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搞笑足協,當時我就震驚了,中國足協十二大奇葩事件(第三期)

2020-08-26 崑崙後學術士

國足球有很多奇葩的事情,太多太多,比如選拔球員,統一標準,看身高、速度、耐力,選模特一樣,幸虧不看顏值,要不真合格不了幾個,當然有段時間籃球也那麼幹,只挑大個子,個子夠高就行。足協還搞什麼雙教練,沒事就集訓啊,等等,外行領導內行,看重短期政績,說大話,多少年趕超世界一流水平等等,這種事情,看著就發笑。

那下面就來盤點中國足協的十二大奇葩事件(共三期)排名不分先後,評論更加精彩!

第四位、頭球進球要算兩分

這是一個非常遠古的事情,這還是八十年代的事情,大洋洲彼岸有個島國叫紐西蘭,當時的中國足球剛剛起步,技術身體都不太行,成績當然也不太行,紐西蘭的身體優勢非常明顯,對戰的紐西蘭,利用身體優勢砸進中國隊兩個頭球。

足協大受啟發,認為中國足球必須走身體路線,建立獨特的頭球優勢,向東可戰勝技術派的日本、韓國,向西可戰勝貧窮的西亞小國的小身板。主意定下了,那就要出規定,怎麼才能實現想法,於是足協出臺規定:頭球進球算兩分,一個進球頂兩個。

一時之間,中國足球傻大個雲集,高中鋒,鋒霸如雨後春筍,奠定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中國頭球隊」的堅實基礎。可惜比賽就搞笑了,突破到門前不往球門裡面踢,非得挑起來頭球再得分,技術好也就算了,可以踢球門上反彈回來頭球,可以用腳後跟挑球,或者用腳尖小範圍挑起都行,可球員的技術堪憂,賽場上醜態百出,讓球迷大呼過癮,看不了進球,看搞笑也是可以的。

足協趕緊第二年就廢除了這個規定。

第三位、規則都不懂,還去踢JIA球

這個事件讓足協丟臉了好幾年,可謂是丟到國際上了,當然很多時候都丟到國際上了,可這次事件影響很大。

2004年世界盃預選賽,國足在天河體育場對戰中國香港,同時科威特主場對陣馬來西亞,此時科威特和中國的積分相同,但是科威特淨勝球比中國隊多2個,中國香港和馬來西亞都出線無望,又客場作戰,輸球是一定的,就是不知道輸幾個。

兩場比賽狂撈淨勝球是兩隊的主要任務,香港已經回歸多年,作為小弟弟當然要照顧國足的情況,稍微抵抗立即投降成為了中國香港足球的主要任務,踢的不能太假,還要讓國足撈到足夠多的淨勝球,國足嚴密偵查科威特和馬來西亞的對戰情況。

天河足球場不斷通報科威特和馬來西亞的對戰情況,可足協居然讓中場禁止了,認為這會影響國足的發揮(發揮個毛啊),比賽最後十分鐘,科威特已經6:1領先,而國足還是4:0,國足和香港對看一言,中國香港足球立即明白了情況,立即繳械,最後十分鐘國足連進3球。

搞笑的出來了!

足協官員向體育總局匯報:淨勝球平了,可以打附加賽!

國足球員現場採訪:打附加賽,對陣科威特我們有信心!

央視解說:中國爭取到了打附加賽的機會。

很快國際足聯發來消息:淨勝球相同,看進球數,國足進球少一球,科威特晉級,中國被淘汰。

足協懵逼了,打個JIA球也不能晉級啊。

第二位、禁止留洋

2001年是奇葩的一年,因為難得的進世界盃的機會,所以很多事情都要給世界盃讓路,足協獲得了空前的關注度,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話語權,於是借著世界盃的藉口,足協出臺了一項規定:任何球員不得在十強賽之前出國踢球。

規定的初衷是為了讓了保持國家隊集訓人員的完整,提升集訓質量。可實際上的影響卻是巨大的,當時的國足留洋的數量和質量不比日本、韓國弱多少,可就是那麼一個規定,那麼一個不聽規定就進不來國家隊(當年的王治郅真的是做了很多人不敢做的事情,這點讓人很佩服),很多球員無奈從外國回來,或者終止自己的留洋計劃。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前國足隊長,「黑子」張恩華。2000年底到2001年初,張恩華在短暫租借英甲格林斯比隊的過程中,憑藉極佳的選位和攔截能力,基本鎖定球隊主力中衛的位置。更是利用自己的門前天賦打進3個進球,直接為球隊帶來5分。但在足協的「禁止留洋令」下,張恩華成了犧牲品,中斷了留洋路。謝輝、楊晨等等很多優秀的球員無奈只能止步。

當時的世界所有的國家幾乎都是拼命的把球員送到歐洲踢球,唯獨國足只能在國內待著,直到2002年之後這才解封。好在獲得了2002年世界盃出線,否則真的是得不償失。

第一名、上座率不到1萬就該罰

上座率某種程度上反映一個聯賽的熱度,也很大程度上與足協的政績掛鈎。

為提高上座率,2007年中超、中甲老總峰會上,足協強調工作重點之一就是各俱樂部加大工作力度,推陳出新想辦法將球迷吸引到賽場。為加強約束力,足協設定了懲罰措施,中超委員會將出臺一條規定,聯賽平均上座人數低於5000和1萬人的俱樂部,將在年終聯賽分紅中分別扣除10%和5%。在這樣的政策刺激下,中超和中甲出現了組團觀賽的壯觀場面,中超仿佛出現了短暫的繁華,可實際上當時的很多球隊都是零星上座,除了個別實力老牌球隊,其他球隊的上座率能超過5000那都算好的了。

球隊怎麼讓球迷進球場的呢,送球票,低價風,到百貨公司門口發門票,甚至一些球隊把票發到了機關,硬性規定去看球,球場上更多的不是看球,是抱怨,本來就不好看,還一群不懂球被強硬拉來的,攝像機都不好意思對準球迷看臺。


歡迎閱讀、點讚、評論、轉發。。。。

相關焦點

  • 最搞笑足協,當時我就震驚了,中國足協十二大奇葩事件(第二期)
    中國足球有很多奇葩的事情,太多太多,比如選拔球員,統一標準,看身高、速度、耐力,選模特一樣,幸虧不看顏值,要不真合格不了幾個,當然有段時間籃球也那麼幹,只挑大個子,個子夠高就行。足協還搞什麼雙教練,沒事就集訓啊,等等,外行領導內行,看重短期政績,說大話,多少年趕超世界一流水平等等,這種事情,看著就發笑。
  • 最搞笑足協,當時我就震驚了,中國足協十二大奇葩事件(第一期)
    中國足球有很多奇葩的事情,太多太多,比如選拔球員,統一標準,看身高、速度、耐力,選模特一樣,幸虧不看顏值,要不真合格不了幾個,當然有段時間籃球也那麼幹,只挑大個子,個子夠高就行。足協還搞什麼雙教練,沒事就集訓啊,等等,外行領導內行,看重短期政績,說大話,多少年趕超世界一流水平等等,這種事情,看著就發笑。
  • 2020年甘肅省足協D級教練員培訓班 (第三期)培訓班在平川四中學開班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和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甘肅省足球改革發展實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加強甘肅省足球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完善足球教練員培訓體系建設,進一步提甘肅省足球教練員執教水平。
  • 2019年中國足協C級教練員培訓班(成都第三期)開班
    根據成都市足球協會技術部培訓計劃,為加強我市足球技術力量建設,培養更多優秀足球教練員,10月22日-11月3日,2019中國足協C級教練員培訓班(成都第三期)將在成都足協溫江基地進行。本次培訓班由中國足協主辦、成都足協承辦,培訓班於10月22日上午正式開班,成都市足球協會專職副主席劉剛、中國足協C級主講師張曉紅、中國足協C級助理講師張偉哲等共同出席了開班儀式。本次培訓班中國足協委派了中國足協C級講師、亞足聯/中國足協A級教練員張曉紅和中國足協D級講師、亞足聯/中國足協A級教練員張偉哲共同授課。
  • 第三期中國足協C級教練員培訓班在赤峰開班
    10月7日,2020年第三期中國足協C級教練員培訓班在赤峰體育中心開班,內蒙古足協執委、赤峰市體校校長夏良軍出席開班儀式。作為培訓班主講師的劉猛是晉升為C級講師後第一次為本土教練員授課,不僅按照中國足協技術部培訓要求
  • 天津足協2020年第三期裁判員培訓班開課
    天津足協組織的2020年第三期裁判員培訓班於2020年10月2日在天津奧林匹克中心舉行,此次培訓班為今年首期三級裁判員培訓班,共有30名學員參加。本次培訓班旨在為有志於為天津裁判服務事業做出貢獻的裁判員,提供一個提升級別和業務水平的學習機會。
  • 談談中國足協的戰略問題(一)
    中國足球的戰略,我覺得已經到了,要讀《論持久戰》的地步,速勝論可休矣。 過去足協總是糾結學世界上某個流派,這是把戰術當成了戰略,流派是足協整體戰略的一個小部分,不是全部。我可以這樣說,中國職業化足球起步就錯了,從原來的體制供養走出來,不過換了一塊標牌,並沒有真正職業化,過去體育局撥款,現在換社會公司撥款,換湯不換藥。這裡不責備王俊生,因為早期誰都不是神仙,經過這麼多年,再走老路,就不應該。現在的足協需要理解,職業化足球就是利用市場機制,培養足球市場自身造血功能,做不到這一點就不是真正的職業化足球。
  • 中國臺北足協向中超華裔球星道歉 曾因「解召事件」傷害球員感情
    本次國際比賽日,中國臺北隊主帥路易斯·蘭卡斯特其實想徵召周定洋入隊,但對「解召事件」耿耿於懷的周定洋,仍沒有恢復對中國臺北足協的信任。為了取得球員的原諒,中國臺北足協就通過官方網站,向周定洋以及球員的父母道歉:「謹對解召事件中遭受委屈的周定洋和他的雙親、以及所有在這起事情中受到傷害的關係人和球迷朋友們,表達最誠摯的歉意。」
  • 天津足協2020年第三期裁判員培訓班圓滿結束
    天津足協組織的2020年第三期裁判員培訓班於10月3日星期六在天津奧體中心圓滿結束,本期培訓班為今年第一期三級裁判員培訓班,為期兩天即10月2日、3日進行,由中國足協裁判體能講師、天津足協裁判技術講師劉群和天津足協裁判技術講師郭皓進行授課。
  • 中國足協再引眾怒:中超所有俱樂部集體抗議1奇葩決定
    除此之外,球員們還將面臨亞冠和足協杯的賽事安排,但是現在足協安排的亞冠和足協杯賽事時間重疊,這1奇葩安排也引發了中超所有俱樂部的不滿。卡納瓦羅的回答令人十分震驚,他表示現在中超所有俱樂部都在向陳主席表達自己的建議,希望能夠儘快解決這1問題。
  • 面對足協多年業餘做法質疑聲很多,敢直言無諱的也就三位(上篇)
    在中國足球26年的職業化進程中,足協的業餘做法引來了不少質疑和批評。這其中不乏關心中國足球和從事新聞媒體的名人名嘴,如白巖松、崔永元、賀偉、段暄、劉建宏等,但這些人總是用委婉或措辭平順的語句進行評論。在足球圈內卻又三位大佬敢直言不諱,並用嚴厲的語氣質問足協。他們會是誰呢?
  • 搞笑我們是認真的,悉數中國足球史上的奇葩事件
    由於疫情的原因,中超聯賽、亞冠聯賽、世預賽紛紛延期,為了保證球員的競技狀態,近期足協要求加大耐力水平測試,相關基礎評測指標包括曾經讓球員們談之色變的YOYO體測、12分鐘跑等七個項目。這不禁讓人想起中國足球史上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事件,今天就為大家進行一下簡短盤點。
  • 足協奇葩政策惹怒白巖松,足協官員通通下課讓懂球的來管理
    說起中國足協,相信很多球迷是恨得咬牙切齒而又無可奈何,因為足協官員經常腦洞大開出一些奇葩政策,比如從2004開始出了一個yoyo體能測試,就是參加中超中甲的所有球員都要參加這一測試,體能測試沒通過的球員就不能參加新賽季的比賽,這政策讓很多球員是大倒苦水叫苦不迭,當年有記者採訪足協官員問這體能測試有何依據時,某足協官員面對鏡頭侃侃而談
  • 兩起訴訟案背後的中國足協——悲哀又悽涼
    這事兒的來龍去脈啊,還得從2012年說起,當時中國足協籌備成立中國足球發展基金會,希望募集中國足球發展基金。然後足協就找河南足球事業發展基金會一起幹,成立了籌備小組,並且把東玖大廈8樓的一間辦公室給了籌備小組辦公,而王永華就是小組的成員。 之後,基金會很快就搞了起來,王永華在籌備組的工作也在2016年5月前後結束。
  • 《中國足協青少年訓練大綱(徵求意見稿)》發布
    新華社北京9月8日電(記者肖世堯、公兵)8日,《中國足協青少年訓練大綱(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青訓大綱》)發布,對中國國家隊發展理念、中國足球青訓目標、青訓實踐教學大綱等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據介紹,《青訓大綱》由中國足協集中力量組織國內外專家、學者和精英教練員共同編寫,自2018年來經過多次專題調研進行修改完善。《青訓大綱》共有九個章節和四個附錄,實踐教學大綱劃分為青少年啟蒙階段(U5)、基礎階段(U6-U12)、發展階段(U13-U16)和提高過渡階段(U17-U21)四個不同年齡段,並根據各年齡段特點進行編寫。守門員和體能部分作為單獨的單元內容編寫。
  • 盤點足協奇葩政策:撲克牌定亞軍 輸球才能保級
    而在中國足球歷史上,奇葩的規定確實還不少,下面我們在此盤點一二。  為國足取消聯賽升降級  2001年,中國足協為了給徵戰世預賽的男足國家隊「保駕護航」,確保國家隊的集訓質量,而對中國的職業聯賽進行「取消升降級」的政策。導致中國職業聯賽出現只升不降或只降不升的特殊局面,對聯賽基礎造成巨大打擊。
  • 一階段積分最高的兩隊接近降級,中國足協再次滑天下之大稽
    ,這個也只能算是小風小浪了,中國足協什麼大場面沒經歷過,我們就來回味一下中國足協以前的那些驚人的昏招。在上世紀的八十年代,國足被人高馬大的紐西蘭淘汰,足協領導們痛定思痛,決心增強中國球員的空中作業能力,於是就有了頭球一個算倆的奇葩政策,此政策一出,國內球隊瞬間高中鋒雲集,球隊戰術也變成了一個勁的傳中力爭進頭球,更奇葩的是,很多用腳輕鬆踢進的球也要挑起來用頭打進,最後這個政策只實行了一年就被叫停。
  • (轉發)錯怪足協好多年
    ,為什麼說足協並不是中國足球水平低下的根源,其實並不是替足協辯護,而是職能與職責,權力與地位的懸殊讓足協無法獨立完成這一歷史使命,去真正扭轉關於中國足球落後局面的狀況。國內很多家長或者足球從業人員可能接觸過國外先進的足球理念,例如出國比賽,把外教請進國內執教,邀請國外職業俱樂部梯隊來中國參加比賽等等,這些都是接觸點對點,很難有深入交流,隨著這些年不斷與西班牙當地各個俱樂部的基層教練,青訓總監,俱樂部主席,加泰足協等工作人員以及一些朋友的深入交流,發現足球的青訓遠遠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並不是國內一些青超賽事,各個職業梯隊,社會青訓俱樂部組成的中國足球青訓結構那麼簡單
  • 法國足協不處罰內馬爾!與中國足協處理申花類似
    內馬爾在對酒井宏樹說出了涉嫌種族歧視的話「中國垃圾」,而之後法國足協表示將對這次事件進行核查,如果最終被定性,那內馬爾很可能會被禁賽10場。不過,現在情況迎來了反轉,爭議事件的當事人酒井宏樹表示,我沒有聽到內馬爾對我說過侮辱的話
  • 中國足協,即將迎來最徹底的一次改革……
    本輪中超聯賽結束後,中國足球的焦點將很快轉移到將開啟世預賽 40 強賽徵程的國足身上。而夾在聯賽和國足之間,中國足壇還將迎來一件大事,那就是計劃將於下周中在香河國家足球訓練基地召開中國足球協會第十一屆會員大會第一次會議,並進行協會換屆,產生新一屆中國足協主席、副主席等領導人員和執委會成員。