不同,各種APP軟體充分發揮作用,有足協內部人員的聯賽APP程序,有裁判接口的比賽輸入程序,可以查詢參賽證,比分,進球,紅黃牌記錄,上場時間等比賽信息,有教練使用的輸入接口,可以安排主場比賽時間,訓練,查詢球員信息。有家長球員的接口可以登記球員身份信息,繳納保險和聯賽費用,以及成長記錄等個人信息。有俱樂部工作人員接口可以球員註冊,註銷,對接足協政策,俱樂部信息輸入等完整的各類網際網路信息操作,這些保障了跨年度聯賽平穩順暢的運行。
另外一些低級別聯賽雖然不像西甲西乙那樣人聲鼎沸,盛況空前,但是當地的警局會派遣安保人員前往賽事場地以保障比賽的順利進行,救護車也會停在場地的一側,電視臺的直播架子提前一天搭建完成。
球員檔案信息建立非常完善,一個青年球員從五六歲註冊開始,一直到現在所有的註冊俱樂部信息均記錄在案,無論外國球員還是本國球員。信息的完善用於支撐青訓補償機制,俱樂部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突然收到一筆10年前小球員的青訓補償金。
這裡有強大的球員發現體系,本地球探根據賽場表現尋找各種類型的球員提供給各個俱樂部,並且具備以球員為本的青少球員的轉會制度,每年允許青少年球員自由轉會流動,可以被球探發現去到更好的俱樂部,或者在豪門俱樂部被更好的其他球員所取代。
西班牙的很多初中生在畢業之後大部分都會進入專業學校就讀,畢業後憑藉技能尋找工作,少量的學生進入高中準備考取大學,在國內可能很多父母無法想像孩子如果不進大學的情景。一般小學階段學業很輕鬆,初中學習開始增量,高中也是緊張備考,大學更是為了畢業需要專注學業。作業通常會在學校完成,放學後孩子們一般由家長接送至各個運動場館和俱樂部,訓練一般下午5點半到晚上十點左右,所以基本不會影響學習。
綜上所述先進足球國家的足球青訓生態系統是多個領域合作的果實,傾注了本國足球人一代又一代的心血建設而成,它不只是一些青超聯賽,職業俱樂部梯隊,社會俱樂部就簡單組成的。記得幾年前參加國內足協的D級教練員學習,通過之後一直沒有拿到教練員證書,足協的回覆是人員太多,負責此項工作的辦公室只有一人,所以忙不過來,幾年後我出國也就不了了之了。其實完全可以信息網絡化,電子版本證書製作完成後郵件發送學員自己列印出即可。
教育部的校園足球所舉辦的賽事經常會和地方足協舉辦的比賽衝突,很多孩子小學畢業之後即退役的現象尤其嚴重,今年國家取消足球特長生政策也是大勢所趨,因為很多家長以此達到目的之後對於足球就偃旗息鼓了。似乎足球在中國一直和學習針鋒相對。所以教育部不會向足協或者體育總局配合。
大家知道在國內眾多的青少年賽事之中,球員與球員,球員與對方家長,教練與對方教練經常會因為比賽出現衝突,賽事的安保需要公安系統的介入,那麼公安部是否會下達文件支持足協的所有賽事也不得而知。
賽事中出現的球員傷病司空見慣,這就需要有醫療保障,並且是有一定資質的醫療單位對接聯賽中出現的傷病情況,並協助受傷球員的長期恢復,建立球員傷病檔案以備俱樂部轉會查詢,另外支付醫療費用的保險公司是否會給與小球員公益價格?這需要衛生部和保監會配合足協。
中國地大物博,地緣遼闊,那麼全國聯賽即使在劃分為華東賽區,華南賽區等各個地區聯賽的情況下,交通問題仍然是一筆不菲的開銷,雖然中國高鐵非常發達先進,但是一支隊伍的出行,20多人來回動車高鐵的車票也不輕鬆特別是對青訓俱樂部,所以18歲以下的青少年賽事,根據文件和政策是否可以給與參賽隊伍實際的票價優惠?這需要鐵道部配合足協。
中國的青訓聯賽體系如果需要更加完善,更加少不了網際網路信息化的主推和組織,讓組織查詢,通知下達,註冊註銷,保險繳納,球員登記,比賽信息,地圖導航等諸多軟體APP逐漸功能化,信息化令聯賽更加高效簡便,一目了然。
這可能需要工信部給足協出謀劃策。
另外中國足球不缺草根俱樂部,而是極度缺乏簡易球場,無需太過複雜,只需一個11人場地,一些護網,燈光照明,噴水系統,簡易小看臺,幾個更衣室與辦公室即可,各地建設球場需要資金,這可能需要財政部參與,建設部把控球場質量標準和落實球場建設。
其次球場不可能建設在空中,這就需要土地的申報,項目從立項到劃撥再到落地實施,可能需要國土資源部和國家發改委的審批。
足協在與這麼多的部委的工作交集中大家認為會有多少部委會全力配合體育總結或者足協?所以這些事情和重任攬到足協身上實際上是不現實的。只有發改委下設足球司和政策推進辦公室才能有效的捏合各個強力部門,使政策推進效率更高,國家發改委下轄省市級各地方發改委分區域落實政策實施,發改委的權力和地位遠遠大於足協和體育總局,將有戰略地位的足球項目交給發改委去實施比起足協要好的多,當然現階段來看發改委在已經被委以重任的情況下,可能事務眾多難以抽身,或者是尊重體育總局和足協這個民間組織,暫時還沒有使用強力手段,只要國家堅定推進足球戰略實施,那麼足球回報給大家的可不只是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